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 物质的化学变化(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中考化学一轮复习重难点练习 物质的化学变化(解析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物质的化学变化
考点01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______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只是粒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2.化学变化
______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______,变成其他的粒子。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______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______,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
(1)物质不需要发生______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1)物质在______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氧化性 、还原性 、腐蚀性 、酸 碱 性 、毒 性 、可 燃 性 、稳 定 性 、助燃性等。
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______表现出来。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是性质的反映。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____________。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物质是由______、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______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反应中______的种类及______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发生变化,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______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______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______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______,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______都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原子______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______总和必然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______”的物质。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______”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的______。若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要考虑气体的质量。
(4)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对象是“______”,不包括其他物理量,如体积等。
4.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1)六不变
①微观三不变:原子______、原子数目、原子______不变。
②宏观三不变:元素______、元素______、物质总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中可能会的变: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______。
(3)化学反应中一定会变的:微观—分子的______、宏观—物质的种类。
考点04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猜想2:不变;猜想3: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设计与实验:
实验 白磷燃烧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原理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仪器 天平、锥形瓶、带导管的单孔塞、气球、酒精灯、药匙 天平、锥形瓶、胶塞、镊子
实验药品 红磷 铁钉、硫酸铜溶液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1)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2)取适量红磷,放入锥形瓶中(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红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平衡情况 (1)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2)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3)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4)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______;气球在实验过程中“先鼓后瘪”, 红磷燃烧后,锥形瓶放到天平上,天平仍然____________ 铁钉表面析出一层______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______(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两次称量结果______
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______
实验现象: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再次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不再平衡。
解释与结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没有称量到,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由于实验中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如果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中扣除没有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可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______总和。
说明:(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守的规律,即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理论上,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对有气体参加,或是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需在______容器中进行,并注意防止反应中容器体积变化所带来装置所受浮力的影响。
(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都不变。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
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 必须以______为基础; ② 必须遵守____________。
2. 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______或事实上不存在的______。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______。
(3)______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____________。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______(沉淀符号)。
3. 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______个数都相等。
(1)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2)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______配平。
(3)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______入手。
(4)刚开始配平,可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______。
4.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______之比为一定值;
(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______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______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
(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______;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______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
(5)写出答案,答。
考点06 基本反应类型
1. 化合反应:由______或 ______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A+B→AB
2.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______或______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AB→A+B
3. 置换反应:由一种______与一种______反应,生成另一种______和另一种______的反应;单换单;A+BC→AC+B
4. 复分解反应:由______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______的反应;双不换,价不变;AB+CD→AD+CB。
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规律
在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一 定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______反应,一定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 ______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是______反应。
6. 非基本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______反应 。如甲烷烧的燃烧:CH4+2O2CO2+2H2O。(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钢铁生锈都属于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如一 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十CO Cu十CO2,______(选填“ 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属于____________,但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例:NaOH+HCl===NaCl+H2O。
考向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1.(2024 四川南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湿法炼铜 C.海水晒盐 D.黏土烧瓷
2.(2025 河南安阳市一模)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025年2月7日晚,举世瞩目的哈尔演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开幕式上的下列环节,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影交织出绚丽图案 B.漫天烟花竞相绽放
C.会徽“超越”光芒四射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考向0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3.(2024 河北中考)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盐水用于选种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4.(2024 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乙醇作燃料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考向0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5.(2025 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海水晒盐——化学变化
C.树根“变”根雕——物理变化 D.一氧化碳有毒——物理性质
6.(2025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模拟)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使人类生产、生活变得更美好。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可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B.在食品袋内添加铁粉进行防腐
C.CO2可用来作气体肥料 D.氧气用于气割、炼钢、医疗、潜水
考向04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7.(2025 山东济南模拟)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后质量不变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
C.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燃烧的质量与氧气消耗的质量之和
D.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测,蜡烛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
8.(2025 山东青岛模拟)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
D.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考向05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9.(2024 山西)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10.(2025·江苏南京模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乙中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以上实验可知,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必须在    中进行。
考向06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11.(2024 四川乐山)乙二醇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其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H3O B.相对分子质量为62
C.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一个乙二醇分子由10个元素组成
12.(2024 江苏常州)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C2H4)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6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考向07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3.(2024 江苏常州中考)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CuFeS2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CuCl+FeCl3+2XCuFeS2+4NH4Cl,则可推测X是(  )
A.NH3 B.(NH4)2S C.NH4Cl D.(NH4)2SO4
14.(2024 山东临沂)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
A.x=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15.(2024 山东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考向08 化学方程式
16.(2024 黑龙江大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17.(2024 四川自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Al+O2═AlO2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O2CO2+H2O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考向09 基本反应类型
18.(2024 广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它承载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鱼钩生锈涉及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9.(2025 湖南长沙一模)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火法炼铜的方法。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O22Cu+S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考向10 由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0.(2024 湖南长沙)某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为99%,小丽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她取9g该小苏打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4.6g。(已知: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其它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计算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并判断包装袋上碳酸氢钠含量的标注是否准确。(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结果精确到0.1%)
21.(2025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模拟)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1.(2024 河北中考)如图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可制作铅笔芯 B.干冰用于灭火
C.氦气可用于探空气球 D.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味剂
3.(2024 四川自贡)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4.(2025 湖北武汉模拟)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明代《天工开物》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下列描述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五金 黄金》中记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
B.《燔石 石灰》中记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C.《丹青 朱》中记述“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银朱(即硫化汞)”
D.《燔石 胆矾》中记述“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硫黄的国家,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纯硫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淡黄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熔点低 D.能在空气中燃烧
6.(2025 上海青浦区一模)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用于制作照明弹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用于制作电池的电极
7.(2025 湖南株洲模拟)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
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 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8.(2025 陕西西安模拟)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9.(2025 山东济南模拟)通过白磷燃烧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称量
C.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瓶底炸裂 D.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始终保持平衡
10.(2025 上海奉贤区一模)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
A.Ag2O B.AgS C.Ag2O2 D.Ag2S
11.(2024 湖北)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12.(2025 辽宁沈阳苏家屯区模拟)2024年12月1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远征三号上面级是一种新型空间运输工具,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甲基肼(CH6N2)作为推进剂。在其反应的过程中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2 B.CO2 C.SO2 D.H2O
13.(2024 吉林)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14.(2024 江苏扬州)反应Na2SO3+S═Na2S2O3可用于制备Na2S2O3。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15.(2024 江苏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16.(2024 徐州)为了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科学家用纳米镍粒子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合成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1
17.(2024 四川攀枝花)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Fe+3H2SO4═Fe2(SO4)3+3H2↑
B.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C.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D.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备CO2:CaCO3+2HCl═CaCl2+H2O+CO2↑
18.(2025·湖北襄阳模拟)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19.(2024 黑龙江)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20.(2024 山西)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  )
A.3 B.4 C.7 D.9
21.(2025 河北模拟)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22.(2024 广东揭阳市模拟)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常见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
A.2Fe+O2+2H2O═2Fe(OH)2
B.2Fe(OH)3Fe2O3+3H2O
C.NaClO3+6HClNaCl+3H2O+3Cl2↑
D.BaO2+Cl2═BaCl2+O2
23.(2024 天津)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工业上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N的化合价为+3 价 B.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
C.参加反应的NH3和CO2质量比为17:22 D.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7
24.(2024 无锡)可燃物R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m3 m4 m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3=0,m5=0时,R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m1+m2=m3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m3:m4=11:9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时,R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25.(2024 长春)1828年维勒通过加热氰酸铵得到了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尿素是第一种在生物体外合成的有机物,目前工艺有很大改进。某合成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1)尿素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    。
(2)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不变 B.原子数目改变 C.属于化合反应
26.(2025 深圳一模)【科普阅读】甲醛(C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利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可将空气中的甲醛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1)羟基磷灰石在甲醛的转化反应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    没有发生变化。
(2)羟基磷灰石可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将Ca(OH)2和P2O5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一段时间,发生反应10Ca(OH)2+3P2O5=2Ca5(PO4)3OH+9H2O。
机械球磨法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机械球磨的目的是    。
②球磨过程中常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用于吸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1.5g甲醛完全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27.(2024 淄博)硅化镁(Mg2Si)在能源器件、激光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杂质不含硅元素)和金属镁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MgMg2Si+2X。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为    (填化学式)。
(2)用12.5kg石英砂与足量镁充分反应得到15.2kg硅化镁,计算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和解析
考点01 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
没有 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 不变 ,只是粒子间的间隔发生了变化。
2.化学变化
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构成物质的粒子 发生变化 ,变成其他的粒子。伴随的现象:发光、放热、颜色变化、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 新物质 生成。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有 物理变化 ,但物理变化中不一定伴随有化学变化。
考点0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1.物理性质
(1)物质不需要发生 化学 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2)颜色、气味、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传热性、延展性等。
2.化学性质
(1)物质在 化 学 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2)氧化性 、还原性 、腐蚀性 、酸 碱 性 、毒 性 、可 燃 性 、稳 定 性 、助燃性等。
3. 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的区别:是否通过 化学变化 表现出来。变化是一个过程,性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性质决定用途,用途是性质的反映。
考点03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 质量守恒定律
参加化学反应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质量总和,这个规律叫做 质量守恒定律 。
2.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1)物质是由 分子 、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反应时,参加反应的各物质中的 原子 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物质。化学反应中原子核不会发生变化,因而反应中 元素 的种类及 原子 的种类和数目不变。
(2)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不会 发生变化,即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等于 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应用于 化学 变化,不能应用于物理变化。
3.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范围:
(1)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所有的 化学 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是有 新物质生成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数目和 质量 都不会发生改变,只是原子 重新组合成新 的分子,所以反应前后物质的 质量 总和必然相等。
(2)质量守恒定律强调的是“ 参加化学反应 ”的物质。未参加反应的物质质量不能计入“ 反应物 ”的质量总和。
(3)质量守恒定律中的“质量总和”包括固体、液体、气体的 质量 。若反应中有气体参与或生成,要考虑气体的质量。
(4)质量守恒定律的适用对象是“ 质量 ”,不包括其他物理量,如体积等。
4.质量守恒定律理解
(1)六不变
①微观三不变:原子 种类 、原子数目、原子 质量 不变。
②宏观三不变:元素 种类 、元素 质量 、物质总质量不变。
(2)化学反应中可能会的变:元素的化合价、分子的 数目 。
(3)化学反应中一定会变的:微观—分子的 种类 、宏观—物质的种类。
考点04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如何变化?
猜想与假设:猜想1: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减小;猜想2:不变;猜想3: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增加
设计与实验:
实验 白磷燃烧 铁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反应原理 4P+5O22P2O5 Fe+CuSO4==Cu+FeSO4
实验仪器 天平、锥形瓶、带导管的单孔塞、气球、酒精灯、药匙 天平、锥形瓶、胶塞、镊子
实验药品 红磷 铁钉、硫酸铜溶液
实验装置
实验操作 (1)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2)取适量红磷,放入锥形瓶中(瓶下事先放入少量的细砂)。将盛红磷的锥形瓶、绑有小气球的玻璃管一起放在天平的左盘中,在右盘添加砝码,并移动游码,使天平平衡;(3)取出锥形瓶及导管,将橡皮塞上的玻璃管放在酒精灯的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皮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待锥形瓶冷却,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观察天平平衡情况 (1)取出天平,调平衡,待用;(2)在锥形瓶中加入约30 mL稀硫酸铜溶液,将几根打磨光亮的铁钉和盛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读出读数,记录;(3)将铁钉浸泡在硫酸铜溶液中;(4)将反应后烧杯和内容物放到天平上再次称量,读出读数,记录。将两次称量的结果加以比较
实验现象 红磷燃烧产生浓厚的 白烟 ;气球在实验过程中“先鼓后瘪”, 红磷燃烧后,锥形瓶放到天平上,天平仍然 保持平衡 铁钉表面析出一层 红色 的物质,溶液颜色逐渐 变浅 (如果时间足够长,可看到溶液的颜色由蓝色变浅绿色),两次称量结果 相同
实验结论 红磷燃烧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 铁与硫酸铜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不变
实验现象:盐酸与碳酸钠粉末迅速反应,有大量气泡产生;再次把烧杯放在天平上,天平不再平衡。
解释与结论: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Na2CO3 + 2HCl= 2NaCl + H2O + CO2↑ ,根据实验现象可知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即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没有称量到,导致反应后装置内物质的总质量减少。
得出结论: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由于实验中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在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所以如果从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中扣除没有参加反应物质的质量,可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质量 总和等于反应生成的各物质的 质量 总和。
说明:(1)质量守恒定律是化学反应普遍遵守的规律,即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理论上,任何一个化学反应都可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但对有气体参加,或是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需在 密闭 容器中进行,并注意防止反应中容器体积变化所带来装置所受浮力的影响。
(3)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原因是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 种类 、 数目 和 质量 都不变。
考点05 化学方程式
1. 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的原则:① 必须以 客观事实 为基础; ② 必须遵守 质量守恒定律 。
2. 写化学方程式时常出现的错误:
(1)不尊重科学实验,随意臆造 化学式 或事实上不存在的 化学反应 。
(2)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没有配平或计量数不是 最简比 。
(3) 化学式 书写错误。
(4)写错或漏写 反应条件 。
(5)错标或漏标“↑”(气体生成符号)、“↓”(沉淀符号)。
3. 配平:在化学式前填上适当的化学计量数,使式子左、右两边的每一种元素的 原子 个数都相等。
(1)一般情况下,可以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
(2)如果化学方程式中有单质,一般留到 最后 配平。
(3)配平时一般从最复杂的 化学式 入手。
(4)刚开始配平,可让化学计量数是分数。配平结束后“=”两边化学计量数翻倍,全部变为 整数 。
4. 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依据:
(1)质量守恒定律;
(2)化学方程式中各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 质量 之比为一定值;
(3)在化学方程式中,任意两种物质的质量 变化量 之比,等于这两种物质的 质量份数 之比,即等于这两种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其化学计量数的乘积之比。
5. 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步骤:
(1)设未知数(通常求谁设谁);
(2)写出题目中相关的 化学方程式 ;
(3)写出相关物质的化学 计量数 与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的乘积以及已知量和未知量;
(4)列出比例关系式(注意实际质量后面要带单位)并求解;
(5)写出答案,答。
考点06 基本反应类型
1. 化合反应:由 两种 或 两种 以上物质生成另一种物质的反应;多变一;A+B→AB
2. 分解反应:由一种反应物生成 两种 或 两种 以上其他物质的反应;一变多;AB→A+B
3. 置换反应:由一 种 单质 与 一 种 化合物 反应,生成另 一 种 单质 和另一种 化合物 的反应;单换单;A+BC→AC+B
4. 复分解反应:由 两种化合物 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 两种化合物 的反应;双不换,价不变;AB+CD→AD+CB。
5.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规律
在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中,一 定没有单质参加的反应是 分解 反应,一定有化合价变化的反应是 置换 反应,一定没有单质参加和生成的反应是 复分解 反应。
6. 非基本反应类型
(1)氧化反应:物质跟氧发生的反应叫 氧化 反应 。如甲烷烧的燃烧:CH4+2O2CO2+2H2O。(燃烧、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食物腐烂、钢铁生锈都属于氧化反应)
(2)还原反应:如一 氧化碳还原氧化铜:CuO十CO Cu十CO2, 不属于 (选填“ 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属于 复分解反应 ,但中和反应不是基本反应类型。例:NaOH+HCl===NaCl+H2O。
考向01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别
1.(2024 四川南充)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下列生产过程中,主要发生物理变化的是(  )
A.粮食酿酒 B.湿法炼铜 C.海水晒盐 D.黏土烧瓷
【答案】C
【解析】A、粮食酿酒,酒精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B、湿法炼铜,铜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
C、海水晒盐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黏土烧瓷,瓷器是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C。
2.(2025 河南安阳市一模)冰雪同梦,亚洲同心。2025年2月7日晚,举世瞩目的哈尔演第九届亚洲冬季运动会开幕式在哈尔滨国际体育会展中心隆重举行。开幕式上的下列环节,一定包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光影交织出绚丽图案 B.漫天烟花竞相绽放
C.会徽“超越”光芒四射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答案】B
【解析】A、光影交织出绚丽图案,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漫天烟花竞相绽放,燃放烟花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
C、会徽“超越”光芒四射,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故选:B。
考向02 物质的性质与用途
3.(2024 河北中考)下列物质在生活中的用途体现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盐水用于选种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
【答案】C
【解析】A、盐水用于选种,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活性炭用于冰箱除味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氢氧化铝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是利用氢氧化铝的碱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水银用作体温计的测温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4.(2024 黑龙江齐齐哈尔)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石墨作电极 B.一氧化碳用于冶炼金属
C.乙醇作燃料 D.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
【答案】A
【解析】A、石墨可用于制作电极是利用石墨的导电性,而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A正确;
B、一氧化碳用于冶金金属,是利用了一氧化碳的还原性,而还原性属于化学性质,故B错误;
C、乙醇作燃料是利用了乙醇的可燃性,而可燃性属于化学性质,故C错误;
D、熟石灰用作改良酸性土壤是利用熟石灰呈碱性,能与土壤中的酸性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属于利用化学性质,故D错误。故选:A。
考向03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的判断
5.(2025 广州模拟)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或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净水——化学性质 B.海水晒盐——化学变化
C.树根“变”根雕——物理变化 D.一氧化碳有毒——物理性质
【答案】C
【解析】A、活性炭净水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将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吸附至其表面,由于没有新物质生成,利用的是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海水晒盐过程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树根“变”根雕过程中只是形状发生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正确;
D、一氧化碳有毒是因为一氧化碳与血红蛋白结合,属于化学变化,所以一氧化碳的毒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C。
6.(2025 陕西西安市碑林区模拟)性质决定用途,掌握物质的性质和用途,使人类生产、生活变得更美好。生活中下列物质的用途与其化学性质无关的是(  )
A.可用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 B.在食品袋内添加铁粉进行防腐
C.CO2可用来作气体肥料 D.氧气用于气割、炼钢、医疗、潜水
【答案】A
【解析】A、稀有气体制作霓虹灯,是因为稀有气体在通电时能发出不同颜色的光,这一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稀有气体的物理性质,故A选项符合题意;
B、在食品袋内添加铁粉进行防腐,是因为铁能与空气中的氧气、水发生缓慢氧化,消耗氧气和水,从而防止食品变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铁的化学性质,故B选项不符合题意;
C、二氧化碳可用来作气体肥料,是因为二氧化碳能参与植物的光合作用,生成有机物等新物质,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故C选项不符合题意;
D、氧气用于气割、炼钢、医疗、潜水,气割是利用氧气支持燃烧的性质,使金属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炼钢是利用氧气与碳等杂质反应;医疗中供给呼吸,潜水时供给呼吸等,这些过程中都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氧气的化学性质,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考向04 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适用范围
7.(2025 山东济南模拟)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蜡烛燃烧前后质量不变
B.蜡烛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
C.生成的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燃烧的质量与氧气消耗的质量之和
D.通过生成物的元素组成推测,蜡烛中一定只含C、H两种元素
【答案】C
【解析】A、随着蜡烛的燃烧,蜡烛的质量减小,故选项错误;
B、蜡烛减少的质量加上反应的氧气的质量等于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质量,选项错误;
C、蜡烛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之和等于蜡烛减少的质量与消耗氧气的质量之和,故选项正确;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CO2和H2O两种物质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只含有氧元素,则蜡烛中一定含有C、H两种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8.(2025 山东青岛模拟)下列有关质量守恒定律说法正确的是(  )
A.点燃蜡烛时,蜡烛的质量越来越少,所以这个化学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这个规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C.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必然生成20g二氧化碳
D.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答案】D
【解析】A、蜡烛燃烧的产物水与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最终总质量越来越小,但该反应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错误。
B、100g水完全蒸发可以得到100g水蒸气,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故选项说法错误。
C、碳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CO2,参加反应的碳、氧气和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2:32:44=3:8:11,4g木炭在16g氧气中充分燃烧,氧气有剩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小于20g,故选项说法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4g镁在空气中完全燃烧生成40g氧化镁,实际消耗氧气的质量为40g﹣24g=16g,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
考向05 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
9.(2024 山西)在一次实验课上,同学们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了对密闭容器中少量小苏打与少量白醋反应的质量测定。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A.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增加 B.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都不变
C.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的总质量
【答案】C
【解析】A、小苏打是反应物,反应后小苏打的质量减少,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B、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的质量减少,生成物的质量增加,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称量的是小苏打和白醋以及整个装置的总质量,故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C。
10.(2025·江苏南京模拟)在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时,我们曾经做了如图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中反应后天平的指针    (填“偏左”“偏右”或“居中”),原因是    。该反应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填“符合”或“不符合”)。
(2)乙中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结论是:质量不守恒。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结论是:质量守恒。你认为结论正确的是    (填“前一种”或“后一种”)。
(3)由以上实验可知,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必须在    中进行。
【答案】(1)偏右;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符合。
(2)防止炸裂锥形瓶底;4P+5O22P2O5;后一种。
(3)密封装置。
【解析】(1)图甲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偏右,原因是碳酸钠和盐酸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扩散到空气中,该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2)乙中锥形瓶底放层细沙的原因是防止炸裂锥形瓶底;在点燃的条件下,白磷与氧气反应生成五氧化二磷,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P+5O22P2O5;白磷刚引燃,立即将锥形瓶放到天平上称量,天平不平衡,是因为白磷燃烧放热,导致气球膨胀,浮力增大;待锥形瓶冷却后,气球收缩,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称量,天平平衡,因此结论正确的是后一种。
(3)由以上实验可知,用有气体参加或生成的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反应必须在密封装置中进行。
考向06 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反应示意图
11.(2024 四川乐山)乙二醇可用于生产汽车防冻液,其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乙二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式为CH3O B.相对分子质量为62
C.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1:1 D.一个乙二醇分子由10个元素组成
【答案】B
【解析】A、由乙二醇分子的微观结构示意图可知,1个乙二醇分子是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2个氧原子构成的,化学式为C2H6O2,故选项说法错误。
B、乙二醇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2+1×6+16×2=62,故选项说法正确。
C、1个乙二醇分子中含有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分子中碳原子和氢原子的个数比为2:6=1:3,故选项说法错误。
D、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个乙二醇分子由10个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2.(2024 江苏常州)乙烷和二氧化碳反应制乙烯(C2H4)有助于实现“碳中和”,其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相同小球表示同种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甲的化学式为C2H6 B.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1:1
C.分子的种类发生改变 D.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
【答案】B
【解析】A、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1个甲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构成,则甲的化学式为C2H6,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该反应是1个乙烷分子与1个二氧化碳分子反应生成了1个乙烯分子、1个一氧化碳分子和1个水分子,参加反应的甲、乙质量比为30:44=15:22,故选项说法错误。
C、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反应的微观过程图可知,丙与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
考向07 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13.(2024 江苏常州中考)在电化学储能领域拥有巨大潜力的CuFeS2可由以下化学反应制得:CuCl+FeCl3+2XCuFeS2+4NH4Cl,则可推测X是(  )
A.NH3 B.(NH4)2S C.NH4Cl D.(NH4)2SO4
【答案】B
【解析】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铜、氯、铁、硫、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4、1、0、0、0,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铜、氯、铁、硫、氮、氢原子个数分别为1、4、1、2、4、16,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硫原子、4个氮原子、16个氢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硫原子、2个氮原子、8个氢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NH4)2S。故选:B。
14.(2024 山东临沂)一定条件下,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如表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物质 甲 乙 丙 丁
反应前的质量/g 40 3 5 2
反应后的质量/g 4 x 5 34
A.x=7
B.丙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C.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9:8
【答案】C
【解析】A、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减少了40g﹣4g=36g,故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36g;同理可以确定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34g﹣2g=32g;由质量守恒定律,乙应是生成物,且生成的质量为36g﹣32g=4g,故x的数值为3+4=7,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作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该反应的反应物为甲,生成物是乙和丁,符合“一变多”的形式,属于分解反应,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反应中甲和丁的质量比是36g:32g=9:8,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15.(2024 山东滨州中考)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某一化学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B.丙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3:2 D.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1:2
【答案】D
【解析】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反应前后甲的质量增加了12g﹣8g=4g,故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4g;同理可以确定乙是反应物,参加反应的质量为20g﹣8g=12g;丁是生成物,生成的质量为16g﹣8g=8g;由质量守恒定律,丙的质量应不变,故X的数值为6。
A、任何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该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丙的质量不变,可能为该反应的催化剂,也可能是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故选项说法正确。
C、反应前后乙和丁的质量变化之比为12g:8g=3:2,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于不知反应中甲和丁的化学计量数之比,无法确定甲和丁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否为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
考向08 化学方程式
16.(2024 黑龙江大庆)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氧化铝溶于稀硫酸:Al2O3+2H2SO4═2AlSO4+2H2O
B.铁溶于稀盐酸:2Fe+6HCl═2FeCl3+3H2↑
C.氢气还原氧化铜:CuO+H2═Cu+H2O
D.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少量氢氧化钠溶液:CuSO4+2NaOH═Cu(OH)2↓+Na2SO4
【答案】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硫酸铝的化学式书写错误,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故选项错误。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缺少反应条件,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uO+H2Cu+H2O,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17.(2024 四川自贡)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必须遵循客观事实和质量守恒定律。下列化学方程式符合题意且书写正确的是(  )
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Al+O2═AlO2
B.铁与盐酸反应:2Fe+6HCl═2FeCl3+3H2↑
C.乙醇在空气中燃烧:C2H5OH+O2CO2+H2O
D.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Al(OH)3+3HCl═AlCl3+3H2O
【答案】D
【解析】A、铝在空气中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4Al+3O2═2Al2O3,故选项错误。
B、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2HCl═FeCl2+H2↑,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应为C2H5OH+3O22CO2+3H2O,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故选:D。
考向09 基本反应类型
18.(2024 广西)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中珍藏着一枚长满红锈的鱼钩,它承载了红军长征路上的艰辛和战友情。鱼钩生锈涉及反应4Fe(OH)2+O2+2H2O═4Fe(OH)3,该反应属于(  )
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由4Fe(OH)2+2H2O+O2=4Fe(OH)3可知,反应物是三种,生成物是一种,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B。
19.(2025 湖南长沙一模)明代著作《天工开物》中记载了我国古代火法炼铜的方法。火法炼铜的一个主要反应是:Cu2S+O22Cu+SO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A、化合反应是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故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C、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Cu2S+O22Cu+SO2属于置换反应;故选项正确;
D、复分解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选项错误。
故选:C。
考向10 由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20.(2024 湖南长沙)某小苏打包装袋上标注的碳酸氢钠含量为99%,小丽同学对此产生质疑。她取9g该小苏打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50g稀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后,称得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为54.6g。(已知: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其它成分不与稀硫酸反应)
(1)计算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    g;
(2)请计算该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并判断包装袋上碳酸氢钠含量的标注是否准确。(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结果精确到0.1%)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反应中产生CO2的质量为:9g+50g﹣54.6g=4.4g;
(2)设该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x。
2NaHCO3+H2SO4═Na2SO4+2CO2↑+2H2O
168 88
x 4.4g
x=8.4g,则该小苏打样品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为:100%≈93.3%,93.3%<99%,所以包装袋上碳酸氢钠含量的标注不准确。
答:包装袋上碳酸氢钠含量的标注不准确。
21.(2025 广西柳州市城中区模拟)为了测定某含杂质7%的黄铜(铜锌合金)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杂质中不含铜、锌元素,杂质不溶于水,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受热也不分解),某化学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1)生成氢气的质量是    g。
(2)计算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4
(2)80%。
【解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则生成氢气的质量是:100g+100g﹣199.6g=0.4g;故答案为:0.4;
(2)设该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x。
Zn+2HCl═ZnCl2+H2↑
65 2
x .4g
x=13g
则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黄铜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为80%。
1.(2024 河北中考)如图为我国唐代名画《捣练图》。画卷呈现的工序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捶打织品 B.梳理丝线 C.缝制衣物 D.烧炭熨烫
【答案】D
【解析】A、捶打织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B、梳理丝线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C、缝制衣物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选项错误;
D、烧炭熨烫,燃烧属于化学变化;故选项正确。故选:D。
2.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中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  )
A.石墨可制作铅笔芯 B.干冰用于灭火
C.氦气可用于探空气球 D.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味剂
【答案】B
【解析】A、石墨可制作铅笔芯是利用石墨在纸上划过会留下痕迹,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干冰用于灭火是既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能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C、氦气可用于探空气球是利用氦气的密度比空气小,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活性炭可用于冰箱除味剂是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故选:B。
3.(2024 四川自贡)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场景中主要含化学变化的是(  )
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答案】B
【解析】A、“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描述的是水在低温下凝固成冰和雪的自然现象,这个过程中,水的状态发生了改变,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A错误;
B、“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中的“野火烧不尽”描述的是野火燃烧的现象,燃烧是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氧化反应,这个过程中有新物质(如二氧化碳、水等)生成,因此属于化学变化,故B正确;
C、“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描述的是大风将屋顶的茅草卷走的现象,这个过程中,只是茅草的位置发生了改变,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误;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描述的是瀑布从高处落下的壮观景象,这个过程中,只是水的位置和形态发生了改变(如从液态变为气态的水蒸气等),但并没有新物质生成,因此也属于物理变化,故D错误;故选:B。
4.(2025 湖北武汉模拟)我国古代科技璀璨夺目,明代《天工开物》所记述的化学知识丰富多彩、引人入胜。下列描述中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
A.《五金 黄金》中记述“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
B.《燔石 石灰》中记述“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
C.《丹青 朱》中记述“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银朱(即硫化汞)”
D.《燔石 胆矾》中记述“铁器淬于胆矾水中,即成铜色也”
【答案】A
【解析】A、凡金箔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符合题意;
B、凡石灰,经火焚炼为用,是指碳酸钙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气体,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C、凡将水银再升朱用,故名银朱,金属汞发生反应生成硫化汞,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D、铁器淬于胆矾水中,成铜色也,铁发生反应生成了铜,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不符合题意。
故选:A。
5.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硫黄的国家,在东汉《神农本草经》中曾提到纯硫提炼法。下列关于硫的性质描述中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
A.淡黄色固体 B.难溶于水 C.熔点低 D.能在空气中燃烧
【答案】D
【解析】A、淡黄色固体,描述的是硫的颜色、状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难溶于水,描述的是硫的溶解性,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熔点低,描述的是熔点,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属于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D、能在空气中燃烧,说明硫具有可燃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6.(2025 上海青浦区一模)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镁用于制作照明弹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 D.石墨用于制作电池的电极
【答案】A
【解析】A、镁用于制作照明弹是因为镁在空气中燃烧时发出耀眼的白光,镁燃烧生成氧化镁,发生了化学变化,利用的是镁的化学性质,故A正确;
B、金刚石用于切割玻璃是因为金刚石硬度大,硬度属于物理性质,故B错误;
C、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因为干冰升华吸热,使周围温度降低,水蒸气凝结成水滴,升华属于物理变化,利用的是干冰的物理性质,故C错误;
D、石墨用于制作电池的电极是因为石墨具有导电性,导电性属于物理性质,故D错误;故选:A。
7.(2025 湖南株洲模拟)固体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但易吸收水蒸气而潮解,还能吸收二氧化碳而变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潮解过程是物理变化 ②变质过程是化学变化
③变质过程是物理变化 ④潮解过程是化学变化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A
【解析】①潮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说法正确;②变质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说法正确;③变质过程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化学变化,说法错误;④潮解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发生的是物理变化,说法错误。故选A。
8.(2025 陕西西安模拟)诗词凝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诗句描写的变化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  )
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答案】C
【解析】A、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只是水的状态发生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B、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状态发生改变,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发生了燃料的燃烧,需要通过化学反应才能表现出来,体现了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D、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体现了物质的物理性质,故选项错误。
故选C。
9.(2025 山东济南模拟)通过白磷燃烧反应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过程中气球先变大后变瘪 B.白磷燃烧结束,锥形瓶应冷却后再称量
C.瓶底的细沙起隔热作用,防止瓶底炸裂 D.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始终保持平衡
【答案】D
【解析】A、反应中放出热量,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燃烧结束后冷却的过程中气体体积变小,气球逐渐变瘪,此选项正确;
B、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刚结束时,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会受到空气的浮力,若此时将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所得结果会小于实际结果,所以应冷却后再放在天平上称量,此选项正确;
C、白磷燃烧放出热量,瓶底的细砂起隔热作用,此选项正确;
D、白磷燃烧放出热量,刚结束时,锥形瓶中的气体受热膨胀,气球鼓起,会受到空气的浮力,因此实验过程中托盘天平不会始终保持平衡,此选项错误;故选:D。
10.(2025 上海奉贤区一模)古代“银针验毒”的原理是4Ag+2H2S+O2═2X+2H2O,X的化学式为(  )
A.Ag2O B.AgS C.Ag2O2 D.Ag2S
【答案】D
【解析】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中含有个4个银原子和2个硫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选:D。
11.(2024 湖北)液氢、液氧可作为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其反应如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为氧化物 B.丙的化学式为H2O
C.反应前后分子的个数不变 D.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答案】B
【解析】A、乙是氧气,氧气不是氧化物,该选项不正确。
B、丙是水,水的化学式为H2O,该选项正确。
C、反应后分子个数减少,该选项不正确。
D、反应前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是0,反应后水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该选项不正确。故选:B。
12.(2025 辽宁沈阳苏家屯区模拟)2024年12月12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远征三号上面级,成功将高速激光钻石星座试验系统发射升空。远征三号上面级是一种新型空间运输工具,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甲基肼(CH6N2)作为推进剂。在其反应的过程中不可能生成的物质是(  )
A.N2 B.CO2 C.SO2 D.H2O
【答案】C
【解析】远征三号上面级是一种新型空间运输工具,采用四氧化二氮(N2O4)和甲基肼(CH6N2)作为推进剂,四氧化二氮(N2O4)和甲基肼(CH6N2)两种物质中含有氮、氧、碳、氢四种元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在其反应的过程中可能生成N2、CO2、H2O,反应物中不含硫元素,不可能生成SO2。故选:C。
13.(2024 吉林)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可能发生如下两个反应,结合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
B.化学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和分子数目均没有改变
C.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
D.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
【答案】B
【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没有改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C+O2CO2、2C+O22CO2,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化学反应前后,分子数目可能改变,选项说法错误;
C、由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物的种类相同时,生成物的种类不一定相同,选项说法正确;
D、由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可知,使温度达到木炭的着火点,需要外界先提供能量,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
14.(2024 江苏扬州)反应Na2SO3+S═Na2S2O3可用于制备Na2S2O3。该反应的类型是(  )
A.化合反应 B.分解反应
C.置换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A
【解析】反应Na2SO3+S═Na2S2O3,符合“多变一”的形式,属于化合反应。
故选:A。
15.(2024 江苏镇江)下列指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甲烷完全燃烧:CH4+O2CO2+H2O
B.湿法炼铜:2Fe+3CuSO4═Fe2(SO4)3+3Cu
C.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Na2CO3+2HCl═2NaCl+CO2↑+H2O
D.汽车尾气中CO和NO催化转化为无毒气体:2NO+2CON2+2CO2
【答案】D
【解析】A、该化学方程式没有配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故选项错误。
B、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CuSO4═FeSO4+Cu,故选项错误。
C、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和胃液中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16.(2024 徐州)为了实现碳的资源化利用,我国科学家用纳米镍粒子作催化剂将二氧化碳合成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4H2CH4+2X。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化学式为H2O2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C.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不变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22:1
【答案】B
【解析】A、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2+4H2CH4+2X,反应前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8、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碳、氢、氧原子个数分别为1、4、0,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H2O,故选项说法错误。
B、甲烷中碳、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3:1,故选项说法正确。
C、微观上,该反应是1个二氧化碳分子和4个氢分子反应生成1个甲烷分子和2个水分子,反应前后分子的数目减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D、参加反应的CO2和H2的质量比为44:(2×4)=11:2,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17.(2024 四川攀枝花)解释下列事实的化学方程式中,错误的是(  )
A.铁和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2Fe+3H2SO4═Fe2(SO4)3+3H2↑
B.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OH+CO2═Na2CO3+H2O
C.用氢氧化铝中和过多的胃酸:Al(OH)3+3HCl═AlCl3+3H2O
D.实验室用大理石制备CO2:CaCO3+2HCl═CaCl2+H2O+CO2↑
【答案】A
【解析】A、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正确的化学方程式为Fe+H2SO4═FeSO4+H2↑,故选项正确。
B、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C、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D、该化学方程式书写完全正确,故选项错误。
故选:A。
18.(2025·湖北襄阳模拟)某有机物6.2g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共得到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则该化合物的组成元素是(  )
A.一定只含有碳元素 B.一定只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C.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D.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答案】C
【解析】17.6gCO2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17.6g××100%=4.8g,10.8g水中含有氢元素的质量为:10.8g××100%=1.2g,生成物17.6g二氧化碳和10.8g水中所含碳、氢元素的质量和=4.8g+1.2g=6g,6g<6.2g,该物质中含氧元素质量为:6.2g﹣6g=0.2g,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故选:C。
19.(2024 黑龙江)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基本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3:17
C.物质丙可能为单质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
【答案】C
【解析】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后丁的质量分数为1﹣42%﹣8%﹣40%=10%。反应后,甲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则甲是反应物,乙物质的质量分数减小,则乙是反应物,丙物质的质量分数增大,则丙是生成物,丁物质的质量分数没有改变,则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有可能没有参加反应的杂质。
A、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甲和乙,生成物是丙,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正确;
B、该化学反应中乙、丙质量比为(14%﹣8%):(40%﹣6%)=3:17,选项说法正确;
C、丙是化合反应的生成物,因此丙一定属于化合物,不会是单质,选项说法错误;
D、物质丁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
20.(2024 山西)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  )
A.3 B.4 C.7 D.9
【答案】A
【解析】在书写磷与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时,配平之前,首先要对原子的种类和数目进行观察,如图所示,未配平状况下,磷原子的个数是1,氧原子的个数为2,反应物原子总个数为3,故方框内应填写的数字为3。故选:A。
21.(2025 河北模拟)我国化学家侯德榜发明了联合制碱法,其中的一个反应为2NaHCO3=Na2CO3+H2O+CO2↑,该反应属于(  )
A.化合反应 B.置换反应 C.分解反应 D.复分解反应
【答案】C
【解析】由方程式:2NaHCO3=Na2CO3+H2O+CO2↑,可知该反应的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三种,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故选:C。
22.(2024 广东揭阳市模拟)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常见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反应类型的是(  )
A.2Fe+O2+2H2O═2Fe(OH)2
B.2Fe(OH)3Fe2O3+3H2O
C.NaClO3+6HClNaCl+3H2O+3Cl2↑
D.BaO2+Cl2═BaCl2+O2
【答案】C
【解析】A、2Fe+O2+2H2O═2Fe(OH)2是多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化学反应,属于化合反应,故A错;
B、2Fe(OH)3Fe2O3+3H2O是一种物质分解为多种物质的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故B错;
C、NaClO3+6HClNaCl+3H2O+3Cl2↑不属于基本反应类型,故C正确;
D、BaO2+Cl2═BaCl2+O2是一种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新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D错。故选:C。
23.(2024 天津)尿素[CO(NH2)2]是农业生产中常用的化肥,工业上制备尿素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3中N的化合价为+3 价 B.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3.3%
C.参加反应的NH3和CO2质量比为17:22 D.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6:7
【答案】C
【解析】A、NH3中氢元素显+1价,设氮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1)×3=0,则x=﹣3价,故选项说法错误。
B、尿素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00%≈46.7%,故选项说法错误。
C、参加反应的NH3和CO2质量比为(17×2):44=17:22,故选项说法正确。
D、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2)=3:7,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
24.(2024 无锡)可燃物R由碳、氢、氧中的一种或几种元素组成。一定质量的R和氧气在密闭容器中燃烧,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
物质 R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一氧化碳
反应前质量/g m1 m2 0 0 0
反应后质量/g 0 0 m3 m4 m5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m3=0,m5=0时,R中一定含有氢元素
B.m1+m2=m3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C.m3:m4=11:9时,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
D.时,R中一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
【答案】D
【解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m3=0,m5=0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则说明其中一定含有氢元素,故A正确;
B、若m1+m2=m3,则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
C、若m3:m4=11:9 时,说明R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R中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故C正确;
D、m3g二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m4g水中氧元素质量为,m5g一氧化碳中氧元素的质量为,若,则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生成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则R中不含氧元素,故D错误;故选:D。
25.(2024 长春)1828年维勒通过加热氰酸铵得到了尿素[化学式为CO(NH2)2]。尿素是第一种在生物体外合成的有机物,目前工艺有很大改进。某合成尿素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
(1)尿素属于氮肥、磷肥、钾肥中的    。
(2)尿素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    。
(3)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原子种类不变 B.原子数目改变 C.属于化合反应
【答案】(1)氮肥;(2)3:7;(3)2NH3+CO2CO(NH2)2+H2O;(4)A
【解析】(1)尿素中只含农作物需求量大的氮元素,属于氮肥;故答案为:氮肥;
(2)尿素[化学式为CO(NH2)2]中,碳元素与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14×2)=3:7;
(3)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氨气反应生成尿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H3+CO2CO(NH2)2+H2O;故答案为:2NH3+CO2CO(NH2)2+H2O;
(4)A.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选项说法正确;
B.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原子数目不变,选项说法错误;
C.该反应的生成物有两种,不属于化合反应,选项说法错误。
26.(2025 深圳一模)【科普阅读】甲醛(CH2O)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常见的室内空气污染物。利用羟基磷灰石【Ca5(PO4)3OH】可将空气中的甲醛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1:
(1)羟基磷灰石在甲醛的转化反应起催化作用,反应前后    没有发生变化。
(2)羟基磷灰石可用机械球磨法制备:将Ca(OH)2和P2O5按照一定比例加入到球磨机中,球磨一段时间,发生反应10Ca(OH)2+3P2O5=2Ca5(PO4)3OH+9H2O。
机械球磨法的工作原理如图2所示:
①机械球磨的目的是    。
②球磨过程中常加入一定比例的生石灰用于吸水,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将1.5g甲醛完全转化为无污染的物质,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多少?(利用化学方程式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质量和化学性质;(2)①增大反应物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②CaO+H2O=Ca(OH)2;(3)1.6g。
【解析】(1)羟基磷灰石做催化剂,起到催化作用,则羟基磷灰石在甲醛的转化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都没有发生变化;
(2)①反应过程中机械球研磨的目的是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
②生石灰(CaO)与水反应的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O=Ca(OH)2;
(3)设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CH2O+O2CO2+H2O
30 32
1.5g x
x=1.6g,即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答:需要消耗氧气的质量为1.6g。
27.(2024 淄博)硅化镁(Mg2Si)在能源器件、激光和半导体制造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可通过石英砂(主要成分为SiO2,杂质不含硅元素)和金属镁反应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iO2+4MgMg2Si+2X。
(1)上述化学方程式中X为    (填化学式)。
(2)用12.5kg石英砂与足量镁充分反应得到15.2kg硅化镁,计算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解析】(1)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硅、氧、镁原子个数分别为1、2、4,反应后的生成物中硅、氧、镁原子个数分别为1、0、2,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2个镁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1个镁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MgO。
(2)设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为x。
SiO2+4MgMg2Si+2MgO
60 76
x15.2kg
x=12kg
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 100%=96%。
答:石英砂中SiO2的质量分数为96%。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