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1.(2024九下·广州期中) 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答案】A【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 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符合题意;B. 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 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铁,氧化铁为红色的,而氧化铜为黑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蚕丝属于天然材料分析。C、氧化铁为红色的,氧化铜为黑色。D、根据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2.(2024九下·广州期中)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会生成大量的烟尘和有害的气体,故错误,符合题意;C. 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铅,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3.(2024九下·广州期中)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答案】D【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西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有机物和氧气,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二氧化硫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会生成酸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B、根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4.(2024九下·广州期中)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答案】B【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解析】【解答】A. 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钾离子、钠离子失衡,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故错误,符合题意;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汞、镉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5.(2024九下·广州期中)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 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D 用扇子扇煤炉火 提高煤的着火点A.A B.B C.C D.D【答案】C【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是由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不是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有咸味,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NaCl的浓度大汤咸,NaCl的浓度小汤淡,即NaCl的浓度可调节汤的咸淡,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用扇子扇煤炉火,扇子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增加了煤燃烧时的氧气供应, 煤的着火点是煤固有特性,不会改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来解答;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油污的作用来解答;C、根据氯化钠的浓度就是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来解答;D、根据用扇子扇煤炉火,扇子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增加了煤燃烧时的氧气供应量来解答。6.(2024九下·广州期中)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A. 空气湿度增大,是因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故合理,符合题意;B. 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因为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C. 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分析。B、根据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分析。C、根据原子,或者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分析。D、根据酸的概念分析。7.(2024九下·广州期中)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C.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答案】D【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钕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C、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N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0,Nd3+由Nd失去3个电子形成,则核外电子数为60-3=57,不符合题意;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60,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8.(2024九下·广州期中)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答案】C【知识点】水的净化;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9.(2024九下·广州期中)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答案】B【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A、火箭发射时需要燃料充分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低,需要液氧作为助燃剂,不符合题意;B、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物是多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C、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不符合题意;D、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燃料充分燃烧需大量氧气分析;B、根据化合反应为多变一的反应分析;C、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D、根据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分析。10.(2024九下·广州期中)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B.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答案】C【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解析】【解答】A、a与负极相连,产生气体为氢气,b与正极相连,产生气体为氧气,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B、b管收集到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符合题意;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分析;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1.(2024九下·广州期中)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N2和H2个数比1:3,不符合题意;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不符合题意;D、由前面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B、根据图示写出反应方程式,由此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分子构成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D、根据方程式确定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分析。12.(2024九下·广州期中) 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A.苹果汁(pH≈3) B.番茄汁(pH≈4)C.西瓜汁(pH≈6) D.苏打水(pH≈9)【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 苹果汁(pH≈3),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B. 番茄汁(pH≈4),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C. 西瓜汁(pH≈6),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D. 苏打水(pH≈9),溶液的pH值>7,显碱性,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值=7,显中性;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13.(2024九下·广州期中)钴(Co)的金腐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B.Co(OH)2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答案】B【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14.(2024九下·广州期中)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 结论A 碘几乎不溶于水,碘溶于汽油显现棕色,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 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C 反应后总质量减小,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后逸出的CO2的质量D 灯泡发亮,硝酸钾溶液能导电A.A B.B C.C D.D【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15.(2024九下·广州期中)完成下列跟CO2相关的题目(1)为制取CO2,需将100g36%的浓盐酸稀释至9%。①盐酸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②稀释所加蒸馏水(密度为lg/mL)的体积为 mL。(2)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3)如图所示,未打开瓶盖的可乐振荡后有气泡产生,等大部分气泡快速破裂后,以下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A.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答案】(1)HCl;300(2)锥形瓶;;AGD(3)A【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1)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其化学式为:HCl;②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即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300g,因为蒸馏水的密度为lg/mL,故需要加入蒸馏水的体积为300mL;(2)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活塞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组合为AGD;(3)未打开瓶盖的可乐振荡后有气泡产生,等大部分气泡快速破裂后,瓶内气压增大,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气体体积几乎不变,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仍为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盐酸,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2)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16.(2024九下·广州期中)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时,需称取KMnO4 。(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写仪器名称)。(3)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填写步骤名称);⑤装瓶贴签。(4)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 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KMn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5)若将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KMnO4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1g,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答案】(1)10g(2)长颈漏斗(3)溶解(4)91;<(5)2KMnO4K2MnO4+MnO2+O2↑【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1)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需称取KMnO4的质量=100g×10%=10g;(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药匙取出药品,用托盘天平称量,用量筒与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烧杯中溶解,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杯搅拌,不需要用到长颈漏斗;(3)配置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需要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④为溶解;(4)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则该量筒中实际水的体积为91mL;俯视读数时视线低于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体积偏大,相当于稀释,则该同学所配KMn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5)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溢出导致得到的固体质量减小,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分析】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液体的量取读数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平行读数;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解答。17.(2024九下·广州期中)某硫酸厂的废液中含有H2SO4,化学兴趣小组计划帮助其测定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向烧瓶中倒入20g废液样品,插入pH计测定溶液的pH,向废液样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pH交化如图所示。(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pH=7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 g。(3)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NaOH:40,H2SO4:98)(4)某同学将NaOH固体加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同学推理正确吗 你的结论和理由是 。【答案】(1)(2)16(3)4.9%(4)不正确,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由图可知,当溶液pH=7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3)设20g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解得x=0.98g则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也会升高,只通过试管壁发烫的现象,不能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1)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来解答;(2)根据溶液的pH值分析可知氢氧化钠为16克二者刚好完全反应来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的质量来解答;(4)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来解答。18.(2024九下·广州期中)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实验小组用足量形状相同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用数据采集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图)。已知在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气体体积成正比。(1)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 。(3)根据图乙可知,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Mg (填“>”、“<”或“=”)Al。(4)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g。(Mg:24,H:1,Cl:35.5)(5)实验结果可知,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 有关。【答案】(1)2Al+6HCl=2AlCl3+3H2↑(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B点反应结束,溶液温度慢慢下降恢复常温(3)=(4)0.08(5)金属活动性(金属种类)【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散失,压强减小,则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溶液温度慢慢下降恢复常温。(3)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根据图乙可知,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最终装置中的压强相同,说明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4)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40g×7.3%=2.92g,设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08g。(5)从实验结果可知,镁片和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则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金属活动性(或金属种类)有关。【分析】(1)根据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来解答;(2)根据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来解答;(3)根据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来解答;(4)根据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的方程式中已知氯化氢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氢气的质量来解答;(5)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同来解答。19.(2024九下·广州期中)“盐穴储气”是种地下储能技术,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甲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难溶于盐水C.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2)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图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溶解度:MgSO4>NaCl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3)将盐水在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①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NaCl,但检验后却发现是MgSO4。请作出合理解释: 。②停止蒸发浓缩,经 过滤得到大量MgSO4固体及母液;将母液中的NaCl分离出来,操作是 。【答案】(1)B(2)D(3)该盐水中MgSO4的含量大于NaCl,蒸发是MgSO4先达到饱和析出晶体;降温结晶;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万用瓶的使用20.(2024九下·广州期中)绿矾(FeSO4 7H2O)和胆矾(CuSO4 5H2O)在中国古代的冶金、染料等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1)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液的试剂_______(填字母序号)。A.铁丝 B.硫酸 C.铜丝(2)用途。绿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沸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 7H2OX+14H2O+SO2↑+SO3↑,SO3+H2O=H2SO4。X的化学式是 。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明理由 。(3)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钢和硫酸,其流程如图。①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 (填写“I、Ⅱ、Ⅲ、Ⅳ”)。②根据FeSO4 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蒸发浓缩,然后迅速 ,得到绿矾晶体。【答案】(1)A(2)Fe2O3;反应产生H2SO4,置于铁板上,H2SO4会与铁反应(3)Ⅱ;60;降温结晶【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1)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形成的溶液分别为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A、铁丝与硫酸亚铁不反应,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若无明显现象则是硫酸亚铁溶液,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是硫酸铜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硫酸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28个氢原子,反应后已知物中有2个硫原子、19个氧原子,28个氢原子,则X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即为Fe2O3;由于反应生成了硫酸,置于铁板上,硫酸会与铁反应,所以不能使用铁板;(3)①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Ⅰ中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Ⅱ中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Ⅲ中为硫酸亚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绿矾,不属于置换反应;Ⅳ绿矾煅烧得到硫酸,反应物为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的为Ⅱ。②根据FeSO4·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60℃时,FeSO4·7H2O的溶解度最大,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60℃,此时溶解度最大,蒸发浓缩,然后迅速降温结晶,得到绿矾晶体。【分析】(1)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可知,强者置换弱者来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以及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来解答;(3)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硫酸亚铁溶解度曲线来解答。21.(2024九下·广州期中)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常含少量的杂质氯化钠。提纯NaOH样品。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温度(℃) 0 20 60 80NaCl 35.7 36.0 37.1 38.4NaOH 42 109 174 314(1)20℃时,5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2)滤液B中含NaOH的质量 g。溶液A中,NaOH (填达到”或“未达到”)饱和状态。(3)运用数据分析说明:不能省略步骤III,因为若不蒸发95g水,则20℃时,会比前方案少析出 g氢氧化钠。【答案】(1)1.8(2)109;未达到(3)103.55【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氯化钠固体,则20℃时,5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2)经过步骤II,析出89.2g氢氧化钠固体和滤液B,此时滤液B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则滤液B中含NaOH的质量为109g;8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14g,溶液A中有水100g,样品200g(氢氧化钠最多200g),则未达到饱和状态。(3)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氢氧化钠固体,蒸发95g水,冷却到20℃时会析出氢氧化钠,若不蒸发95g水,则20℃时会比前方案少析出103.55g氢氧化钠。【分析】(1)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的含义是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来解答;(2)根据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8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14g的含义来解答;(3)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进行计算每克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来解答。1 / 1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1.(2024九下·广州期中) 广府文化独具特色,如广彩、广绣、扒龙舟、广东剪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是混合物B.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有机合成材料C.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铜D.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是化学变化2.(2024九下·广州期中) 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从我做起。下列做法不利于生态保护的是A.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B.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C.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D.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3.(2024九下·广州期中) 生机勃勃的地球离不开空气,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B.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C.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 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好4.(2024九下·广州期中)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B.服用补铁剂治疗骨质疏松症C.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D.汞、镉属于对人体有害的元素5.(2024九下·广州期中)在家务劳动中感悟化学原理。下列家务劳动涉及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 家务劳动 化学知识A 用天然气作燃料生火做饭 天然气的成分是CO和H2B 用洗洁精清洗餐具 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C 用食盐调节汤的咸淡 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D 用扇子扇煤炉火 提高煤的着火点A.A B.B C.C D.D6.(2024九下·广州期中) 对下列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空气湿度增大: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B.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原子种类发生改变C.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由运动变为静止D.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溶液中含硫酸根离子7.(2024九下·广州期中)钕(Nd)等稀土元素是一类有重要用途的资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钕属于非金属元素 B.一个钕原子的质量为144.2gC.Nd3+的核外电子数为60 D.一个钕原子含60个质子8.(2024九下·广州期中)某学习小组制作的净水器如图,关于该净水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能把自来水变成纯净物 B.能除尽水中的可溶性杂质C.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D.净水时水最后流经小卵石9.(2024九下·广州期中)液氢、煤油(含C、H元素)、液氧可用作神舟飞船运载火箭的推进剂,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火箭发射时仅靠空气不足以使燃料充分燃烧B.液氢和煤油完全燃烧的反应都是化合反应C.液氢是高能燃料且燃烧后的产物无污染D.飞船进入轨道后主要利用太阳能维持工作10.(2024九下·广州期中)用电解水实验探究水的元素组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B.b管中的气体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C.该探究说明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11.(2024九下·广州期中)N2是重要的化工原料,N2和H2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N2的化学性质很活泼B.和按个数比1:1进行该反应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3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12.(2024九下·广州期中) 下列果汁或饮料中,呈弱碱性的是A.苹果汁(pH≈3) B.番茄汁(pH≈4)C.西瓜汁(pH≈6) D.苏打水(pH≈9)13.(2024九下·广州期中)钴(Co)的金腐活动性与铁相似,钴的化合物相关性质如表。下列预测合理的是物质 CoO Co(OH)2 CoCl2 CoCO3在水中的溶解性 难溶,灰绿色固体 难溶,粉红色固体 易溶,溶液呈粉红色 难溶,粉红色固体A.Co能从MgCl2溶液中置换出MgB.Co(OH)2能与盐酸反应得到粉红色溶液C.CoCO3能与盐酸反应生成H2D.Co(OH)2可由Co与NaOH溶液反应14.(2024九下·广州期中)关于下列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选项 实验 结论A 碘几乎不溶于水,碘溶于汽油显现棕色,说明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B 试管壁发烫,说明物质溶解过程伴随热量变化C 反应后总质量减小,减少的质量等于生成后逸出的CO2的质量D 灯泡发亮,硝酸钾溶液能导电A.A B.B C.C D.D15.(2024九下·广州期中)完成下列跟CO2相关的题目(1)为制取CO2,需将100g36%的浓盐酸稀释至9%。①盐酸的溶质为 (填化学式)。②稀释所加蒸馏水(密度为lg/mL)的体积为 mL。(2)仪器A的名称是 。实验室常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组装一套可控制反应速率的发生装置,应从图中选择的装置组合是 。(3)如图所示,未打开瓶盖的可乐振荡后有气泡产生,等大部分气泡快速破裂后,以下现象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_______。A.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B.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大C.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种类发生变化D.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大小发生变化16.(2024九下·广州期中)实验室里,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回答下列问题:(1)配制该溶液时,需称取KMnO4 。(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下列仪器中不需要的是 (填写仪器名称)。(3)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 (填写步骤名称);⑤装瓶贴签。(4)该同学用100mL量筒量取实验所用的蒸馏水,读数视线如图所示,量筒中水的实际体积为 mL;若其他操作均正确,该同学所配KMn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填“>”、“<”或“=”)10%。(水的密度为1g/cm3)(5)若将2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的KMnO4溶液,加热蒸干所得固体的质量小于1g,原因可能是 (用化学方程式解释)。17.(2024九下·广州期中)某硫酸厂的废液中含有H2SO4,化学兴趣小组计划帮助其测定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实验步骤:向烧瓶中倒入20g废液样品,插入pH计测定溶液的pH,向废液样品中逐滴加入5%的NaOH溶液。实验过程中溶液pH交化如图所示。(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当溶液pH=7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 g。(3)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 。(NaOH:40,H2SO4:98)(4)某同学将NaOH固体加入装有稀硫酸的试管中并振荡,试管壁发烫,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该同学推理正确吗 你的结论和理由是 。18.(2024九下·广州期中)为了探究影响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因素,某实验小组用足量形状相同的镁片和铝片分别与40g溶质质量分数为7.3%的稀盐酸反应,用数据采集器测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如图)。已知在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气体体积成正比。(1)写出铝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 。(3)根据图乙可知,充分反应后产生氢气的质量:Mg (填“>”、“<”或“=”)Al。(4)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 g。(Mg:24,H:1,Cl:35.5)(5)实验结果可知,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 有关。19.(2024九下·广州期中)“盐穴储气”是种地下储能技术,进气时采集盐水注水时排天然气,原理如图甲所示:(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天然气是可再生能源 B.天然气难溶于盐水C.从m端进气可采集盐水 D.从n端进水可排天然气(2)采集的盐水主要含NaCl和少量MgSO4,根据图乙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溶解度:MgSO4>NaClB.MgSO4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C.a℃时,MgSO4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0%D.将盐水蒸发结晶,可得到较纯的NaCl(3)将盐水在80℃蒸发浓缩,至有少量固体析出。①分析溶解度曲线,推测析出的少量固体是NaCl,但检验后却发现是MgSO4。请作出合理解释: 。②停止蒸发浓缩,经 过滤得到大量MgSO4固体及母液;将母液中的NaCl分离出来,操作是 。20.(2024九下·广州期中)绿矾(FeSO4 7H2O)和胆矾(CuSO4 5H2O)在中国古代的冶金、染料等行业具有重要的作用。两者都是含结晶水的盐,为蓝绿色晶体。(1)鉴别。绿矾和胆矾的固体以及溶液,从外观来看都不易区别。请选择能鉴别出这两种液的试剂_______(填字母序号)。A.铁丝 B.硫酸 C.铜丝(2)用途。绿矾和胆矾都可以用来制取“矾油”,即硫酸。《图经本草》中描述了加热绿矾取稀硫酸的过程:取此一物(绿矾),置于铁板上,聚炭封之,囊袋吹令火炽,其矾沸出,色赤如融金汁。发生的化学方程式:2FeSO4 7H2OX+14H2O+SO2↑+SO3↑,SO3+H2O=H2SO4。X的化学式是 。用化学的观点看,此方法所用容器有缺陷,请指出并明理由 。(3)转化。北宋曾大规模进行湿法炼钢和硫酸,其流程如图。①该流程中属于置换反应的步骤是 (填写“I、Ⅱ、Ⅲ、Ⅳ”)。②根据FeSO4 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 ℃,蒸发浓缩,然后迅速 ,得到绿矾晶体。21.(2024九下·广州期中)氢氧化钠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产过程中常含少量的杂质氯化钠。提纯NaOH样品。某同学进行如图实验:氯化钠和氢氧化钠的部分溶解度数据如表:温度(℃) 0 20 60 80NaCl 35.7 36.0 37.1 38.4NaOH 42 109 174 314(1)20℃时,5g水中最多溶解NaCl g。(2)滤液B中含NaOH的质量 g。溶液A中,NaOH (填达到”或“未达到”)饱和状态。(3)运用数据分析说明:不能省略步骤III,因为若不蒸发95g水,则20℃时,会比前方案少析出 g氢氧化钠。答案解析部分1.【答案】A【知识点】基础知识点归纳【解析】【解答】A. 烧制陶瓷的主要原料黏土中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正确,符合题意;B. 制作广绣的蚕丝属于天然材料,故错误,不符合题意;C. 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是氧化铁,氧化铁为红色的,而氧化铜为黑色,故错误,不符合题意;D. 将彩纸剪成精美的图案,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混合物的概念分析。B、根据蚕丝属于天然材料分析。C、氧化铁为红色的,氧化铜为黑色。D、根据物理变化的特点分析。2.【答案】B【知识点】空气的污染与防治【解析】【解答】A.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用品,减少白色污染,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将生活垃圾集中露天焚烧,会生成大量的烟尘和有害的气体,故错误,符合题意;C. 从废旧汽车蓄电池中回收金属铅,蓄电池中含有硫酸铅,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研发和使用更加低毒高效的农药,有利于保护环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保护环境的措施分析。3.【答案】D【知识点】空气的组成;空气的污染与防治;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解析】【解答】A. 稀有气体通电会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稀有气体可用于霓虹灯的制作,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西二氧化碳和水反应会生成有机物和氧气,CO2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 SO2排放是导致酸雨的原因之一,二氧化硫与水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会生成酸雨,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故错误,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稀有气体的性质分析。B、根据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分析。C、根据酸雨的形成原因分析。D、PM2.5的含量越高空气质量越差。4.【答案】B【知识点】人体的元素组成与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有害化学物质的性质与人体健康【解析】【解答】A. 运动后人体中的部分矿物质会随汗液排出,钾离子、钠离子失衡,饮用运动饮料补充钠、钾等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 钙是人体骨骼的重要组成元素,服用补钙剂治疗骨质疏松症, 故错误,符合题意;C. 缺锌会影响青少年生长发育,会引起食欲不振,生长迟缓,发育不良,故正确,不符合题意;D. 汞、镉属于重金属,对人体有害的元素,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根据常见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分析。5.【答案】C【知识点】乳化现象与乳化作用;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燃烧与燃烧的条件;化石燃料的利用与保护【解析】【解答】A 、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用洗洁精清洗餐具是由于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不是洗洁精与油污发生中和反应,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氯化钠有咸味,食盐和水的比例影响NaCl的浓度,NaCl的浓度大汤咸,NaCl的浓度小汤淡,即NaCl的浓度可调节汤的咸淡,该说法正确,符合题意;D、用扇子扇煤炉火,扇子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增加了煤燃烧时的氧气供应, 煤的着火点是煤固有特性,不会改变,该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来解答;B、根据洗涤剂具有乳化油污的作用来解答;C、根据氯化钠的浓度就是氯化钠和水的质量比来解答;D、根据用扇子扇煤炉火,扇子扇风提供了充足的氧气,从而增加了煤燃烧时的氧气供应量来解答。6.【答案】A【知识点】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酸、碱、盐的概念【解析】【解答】A. 空气湿度增大,是因为单位体积空气中水分子数目增多, 故合理,符合题意;B. 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因为原子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只是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改变,有新物质生成,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C. CO2气体制成干冰,二氧化碳分子也是在不断运动的, 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D. 稀硫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溶液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故不合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A、根据空气湿度增大的原因分析。B、根据石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金刚石,有新物质生成分析。C、根据原子,或者分子在不断运动的分析。D、根据酸的概念分析。7.【答案】D【知识点】离子或物质的共存问题;原子的有关数量计算;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解析】【解答】A、钕名称带“钅”,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钕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4.2,单位为“1”不是“g”,不符合题意;C、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则Nd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60,Nd3+由Nd失去3个电子形成,则核外电子数为60-3=57,不符合题意;D、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60,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名称带“钅”的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分析;B、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最下方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分析;C、根据元素周期表一格中,左上角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分析;D、根据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分析。8.【答案】C【知识点】水的净化;水质检测及自制净水器9.【答案】B【知识点】化合反应及其应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氢气的用途和氢能的优缺点【解析】【解答】A、火箭发射时需要燃料充分的燃烧,释放出大量的能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低,需要液氧作为助燃剂,不符合题意;B、煤油含有碳、氢元素,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等,生成物是多种物质,不是化合反应。符合题意;C、液氢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是高能燃料,燃烧后的产物是水,对环境无污染,不符合题意;D、飞船进入轨道后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分析】A、根据燃料充分燃烧需大量氧气分析;B、根据化合反应为多变一的反应分析;C、根据氢气燃烧产物为水无污染分析;D、根据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分析。10.【答案】C【知识点】电解水实验【解析】【解答】A、a与负极相连,产生气体为氢气,b与正极相连,产生气体为氧气,a管和b管中气体体积比约为2:1,不符合题意;B、b管收集到的是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烧得更旺,不符合题意;C、电解水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中不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符合题意;D、该探究的依据是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A、根据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产生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分析;B、根据氧气的助燃性分析;C、根据物质由元素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其分子由原子构成分析;D、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分析。11.【答案】D【知识点】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化学方程式的概念、读法和含义;化学式的相关计算;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解析】【解答】A、常温下氮气化学性质稳定,不符合题意;B、由图示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所以N2和H2个数比1:3,不符合题意;C、中N、H元素的质量比为14:3,不符合题意;D、由前面方程式可知,该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和数目发生变化,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A、根据氮气化学性质稳定分析;B、根据图示写出反应方程式,由此确定分子个数比分析;C、根据分子构成及元素质量比为相对原子质量×原子个数之比分析;D、根据方程式确定分子数目的变化情况分析。12.【答案】D【知识点】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A. 苹果汁(pH≈3),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B. 番茄汁(pH≈4),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C. 西瓜汁(pH≈6), 溶液的pH值<7,显酸性,故不符合题意;D. 苏打水(pH≈9),溶液的pH值>7,显碱性,故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溶液的pH值=7,显中性;溶液的pH值>7,显碱性,从7到14,碱性逐渐增强。13.【答案】B【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14.【答案】B【知识点】溶液的组成及特点;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生石灰的性质与用途15.【答案】(1)HCl;300(2)锥形瓶;;AGD(3)A【知识点】用水稀释改变浓度的方法;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分子的定义与分子的特性;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解析】【解答】(1)①盐酸是氯化氢的水溶液,故盐酸的溶质是氯化氢,其化学式为:HCl;②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设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x,则,即需要加入蒸馏水的质量为300g,因为蒸馏水的密度为lg/mL,故需要加入蒸馏水的体积为300mL;(2)由图可知,仪器A的名称是锥形瓶;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分液漏斗可以通过控制活塞来控制液体滴加的速度,从而控制反应速率,故发生装置组合为AGD;(3)未打开瓶盖的可乐振荡后有气泡产生,等大部分气泡快速破裂后,瓶内气压增大,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数目增多,气体体积几乎不变,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间隔变小,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种类没有发生变化,仍为二氧化碳分子和水分子,可乐上方空间瓶内气体分子的大小没有发生变化。故答案为:A.【分析】(1)根据氯化氢气体的水溶液是盐酸,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来解答;(2)根据实验室常见仪器,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来选择发生装置,气体的密度和溶解性来选择收集装置,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3)根据二氧化碳溶于水形成碳酸,碳酸分解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来解答。16.【答案】(1)10g(2)长颈漏斗(3)溶解(4)91;<(5)2KMnO4K2MnO4+MnO2+O2↑【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氧气的实验室制法;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解析】【解答】(1)配制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需称取KMnO4的质量=100g×10%=10g;(2)配制溶液的过程中,需要用药匙取出药品,用托盘天平称量,用量筒与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在烧杯中溶解,溶解过程中用玻璃杯搅拌,不需要用到长颈漏斗;(3)配置10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KMnO4溶液,需要计算、称量、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故④为溶解;(4)读取量筒中液体体积时视线与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则该量筒中实际水的体积为91mL;俯视读数时视线低于凹液面最低处,读数偏小,实际量取的体积偏大,相当于稀释,则该同学所配KMnO4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10%;(5)高锰酸钾受热会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氧气溢出导致得到的固体质量减小,化学方程式为:2KMnO4K2MnO4+MnO2+O2↑。【分析】根据配制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操作步骤是计算、称量、溶解、装瓶贴标签,液体的量取读数视线与液体的凹液面平行读数;高锰酸钾受热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来解答。17.【答案】(1)(2)16(3)4.9%(4)不正确,NaOH固体溶于水是放热的【知识点】溶解时的吸热或放热现象;碱的化学性质;溶液的酸碱性与pH值的关系【解析】【解答】(1)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方程式为;(2)由图可知,当溶液pH=7时,消耗的NaOH溶液的质量为16g;(3)设20g废液中硫酸的质量为x,解得x=0.98g则该废液中H2SO4的质量分数为;(4)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溶液温度也会升高,只通过试管壁发烫的现象,不能得出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分析】(1)根据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来解答;(2)根据溶液的pH值分析可知氢氧化钠为16克二者刚好完全反应来解答;(3)根据氢氧化钠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的方程式中已知氢氧化钠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硫酸的质量来解答;(4)根据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来解答。18.【答案】(1)2Al+6HCl=2AlCl3+3H2↑(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B点反应结束,溶液温度慢慢下降恢复常温(3)=(4)0.08(5)金属活动性(金属种类)【知识点】金属的化学性质;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解析】【解答】(1)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的方程式为2Al+6HCl=2AlCl3+3H2↑。(2)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时间的推移,热量散失,压强减小,则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溶液温度慢慢下降恢复常温。(3)相同温度下,装置内压强与产生气体的体积成正比,根据图乙可知,充分反应冷却至室温后,最终装置中的压强相同,说明生成氢气的体积相同,则两种金属与酸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4)参加反应的稀盐酸质量为40g×7.3%=2.92g,设镁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x,则镁片与稀盐酸反应产生氢气的质量为0.08g。(5)从实验结果可知,镁片和铝片与稀盐酸反应的速率不同,则金属与酸反应速率的快慢与金属活动性(或金属种类)有关。【分析】(1)根据铝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氢气来解答;(2)根据镁与盐酸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来解答;(3)根据等质量的酸与足量的金属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相等来解答;(4)根据镁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的方程式中已知氯化氢的质量和式量来计算氢气的质量来解答;(5)根据金属的活泼性强弱与酸反应的速度不同来解答。19.【答案】(1)B(2)D(3)该盐水中MgSO4的含量大于NaCl,蒸发是MgSO4先达到饱和析出晶体;降温结晶;加热蒸发溶剂至有较多晶体析出,趁热过滤【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万用瓶的使用20.【答案】(1)A(2)Fe2O3;反应产生H2SO4,置于铁板上,H2SO4会与铁反应(3)Ⅱ;60;降温结晶【知识点】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作用;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置换反应及其应用;物质的检验、鉴别【解析】【解答】(1)绿矾(FeSO4·7H2O)和胆矾(CuSO4·5H2O)形成的溶液分别为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A、铁丝与硫酸亚铁不反应,铁丝与硫酸铜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故若无明显现象则是硫酸亚铁溶液,铁丝表面有红色物质生成的是硫酸铜溶液,现象不同,可以鉴别,符合题意;B、硫酸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C、铜与硫酸亚铁溶液和硫酸铜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可以鉴别,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有2个铁原子、2个硫原子、22个氧原子,28个氢原子,反应后已知物中有2个硫原子、19个氧原子,28个氢原子,则X中有2个铁原子、3个氧原子,即为Fe2O3;由于反应生成了硫酸,置于铁板上,硫酸会与铁反应,所以不能使用铁板;(3)①置换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Ⅰ中反应物为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Ⅱ中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属于置换反应;Ⅲ中为硫酸亚铁溶液蒸发结晶得到绿矾,不属于置换反应;Ⅳ绿矾煅烧得到硫酸,反应物为一种,不属于置换反应;故属于置换反应的为Ⅱ。②根据FeSO4·7H2O溶解度曲线(如图),60℃时,FeSO4·7H2O的溶解度最大,可推测流程中“煎熬”的方法是:将溶液升温至60℃,此时溶解度最大,蒸发浓缩,然后迅速降温结晶,得到绿矾晶体。【分析】(1)根据金属活泼性顺序可知,强者置换弱者来解答;(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以及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来解答;(3)根据置换反应的概念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硫酸亚铁溶解度曲线来解答。21.【答案】(1)1.8(2)109;未达到(3)103.55【知识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及相关计算【解析】【解答】(1)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氯化钠固体,则20℃时,5g水中最多溶解NaCl的质量为;(2)经过步骤II,析出89.2g氢氧化钠固体和滤液B,此时滤液B为氢氧化钠的饱和溶液。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则滤液B中含NaOH的质量为109g;8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14g,溶液A中有水100g,样品200g(氢氧化钠最多200g),则未达到饱和状态。(3)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109g氢氧化钠固体,蒸发95g水,冷却到20℃时会析出氢氧化钠,若不蒸发95g水,则20℃时会比前方案少析出103.55g氢氧化钠。【分析】(1)根据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的含义是该温度下100克水中最多溶解36克氯化钠达到饱和状态来解答;(2)根据2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109g,80℃时氢氧化钠的溶解度为314g的含义来解答;(3)一定温度下物质的溶解度的含义进行计算每克水中溶解一定量的溶质达到饱和状态来解答。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学生版).docx 广东省广州市铁一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下学期3月阶段性练习化学试题(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