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题 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 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 8.2 公平正义的守护课程标准 “不以家境、身体、智力、性别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不歧视他人,都有正义感。” “理解社会规则和维护社会公正对于社会稳定的重要意义”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教材第八课维护公平正义中的第二课时,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公平正义的内涵,本节课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维护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维护社会公平,离不开每个人的积极参与和制度保障,追求正义不开个人的努力,守护正义更需要司法的守护。从而实现课标中对学生不歧视他人,富有正义感的要求。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较之七年级学生成熟,有一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但对于很多事情缺乏辨析的能力,认识也较为片面。从认知层面来讲,公平正义的概念和内涵丰富抽象,学生理解和接受相对较为困难,不能多角度理解公平正义的含义,而且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在遇到不公平正义的事情时容易冲动,缺乏理性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本课旨在以学生生活及感兴趣当下发生的案例入手,设置情景,引导学生在理解公平正义内涵的基础上在实际生活中践行,用行动维护公平正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坚守公平和正义的做法 教学难点: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意义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发展及其为实现社会主义提供的制度保障,增强学生对国家制度的认同感。 2.道德修养:明白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同时,能够主动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传播正能量。 3.法治观念:掌握维护公平正义的方法和途径,自觉树立公平正义意识。 4.责任意识:自觉守法,对自己负责,主动承担自己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利益,明辨是非,勇于担当。设计思路 总议题 从“鬼秤”现象看公平正义的守护议题线情境线任务线知识线议题一:如何坚守公平?——个人担当与制度保障 情境一:广西南宁“榴莲鬼秤”事件之消费者的维权困境议学任务: 1.该案例中,东北夫妻维权遭遇何种困境?如果是你,你还会继续维权吗? 又该如何维权? 2. 为什么摊主会使用“鬼秤”?这启示我们坚守公平还需要做到什么? 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情境二:严打“鬼秤”需要多方合力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坚守公平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合力? 议题二:如何守护正义?——公民智慧与司法防线 情境三:秤下捉“鬼”记(一) 议学任务:如果你偶然发现生产销售作弊芯片的场所,你会怎么做?为什么?知识 2. 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2)司法维护正义情境四:秤下捉“鬼”记(二) 议学任务:在上述案例中,司法机关是如何实现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犯罪分子进行惩处,从而维护正义的?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导入新课情境:广西南宁“榴莲鬼秤”事件 提问:为什么这对东北夫妻会这么愤怒? 为什么网友会抨击摊贩的行为? 学生:公平、正义设计意图以生活热点话题提问引发学生关注,让学生切实感受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望,导入本框。议题一 如何坚守公平?——个人担当与制度保障【议学情境一】广西南宁“榴莲鬼秤”事件之消费者的维权困境 夫妻俩当场拍下了复秤的视频就去找摊主理论,没想到摊主面对质疑,不仅拒绝退赔,反而侮辱对方“吃不起就别贪小便宜”,发生争执后,还不断叫嚣着“打我呀,你打我呀!”,最后直接躺地不起、诬陷小陈“打人”。 【议学任务】 1.该案例中,东北夫妻维权遭遇何种困境?如果是你,你还会继续维权吗?又该如何维权? 2. 为什么摊主会使用“鬼秤”?这启示我们坚守公平还需要做到什么? 【议学小结】 1. 如何坚守公平 (1)个人维护公平。面对利益冲突,我们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遇到不公平的行为时,我们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 【议学情境二】严打“鬼秤”需要多方合力 镜头一:市场监管总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修订出台《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针对近年来集贸市场内不法商家“缺斤短两”“计量作弊”等现象,明确经营者利用具有作弊功能的计量器具构成欺诈的,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退一赔三”的规定。《办法》将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 镜头二:2019年11月至2024年10月,陈某某为谋取利益,从上家购买具有作弊功能的电子秤及配件,通过线下和线上微信的方式将“鬼秤”卖给不同商户,用于违法销售商品。陈某某销售“鬼秤”及配件金额共计9万余元,获利约3.3万元。经过检验,送检的电子秤均不合格。2024年12月,青田县检察院以销售伪劣产品罪对陈某某提起公诉,最终法院以销售伪劣产品判处被告人陈某某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二个月,并处罚金五万元。 议学任务:结合上述案例谈谈坚守公平还需要哪些方面的合力? 【议学小结】 1. 如何坚守公平 (2)制度保障公平。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议学任务的问题设计意图通过分析该博主面对威胁时的智慧选择以及其他商户、市场管理方行为的背后成因,归纳坚守公平的举措。议题二 如何守护正义?——公民智慧与司法防线【议学情境三】秤下捉“鬼”记(一) 2024年年初,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部门接到一些关于商家电子秤称重虚高的反映,有人买回家的食材竟比商户现场称的少了30%。“拿回去对质又说不清,感觉很无奈!”经过调查,在某农贸市场经营的陆某进入了监管部门视线。 这些“鬼秤”从何而来? 记者调查发现,由于工艺简单,市场上使用的电子秤大多由小作坊生产组装。在利益驱动下,一些生产商承接组装“鬼秤”的订单。 经过办案机关调查,一条生产组装、销售,下游商贩使用“鬼秤”欺诈消费者的违法犯罪链条逐渐清晰。然而,这样的打击范围还没有触及到产业链的“核心环节”——作弊芯片的制售。 【议学任务】如果你偶然发现生产销售作弊芯片的场所,你会怎么做?为什么? 【议学小结】 如何守护正义 (1)个人守护正义 面对非正义的行为一方面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另一方面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方法,做到见义“智”为。 【议学情境四】秤下捉“鬼”记(二) 随后,公安、检察机关多次会商,共同确定了打击范围、明确证据标准。办案民警远赴广东、湖南等地,在重重线索中抽丝剥茧,最终锁定了“黑芯”生产商凌某。 在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下,这个包含芯片提供者、电子秤生产商、经销商以及不法商贩的黑色产销链被连根拔除,涉案的10余人全部落网。截至2024年12月,经诸暨市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诸暨市人民法院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分别判处凌某、王某等人有期徒刑9个月至5年2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5万元至30万元不等。市场监管部门也对陆某等商贩给予了相应的行政处罚。 【议学任务】在上述案例中,司法机关是如何实现对损害消费者权益的犯罪分子进行惩处,从而维护正义的? 【议学小结】 2. 如何守护正义 (2)司法维护正义 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 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依据,以法律准绳, 遵循程序, 平等对待当事人, 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 ②国家积极推进以司法公正为核心的司法改革,要求司法机关独立行使司法权,努力让每一个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设计意图通过对2024年年初,浙江省诸暨市市场监管部门联合多部门秤下捉“鬼” 的案例,引导学生归纳守护正义的举措。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农贸市场中出现“鬼秤”现象,引导学生思考公平正义的追求方式,案例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参与度较好,但还需优化部分内容使得课堂更生动,带动更多的学生。培根铸魂 启智润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