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上学期生物模拟练习 11.1生物限时训练6(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届河南省沁阳一中高一上学期生物模拟练习 11.1生物限时训练6(含答案)

资源简介

11.1高一生物限时训练 (6)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
1. 下列有关细胞学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细胞学说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
B. 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C. 显微镜的发明和应用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D. 施莱登和施旺运用完全归纳法提出“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
2. 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质的叙述,正确的选项有( )
①淀粉和蔗糖均是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②葡萄糖、核糖、脱氧核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③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一般呈液态④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远多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比糖类少,脂质含有能量多,是细胞内主要的能源物质⑤纤维素、淀粉和几丁质都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人体摄入的淀粉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⑥人体内多余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等物质,细胞中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二者之间的转化程度不同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3. 在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体红细胞的实验中,目镜和物镜均为10×时,观察到约有80个红细胞均匀分布且充满整个视野。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可以使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的亚显微结构
B. 要用高倍镜观察视野右下方某个细胞,应先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C. 换用高倍物镜后视野模糊,应先调节粗准焦螺旋再调节细准焦螺旋
D. 将物镜换成40×后,视野中能够看到的细胞约为20个
4. 如图是核苷酸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几项( )
(1)DNA 与 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只在②处
(2)③细胞结构生物体中共有8种
(3)若③为腺嘌呤,则④肯定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
(4)若②为核糖,则④为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
(5)若③为尿嘧啶,则 DNA 中肯定不含④这种化合物
(6)SARS 病毒的④有 8 种,②有2 种
A. 两项 B. 三项 C. 四项 D. 五项
5. 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
A. 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 B. 酵母菌具有④,而乳酸菌具有拟核
C. 大肠杆菌和蓝细菌共有的是④⑤⑥ D. 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
6. 下列各项与细胞代谢状态无必然联系的是(  )
A. 细胞膜的结构 B. 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
C. 核膜上核孔的数目 D. 细胞质的流动性
7. 下列各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
①HIV ②梨树 ③邙山上的所有鸟 ④黄河中所有鲤鱼 ⑤一片梨树园 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 ⑦一个酥梨 ⑧人体内的血液 ⑨白细胞 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
A. ⑨⑧⑦②③⑥⑤ B. ⑨⑧⑦②④⑥⑤
C. ⑩⑨⑧⑦②④⑥⑤ D. ①⑩⑨⑧⑦②④③⑥⑤
8. 茶叶生产在中国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中信阳毛尖以“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盛名传播国内外。下列关于茶叶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
B. 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
C. 新鲜茶叶的细胞内含量最多的有机物中可能含有微量元素Fe、S等
D. 制好的干茶叶的化学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C
9. 下列有关鉴定试验的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
A. 蛋白质鉴定时,将NaOH溶液和CuSO4溶液混合后再加入样液
B. 还原糖检测实验结束时将剩余的斐林试剂装入棕色瓶,以便长期保存备用
C. 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清水漂洗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
D. 观察脂肪切片时,可看到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10. 在探索外星空间是否存在生命的过程中,科学家始终把寻找水作为最关键的一环,这是因为“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
B. 水可以缓解温度的变化,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
C. 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的形状、硬度和弹性
D. 种子萌发时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增大,细胞代谢增强
11. 下列关于无机盐在生物体内所起作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血红蛋白含有铁、叶绿素含有镁说明无机盐可以组成细胞中的某些重要化合物
B. 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
C. 哺乳动物的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高,会出现抽搐等症状。
D. 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
12. 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有丰富的麦芽糖
B. 生物体内的糖类绝大多数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
C. 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主要成分
D. 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废水处理
13. 科学研究表明: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的含量逐渐减少,脂肪的含量逐渐增加;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的含量逐渐减少,可溶性糖含量逐渐增加。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需要大量的N元素
B. 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和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耗氧较多的是花生种子
C. 花生种子发育过程中,可溶性糖转变为脂肪,更有利于能量的储存
D. 花生种子萌发过程中,脂肪转变为可溶性糖,与细胞内糖类的氧化速率比脂肪快有关
14. 下列关于细胞器和细胞结构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细胞中双层膜结构只有①和②,都与能量转换有关
B. ③以对来自④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
C. 若细胞中④受损,则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受到影响
D. 新细胞都由老细胞分裂产生,故所有动物和植物的细胞中都含有中心体
15. 食物中的蛋白质经过多种消化酶分解成氨基酸才能被吸收,这些氨基酸进入人体细胞后,重新合成多种蛋白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水中的H元素只参与形成氨基
B. 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经过多肽的合成、肽链的盘曲折叠、肽链构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等层次
C. 经常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人体一般不会缺少必需氨基酸
D. 煮熟后食物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是因为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6. 如图所示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具有两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
B. ④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染色体
C. 所有细胞核糖体的形成都离不开②
D. 细胞核是控制细胞代谢活动的中心,也是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
17.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是相适应的,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核孔是DNA和蛋白质等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
B. 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中,其核仁较大,染色体数目较多
C. 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和磷脂分子具有特异性,是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基础
D. 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多种化学反应同时进行,而互不干扰
18. 如图表示细胞间信息交流的三种方式,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精子和卵细胞受精时要发生图B所示的信息交流方式
B. 图C中植物细胞依靠胞间连丝交流信息,但不能交换物质
C. 图A、图B中靶细胞表面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从而接受信息
D. 胰岛素调节血糖的过程中,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所示相同
19. 下列关于生物膜系统在细胞中作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体内所有的膜构成生物膜系统,这些膜之间存在紧密联系
B. 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
C. 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
D. 细胞膜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 对COVID-19(新型冠状病毒)的化学成分进行分析,得到如图所示组成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与a之间主要通过肽键相连接
B. 甲、乙的合成主要由COVID-19的线粒体供能
C. 乙彻底水解可产生磷酸、核糖和A、G、T、C四种碱基
D. COVID-19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大分子甲中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
2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必需结构 B. 核仁是合成核糖体和RNA的必需结构
C. 中心体是细胞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 D. 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必需结构
22. 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和成分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罗伯特森根据暗-亮-暗的电子结构提出细胞膜是由脂质-蛋白质-脂质构成
B. 荧光标记的小鼠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
C. 细胞膜外侧是磷脂分子的疏水端,水溶性分子或离子一般不能自由通过
D.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其脂质的种类和数量就越多
23. 当高尔基体在细胞内外各种不利因素的刺激下,结构遭到破坏,导致功能紊乱,甚至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机体会启动自噬反应,损伤的高尔基体可以被细胞中的生物膜包裹形成囊泡,与溶酶体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最终被降解和清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过程存在信息交流,也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 损伤的高尔基体被降解和清除,与溶酶体上合成的多种水解酶有关
C. 损伤的高尔基体被降解后,形成的氨基酸等小分子可能会被细胞再次利用
D. 自噬溶酶体的形成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24. 下列有关“用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细胞质的流动”实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在细胞质中,应用低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B. 实验中,可选用菠菜叶少带些叶肉的上表皮制作临时装片
C. 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黑暗、室温条件下培养
D. 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
25. 下列有关课本实验课题与相应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
B. 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利用了荧光标记法
C. 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D. 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通常采用去核、核移植等方法
三、非选择题
26. 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生物体内三类有机物,其部分结构的模式图如下。
甲类所示的三种物质中一般不作为能源物质的是___________,它们的基本组成单位是__________。甲中三种化合物在化学性质上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

(2)构成丙物质的单体是_________,其结构通式是 。丙物质有四条肽链,在合成过程中产生了200个水分子,由此推测该物质有__________个单体参与聚合。
(3)乙类所示的物质是核酸,它能储存大量的遗传信息。遗传信息指___________。真核细胞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后,得到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1生物限时练答案
1【答案】D【详解】A、细胞学说认为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推倒了分隔动植物界的巨大屏障,A正确;
B、德国科学家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对细胞学说进行了补充,B正确;
C、英国科学家虎克在显微镜下的重大发现为细胞学说的建立奠定了基础,C正确;
D、施莱登和施旺运用不完全归纳法提出了“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的观点,D错误。故选D。
2【答案】B【详解】①淀粉是谷物中含量丰富的多糖,蔗糖是二糖,①错误;
②葡萄糖是细胞中生命的燃料、核糖、脱氧核糖分别是RNA和DNA的组成成分,因此,这三种单糖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单糖,②正确;
③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时一般呈液态 ③正确;
④脂质分子中氢的含量远远多于糖类,而氧的含量比糖类少,脂质含有能量多,是细胞内主要的储能物质,④错误;
⑤纤维素、淀粉和几丁质属于多糖,其中淀粉和纤维素是植物细胞中的多糖,且人体摄入的淀粉不能直接被细胞吸收利用,需要经过消化变成小分子才能被吸收,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和甲壳类动物和昆虫的外骨骼的重要成分
⑥人体内多余的糖类可以转化为脂肪等物质,细胞中糖类和脂质可以相互转化,但是二者之间的转化程度不同,糖类可以大量转化为脂肪,脂肪不能大量转化为糖类,⑥正确。
综上所述,②③⑥共三项正确。
3【答案】B【详解】A、可以使用高倍光学显微镜来观察植物细胞的显微结构,亚显微结构要在电子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A错误;
B、显微镜成的是倒立的像,用高倍镜观察视野右下方某个细胞,应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才能将其移至视野中央
C、高倍物镜下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只能调节细准焦螺旋,C错误;
D、在物镜和目镜都是10×时,观察到约有80个红细胞均匀分布且充满整个视野,将物镜换成40×后,面积放大了原来的42=16倍,故视野中能够看到的细胞约为80÷16=5个,D错误。
4【答案】A【详解】(1)DNA与RNA 在核苷酸上的不同点除了在②五碳糖不同(分别是脱氧核糖和核糖)外,在③含氮碱基方面(分别是A、T、G、C和A、U、G、C)也不完全相同,(1)错误;
(2)细胞中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③含氮碱基在细胞结构生物体中有5种(A、T、G、C、U),(2)错误;
(3)若③为腺嘌呤,则④为腺嘌呤脱氧核苷酸或腺嘌呤核糖核苷酸,(3)错误;
(4)若②为核糖,则④为核糖核苷酸,核糖核苷酸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4)正确;
(5)尿嘧啶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中特有的碱基,若③为尿嘧啶,则④是尿嘧啶核糖核苷酸,尿嘧啶核糖核苷酸是构成RNA的基本单位,DNA 中肯定不含这种化合物,(5)正确;
(6)SARS 病毒是一种RNA病毒,体内只含有RNA一种核酸,其含有的④核苷酸有4种(4种核糖核苷酸),②五碳糖有1种(核糖),(6)错误。 以上(1)~(6)的叙述中,正确的是(4)和(5)共两项。
5 【答案】D【详解】A、绿藻属于低等植物,其细胞中含有①~⑤,A正确;
B、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具有④核糖体,乳酸菌是原核生物,不具有细胞核,但是具有⑥拟核,B正确;
C、大肠杆菌和蓝细菌都是原核生物,共有的是④⑤⑥结构,C正确;
D、发菜是属于原核生物,①叶绿体、③核膜在菠菜体内含有而在发菜体内不含有,D错误。
6【答案】A【详解】A、细胞膜的结构是由磷脂双分子层组成的基本骨架构成的,一般与细胞代谢状态无关
B、细胞中自由水与结合水比值越高,细胞代谢越旺盛,显然与细胞代谢状态有关,与题意不符,B错误;
C、核孔是某些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通过核孔实现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和信息交流,因此细胞代谢越旺盛,核膜上核孔的数目越多,与题意不符,C错误;
D、细胞质的流动性越强,细胞代谢越旺盛,与题意不符,D错误。
7【答案】B【详解】①HIV属于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
②梨树属于个体层次;③邙山上的所有鸟既不是种群,也不是群落,不属于生命系统结构层次;④黄河中所有鲤鱼属于种群层次;⑤一片梨树园属于生态系统层次;⑥某池塘中所有生物属于群落层次;⑦一个酥梨为果实,属于器官层次;⑧人体内的血液属于组织层次;⑨白细胞属于细胞层次;⑩细胞内的水、蛋白质等化合物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综上所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次序是⑨⑧⑦②④⑥⑤ ,B正确。
8【答案】C【详解】A、采摘的新鲜茶叶的细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H2O,A正确;
B、茶叶和人体所含元素种类大致相同,但含量有差异,B正确;
C、S是大量元素,C错误;
D、制好的干茶叶的化学元素含量是C,D正确。
9.【答案】D【详解】A、蛋白质鉴定时,需要先向待测样液中加NaOH溶液,混合均匀后再滴3~4滴CuSO4溶液,A错误; B、斐林试剂需要现用现配,B错误;
C、脂肪鉴定过程中,对装片染色后需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后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
D、脂肪可被苏丹Ⅲ染液染成橘黄色的颗粒,显微镜下可看到被染色的脂肪滴,D正确。
10【答案】D【详解】A、水是极性分子,带电分子(或离子)易与水结合,因此水是一种良好的溶剂,A正确;
B、水温不易改变,可以缓解温度的变化,有利于维持生命系统的稳定性,B正确;
C、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赋予各种组织、器官一定的形状、硬度和弹性,C正确;
D、种子萌发时自由水增多,结合水与自由水的比值减小,细胞代谢增强,D错误。
11【答案】C【详解】A、血红蛋白含有铁、叶绿素含有镁说明无机盐可以组成细胞中的某些重要化合物,A正确;
B、细胞中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的形式存在,少数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B正确;
C、血液中钙离子含量过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过高会引起肌无力,C错误;
D、Na+等离子对于生命活动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体内Na+缺乏会引起神经、肌肉细胞的兴奋性降低,最终引发肌肉酸痛、无力等,D正确。
12【答案】B 【详解】A、麦芽糖是植物细胞内的二糖,在发芽的小麦等谷粒中含量丰富,A正确;
B、生物体内糖类绝大多数以多糖的形式存在,B错误;
C、纤维素是构成植物细胞细胞壁的主要成分,C正确;
D、几丁质能与溶液中的重金属离子有效结合,可用于去除废水中的重金属离子,D正确。
13【答案】A 【详解】A、脂肪仅含C、H、O,不含N,A错误;
B、花生富含油脂(脂肪),小麦富含糖类,同等质量的花生种子,耗氧量更多,B正确;
C、种子发育过程中,糖类转变为脂肪,贮存更多的能量,C正确;
D、种子萌发,脂肪转化为糖类,糖类提供能量更快,D正确。
14【答案】C 【详解】A、细胞中具有双层膜的结构除了①线粒体和②叶绿体外,还有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都与能量转换有关,A错误;
B、高尔基体可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B错误;
C、若细胞中④高尔基体受损,则植物细胞壁的形成受到影响,因为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正确;
D、中心体主要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中没有中心体,某些特殊的细胞如人体成熟的红细胞中没有中心体,D错误。
15【答案】A【详解】A、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的过程中,水中的H元素参与了氨基与羧基的形成,A错误;
B、氨基酸合成蛋白质需经过多肽的合成、肽链的盘曲折叠、肽链构成更复杂的空间结构等层次,B正确;
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从食物中摄取的氨基酸,经常食用奶制品、肉类、蛋类和大豆制品,人体一般不会缺少必需氨基酸,C正确;
D、高温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使肽链变得松散、伸展,更容易被蛋白酶催化水解,故煮熟后食物中的蛋白质更易消化吸收,D正确。
16【答案】B【详解】A、①核膜是双层膜,具有四层磷脂分子,把核内物质与细胞质分开,A正确;
B、 染色质④和染色体是同一物质在细胞不同时期的两种存在状态,严格地说,只有在细胞分裂时,细丝状的染色质缩短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B正确;
C、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②无关:原核细胞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没有核仁这一结构,C错误;
D、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
17【答案】D【详解】A、核孔是RNA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进出细胞核的通道,而DNA不能从核孔中出来,说明核孔具有选择性,A错误;
B、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细胞,核仁较大,但是细胞中的染色质数目没有变化,染色体的变化过程发生在分裂过程中,
C、细胞膜的功能特点表现为选择透过性,该特性主要与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质有关,磷脂分子无特异性,C错误;
D、细胞内的生物膜把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从而能保证细胞生命活动互不干扰,进而可高效、有序地进行,D正确。
18【答案】B【详解】A、精子和卵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的直接接触来完成信息交流过程,符合图B过程,A正确;
B、图C中高等植物细胞可以形成胞间连丝,将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B错误;
C、图A和图B都需要靶细胞膜上的受体与信号分子结合并识别,从而接受信息,C正确;
D、激素调节中一般激素会随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和靶细胞,信息交流方式与图A相同,D正确。
19【答案】A【详解】A、生物膜系统由构成细胞的所有膜构成,并不是生物体内的所有膜,A错误;
B、生物膜上附着多种酶,许多重要的化学反应都在生物膜上进行,B正确;
C、生物膜将各种细胞器分隔开,使细胞内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化学反应,互不干扰,提高了效率,C正确;
D、细胞膜将细胞与外界隔开,在细胞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运输、能量转换和信息传递的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20【答案】A【详解】A、题图中的a物质为氨基酸,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之间通过肽键连接,A正确;
B、COVID-19是病毒中的一种,不具有细胞结构,其体内没有线粒体,甲、乙(蛋白质、RNA)合成所需要的能量主要由COVID-19宿主细胞的线粒体提供,B错误;
C、乙是RNA,其彻底水解的产物有6种,分别是磷酸、核糖和A、U、G、C四种碱基,C错误;
D、HIV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其遗传信息储存在题图中的大分子乙(RNA)中,D错误。
21【答案】ABC【详解】A、需氧型原核生物的细胞不含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的有关的酶,也能进行有氧呼吸,即有氧呼吸未必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A错误;
B、原核细胞不含核仁,但含有核糖体,因此原核细胞中核糖体的形成与核仁无关,B错误;
C、中心体分布在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高等植物细胞不含中心体,但也能进行有丝分裂,因此中心体不是所有细胞有丝分裂的必需结构,C错误;
D、核糖体是合成蛋白质的场所,且是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共有的结构,核糖体是所有细胞合成蛋白质的必需结构
22【答案】ABCD【详解】A、电镜下细胞膜呈清晰的暗-亮-暗三层结构,罗伯特森认为所有的生物膜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A错误; B、荧光标记的小鼠和人细胞融合实验表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B错误;
C、细胞膜外侧是磷脂分子的头部,亲水端,C错误;
D、细胞膜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功能越复杂的膜,其蛋白质含量和种类越多,D错误。
23【答案】ACD【详解】A、自噬溶酶体的形成过程需要膜上受体的识别,与信息交流有关,而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损伤的高尔基体被降解和清除,与溶酶体中的多种水解酶有关,但水解酶是在核糖体上合成的,B错误;
C、损伤的高尔基体被降解后,形成的氨基酸等小分子可能会被细胞再次利用,C正确;
D、在细胞器等细胞结构受损且损伤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机体会启动自噬反应,清除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结构或化合物,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的生命活动, D正确。
24【答案】ABC A、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散布在细胞质中,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其形态
B、菠菜叶的上表皮叶肉细胞叶绿体较小,因此用菠菜叶做实验材料时,要取菠菜叶少带些叶肉的下表皮,B错误;
C、供观察用的黑藻,事先应放在适宜光照、室温条件下培养,C错误;
D、叶绿体悬浮在细胞质中,故观察细胞质的流动,可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的运动作为标志,D正确。
25【答案】AD【详解】A、分离细胞器利用了差速离心法,A正确;
B、用同位素标记法追踪氨基酸的转移途径,进而研究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B错误;
C、证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采用了荧光标记法,C错误;
D、研究细胞核的功能时,如做伞藻实验时就用到了核移植的方法研究细胞核的功能,D正确。
非选择题
26.【答案】(1) ①. 纤维素 ②. 葡萄糖 ③葡萄糖的连接方式不同(空间结构不同)
(2) ①. 氨基酸 ②. 略 ③204
(3) ①. 核苷酸(碱基)的排列顺序 ②. 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A、G、C、T)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