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 友谊的真谛 教学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1 友谊的真谛 教学课件(共23张PPT)+内嵌视频 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6.1 友谊的真谛
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认识友谊的真谛,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道德修养:理解友谊是平等的,与朋友互帮互助,共同分担,共同成长。
健全人格:积极与同学交往,培养健康人格,不自我封闭。
责任意识:感受友谊的力量,认同友谊的重要特质,学会与朋友建立真正的友谊,做到关心朋友。
学习重难点
重点
友谊的产生;友谊的特质
友谊伴随成长
难点
友谊的特质
导入新课
一个男孩在战火中背着受伤的同伴穿越封锁线,记者问他:‘为什么要冒死救他?’他的回答只有几个字:‘他是我朋友。’
思考:什么是朋友?
1.你有好朋友吗?
2.她/他什么地方最吸引你?
3.结合你的实际,选择你认为在朋友相处中最重要的三项特质。
理解
信任
正直
陪伴
帮助
平等
宽容大度
相互欣赏
亲密无间
友善
趣味相投
诚信
家庭背景相同
斤斤计较
①在共同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从陌生到
越来越熟悉和了解,逐渐建立了友谊。
②在与朋友的交往中,有欢笑也有泪水,有甜蜜也有苦涩。
③在友谊的长河里,我们经历着不同的体验,
累积着各自的感受,体悟着友谊的真谛。
1.友谊是怎样产生的?
探究与分享
结合视频,谈谈你对友谊的理解。
在真正的友谊中,我们能够得到朋友的理解和帮助、信任和忠诚、肯定和关心,享受到更多的快乐和温暖,得到精神上的支持和满足。
2.友谊的特质
(1)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以金相交,金尽则散;
以势相交,势败则倾;
以权相交,权失则弃;
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金句来“习”
这句话告诉我们什么样的友谊才能长久?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友谊的美好就在于它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家庭背景、学业成绩等,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志趣相投、志同道合的友谊,更能够经得住时间的考验和风雨的洗礼,让我们更深刻地体悟人生的美好。
(2)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用典释义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
“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出自《孟子》,意思是人与人的交往,最可贵的是互相了解;互相间的了解,最可贵的是互相知心。启示我们友谊可以超越物质条件,实现心灵的沟通与契合。
两位伟人的友谊说明了什么?
马克思和恩格斯志趣相投、志同道合,不仅在生活上互相关心,还在共产主义事业上不分你我、互相帮助、互相关怀、亲密合作的故事,说明了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启示我们珍惜友谊。
开学不久,上美术课的时候小鸣忘记带颜料,我看他急得满头大汗,就让他和我共用一盒颜料。虽然画画的时候共用一盒颜料有点儿不方便,但我还是很高兴。后来,我俩成了要好的朋友。一天,我和小鸣在图书馆复习迎考,一道数学题难倒了我。小鸣是数学高手,我向他求教,他却不耐烦地说:“明天就要考试了,哪有时间给你讲 自己看参考书吧。”我悻悻地回到座位上,心里很不是滋味……
探究与分享
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你如何看待“我”心里的滋味。
帮助朋友,是否意味着自己会受到损失?
接受朋友的帮助,也主动帮助对方;感受朋友的关怀,也主动关怀对方。我们共同分享,也相互分担,在相处中体验积极的情感,在交流中共同成长。
(3)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友谊是一种双向关系,亲密性是衡量友谊的一个重要指标,这种亲密性有以下一些表现:能够向朋友表露自己的内心秘密;对朋友充分信任,确信“自我表白”能为朋友所尊重,不会被轻易外泄或用以反对自己;等等。
知识拓展
朋友,见证了我们一起走过的成长历程。人生路上,有些朋友陪我们一程,有些朋友伴我们一生。我们应当不辜负每一段情谊,让友谊伴随我们成长。
3.友谊伴随成长
课堂小结
友谊是怎样产生的?
友谊的真谛
友谊是一种亲密的关系
友谊是平等的、双向的
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友谊的特质
友谊伴随成长
练习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学生遇到困惑时,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②师生之间良好互动,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育
③对于老师的指导意见,学生都应该无条件接受
④教与学是师生之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B
练习
墨子对弟子耕柱子要求非常严格,耕柱子很委屈地说:“我不比别人差,为何老师对我这么严格呢?”墨子拍拍他的肩膀说:“假如我要去太行山,坐一辆由黄牛和快马拉的车,我是鞭策黄牛,还是鞭策快马呢?”耕柱子不假思索地回答:“当然是鞭策快马啊!”墨子接着问:“为什么?”耕柱子回答:“因为快马经得起鞭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①与老师产生矛盾时,绝不退让
②老师的批评可以帮助我们反省自己,改进不足
③要把注意力放在老师批评的内容和用意上,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
④要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D
练习
古人云:“教学相长。”强调教与学是师生相互陪伴、相互促进、共同成长的过程。下列学生的做法中很好地体现了这一关系的有( )
①真诚、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和观点
②从不质疑老师讲授的任何知识与道理
③与老师分享自己学习感受和学习成果
④上课不专心,边看小说边听老师讲课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A
练习
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下列做法能体现这一状态的是( )
A.甲同学不喜欢某一位老师,路上遇到该老师故意绕道走
B.乙同学性格开朗,经常与老师开玩笑,给老师取绰号
C.丙同学在课余时间与老师共同探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D.丁同学在课堂上当众指责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C
练习
《礼记·学记》中有这样一段话: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日:教学相长也。这段话告诉我们( )
①我们的学习离不开老师的引领和指导
②我们与老师交流互动,也可以促进老师更好地“教”
③彼此尊重、教学相长、携手共进,是师生交往理想而美好的状态
④对于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作为学生要绝对地接受,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D
谢 谢 观 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