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物质的组成和结构考点01 构成物质的微粒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 、 、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分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生成新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3)分子的特性:①质量、体积都很 ;②分子在 ,且与 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③分子之间存在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 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考点02 原子、原子结构及相对原子量1.原子(1)原子是 最小的粒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而原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原子的组合方式。即在化学变化中,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 的种类没有改变。(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 。2.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带 电)原子核原子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 电)3.按要求填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 ;(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 ,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 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元素的种类。4.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图各部分的含义: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 ;②+:表示原子核的 ;③弧线:表示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容纳 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5.原子的质量在原子中,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 上。因为每个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大约 等于 1个氢原子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6.相对原子质量(1)为更方便地书写和使用原子的质量,国际上采用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 。(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中子数。考点03 离子1.离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不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趋于变成稳定结构。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之后便变为 。2.离子的形成及分类(以氯化钠为例)钠原子失去l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 (Na+,像这样带正电的原子叫 );氯原子则得到1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 (Cl-,像这样带负电的原子叫 ),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氯化钠(NaCl)。由此可见,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考点04 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 (即核内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 的种类没有变化。2.元素符号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就是元素符号。3.元素符号书写规律(1)我们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的符号为 ,氧元素的符号为 ;(2)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用Mg表示 ,用Ca表示 ,用Cl表示 。4.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 ;(2)表示 ;(3)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如Fe、He 、C 、Si(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考点05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按相对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元素性质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制定了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结构将元素按原子核电荷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纵列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即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3.元素排列规律(1)同周期: 相同, 逐渐增加;(2)同族:原子 相同(He例外), 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考点06 化学式及含义1.化学式(1)定义:纯净物由固定的 组成,且其组成固定不变。化学上用 和 的组合表示纯净的组成,这样的式子叫化学式。(2)分子式: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既表示纯净物的 ,也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的组成。2.化学式的含义(1)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构成该物质的原子的元素符号表示。(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组成该物质的 和 的组合表示, 其中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3)离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组成该物质的 和 的组合表示, 其中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数字表示各元素原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3.化学式的读写方法(1)单质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金属单质 用元素符号表示,铁—Fe、氦气—He、硫—S 元素名称某气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气体非金属单质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 ,如氧气—O2、氮气—N2 某气(2)氧化物:①化学式的写法: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如CO2、CuO等。②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氧化某”,如CuO—氧化铜;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四氧化三铁。(3)其他化合物化合物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 一般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如ZnS、KCl等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ZnS—硫化锌氢元素与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氢元素写在左边。如HCl等考点07 化合价及原子团1. 化合价的意义元素之间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都有确定的数值,化学上用 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2.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其数值用正数、负数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 。3. 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2)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价,氧元素通常显 价。(3)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 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有时也显正价。(4)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 。4. 原子团(1)定义:有些物质,如H2SO4、Mg(OH)2、CaCO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 的原子集团,如、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就叫 ,又叫根。(2)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其所带 保持一致。铵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3)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 ,离子符号中在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 相同,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考点08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 =形成该化合物时所消耗的各元素的实际质量之比。2.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3. 计算一定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 。考向0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4 青岛)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2.(2024 河南)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 B.CuSO4 C.C60 D.CH43.(2025 湖南长沙模拟)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考向0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4.(2024 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氢离子5.(2024 四川)“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B 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C 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 氧气可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考向03 原子与原子结构6.(2024 青岛)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C.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D.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考向04 原子、原子结构7.(2024 辽宁中考)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为2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C.硼原子的质子数为3 D.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g8.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9.(2025 湖北黄冈一模)2024年,地球出现近二十年来最强地磁暴,全球多地可见色彩绚丽的极光。绿色与红色极光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光往往来自氮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判断它们属于不同元素原子的依据是( )A.核电荷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电子层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考向05 相对原子量10.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原子和钠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B.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多11.锂电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 )A.1.15×10﹣26kg B.13.8gC.52.0 D.1.38×10﹣25kg考向06 离子12.(2024 云南)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13.(2025 大连一模)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考向07 元素与元素符号14.(2024 包头)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含氟牙膏”“加碘食用盐”“加锌奶粉”等商品,这里的“氟、碘、锌”是指( )A.物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15.(2024 天津)钠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其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考向08 元素周期表16.(2025 江苏无锡一模)钒及其合金在航天、电池领域应用广泛,如图为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gC.钒原子核外有23个电子 D.钒原子中子数为23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1)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变成 离子(填“阳”或“阴”),请画出该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在此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往右依次递增。(3)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S考向09 化学式18.(2024 攀枝花)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 B.氧化铁的化学式:FeOC.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 D.由四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P419.(2024 滨州)“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4考向10 化合价20.(2024 扬州)硫酸锶(SrSO4)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SrSO4中锶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21.(2025 江苏无锡一模)现在的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化学式为Li(NiCoMn)O2]和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化学式为LiFePO4],其中LiFePO4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5考向11 化学用语22.(2024 青岛)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C.三个氯原子:3Cl D.Na2O中氧元素显﹣2价:Na223.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形成离子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改变2.(2024 广州)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4.(2025 铁西区模拟)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硫原子变成硫离子(S2﹣)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5.(2025 湖北十堰模拟)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8 B.10 C.2 D.86.(2025 河南南阳模拟)我国取回的月壤是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错误的是( )A.He﹣3属于一种新的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C.He﹣3原子中含有1个中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7.(2024 广东)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2Cl B.Cl2 C.MgCl2 D.2HCl8.(2024 云南)某化学符号的意义如下: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1个分子;④表示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描述的是( )A.Cl B.HCl C.ClO2 D.HClO9.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后,原子的实际质量增大了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说明氧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6倍D.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约等于原子中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10.(2024 济宁)某溶液中只含有Al3+、Na+、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Na+和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3:1 C.2:5 D.1:1011.(2024 湖南)氯化镁(MgCl2)用作道路化冰融雪剂,化冰速率快且对道路腐蚀小。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3 D.+512.(2025 贵州安顺模拟)下列认识和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都能构成物质B.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13.(2024 宿迁)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14.(2024 重庆)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酸(C7H6O3)。下列关于水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D.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2:115.(2024 安徽)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钼的元素符号是MoB.钼属于金属元素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16.(2024 遂宁)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C.图中X的数值是8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17.根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碳﹣12 6 6 4 2碳﹣14 6 6 4 2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18.(2024 辽宁中考)菠萝因含丁酸乙酯(C6H12O2)等物质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B.其中只含有两种元素C.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19.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20.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物质b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C.物质c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D.FeSO4对应的点为e点21.苯甲酸钠(共化学式为C7H5O2Na)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苯甲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gB.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苯甲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D.苯甲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22.(2024 齐齐哈尔)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写出最简整数比)。(3)34.2g蔗糖中含有 g碳元素。23.(2024 广安)金属镓(Ga)可用于制作半导体,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Ga、A、B、C、D、E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回答下列问题:(1)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 (填“相同”或“不同”)。(3)如图中,一共涉及 种元素。(4)E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该离子符号为 。24.(2024 福建)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 s﹣1。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图1所示。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 个。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图2所示。①由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 有关。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 。2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和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空白处任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一个即可)。(2)9号元素与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钾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纵行元素属于同一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由于原子的 相同。答案和解析考点01 构成物质的微粒1. 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物质是由 分子、 原子 、 离子 等微观粒子构成的。2.分子(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物理变化中,分子本身 不发生变化 ,仍保持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 发生了变化 ,生成新分子,新分子不再保持原物质的化学性质。所以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 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一种微观粒子 。(2)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不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 不同 。(3)分子的特性:①质量、体积都很 小 ;②分子在 不停地运动 ,且与 温度 有关,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快;③分子之间存在 间隔 。同一物质气态时分子间隔最大,固体时分子间隔最小;物体的 热胀冷缩 现象就是分子间的间隔受热时增大,遇冷时变小的缘故。考点02 原子、原子结构及相对原子量1.原子(1)原子是 化学变化中 最小的粒子。如:氢原子、氧原子是电解水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发生变化的是 分子 ,而原子本身没有发生改变,变化的是原子的组合方式。即在化学变化中,分子 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而 原子 的种类没有改变。(2)化学反应的实质: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的 分子 。2.原子的内部结构质子(带 正 电)原子核原子 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 负 电)3.按要求填空(1)在原子中,核电荷数= 核内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 ;(2)原子核内不一定有 中子 ,如氢原子,核内只有一个质子;(3)不同种类的原子,其根本区别在于它们 核内质子数 的不同,这也决定了元素的种类。4.原子结构示意图(1)原子结构图各部分的含义:①圆圈内的数字:表示原子的 质子数 ;②+:表示原子核的 电性 ;③弧线:表示 电子层 ;④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电子层上的 电子数 。(2)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①第一层最多容纳 2 个电子;②第二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③最外层最多容纳 8 个电子(若第一层为最外层时,最多容纳2个电子)。5.原子的质量在原子中,整个原子的质量几乎都集中在原子核上。因为每个质子和中子的质量,都大约 等于 1个氢原子的质量,而电子的质量仅仅约等于质子质量的1/1836。6.相对原子质量(1)为更方便地书写和使用原子的质量,国际上采用相对质量,即以一种碳原子(核内有6个质子和6个中子)质量的1/12为标准,其他原子的质量与它相比较得到的比值,作为这种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 。(2)计算公式:相对原子质量=。(3)相对原子质量(近似值)=质子数+中子数。考点03 离子1.离子:最外层的电子数不为8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或者失去电子,趋于变成稳定结构。当原子得到或失去电子之后便变为 离子 。2.离子的形成及分类(以氯化钠为例)钠原子失去l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正电荷的 钠离子 (Na+,像这样带正电的原子叫 阳离子 );氯原子则得到1个电子,变成带1个单位的负电荷的 氯离子 (Cl-,像这样带负电的原子叫 阴离子 ),阴阳离子相互作用结合成氯化钠(NaCl)。由此可见, 离子 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观粒子。考点04 元素与元素符号1.元素(1)概念:元素是具有相同 核电荷数 (即核内 质子数 )的一类原子的总称。(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的种类发生了变化,而原子和 元素 的种类没有变化。2.元素符号为了书写和学术交流的方便,国际上采用统一的符号来表示各种元素,这就是元素符号。3.元素符号书写规律(1)我们用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来表示元素,如氢元素的符号为 H ,氧元素的符号为 O ;(2)如果几种元素拉丁文名称的第一个字母相同时,就附加一个小写字母来区别,如用Mg表示 镁元素 ,用Ca表示 钙元素 ,用Cl表示 氯元素 。4.元素符号的意义(1)表示某种元素 ;(2)表示 某种元素的一个原子 ;(3)有些元素符号还可表示 一种单质 ,如Fe、He 、C 、Si(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考点05 元素周期表1.元素周期表1869年,俄国化学家 门捷列夫 根据元素的原子结构和性质,按相对质量由小到大排列,元素性质会呈现周期性的变化,从而制定了元素周期表。2.元素周期表结构将元素按原子核电荷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而成的,共有7个横行,18个纵列。每一横行叫作一个周期,每一纵列叫作一个族(8、9、10三个纵列共同组成一个族)。即7个周期,16个族(7个横行18个纵行)。3.元素排列规律(1)同周期: 原子电子层数 相同, 最外层电子数 逐渐增加;(2)同族:原子 最电外层电子数 相同(He例外), 电子层数 逐渐增加(化学性质相似)。考点06 化学式及含义1.化学式(1)定义:纯净物由固定的 元素 组成,且其组成固定不变。化学上用 元素符号 和 数字 的组合表示纯净的组成,这样的式子叫化学式。(2)分子式: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的化学式。分子式既表示纯净物的 1个分子 ,也表示由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的组成。2.化学式的含义(1)原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构成该物质的原子的元素符号表示。(2)分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组成该物质的 元素符号 和 数字 的组合表示, 其中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数字表示每个分子中该元素的原子个数。(3)离子构成的纯净物,其化学式用组成该物质的 元素符号 和 数字 的组合表示, 其中元素符号表示该物质中所含的元素,数字表示各元素原子数目的最简整数比。3.化学式的读写方法(1)单质物质类型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金属单质 用元素符号表示,铁—Fe、氦气—He、硫—S 元素名称某气稀有气体固态非金属单质气体非金属单质 在元素符号的右下角写出表示分子中原子个数的 数字 ,如氧气—O2、氮气—N2 某气(2)氧化物:①化学式的写法:一般把氧元素符号写在右边,如CO2、CuO等。②化学式的读法:一般从右向左读作“氧化某”,如CuO—氧化铜;有时需读出原子个数,如Fe3O4—四氧化三铁。(3)其他化合物化合物 化学式的写法 化学式的读法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组成 一般把非金属元素写在右边。如ZnS、KCl等 一般是从右向左读作“某化某”,如ZnS—硫化锌氢元素与某种元素组成 一般把氢元素写在左边。如HCl等考点07 化合价及原子团1. 化合价的意义元素之间相互化合时,其原子个数比都有确定的数值,化学上用 “化合价” 来表示原子间相互化合的数目。4. 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化合价有正负之分,其数值用正数、负数表示,标在元素符号的 正上方 。5. 化合价的规律(1)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等于 0 。(2)化合物中氢元素通常显 +1 价,氧元素通常显 -2 价。(3)化合物中金属元素通常显 正 价;非金属元素通常显负价,有时也显正价。(4)在单质中,元素的化合价为 0 。(5)许多元素具有可变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一定不为 0 。4. 原子团(1)定义:有些物质,如H2SO4、Mg(OH)2、CaCO3等,它们中的一些带 电 的原子集团,如、OH-、,常作为一个整体参加化学反应,这样的原子集团就叫 原子团 ,又叫根。(2)常见原子团及其化合价原子团的化合价与其所带 电荷数 保持一致。铵根离子: 氢氧根离子: 硝酸根离子: 硫酸根离子:碳酸根离子: 磷酸根离子:。(3)化合价与离子符号的区别与联系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 正上方 ,离子符号中在右上角标出离子所带的电荷数;同种元素(或原子团)的化合价和离子所带的电荷,通常 数值 相同,正负号相同,只是位置不同。考点08 有关化学式的计算1. 计算物质组成元素的质量比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化学式中各原子的 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 =形成该化合物时所消耗的各元素的实际质量之比。2. 计算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物质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3. 计算一定质量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某元素的质量=化合物的质量×该元素在化合物中的 质量分数 。考向01 构成物质的微粒1.(2024 青岛)物质都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 )A.氢气 B.一氧化碳 C.金刚石 D.氯化钠【答案】C【解析】A、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一氧化碳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一氧化碳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正确。D、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C。2.(2024 河南)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A.H2O B.CuSO4 C.C60 D.CH4【答案】B【解析】A、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石C60是由C60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CH4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甲烷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3.(2025 湖南长沙模拟)微粒观是化学的基本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离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B.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氢原子和氧原子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答案】C【解析】A.分子、原子和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故正确;B.在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原子的种类不变,元素的种类也不会改变,故正确;C.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是水分子,故错误;D.同种元素的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以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故正确。故选:C。考向02 用微粒的观点解释常见现象4.(2024 青岛)下列对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分子间隔变大B.热胀冷缩——分子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溶液中都含氢离子【答案】B【解析】A、水变成水蒸气,体积变大,是因为温度升高,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故选项解释正确。B、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间的间隔(而不是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红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是因为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故选项解释正确。D、稀盐酸和稀硫酸化学性质相似,是因为它们的溶液中都含氢离子,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B。5.(2024 四川)“见著知微”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选项 宏观事实 微观解释A 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 分子的体积很小B 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 分子停止了运动C 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 分子间的间隔变大D 氧气可供给呼吸,臭氧却不能 分子种类不同,化学性质不同【答案】B【解析】A、一滴水宏观上质量和体积都很小,但一滴水却含有大量的水分子,可以说明水分子的质量和体积很小。不符合题意;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符合题意;C、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分子间的间隔明显大于液体分子间的间隔,水烧开时,壶盖被顶开是因为部分水由液态变为气态,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气体体积变大,大于外界大气压,将壶盖顶开。不符合题意;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臭氧由臭氧分子构成,分子的种类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向03 原子与原子结构6.(2024 青岛)科学家运用了模型建构的方法探索原子的结构。下列对原子结构模型演变过程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A.道尔顿认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B.汤姆孙等人在原子中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实心球模型C.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修正了汤姆孙葡萄干布丁模型D.卢瑟福核式模型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不会被替代【答案】D【解析】A.道尔顿是近代原子学说的奠基人之一,他提出了原子论,认为原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粒子,且是不可再分的实心球,这是当时科学界对原子结构的一种初步认识,虽然现在看来有所局限,但在当时是具有重要意义的,A正确;B.汤姆孙在实验中发现了电子,这一发现直接挑战了道尔顿的实心球模型,因为电子的存在说明原子内部有空隙,且原子是可以再分的,汤姆孙的发现推动了原子结构模型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C.卢瑟福等人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观察到了大多数α粒子几乎不发生偏转,少数α粒子发生了较大的角度偏转,极少数α粒子发生了大角度偏转(偏转角度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被反弹回来),这一实验结果无法用汤姆孙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来解释,因为该模型认为正电荷是均匀分布的,卢瑟福根据实验结果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原子是由位于中心的原子核和绕核运动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集中了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C正确;D.虽然卢瑟福的核式结构模型在当时是一个重大的突破,但它并不是最完善的原子结构模型,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原子核内部还有更复杂的结构,如质子和中子的发现等,此外,量子力学的发展也为我们提供了更深入的原子结构模型,D不正确。故选:D。考向04 原子、原子结构7.(2024 辽宁中考)高纯硼常用作半导体掺杂剂。硼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x为2 B.硼原子的核外电子带正电C.硼原子的质子数为3 D.硼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g【答案】A【解析】A、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5=x+3,x=2,故选项说法正确。B、电子带负电,质子带正电,故选项说法错误。C、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硼原子的质子数为5,故选项说法错误。D、在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的数字表示质子数,硼原子的质子数为5,不是相对原子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8.已知“C﹣13”是指原子核内含有6个质子、7个中子的碳原子。人类探月的重要目的之一是勘察、获取地球上蕴藏量很小而月球上却极为丰富的核聚变燃料“He﹣3”,解决地球能源危机。“He﹣3”所指的氦原子核内( )A.含有3个质子,没有中子 B.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C.含有1个质子,2个中子 D.含有3个中子,没有质子【答案】B【解析】由分析已推出“He﹣3”中的3也是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氦的原子序数是2,即质子数为2,所以中子数=3﹣2=1,所以原子核内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故选:B。9.(2025 湖北黄冈一模)2024年,地球出现近二十年来最强地磁暴,全球多地可见色彩绚丽的极光。绿色与红色极光来自氧原子,紫色与蓝色极光往往来自氮原子。氮原子与氧原子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判断它们属于不同元素原子的依据是( )A.核电荷数不同 B.电子数不同C.电子层数不同 D.中子数不同【答案】A【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同种元素的粒子是质子数相同,两种微粒的质子数分别为7、8,不属于同种元素;故选:A。考向05 相对原子量10.镁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4,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为2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镁原子和钠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B.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C.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D.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多【答案】D【解析】A.钠字、镁字均带有“钅“字旁,均属于金属元素,因此钠原子和镁原子都属于金属元素的原子,故正确;B.元素的种类是由质子数决定的,钠、镁属于不同种元素,因此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子数不同,故正确;C.原子的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比,因此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故正确;D.镁原子和钠原子的质量比为24:23,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中,镁原子比钠原子数目少,故错误。故选:D。11.锂电池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已知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4,1个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约为( )A.1.15×10﹣26kg B.13.8gC.52.0 D.1.38×10﹣25kg【答案】A【解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则1个锂原子的质量为6.94×1.993×10﹣26kg×≈1.15×10﹣26kg。故选:A。考向06 离子12.(2024 云南)如图为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负电荷 B.钠原子在该反应中形成了阴离子C.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 D.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答案】B【解析】A、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每个氯离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选项说法正确。B、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形成了阳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C、由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结合形成氯化钠,则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D、由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示意图可知,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氯原子得到1个电子形成氯离子,钠离子和氯离子的结构都相对稳定,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13.(2025 大连一模)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中,表示阳离子的是( )A. B. C. D.【答案】B【解析】A、质子数=8,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B、质子数=11,核外电子数=10,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故选项正确。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2,为原子,故选项错误。D、质子数=17,核外电子数=18,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阴离子,故选项错误。故选:B。考向07 元素与元素符号14.(2024 包头)化学物质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市场上有“含氟牙膏”“加碘食用盐”“加锌奶粉”等商品,这里的“氟、碘、锌”是指( )A.物质 B.元素 C.分子 D.原子【答案】B【解析】市场上有“含氟牙膏”“加碘食用盐”“加锌奶粉”等商品,这里的“氟、碘、锌”是指元素。故选:B。15.(2024 天津)钠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其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 )A.中子数不同 B.质子数不同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D.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和不同【答案】B【解析】元素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钠元素与氯元素属于不同种元素,其最本质的区别是原子的质子数(即核电荷数)不同。故选:B。考向08 元素周期表16.(2025 江苏无锡一模)钒及其合金在航天、电池领域应用广泛,如图为它在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钒属于非金属元素 B.钒的相对原子质量是50.94gC.钒原子核外有23个电子 D.钒原子中子数为23【答案】C【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钆,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A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50.94,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克”,故B错误。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23,表示原子序数为23;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3,故C正确。D、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则钒原子的中子数为51﹣23=28,故D错误。故选:C。17.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面是元素周期表中1~18号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我们对它进行研究:(1)元素周期表中第8号元素的元素符号为 ,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电子(填“得”或“失”)变成 离子(填“阳”或“阴”),请画出该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2)在此周期表中,各元素的原子结构呈现的变化规律是: ,从左往右依次递增。(3)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结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同族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A.C和Ne B.Be和Mg C.Al和Si D.F和S【答案】(1)O;得;阴;;(2)同一周期的元素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由1到8;(3)B。【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则8号元素为氧,符号为O;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为6,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2个电子变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氧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2)由图可知,同一周期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从左到右,由1到8依次增多;(3)元素周期表中,同族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化学性质相似,则:A、C和Ne不属于同族元素,化学性质不同;B、Be和Mg属于同族元素,化学性质相同;C、Al和Si不属于同族元素,化学性质不同;D、F和S不属于同族元素,化学性质不同。考向09 化学式18.(2024 攀枝花)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氧原子:O2 B.氧化铁的化学式:FeOC.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O5N2 D.由四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P4【答案】D【解析】A、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2个氧原子可表示为2O,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B、氧化铁中铁元素显+3价,氧元素显﹣2价,其化学式为Fe2O3,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C、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一般规律:金属在前,非金属在后;氧化物中氧在后,原子个数不能漏,五氧化二氮的化学式为N2O5,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错误。D、1个分子由4个磷原子构成,由四个磷原子构成的单质分子是P4,故选项化学用语书写正确。故选:D。19.(2024 滨州)“糖醋鲤鱼”是一道传统名菜,其烹饪过程中用到了黄酒和食醋。黄酒中的乙醇与食醋中的乙酸发生反应生成乙酸乙酯(C4H8O2),使烹饪出的菜品别具香味,下列关于乙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酸乙酯属于氧化物B.乙酸乙酯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C.乙酸乙酯的相对分子质量是88g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1:4【答案】D【解析】A、乙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说法错误。B、乙酸乙酯是由乙酸乙酯分子构成的,1个乙酸乙酯分子由4个碳原子、8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故选项说法错误。C、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常常省略不写,故选项说法错误。D、乙酸乙酯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4):(1×8):(16×2)=6:1:4,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考向10 化合价20.(2024 扬州)硫酸锶(SrSO4)可用于制造光学玻璃。SrSO4中锶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1 D.+2【答案】D【解析】硫酸锶中硫酸根显﹣2价,设锶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x+(﹣2)=0,则x=+2。故选:D。21.(2025 江苏无锡一模)现在的电动汽车使用的锂离子电池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三元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化学式为Li(NiCoMn)O2]和磷酸铁锂电池[电极中主要成分化学式为LiFePO4],其中LiFePO4中锂元素和磷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1和+5,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2 C.+3 D.+5【答案】B【解析】锂的化合价为+1价,P的化合价为+5价,O的化合价为﹣2价,设铁元素的化合价是x,根据在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1)+x+(+5)+(﹣2)×4=0,则x=+2价。故选:B。考向11 化学用语22.(2024 青岛)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两个氧分子:2O B.氢氧根离子:OHC.三个氯原子:3Cl D.Na2O中氧元素显﹣2价:Na2【答案】C【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两个氧分子可表示为2O2,故选项错误。B、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氢氧根离子可表示为OH﹣,故选项错误。C、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三个氯原子可表示为3Cl,故选项正确。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故Na2O中氧元素显﹣2价可表示为Na2,故选项错误。故选:C。23.有一种“可呼吸二氧化碳”电池,放电时吸收二氧化碳,充电时放出二氧化碳。放电时,金属钠和二氧化碳发生反应生成碳单质和碳酸钠,此反应涉及到的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3个二氧化碳分子:3CO2 B.碳酸钠的化学式:NaCO3C.碳酸根离子: D.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答案】A【解析】A、由分子的表示方法,正确书写物质的化学式,表示多个该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则3个二氧化碳分子可表示3CO2,故选项正确。B、碳酸钠中钠元素显+1价,碳酸根显﹣2价,其化学式为Na2CO3,故选项错误。C、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或原子团的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号在后,带1个单位电荷时,1要省略。碳酸根离子可表示为,故选项错误。D、由化合价的表示方法,在该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金属钠中钠元素的化合价显0价可表示为,故选项错误。故选:A。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 B.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C.原子失去或得到电子能形成离子 D.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不改变【答案】D【解析】A、相同的原子可以构成不同的分子,如臭氧分子和氧分子均是由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说法正确。B、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电子的质量很小,可忽略不计,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可通过得到和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离子可通过失去和得到电子形成原子,故选项说法正确。D、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化学反应前后,分子的种类改变,原子的种类不变,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2.(2024 广州)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 )A.酒香不怕巷子深:分子在不断运动B.气体的热胀冷缩: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改变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离子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原子种类不同【答案】A【解析】A、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因为酒精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酒香,故选项解释正确。B、气体的热胀冷缩,是因为气体分子的间的间隔发生了改变,故选项解释错误。C、硫酸铜溶液显蓝色,是因为溶液中含有铜离子,故选项解释错误。D、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差异较大,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选项解释错误。故选:A。3.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C.原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答案】A【解析】A、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如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氯化钠是由钠离子与氯离子构成的,故A正确;B、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的间隔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故B错误;C、原子并不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唯一粒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分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由离子构成的物质,离子是保持其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故C错误;D、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故D错误。故选:A。4.(2025 铁西区模拟)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在硫原子变成硫离子(S2﹣)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A.质子数 B.中子数C.电子数 D.相对原子质量【答案】C【解析】硫原子变成硫离子过程中,得到了2个电子质子数不变,中子数不变,电子数改变,A错误,B错误;C正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质子数和中子数不变,则相对原子质量不变,D错误。故选:C。5.(2025 湖北十堰模拟)已知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内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A.18 B.10 C.2 D.8【答案】D【解析】因为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其中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而原子序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由题意“一种氧原子,原子核外含有8个质子和10个中子”,则知该氧原子核外电子数为8。故选:D。6.(2025 河南南阳模拟)我国取回的月壤是极其珍贵的科学研究样本,研究发现,月壤中含有大量安全无污染的核聚变原料He﹣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He﹣3的说法错误的是( )A.He﹣3属于一种新的元素 B.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C.He﹣3原子中含有1个中子 D.He﹣3原子中含有2个电子【答案】A【解析】A、He﹣3质子数为2,属于氦元素,不是一种新元素,故选项A说法错误;B、由图示可知,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故选项B说法正确;C、由图示可知,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故选项C说法正确;D、由图示可知,He﹣3原子中含有2个质子、1个中子、2个电子,故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A。7.(2024 广东)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工具。下列表示2个氯原子的是( )A.2Cl B.Cl2 C.MgCl2 D.2HCl【答案】A【解析】A、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2Cl表示2个氯原子,故A正确;B、Cl2微观上可以表示1个氯分子、1个氯分子是由2个氯原子构成的,宏观上可以表示氯气等,但不能表示2个氯原子,故B错误;C、MgCl2是氯化镁的化学式,表示氯化镁这种物质,但不能表示2个氯原子,故C错误;D、化学式前加数字表示几个分子,2HCl表示2个氯化氢分子,不能表示2个氯原子,故D错误。故选:A。8.(2024 云南)某化学符号的意义如下:①表示一种物质;②表示该物质由两种元素组成;③表示1个分子;④表示1个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下列选项中符合上述描述的是( )A.Cl B.HCl C.ClO2 D.HClO【答案】C【解析】A、Cl不能表示一种物质,表示一种元素,故A不符合题意;B、一个HCl分子由2个原子构成,故B不符合题意;C、ClO2表示二氧化氯这种物质,由氯和氧两种元素组成,可表示一个二氧化氯分子,一个分子中含有3个原子,故C符合题意;D、HClO表示一个次氯酸分子,由H、Cl、O 三种元素组成,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C。9.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相对原子质量表示后,原子的实际质量增大了B.相对原子质量是一个比值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6,说明氧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16倍D.相对原子质量数值约等于原子中质子质量与中子质量之和【答案】B【解析】A.原子的实际质量不变,故错误;B.相对原子质量是以一种碳原子(碳12)质量的十二分之一为标准,其它原子质量与它相比所得到的值,则相对原子质量为一个比值,故正确;C.氧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说明氧原子的质量是碳﹣12原子质量的的16倍,故错误;D.相对原子质量约等于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而不是质子质量和中子质量之和,故错误。故选:B。10.(2024 济宁)某溶液中只含有Al3+、Na+、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则溶液中Na+和的离子个数比为( )A.1:2 B.3:1 C.2:5 D.1:10【答案】C【解析】某溶液中只含有Al3+、Na+、Cl﹣、四种离子,已知前三种离子的个数比为3:2:1,设前三种离子的个数分别为3n、2n、n,设的离子个数为x,根据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3n×(+3)+2n×(+1)+n×(﹣1)+x×(﹣2)=0,x=5n,则溶液中Na+和的离子个数比为2n:5n=2:5。故选:C。11.(2024 湖南)氯化镁(MgCl2)用作道路化冰融雪剂,化冰速率快且对道路腐蚀小。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则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A.﹣1 B.+1 C.+3 D.+5【答案】A【解析】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氯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2,设氯元素的化合价是x,则得:(+2)+2x=0,则x=﹣1价;故选:A。12.(2025 贵州安顺模拟)下列认识和描述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元素都能构成物质B.原子核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核外电子数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答案】D【解析】A、物质可以由分子、原子、离子构成,如水由水分子直接构成,铁由铁原子构成,氯化钠由氯离子和钠离子构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故A错误;B、原子核不一定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如某种氢原子就不含中子,故B错误;C、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故C错误;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故D正确;故选:D。13.(2024 宿迁)氯原子、碘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 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元素C.图中“+”表示两种原子带正电荷 D.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答案】A【解析】A、决定元素化学性质的是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氯原子和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都有7个电子,氯元素和碘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故选项说法正确。B、符号“2Cl”可表示2个氯原子,元素只讲种类、不讲个数,不能表示2个氯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是不带电的,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意义,圆圈表示原子核,图中“+”表示两种原子的原子核带正电荷,故选项说法错误。D、碘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7,多于4,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阴离子,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A。14.(2024 重庆)据《神农本草经》记载,柳之根、皮、枝、叶均可入药,其有效成分是水杨酸(C7H6O3)。下列关于水杨酸说法不正确的是( )A.属于化合物 B.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C.分子中含有16个原子 D.分子中氢、氧原子的质量比是2:1【答案】D【解析】A、化合物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水杨酸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故A正确;B、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水杨酸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B正确;C、水杨酸由水杨酸分子构成,每个水杨酸分子由7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3个氧原子共16个原子构成,故C正确;D、水杨酸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6):(16×3)=1:8,故D错误。故选:D。15.(2024 安徽)我国“鹊桥二号”中继星使用镀金钼丝天线,搭建了地面与“嫦娥六号”的通信桥梁。如图是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钼的元素符号是MoB.钼属于金属元素C.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D.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答案】D【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钼的元素符号是Mo,故选项说法正确。B、钼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正确。C、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95.96,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42;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该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42,1个Mo2+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2﹣2=40,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D。16.(2024 遂宁)2024年以“创新预见6G未来”为主题的全球6G技术大会在南京召开。氮化镓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及镓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镓元素为非金属元素 B.镓原子的中子数是31C.图中X的数值是8 D.镓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g【答案】C【解析】A、镓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故选项说法错误。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1;根据原子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则该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31;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不是质子数的两倍,则原子核内中子数不等于31,故选项说法错误。C、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31=2+X+18+3,X=8,故选项说法正确。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相对原子质量单位是“1”,不是“g”,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7.根据下表信息可知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判断依据是( )质子数 核外电子数 最外层电子数 电子层数碳﹣12 6 6 4 2碳﹣14 6 6 4 2A.质子数相同 B.核外电子数相同C.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D.电子层数相同【答案】A【解析】决定元素种类的是核内质子数,碳﹣12、碳﹣14都属于碳元素是因为核内质子数相同,A正确。故选:A。18.(2024 辽宁中考)菠萝因含丁酸乙酯(C6H12O2)等物质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关丁酸乙酯的说法正确的是( )A.1个分子中含有6个水分子B.其中只含有两种元素C.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3:1D.其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答案】C【解析】A、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1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1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不含水分子,故选项说法错误。B、丁酸乙酯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C、1个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6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则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6:2=3:1,故选项说法正确。D、丁酸乙酯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6):(1×12):(16×2)=18:3:8,则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19.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已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A.10% B.25% C.30% D.35%【答案】B【详解】假设混合物共100g,极端假设。设混合物只有FeO和CaCO3,则含Fe56g,则与Fe结合的O应该是16g,余下的28g是CaCO3;同理若为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则含Fe56g,与Fe结合的O应该是24g,应该含CaCO3的质量为20g,碳酸钙含量介于20g和28g之间,CaCO3的质量分数20%﹣28%之间。故选:B。20.铁元素的“价类”二维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质a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B.物质b与稀盐酸反应时,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C.物质c不溶于水,也不和稀盐酸反应D.FeSO4对应的点为e点【答案】C【详解】A.物质a的化合价为0,对应的物质类别是单质,故正确;B.物质b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溶液逐渐由无色变为黄色,故正确;C.物质c为氢氧化铁,不溶于水,但能和稀盐酸反应,故错误;D.e点表示+2价的铁盐,因此FeSO4对应的点为e点,故正确。故选:C。21.苯甲酸钠(共化学式为C7H5O2Na)是常见的食品防腐剂,有防止食品变质发酸、延长保质期的效果,但是过量摄入会对人体造成一定影响。下列关于苯甲酸钠说法正确的是( )A.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4gB.苯甲酸钠中钠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C.苯甲酸钠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7:2D.苯甲酸钠由碳、氢、氧、钠四种元素组成【答案】D【详解】苯甲酸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7+1×5+16×2+23=144,相对分子质量单位是“1”,常省略不写;苯甲酸钠中C,H,O,Na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5):(16×2):(23×1)=84:5:32:23,则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苯甲酸钠中C、O元素的质量比为(12×7):(16×2)=21:8;由化学式可知,苯甲酸钠是由钠元素、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四种元素组成的。故选D。22.(2024 齐齐哈尔)蔗糖(化学式为C12H22O11)是红糖、白糖和冰糖的主要成分,是生活中常用的甜味剂。请根据蔗糖的化学式进行计算:(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2)蔗糖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写出最简整数比)。(3)34.2g蔗糖中含有 g碳元素。【答案】(1)342;(2)1:8;(3)14.4。【解析】(1)蔗糖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1×22+11×16=342;(2)蔗糖中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1×22):(11×16)=1:8;(3)34.2g蔗糖中含有碳元素的质量为34.2g100%=14.4g。23.(2024 广安)金属镓(Ga)可用于制作半导体,镓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信息以及Ga、A、B、C、D、E的微粒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回答下列问题:(1)镓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第 周期。(2)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 (填“相同”或“不同”)。(3)如图中,一共涉及 种元素。(4)E失去3个电子,形成阳离子,该离子符号为 。【答案】(1)四;(2)不同;(3)5;(4)Al3+。【解析】(1)周期数=原子核外电子层数,镓元素的原子核外有4个电子层,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位于第四周期。(2)元素周期表中,金属元素、非金属元素和稀有气体元素常用不同颜色区分,A元素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17,为氯元素,为非金属元素,镓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则在元素周期表中,镓元素与A元素所占方格颜色不同。(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和C核内质子数相同,属于同一种元素,图中质子数的种类有5种,图中共表示5种元素。(4)E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l3+。24.(2024 福建)我国正在筹建月球科考站。针对“月球上是否存在大气”,查阅资料:资料1 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 s﹣1。资料2 使用质谱仪测定,在月球黑暗处发现有极微量的气体生成,其主要成分是氢气、氦气、氖气和氩气等。日出时,月球表面有极微量的甲烷和氨气产生。(1)氖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氩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分别如图1所示。①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 个。②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时,氢气、氦气和氮气的分子运动示意图分别如图2所示。①由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 有关。②日出时,月球表面产生的氨气(NH3)是由氨分子()聚集而成的。画出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 。③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 。【答案】(1)①8;②39.95;(2)①相对分子质量(或其他合理答案);②;③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解析】(1)①原子结构示意图中,圆圈内数字表示核内质子数,弧线表示电子层,弧线上的数字表示该层上的电子数,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数=2+8=10,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左上角 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氢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8,则氖原子的核外电子比氩原子的少18﹣10=8个;②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中,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氩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2)①由上图分析,分子运动平均速率:H2>He>N2,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2、4、28,因此:分子运动平均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有关;②根据氨分子()可知,1个氨分子是由1个氮原子和3个氢原子构成,氮原子和氢原子结合成氨分子的微观示意图如图:;③根据资料1:当天体中气体的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时,该气体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月球表面气体分子的脱离速率均为2.4km s﹣1,2.4km s﹣1×20%=0.48km s﹣1可知,当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0.48kms﹣1时,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H2的平均速率为1.84kms﹣1,He的平均速率为1.31kms﹣1,因此H2、He会脱离天体逸散到宇宙中;已知月球表面最高温度超过100℃。月球表面因不能留住氢气、氦气等气体分子,所以不存在稳定大气,结合资料信息说明其原因:0℃时,氢分子、氦分子等分子运动平均速率大于分子脱离速率的20%,且温度升高,速率更快。25.如图为元素周期表一部分和部分原子结构示意图等信息,请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空白处任一原子结构示意图 (画一个即可)。(2)9号元素与12号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3)钾元素属于 (填“金属元素”或“非金属元素”),其相对原子质量是 。(4)元素周期表中的每纵行元素属于同一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由于原子的 相同。【答案】(1)或;(2)MgF2;(3)金属元素;39.10;(4)最外层电子数【解析】(1)空白处是氟原子结构示意图和硫原子结构示意图,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氟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9,核外有2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7个电子;硫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16,核外有3个电子层,第一层上有2个电子、第二层上有8个电子,第三层上有6个电子,分别可表示为:、。(2)9号元素与12号元素分别是氟元素、镁元素,镁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2,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而形成带2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氟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7,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而形成1个单位负电荷的阴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镁元素显+2价,氟元素显﹣1价,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MgF2。(3)钾带“钅”字旁,属于金属元素;根据钾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10。(4)由题意可知,元素周期表中的每纵行元素属于同一族,同族元素的化学性质相似,结合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这是由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287+17电子层质子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87+17电子层质子数电子层上的电子数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