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 8年级下册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道德与法治 8年级下册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同步练习(含解析)

资源简介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
一、单项选择题
1.(2024黑龙江牡丹江)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组织同学们围绕“中学生如何维护公平正义”展开讨论,大家纷纷表达观点。你认为正确的是( )
A.丽丽: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
B.萍萍:守护正义只需要有勇气斗争即可
C.巍巍: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始终站在弱者一方
D.丹丹:遇到不公平行为时,可以采取一切方式抗争
2.(2024山东潍坊)“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近年来,司法机关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不断强化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2023年,检察机关审查认定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261人,同比上升25.5%。2021年至2023年,人民法院对77名被告人以正当防卫宣告无罪。这有利于( )
①保障和实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有机统一
②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③司法机关按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开展立法工作
④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温度和司法担当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3.(2024 贵州黔南州)中办、国办印发的《关于构建优质均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的意见》提出,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动城乡整体发展,加快校际均衡发展,保障群体公平发展,加快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财政保障水平等。这些要求有利于( )
①让学生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 、
②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
③以机会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
④使公共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均衡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4.(2024甘肃临夏)2024年4月16日,针对未成年人犯罪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强调,审判既要成为对失足未成年人惩戒处罚的公堂,又应作为挽救教育的课堂。这则新闻向我们传递的信息有( )
①年龄不应是违法犯罪的挡箭牌
②未成年人已不再受法律的特殊保护
③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远离犯罪
④公平正义是一个美好社会应有的价值
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5.(2024江苏连云港)下列案例符合“公平正义”的是( )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二、材料题
6.(2024湖北)【关注社会崇尚法治】
2024年春节档热电影《第二十条》,聚焦“正当防卫”这一法条,电影片名取自刑法第二十条规定,讲述了基层青年检察官顶住重重阻力,追根溯源还原案件真相,守护公平正义底线的故事。
“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 “法不能向不法让步!”
“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
以上电影台词引起了司法机关工作人员及广大观众的深深共鸣,不同的社会群体纷纷展开讨论。
(1)假如你是一名司法机关工作人员,请谈谈你对台词的理解。

(2)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每一个人都不能缺席。请列举两个例子,说明在生活中你会怎样维护公平正义。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详解】本题考查个人维护公平、个人守护正义。
依据教材知识,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A符合题意;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B错误;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C错误;遇到不公平行为时,要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D错误。故选A。
2.【答案】D
【详解】本题考查司法维护正义。
分析题文,司法机关强化对正当防卫权的保护,对属正当防卫依法不捕不诉以及宣告无罪,有利于惩恶扬善、弘扬正气,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同时,这种做法能够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法律温度和司法担当,②④正确;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对公民正当防卫权利的保护,没有涉及义务方面,与材料主旨不符,①不符合题意;司法机关的职责是司法,立法工作主要由立法机关负责,司法机关没有立法权,③错误。故选D。
3.【答案】C
【详解】【解析】本题考查制度保障公平。分析题文,题干中的中办、国办印发的这些要求有利于让学生享有更公平的教育环境,以机会的公平促进教育的公平,使公共教育体系更加优质均衡,①③④符合题意;“为所有人提供相同的发展条件”表述不准确,应该是为所有人提供公平的发展条件,而非相同的发展条件,因为个体存在差异,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提供相应的条件,但要保证公平性,②错误。故选C。
4.【答案】C
【详解】本题考查预防犯罪、公平正义。分析题文,题干中最高人民法院对未成年人犯罪审判强调惩戒处罚与挽救教育并重。这表明法律权威公正,未成年人犯罪也得担责,年龄不是违法挡箭牌,警示未成年人不可违法,体现法律有教育挽救功能,因未成年人身心未成熟,犯错需教育改正,也提醒要加强对未成年人教育引导预防犯罪,这也体现了追求公平正义的价值,要实现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统一,①③④正确;我国法律依然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但这种保护是在法律框架内,旨在帮助未成年人更好地成长,而不是纵容他们犯罪,②错误。故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公平正义。
图②建立国家助学金制度帮助困难学生,图③完善失业保险制度,这可以更好维护人民合法权益,这都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②③符合题意;违反交通规则叫朋友摆平,这会破坏社会公平和法治秩序,①错误;图片反映的是招聘限制毕业学校,是不平等现象,④错误。故选B。
6.【答案】(1)①“法律,是让坏人犯罪的成本更高,而不是让好人出手的代价更大。”这意味着法律的首要目标是对违法犯罪行为进行严厉制裁,增加犯罪分子的违法成本,从而起到预防和遏制犯罪的作用。同时,法律也要保障公民在合法范围内维护自身和他人权益的行为,不能让正义之举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否则会削弱公众对法律的信任和对正义的追求。②“法不能向不法让步!”这鲜明地表达了法律的权威性和不可侵犯性。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不能因为不法行为的嚣张或者复杂情况而妥协退缩。我们必须坚决依法办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公正,让违法者承担应有的责任。③“我们办的不是案子,而是别人的人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司法工作的深远影响和重大责任。每一个案件背后都关系着当事人的命运、家庭和未来。我们的每一个判断和决定,都可能对他们的生活产生不可逆的改变。因此,在办理案件时,必须怀着敬畏之心,严谨细致,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确保司法公正,给当事人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
(2)例子一:在社区中,如果发现物业对于某些居民的合理诉求置之不理,导致服务不公平,我会积极收集相关证据和信息,向物业管理层反映情况,并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如果物业仍不改进,我会联合其他受影响的居民,通过合法的途径,如向社区管理部门]投诉或组织业主大会,来维护居民的合法权益,确保物业服务的公平公正。
例子二:在学校里,假如有同学因为家庭背景或其他原因受到不公正的对待,比如在评选优秀学生或者分配学习资源时被忽视,我会主动站出来,向老师和学校管理部门]反映真实情况,提供客观的评价和建议,确保每个同学都能在公平的环境中学习和成长。同时,在日常的学习和活动中,我也会平等对待每一位同学,不歧视、不偏袒,积极营造公平正义的校园氛围。
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