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题优】4.9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教师卷+学生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题优】4.9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 单元检测卷--北师大版(2024)生物七下(教师卷+学生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霸题优】4.9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单元检测卷(教师版)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30小空,每小题2分,共60分。
人体的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气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答案】C
【解析】人体的排泄途径主要有呼气、排汗、排尿,排便属于排遗过程。
故选C。
下图示泌尿系统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①肾脏 B.②输尿管 C.③膀胱 D.④尿道
【答案】A
【解析】A.①为肾脏,肾脏的作用是形成尿液,A正确。
故选A。
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答案】A
【解析】A.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A正确。
故选A。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有关,其中肾小囊内的液体称为(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答案】C
【解析】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故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下列结构中,流动着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
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答案】B
【解析】B.肾小球的结构特点:肾小球是由毛细血管缠绕而成的血管球,它的两端都是动脉,一端为入球小动脉,另一端为出球小动脉。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内流的都是动脉血,B正确。
故选B。
以下生理过程能使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返回血液的是(  )
A.排汗 B.重吸收作用 C.过滤作用 D.呼气
【答案】B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构成了尿液的成分,B正确。
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的物质是(  )
A.尿素 B.水分 C.蛋白质 D.无机盐
【答案】C
【解析】肾脏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肾单位,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组成,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除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都可以通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滤过作用,进入肾小囊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部分的无机盐、大部分的水被重新吸收回血液,形成尿液。故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的物质是蛋白质。
故选C。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与形成的原尿相比少了许多,是因为(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D.神经的调节作用
【答案】B
【解析】血液流经肾小球时,血液中的尿酸、尿素、水、无机盐和葡萄糖等物质会被肾小球过滤到肾小囊腔中,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和部分无机盐等被肾小管重吸收送回血液,剩下的水、无机盐、尿素等形成尿液。因此,人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与形成的原尿相比少了许多,这是因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故选B。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尿功能 D.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答案】C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物质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物质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形成尿液。由于血液循环不停的流动,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不断的。肾脏中形成的尿液,经过肾盂流入输尿管,再流入膀胱,在膀胱内暂时储存。膀胱内储存了一定的尿液后,膀胱就会绷紧,产生尿意。在大脑的支配下,尿经尿道排出体外。所以尿的排出是间歇的。因此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除是间歇的,这是因为膀胱有储尿作用,因此ABD错误,C正确。
故选C。
尿常规化验单中含尿液成分等数据指标。下列器官的健康状况一般可通过尿常规化验结果直接反映的是(  )
A.肺 B.心脏 C.小肠 D.肾脏
【答案】D
【解析】D.肾脏是形成尿液的场所,尿常规检测异常可以反映健康程度,D正确。
故选D。
某人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时,在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答案】B
【解析】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对人体有用的物质,包括大部分水、全部葡萄糖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并且进入包绕在肾小管外面的毛细血管中,重新回到血液里;原尿中剩下的其他废物,如尿素、一部分水和无机盐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肾小球发生炎症病变导致通透性增大,正常人不能透过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也被过滤到肾小囊,进而通过肾小管形成血尿或蛋白尿。所以,某人的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肾小球。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答案】D
【解析】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叫做吸收;人喝进体内的水被消化道吸收后进入了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至肾脏的一部分水可能随尿液排出了体外.
解:人喝进体内的水在消化道处被吸收进入血液循环,随血液循环流动的路线是小肠毛细血管→小肠静脉→肝静脉→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肾动脉→肾小动脉→入球小动脉→肾小球(流出血液循环)肾小囊腔→肾小管→肾盂→输尿管→膀胱→尿道→体外;即在肾小球处,一部分水滤过到肾小囊腔成为原尿的一部分,原尿中的一部分水不被肾小管重吸收回血液,随尿液排出体外,这部分水就不经过肾静脉而排出了体外.
故选D
天宫空间站中有一种水循环系统,能收集、过滤航天员的尿液,将其转化为饮用水。在此过程中需要过滤出尿液中的废物是(  )
A.葡萄糖、蛋白质 B.无机盐、维生素 C.氨基酸、甘油 D.无机盐、尿素
【答案】D
【解析】尿液的成分是水、无机盐和尿素。水循环系统,能收集、过滤航天员的尿液,将其转化为饮用水。所以在此过程中需要过滤出尿液中的废物是无机盐和尿素,D符合题意。
故选D。
正常人肾小囊中的液体流至肾小管末端后,下列哪些物质含量(指浓度)上升(  )
A.蛋白质、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 D.无机盐、蛋白质
【答案】C
【解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由于大部分水被肾小管重吸收,故尿素、无机盐的浓度增加了。原尿里没有大分子的蛋白质,葡萄糖都被肾小管处的毛细血管重吸收到血液了,C正确,ABD错误。
故选C。
取某健康人尿液、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制成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克/100毫升),则样本1、2、3依次是(  )
主要成分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尿液、血浆、原尿 B.血浆、原尿、尿液
C.血浆、尿液、原尿 D.原尿、血浆、尿液
【答案】B
【解析】样本1中含有葡萄糖,也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因此是血浆。样本2中含有葡萄糖,但是只有微量的蛋白质,因此是原尿,取自肾小囊。样本3中没有葡萄糖和蛋白质,因此是尿液。故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血浆 原尿 尿液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大分子蛋白质 8 0 0
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
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
【答案】C
【解析】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而部分无机盐被肾小管吸收,C错误。
故选C。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血液流经肾小球可形成原尿
C.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使用甘露醇会导致尿量减少
【答案】D
【解析】D.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所以使用甘露醇会导致尿量增加,D不正确。
故选D。
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答案】B
【解析】B.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结合题图可知,一个肾单位由③肾小囊、④肾小管、⑤肾小球组成,B正确。
故选B。
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C.图中的结构③④⑤构成一个肾单位
D.⑥中的血液与①中的血液相比,⑥中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答案】A
【解析】A.③肾小球是由①入球小动脉进行分支,形成丰富的毛细血管团,最后汇合成②出球小动脉,是一个动脉血管球,A符合题意。
故选A。
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D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汇集到④集合管形成尿液。由于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因此④集合管中尿素浓度最高。故D正确,ABC错误。
故选D。
观察下边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构成
B.与③内的液体相比,健康人的尿液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C.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是图中④发生病变
D.与②内的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中尿素明显减少
【答案】D
【解析】D.血液中包括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原尿中没有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尿液中没有葡萄糖,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同时尿素的含量增加,通过排尿排出体外,所以与②肾动脉内的液体相比,⑤肾静脉内液体中尿素明显减少,故D正确。
故选D。
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等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下图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出球小静脉
C.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总量多于形成的原尿总量
D.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会被重吸收
【答案】D
【解析】D.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会被重吸收,D正确。
故选D。
图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一般情况下只经过b和c路径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答案】B
【解析】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壁的滤过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当血液流经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当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一般情况下只经过b肾小管的重吸收和c出球小动脉路径的物质是葡萄糖。
故选B。
下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答案】C
【解析】根据尿液形成的过程中流动的液体中葡萄糖含量的变化曲线,可知其中A是肾小球、B肾小囊、C是肾小管。血液流经A肾小球时,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物质,都可以经过肾小球滤过到肾小囊内,形成原尿,因此B内的液体是原尿。因此A肾小球内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和B肾小囊内原尿中的葡萄糖含量相同。原尿流经C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回血液里;因此从C肾小管的末端流出的尿液中葡萄糖含量为0。
故选C。
有关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路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C.人体排尿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人体通过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无机盐
【答案】A
【解析】A.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输尿管能输送尿液至膀胱;膀胱具有暂时储存尿液的作用。因此,人体尿液排出的过程是: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A错误。
故选A。
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B.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主要依赖于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D.人体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答案】C
【解析】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主要依赖于肾小管(不是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C错误。
故选C。
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答案】C
【解析】C.组组织细胞进行生理活动要消耗葡萄糖等营养物质和氧气,产生尿素等代谢废物和二氧化碳。因此,血液流经组织细胞后,血液内的葡萄糖等营养物质、氧气都会相应减少,而尿素等代谢废物、二氧化碳会增多。可见,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少;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少;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C正确。
故选C。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和c内都流动脉血
B.若b为肝脏内毛细血管,则a内尿素含量比c内高
C.若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比c内高
D.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a内氧气含量比c内高
【答案】B
【解析】B.若b为肝脏内毛细血管,则a内尿素含量比c内低,因为肝脏细胞会产生代谢废物如尿素,B错误。
故选B。
下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A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是肺,则血液中氧气含量②>①
B.若A是大脑,则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①>②
C.若A是小肠,则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①>②
D.若A是肾脏,则血液中尿素含量②>①
【答案】A
【解析】A.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空气中的氧气进入肺后,氧气由肺泡扩散到血液里,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后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所以,若A是肺,则氧气含量①<②,A正确。
故选A。
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分的量
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答案】A
【解析】A.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的过滤作用,除了血细胞和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余一切水溶性物质(如血浆中的一部分水、无机盐、葡萄糖和尿素等)都可以滤过到肾小囊的腔内,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把一部分水、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重新吸收回血液。故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会减少,A符合题意。
故选A。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0小空,每小题2分,共40分。[]内填写序号,_______上填写文字。
图甲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A、B表示相关系统,a、b、c表示相关物质,序号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其原因是通过图甲中的序号_______________全部回到血液中。
【答案】③
【解析】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所以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其原因是通过图甲中的序号③全部回到血液中。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如图是人体不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D表示泌尿系统,D中形成尿液的器官为___________。与原尿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_________。
【答案】①.肾脏;②.葡萄糖
【解析】
泌尿系统是由肾脏、输尿管、膀胱、尿道组成,其中主要的器官是肾脏,肾脏主要作用是形成尿液。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可见,若D表示泌尿系统,D中形成尿液的器官为肾脏。与原尿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
“我劳动,我光荣”。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栽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下图为小明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劳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除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外,这些废物还可以通过皮肤中的______分泌汗液排出。
【答案】①.重吸收;②.汗腺
【解析】尿液的形成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除了图中呼吸系统呼出气体、泌尿系统排出尿液外,尿素、多余的水分和无机盐也能通过皮肤中的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汗液的主要成分是水,还有少量的尿素和无机盐等物质。
近年来,广西各地出现“马拉松热”,人们对马拉松运动的热情高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营养物质的补充至关重要。图为人体部分系统(器官)及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⑨表示相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呼吸深度和频率逐渐增大,促进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随血液进入肾单位,经过了⑧的______作用,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答案】①.肺;②.滤过
【解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随血液进入肾单位,经过了⑧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再经⑨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取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列表如下(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排汗也能排出体内的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尿素,汗液的蒸发还具有调节_______的作用。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统中类似此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2)原尿中的蛋白质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别,原因是________。
(3)相比原尿,无机盐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却上升60倍。原因是_________。
【答案】(1)①.体温;②.小肠
(2)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大分子蛋白质不进入原尿
(3)肾小管重吸收了大量的水,部分无机盐,而不重吸收尿素
【解析】(1)汗液的蒸发能带走体表热量,因此具有调节体温的作用。肾小管能吸收原尿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全部葡萄糖,消化系统中,胃能吸收少量水和无机盐,小肠是吸收各种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大肠能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因此消化系统中有吸收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小肠。
(2)血液在流经肾小球时,经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不进入原尿,因此原尿中的蛋白质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别。
(3)原尿流经肾小管时,肾小管能重吸收原尿中大部分的水,部分的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而不重吸收尿素等废物,因此相比原尿,无机盐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却上升60倍。
(4)移植的肾脏不是患者自己的器官,相当于外来的抗原,会刺激机体发生免疫排斥反应,因此尿毒症患者移植肾脏后,还需长期服用免疫抑制药物。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许多废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形成尿液的“过滤工厂”—肾单位(如图二)。那么,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过滤装置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一是小青组的作品。请分析回答:
(1)小青准备代表本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过滤装置,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过滤装置 肾单位
液体a 模拟 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 血液中的__________
双层滤纸 模拟 ①______和②_____
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 模拟 ③中的液体,即________
(2)小青和同学们总结了肾单位的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血液流经①时,通过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③中的液体;该液体流经⑤___________时,全部的____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___________,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人体将____________和多余的___________等废物排出体外。
(3)最后,老师问同学们:除以上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排出废物呢?请你也说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答案】(1)①.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②.肾小球;③.肾小囊内壁##肾小囊壁④.原尿
(2)①.过滤;②.肾小管;③.葡萄糖;④.重吸收;⑤.尿素;⑥.水和无机盐
(3)通过呼吸系统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水分;通过皮肤的汗腺排出少量尿素、部分水和无机盐
【解析】(1)肾单位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肾小体包括呈球状的肾小球和呈囊状包绕在肾小球外面的肾小囊,肾小囊腔与肾小管相通。尿的形成要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和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血浆通过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了大分子的蛋白质外,其他的如水、无机盐、尿素、葡萄糖会滤过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其中大部分水、部分无机盐和全部的葡萄糖被重新吸收回血液,而剩下的如尿素、一部分无机盐和水等由肾小管流出形成尿液。图一中,液体a模拟了①肾小球中的血液;绿豆和小米模拟了血液中的血细胞和大分子蛋白质;双层滤纸模拟可①肾小球和②肾小囊内壁(或“肾小囊壁”);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模拟了③肾小囊中的液体,即原尿。
(2)结合上述分析和图二可知:血液流经①肾小球时,通过过滤作用形成了③肾小囊中的液体;该液体流经⑤肾小管时,全部的葡萄糖、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重吸收,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人体将尿素和多余的水和无机盐等废物排出体外。
(3)人体内物质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尿素和多余的水等废物排出体外的过程叫做排泄。排泄的途径主要有三条:水和少量的无机盐、尿素以汗液的形式由皮肤排出;二氧化碳和少量的水以气体的形式通过呼吸系统排出;绝大部分水、无机盐和尿素等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泌尿系统排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霸题优】4.9 人体代谢废物的排出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本题共30小空,每小题2分,共60分。
人体的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下列生理活动属于排泄的是(  )
①呼气 ②排便 ③排尿 ④排汗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①③⑤
下图示泌尿系统组成,其中形成尿液的器官是(  )
A.①肾脏 B.②输尿管 C.③膀胱 D.④尿道
人体泌尿系统中,能够将形成的尿液暂时储存的器官是(  )
A.膀胱 B.输尿管 C.肾脏 D.尿道
尿液的形成主要与肾小球、肾小囊和肾小管有关,其中肾小囊内的液体称为(  )
A.血液 B.血浆 C.原尿 D.尿液
下列结构中,流动着的液体是血液的是(  )
A.输尿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管
以下生理过程能使原尿中的葡萄糖重新返回血液的是(  )
A.排汗 B.重吸收作用 C.过滤作用 D.呼气
健康人的尿液中一般不会含有的物质是(  )
A.尿素 B.水分 C.蛋白质 D.无机盐
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与形成的原尿相比少了许多,是因为(  )
A.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 B.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C.膀胱的暂时贮存作用 D.神经的调节作用
尿的形成是连续的,而尿的排出是间歇的,这是因为(  )
A.肾小球的过滤作用是间断的 B.肾小管有重吸收作用
C.膀胱有暂时贮尿功能 D.输尿管有输送尿液的作用
尿常规化验单中含尿液成分等数据指标。下列器官的健康状况一般可通过尿常规化验结果直接反映的是(  )
A.肺 B.心脏 C.小肠 D.肾脏
某人到医院做尿常规检查时,在尿液中发现了血细胞和蛋白质。其发生病变的部位最可能是(  )
A.肾小管 B.肾小球 C.肾小囊 D.肾小体
人喝进体内的水,有一部分会随尿液排出,这部分水不一定会经过的器官是()
A.心脏 B.肺静脉 C.肾动脉 D.肾静脉
天宫空间站中有一种水循环系统,能收集、过滤航天员的尿液,将其转化为饮用水。在此过程中需要过滤出尿液中的废物是(  )
A.葡萄糖、蛋白质 B.无机盐、维生素 C.氨基酸、甘油 D.无机盐、尿素
正常人肾小囊中的液体流至肾小管末端后,下列哪些物质含量(指浓度)上升(  )
A.蛋白质、尿素 B.尿素、葡萄糖 C.无机盐、尿素 D.无机盐、蛋白质
取某健康人尿液、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制成三个样本进行分析比较,得到如下数据(克/100毫升),则样本1、2、3依次是(  )
主要成分 样本1 样本2 样本3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A.尿液、血浆、原尿 B.血浆、原尿、尿液 C.血浆、尿液、原尿 D.原尿、血浆、尿液
四种物质在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原尿和尿液中的含量如表所示(单位:克/100毫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物质名称 血浆 原尿 尿液
尿素 003 0.03 1.8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大分子蛋白质 8 0 0
A.大分子蛋白质不能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进入肾小囊
B.原尿中的全部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后进入毛细血管
C.原尿流经肾小管时,尿素和无机盐没有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与流入肾脏的动脉血相比,流出肾脏的静脉血中尿素等废物含量减少
甘露醇是临床常用药,可降低肾小管对水的重新吸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肾单位是肾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B.血液流经肾小球可形成原尿
C.原尿中的葡萄糖被肾小管重新吸收 D.使用甘露醇会导致尿量减少
微穿刺法是利用显微操纵仪将微细玻璃管插入肾小囊腔中,注入石蜡油防止滤液进入肾小管,用微细玻璃管抽取囊腔中的液体进行微量化学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①中流动脉血,②中流静脉血
B.一个肾单位由③④⑤组成
C.微吸管吸取的囊内液经过微量分析不可能有大分子蛋白质
D.④的末端流出的液体与③中的相比,尿素的浓度没有变化
如图是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叙述错误的是()
A.①中流动的是动脉血,②中流动的是静脉血
B.正常情况下,⑦中的液体不含葡萄糖
C.图中的结构③④⑤构成一个肾单位
D.⑥中的血液与①中的血液相比,⑥中氧气和尿素含量明显减少
如图为人体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尿素浓度最高的部位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观察下边尿液形成过程示意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肾单位由①②③构成
B.与③内的液体相比,健康人的尿液没有大分子蛋白质
C.尿液中出现红细胞是图中④发生病变
D.与②内的液体相比,⑤内液体中尿素明显减少
人体产生的尿素、多余的水等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下图为肾的内部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膀胱是形成尿液的器官
B.①为入球小动脉,②为出球小静脉
C.人体每天排出的尿液总量多于形成的原尿总量
D.正常情况下,原尿流经④肾小管时,全部葡萄糖会被重吸收
图示血液中的物质流经肾单位的3条路径,据此判断一般情况下只经过b和c路径的物质是(  )
A.水 B.葡萄糖 C.尿素 D.无机盐
下图曲线表示某人肾单位内的葡萄糖含量变化,A、B、C表示组成肾单位的结构,那么B内的液体和C的结构名称分别是(  )
A.血液、肾小球 B.原尿、肾小囊
C.原尿、肾小管 D.尿液、肾小管
有关人体内废物的排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尿液的形成及排出路径为:肾脏→膀胱→输尿管→尿道
B.血液经过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作用及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形成尿液
C.人体排尿可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维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D.人体通过汗腺可排出水、尿素和无机盐
人体生命活动会产生许多代谢废物,这些废物主要通过泌尿系统排出体外。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尿液的主要成分有水、无机盐和尿素
B.在尿液形成过程中,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起过滤作用
C.原尿中有葡萄糖而尿液中没有,这主要依赖于肾小囊的重吸收作用
D.人体排尿能调节体内水和无机盐的平衡
下图①、③表示人体血管,②表示某器官,箭头代表血液流动的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②为皮肤,③中葡萄糖比①中多
B.若②为脑,③中含氧量比①中多
C.若②为胃,③中二氧化碳比①中多
D.若②为肾脏,③中尿素比①中多
下图为人体某处的血管示意图(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若b为肾小球,则a和c内都流动脉血
B.若b为肝脏内毛细血管,则a内尿素含量比c内高
C.若b为肺泡外毛细血管,则a内二氧化碳含量比c内高
D.若b为小肠内毛细血管,则a内氧气含量比c内高
下图为血液流经某器官A的示意图,①、②、③表示血管,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若A是肺,则血液中氧气含量②>①
B.若A是大脑,则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①>②
C.若A是小肠,则血液中营养物质含量①>②
D.若A是肾脏,则血液中尿素含量②>①
如图曲线代表血液中某种成分含量变化趋势,该曲线不能表示(  )
A.血液流经肾脏时尿素含量的变化分的量
B.血液流经小肠时葡萄糖含量的变化
C.血液流经肺部时氧气含量的变化
D.从平原进入高原后人体红细胞数量的变化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0小空,每小题2分,共40分。[]内填写序号,_______上填写文字。
图甲表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A、B表示相关系统,a、b、c表示相关物质,序号①、②、③表示相关生理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正常人的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其原因是通过图甲中的序号_______________全部回到血液中。
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各系统之间相互协调配合。如图是人体不同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生理过程。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若D表示泌尿系统,D中形成尿液的器官为___________。与原尿相比,健康人的尿液中不含_________。
“我劳动,我光荣”。小明同学参加了学校组织的植物栽培跨学科主题实践活动。下图为小明体内部分生理活动示意图,a、b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劳动过程中,骨骼肌细胞产生的尿素等废物,经肾小球和肾小囊内壁的过滤(滤过)作用和肾小管的_______作用形成尿液,最终排出体外。除图中所示的排泄途径外,这些废物还可以通过皮肤中的______分泌汗液排出。
近年来,广西各地出现“马拉松热”,人们对马拉松运动的热情高涨。长时间高强度的运动,营养物质的补充至关重要。图为人体部分系统(器官)及生理活动示意图(图中①~⑨表示相关的结构)。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比赛过程中,运动员呼吸深度和频率逐渐增大,促进人体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完成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是______。运动过程中产生的尿素等废物随血液进入肾单位,经过了⑧的______作用,最终随尿液排出体外。
取健康人肾动脉中的血浆、肾小囊中的原尿和尿液进行分析比较,列表如下(单位:克/100毫升),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主要成分 血浆中 肾小囊中 尿液中
水 90 98 96
蛋白质 8 0.03 0
葡萄糖 0.1 0.1 0
无机盐 0.72 0.72 1.1
尿素 0.03 0.03 1.8
(1)排汗也能排出体内的水分、少量无机盐和尿素,汗液的蒸发还具有调节_______的作用。肾小管对原尿中的物质有吸收作用,消化系统中类似此作用的最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
(2)原尿中的蛋白质与血浆中的蛋白质在含量上存在巨大差别,原因是________。
(3)相比原尿,无机盐在尿液中的含量上升近1.5倍,而尿素却上升60倍。原因是_________。
人体每时每刻都在产生废物,这些废物若不及时排出,就会影响健康。许多废物是通过肾脏形成的尿液排出的,每个肾脏包括大约100万个形成尿液的“过滤工厂”—肾单位(如图二)。那么,肾单位是如何形成尿液的呢?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制作了过滤装置来模拟肾单位部分结构的工作原理,图一是小青组的作品。请分析回答:
(1)小青准备代表本组向大家介绍他们的过滤装置,设计了如下表格,请你帮她补充完整:
过滤装置 肾单位
液体a 模拟 ①中的血液
绿豆和小米 模拟 血液中的__________
双层滤纸 模拟 ①______和②_____
过滤后流入塑料杯中的液体 模拟 ③中的液体,即________
(2)小青和同学们总结了肾单位的工作原理:如图二所示,血液流经①时,通过___________作用形成了③中的液体;该液体流经⑤___________时,全部的____________、大部分的水和部分无机盐被___________,回到血液中,剩余的部分就形成了尿液。通过排尿,人体将____________和多余的___________等废物排出体外。
(3)最后,老师问同学们:除以上途径外,人体还能通过哪些途径排出废物呢?请你也说出一种:_________________(一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