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DNA的结构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DNA的结构 课件(共24张PPT)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第2节 DNA的结构
1.噬菌体侵染实验,保温时间过长对32P组结果的影响?时间过短呢?搅拌不充分对35S组结果的影响?
2.T2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
3.搅拌的目的?离心的目的?
4.艾弗里实验和赫尔希、蔡斯实验在设计思路上的共同点是?(课本P62 1)
5.减Ⅰ前期,后期的特点?
6.某二倍体生物(2n)体内某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染色体数为5条,该细胞在进行什么分裂?
7.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8.DNA的中文名称?元素组成?基本单位?
9.DNA初步水解产物是?有几种?彻底水解产物是?有几种?
DNA的双螺旋结构的确立,标志着生物科学的发展进入了分子生物学阶段,在生物学发展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______________4种碱基
(1)当时科学界对DNA的认识
A、T、C、G
P
A
P
T
P
G
P
C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模型的构建过程

P
A
P
T
P
G
P
C
P
G
P
C
磷酸二酯键
(2)1951年,英国生物物理学家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展示了DNA的X射线的衍射图谱。
沃森与克里克共同分析,推算DNA分子呈______结构。
螺旋
(3)沃森和克里克尝试搭建双螺旋和三螺旋结构模型。
配对违反了化学规律
威尔金斯和富兰克林提供的 ,
尝试建构模型: 、
沃森和克里克推算出DNA呈_______结构
失败
DNA衍射图谱
DNA的结构单位

四种脱氧核苷酸
螺旋
双螺旋
三螺旋
(4)1952年,从奥地利生物化学家查哥夫处得知:在DNA中,腺嘌呤(A)的量总是等于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总是等于胞嘧啶(C)的量。
A=T
G=C
A
P
T
P
C
P
G
P
T
P
模型二
沃森和克里克尝试了碱基位于螺旋内部,磷酸位于外部的双螺旋结构,但是他们让A与A、T与T、C与C、G与G配对。但是这个结构又被否定了,为什么?
我们先来分析下这四种碱基的化学结构
T
P
G
P
C
P
T
P
A
P
腺嘌呤(A)
鸟嘌呤(G)
胞嘧啶(C)
胸腺嘧啶(T)
碱基(N)
嘌呤
嘧啶
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两个环(更长)
一个环(更短)
模型二
a.这种结构导致DNA的结构不固定,会导致什么结果?
DNA的结构不稳定
A
P
T
P
C
P
G
P
T
P
T
P
G
P
C
P
T
P
A
P
A
P
T
P
C
P
G
P
T
P
T
P
G
P
C
P
T
P
A
P
发生改变:
b.那应该怎样配对呢?
DNA的平面结构
A
T
G
C
A
T
G
C
DNA的立体结构
氢键
重建模型:
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
重建模型:
形成DNA双螺旋结构
验证
让A与T配对、G与C配对
(1)DNA具有恒定的 ,
(2)能解释 ,
(3)制作的模型与基于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推算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相符
直径
A、T、G、C的数量关系
(6)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获诺贝尔奖。
左一:威尔金斯 左三:克里克 左五:沃森
1.DNA的立体结构
双螺旋解开放大
二、DNA的结构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DNA平面结构模式图
2.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1)DNA的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5'
3'
5'
3'
DNA的一条单链具有两个末端,一端有一个游离的磷酸基团,称作5′-端,另一端有一个羟基(—OH),称作3′-端,两条单链走向相反,一条单链从5′-端到3′-端,另一条单链从3′-端到5′-端。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G
O
CH2
OH
H
磷酸基团
碱基
3′
2′
H
H
1′
4′
5′
H
H
(1)DNA的两条单链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G
A
G
G
C
C
C
T
A
T
C
C
T
G
G
A
5'
3'
5'
3'
(2)DNA中的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
(3)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且碱基配对具有一定规律:A与T配对,G与C配对。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作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G
DNA结构模式图
2.DNA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
一、DNA分子的结构及特点
①是磷酸二酯键 ②是氢键
某同学想制作一段具有10对碱基对的DNA片段模型,他在准备材料时至少需要:
(1)代表磷酸的球形塑料片几个?
(2)代表四种碱基的长方形塑料片几个?
(3)代表脱氧核糖的五边形塑料片几个?
三、制作DNA双螺旋结构模型
20
20
20
四、DNA分子的结构特性
2.多样性:碱基数量的不同,碱基对排列顺序的千变万化,构成了DNA分子的多样性。
3.特异性:每种DNA有别于其他DNA的特定的碱基排列顺序。
1.稳定性:主链:磷酸与脱氧核糖交替排列稳定不变。
碱基对:严格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课本P59
设DNA一条链为1链,互补链为2链。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知,A1=T2,A2=T1,G1=C2,G2=C1。
五、DNA有关碱基数量的计算
规律一:双链DNA分子中嘌呤碱基总数等于嘧啶碱基总数,任意两个不互补碱基之和为碱基总数的一半。即:A+G=T+C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NA双链
1 2
例:已知一个含150个磷酸的双链DNA分子中有腺嘌呤25个,请问此DNA分子中有多少个胞嘧啶?
练一练:某双链DNA分子中,G占23%,求A占多少?
因为DNA分子中,A+G=T+C。所以:
A=50%–23%=27%
A+TG+CA2+T2G2+C2A1+T1G1+C1==规律二:双链DNA分子中A+T/G+C等于其中任何一条链的A+T/G+C。补则等=nnnA1T2T1A2G1C2C1G2DNA双链1 2例:若DNA的一个单链中,A+T/G+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学导P73左上角(4)规律三:非互补碱基之和的比值在两条互补链中互为倒数,简记为“不补则倒”。
互为倒数
例:在DNA的一个单链中,A+G/T+C=0.4,上述比例在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是多少?
A1
T2
T1
A2
G1
C2
C1
G2
DNA双链
1 2
规律一:不互补两碱基之和等于碱基总数的__。
规律二:一条单链的   值与其互补链的   值互为__。
规律三:一条链的   值与其互补链的   值__,
与整个DNA分子的   值__。
A + G
T + C
A + G
T + C
G+C
A+T
G+C
A+T
G+C
A+T
一半
倒数
相等
相等
DNA指纹技术
下图中怀疑对象中,谁最可能是嫌疑犯?DNA指纹技术还有哪些用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