3.2 摩擦力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摩擦力学案高一上学期物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无答案)

资源简介

第二节 摩擦力第一课时
-----滑动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主题探究 素养提升
滑动摩擦力的理解 通过实验分析理解滑动摩擦力,探究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计算 会用公式法以及二力平衡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教学重难点】
根据相对运动方向判断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课堂导入】
用弹簧拉动物块在水平桌面上匀速运动,增加或减少物块的质量,观察弹簧的变化,多次实验后换一个不同的水平桌面。
思考:①此种情境下的摩擦力有什么特点,该如何命名
②此种情境下的摩擦力除了与压力有关外,还与什么因素有关?
做一做:手压着桌面向前移动,会明显地感受到有阻力阻碍手的移动。手对桌面的压力越大,阻力越大。
【课堂探究】
主题探究一 对滑动摩擦力的理解
1.滑动摩擦力定义:两个相互接触的物体,当它们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的力
2.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
①接触面粗糙(μ不为0)
两物体 ②接触且相互挤压(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前提)
③具有相对运动
“运动”:相对于参考系运动,不一定是接触的物体。
“相对运动”:相对于直接接触的物体的运动,而不是相对地面或者其他物体的运动。
3.滑动摩擦力的方向:
①沿着接触面或者与接触面相切(与相应的弹力方向垂直)
②与两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4.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①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同 动力作用
②与物体运动的方向可以相反 阻力作用
总结:滑动摩擦力既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静止的物体也可受滑动摩擦力。
举例说明:在客车车厢上拖地(车静止或者运动)
主题探究二 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设计实验:验证滑动摩擦力与物体间的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
思考:①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②如何改变粗糙程度?
③滑动摩擦力大小和接触面积有关吗
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多次多样的实验,表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跟压力的大小成正比。
2.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f = μ F压
① μ 是比例常数,无单位,叫动摩擦因数。看课本P64了解几种材料间的动摩擦因数
② F压表示压力的大小(正压力) ,方向与接触面垂直。 F压不一定 等于G
③ Ff表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沿着接触面且与相对运动方向相反。
特别提醒:①动摩擦因数μ与接触面的大小无关。
②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速度大小无关。
课堂练习:《学习指导》P59典例1 +素养2
3.滑动摩擦力计算方法:
公式法:根据Ff = μ F压计算
平衡法: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共点力平衡
课堂练习: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有摩擦力必定有弹力
B.摩擦力的方向不一定沿接触面的切线方向
C.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与物体所受的重力大小成正比
D.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运动方向相反,起阻碍物体运动的作用
【课后作业】配套检测卷
【教学反思】
第二节 摩擦力第二课时
----静摩擦力
【教学目标】
主题探究 素养提升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静摩擦力有无的判断方法静摩擦力的方向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教学重难点】
静摩擦力的范围以及静摩擦力转变为滑动摩擦力。
【课堂探究】
主题探究二 静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
静摩擦力的定义:相互接触的物体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两个物体之间只有相对运动的趋势而没有相对运动时的摩擦力叫作静摩擦力。
静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与滑动摩擦力基本相同):
两物体 ①接触面粗糙
②相互挤压(弹力是摩擦力产生的前提)
③具有相对运动趋势
2.判断静摩擦力有无的方法
平衡条件法: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判定
3.静摩擦力的方向
(1)静摩擦力的方向:①沿着接触面 ②与物体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2)静摩擦力的方向与运动方向的关系:
①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同 动力作用
②可以与运动方向相反 阻力作用
课堂练习:课本P67 2 学习指导P60典例2 配套检测卷P141 2
主题探究三 静摩擦力大小的计算
(1)静摩擦力的大小:0<F≤Fmax
(2)与压力的关系: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无关,但最大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成正比。(前提是最大静摩擦等于滑动摩擦力)
静摩擦力的计算方法:根据二力平衡条件求解。
静摩擦力变为滑动摩擦力的过程
课堂练习:课本P67 3 学习指导P61 素养训练5 配套检测卷 5 8 10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