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课件(共18张PPT)+内嵌视频-2024-2025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18张PPT)
导入新课
清明节以祭扫祖先为核心活动,通过清理墓地、供奉祭品、焚烧纸钱等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与敬意。这一行为承载着“慎终追远”的传统伦理,帮助人们明确生命根源与道德责任。清明节通过家庭团聚祭扫、红色文化活动(如参观纪念馆、诵读经典)等方式,将爱国主义精神与民族精神代代相传,形成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
端午节既是对古代先贤的追思,也是对现代社会的启示。通过纪念屈原等历史事件,提醒人们珍惜和平、担当责任;同时,赛龙舟等习俗也融入了现代体育精神,成为全民共享的文化活动。端午节是文化传承、精神弘扬、家庭团聚与历史教育的综合体,其核心在于通过传统习俗传递爱国、诚信、团结等价值观,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
传统节日知多少
7.2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自主学习
请同学们认真阅读P62—64的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
1、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
2、如何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
“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瞻前而顾后兮,相观民之计极。”
“明明暗暗,惟时何为?”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
阅读典籍屈原《楚辞》节选
强烈的爱国情怀
坚韧不拔的精神
对真理和正义的追求
勇于探索的鲜明品格
对高洁品格的追求
1.为什么穿越千年,我们仍在棕香中纪念屈原
2.他的作品中蕴含哪些人文精神 对当今时代有何作用
诗书礼乐:指先秦的《诗经》、《尚书》、《仪礼》、《乐经》四部儒家的经书。
熏陶:比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课堂笔记——中华人文精神的作用:P59-61
历史上的中华人文精神,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探究与分享
人们常说“家和万事兴”。每个“小家”过得和和美美,国家这个“大家”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无论是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社会发展中,都要坚信“人心齐,泰山移”,团结就是力量。
古人说:“礼之用,和为贵。”人与人相处要找到彼此合适的位置,形成恰当的关系,从而达到和谐美好的状态。
和谐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思考:你还知道哪些提倡和谐的名言或事例?
名言警句:
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
安徽桐城的张英担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时,家中因为宅基纠纷,修书一封,希望他能为家中撑腰。张英回信写了一首诗:“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聚示范作用。当年秦始皇。”张家人看到信后主动让出三尺地基,邻居吴氏深受感动,也让出三尺,最终形成了一条六尺宽的巷子。“六尺巷”这一历史典故成为中国邻里和谐礼让的典范,不仅彰显了古人的高尚品德,更为我们新时代和谐社会建设提供了宝贵启示。
社会和谐的主要表现
(1)人与人之间:尊老爱幼、邻里团结、与人为善等。
(2)人与社会之间:社会各阶层、各群体平等和谐,兼
容而不冲突、协作而不对立、制衡而不掣肘、有序
而不混乱。
(3)人与自然之间: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和谐共生。
拓展提升——构建和谐社会,我们可以怎样做?
观看视频:《2024年新时代好少年——来丁丁》
2024新时代好少年来丁丁,从三岁开始学习古诗词,迄今已有超3200首诗词储备,曾两次参加央视《中国诗词大会》,完成史无前例的诗词地名飞花令,登上年度英雄榜,《人民日报》称其“诗词歌赋信手拈来”。他致力于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成立班级诗词社团,开设校红领巾广播国学专栏,带动身边人共同学习诗词。看完来丁丁的故事,请你说说我们应如何弘扬中华人文精神?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探究与分享
感受人文之星的力量
看完之后请说说你的感受?
传承中华精神,担当时代使命,共筑家国未来!
如何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P64
知识归纳
(1)我们要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2)我们要爱人利人,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3)我们应当向榜样学习,勇担使命,久久为功,争做向上向善的好少年。




本课课堂小结
做中华人文精神的弘扬者
作用
做法
渗透在诗书礼乐等精神文明的创造中,发挥了强大的
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①弘扬促进社会和谐的思想文化
②弘扬向上向善的思想文化
1.中华文化推崇“和”。和而不同,家和万事兴,和气生财,和实生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礼之用、和为贵等,这些都是老祖先留下来的宝贵财富。下列践行“和”文化的做法,恰当的是( )
①工作中要因循守旧,唯唯诺诺,不冒尖
②发展中积极促进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
③交往中谦和有礼、推已及人、以理服人
④建设中将和谐作为国家发展的中心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C
2.史书万卷,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家国情怀。“我爱我的国,我爱我的家”古今同理。“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以下名人诗句能体现这种家国情怀的是( )
①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
②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
③寄意寒星基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
④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范仲淹)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B
3.“四海之内皆兄弟”这句从《论语》摘录的经典名言高高地悬挂在联合国总部里。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 )
①中华传统文化都是优秀的文化
②立己达人、兼善天下、勇担使命
③倡导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处
④中华人文精神有着深远影响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4.2024年全国“新时代好少年”栾嘉瑞心怀航空报国的理想,刻苦学习航空知识,钻研模拟飞行技术和四旋翼无人机飞行技术,取得了多项成就。这启示我们( )
A、积极进取,向着更高更远的目标努力奋进
B、择善而行,追求至善的人生境界
C、培养求同存异、和而不同的处世方法
D、发挥中华人文精神的熏陶教化、凝聚示范作用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