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7张PPT)汉水丑生侯伟作品基因的发现基因在哪?基因是什么?基因怎么起作用?基因的变化基因与进化的关系情境视频杂交水稻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1.基于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和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通过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分析,培养归纳与演绎的科学思维,认同勇于创新、探索求真的科学精神。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或预测一些遗传现象。教学目标概念3 遗传信息控制生物性状,并代代相传3.2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重组导致双亲后代的基因有多种可能3.2.3阐明有性生殖中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使得子代的基因型和表型有多种可能,并可由此预测子代的遗传性状。课程标准19世纪盛行:融合遗传:两个亲本杂交后,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性状的遗传你同意上述观点吗?你的证据有哪些?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自幼出身园艺世家,酷爱自然科学。由于家境贫寒,21岁起做修道士;后来到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他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 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杂交实验。真正做到了“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用心的事情坚持做”1.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①②③2.杂交(异花传粉)步骤→ → → 。注意事项?3.相对性状是指?举例?狗的长毛与卷毛是一对相对性状吗?为什么?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套袋人工授粉套袋去雄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除去母本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柱头上保证杂交得到的种子是人工传粉后所结人工传粉的步骤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接收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2)豌豆花各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易于控制。(3)豌豆具有许多稳定的相对性状,并且易于区分。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性状相对性状兔的长毛与短毛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狗的长毛与黑毛桃树的红花和绿叶兔的短尾与鼠的长尾豌豆的黄粒与圆粒√√××××下面哪些是相对性状注意:同一种生物同一种性状不同类型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自花传粉植物,而且是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纯种。(2)豌豆花各部分结构较大,便于操作,易于控制。(3)豌豆具有许多稳定的相对性状,并且易于区分。除此之外,豌豆花还有什么作为实验对象的优点?(4)子代数量多,且种子都保存在豆荚里不会丢失,便于统计。(5)豌豆是一年生植物,生长周期短,利于尽快得出实验结果。一.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P、F1、F2、 分别表示?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杂交方法?4.根据杂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有?观察实验,提出问题F1PF2(亲代)(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 787高茎 :277矮茎3 : 1相关符号F1:F2:×::×子一代子二代杂交自交P:♀:♂:亲本父本母本高茎高茎矮茎亲代交配方式有几种?正交反交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F1PF2(亲代)(子一代)(子二代)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无论正反交) 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观察实验,发现问题×杂交自交 787高 :277矮3 : 1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交配方式有哪些F1PF2(亲代)(子一代)(子二代)孟德尔还对豌豆的其他6对相对性状进行了杂交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可见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不是偶然的。性状 F2的表现 显性 隐性 显性:隐性种子的形状 圆粒 5474 皱粒 1850 2.96:1茎的高度 高茎 787 矮茎 277 2.84:1子叶的颜色 黄色 6022 绿色 2001 3.01:1花的颜色 红色 705 白色 224 3.15:1豆荚的形状 饱满 882 不饱满 299 2.95:1豆荚的颜色(未成熟) 绿色 428 黄色 152 2.82:1花的位置 腋生 651 顶生 207 3.14: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1.P、F1、F2、 分别表示?2.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杂交方法?4.根据杂交实验提出的问题有?观察实验,提出问题1.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具体内容是?(4条)2.显性遗传因子?表示?隐性遗传因子?表示?纯合子? 杂合子?3.图解表示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根据现象,作出假说F1P大胆猜测,提出假设DDddDdDd配子DdDdDdDdDDDdDddd高茎 : 矮茎 = 3 : 1F1配子F21 : 2 : 1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显性遗传因子(大写字母) 显性性状隐性遗传因子(小写字母) 隐性性状决定决定(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相同(如DD,dd)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如Dd)(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4)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四、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五、分离定律1.用 与 进行测交实验,根据假说来预测其结果。这属于?2.具体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 ,说明假说成立。归纳总结出分离定律,内容是?演绎推理,测交验证分析结果,总结规律假说-演绎法?测交后代根据假说,演绎推理DdddDdDd配子高茎矮茎1 : 1杂种子一代高茎隐性纯合子矮茎ddd测交孟德尔的假说合理地解释了豌豆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出现的性状分离现象。但是一种正确的假说,仅能解释已有的实验结果是不够的,还应该能够预测另一些实验结果。孟德尔巧妙地设计了测交实验,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隐性亲本的配子仅携带隐性基因,不会掩盖F1配子中基因的作用)。假设孟德尔的假说是正确的,测交后代高茎:矮茎=1:1。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实施实验,检验假说现实中孟德尔用杂种子一代高茎豌豆(Dd)与隐性纯合子矮茎豌豆(dd)杂交,在得到的166株后代中,高茎87株,矮茎79株,性状的分离比接近1∶1。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的结果与他的预测吻合,进而验证了他的假说的正确性。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分离定律(law of segregation):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归纳总结八年耕耘源于对科学的痴迷,一畦畦豌豆蕴藏遗传的秘密。实验设计开辟了研究的新路,数学统计揭示出遗传的规律。格雷格尔 孟德尔1822—1884三、分离定律假说--演绎法研究方法: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作出假说:根据假说,演绎推理:实施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为什么F2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核心假说:F1在产生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如果F1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那么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产生的后代应该是高茎与矮茎之比是1∶1。测交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预测相符。孟德尔分离定律三、分离定律她怎么盯着我看可能是喜欢我找她加微信应该没问题“美女加个微信”“啪”假说—演绎法:在观察和分析基础上提出问题,通过推理和想象提出解释问题的假说,根据假说进行演绎推理,再通过实验检验演绎推理的结论。如果实验结果与预期结论相符,就证明假说是正确的,反之则说明假说是错误的。这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科学方法,叫做假说—演绎法。②提出假说③演绎推理④实验验证①发现问题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1.甲乙小桶分别表示?2.甲乙内的彩色小球分别代表?3.一个小桶内的两种彩色小球数量一定得相同吗?两个小桶内彩色小球数量一定得相同吗?4.方法步骤你能用关键词描述出来吗?关键点:充分混匀 抓取的小球放回原处 样本量要足够大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d个体的雄性生殖器官Dd个体雌性生殖器官提示:小球代表配子。同性配子(雌性/雄性)中不同类型(D和d)的数量相等,异性配子的数量一般不相等。抓取一个小球抓取一个小球子代A.该实验须重复多次B.甲、乙两个桶内两种颜色彩球的大小、轻重必须一致C.甲、乙两个桶内的彩球总数可以不一样,但每个桶内的两种颜 色的球的数目一定要相等D.从甲桶中抓取一次,记录好组合的情况后,应将剩下的彩球摇匀后继续实验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模拟实验过程,下列对该实验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小试牛刀:D基本符号:本节小结P(亲本)、F1(子一代)、F2(子一代)、X(杂交)、U(自交)基本概念: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性状分离相对性状概念图:隐性遗传因子控制控制控制假说演绎法对一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高茎与矮茎;把F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把F1中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如矮茎;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决定显性性状的为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来表示;决定隐性性状的为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来表示;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杂合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