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TEXT后周课堂导入多国推出疫情补贴2020年05月15日 新浪网店铺停业、城市封闭……疫情阴影笼罩下,许多行业停摆,世界经济受到严重打击。对此,许多国家都推出了各种“补贴”。美国:联邦政府特批了纾困救济,规定年收入75000美元及以下的员工可收到1200美元纾困支票,收入每多100元就少拿5%,参考数据来自申请者2018年或2019年的纳税申报单。日本:为每位国民发放10万日元,满足条件的在日外国人也可以申请领取。英国:政府推出了“薪酬计划”,雇主可以申请每月最高2500英镑的现金补助,以支付员工工资;加拿大:各级政府向企业提供无息贷款、工资补贴,还向失去收入人士提供普惠救济金及就业保险金。德国:政府向小微企业、个体经营户发放500亿欧元补助款 ……体现了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国家的福利政策第19课 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课标要求:通过了解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变化,认识其发展中的成就与问题。唯物史观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结构和社会运动的主要表现,加深对资本主义社会本质的理解;时空观念 认识资本主义国家的新变化所处的特定时空环境,抓住其特定时空背景和阶段特征;史料实证 了解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在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及表现;历史解释 了解国家干预、世界贸易组织、福利国家、民权运动等概念,认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曲折历程及发展趋势;家国情怀 掌握新变化所触及的主要是统治的手段和方法,并没有克服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从而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一、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1929年20世纪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1995年经济大危机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建立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国家加强干预经济“福利国家”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学会运动“滞涨”危机减少对经济的干预世界贸易组织成立时空坐标一、 国家的宏观调控二、科学技术的新发展:三、 社会结构的新变化:四、“福利国家”与社会运动:结构框架国内:国家干预经济增加国际:建立国际经济体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社会阶层结构社会政策、社会矛盾一、二战后影响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因素材料一 1914-1945年,资本主义政治制度遭遇了空前严重的危机,接连遭遇了两次世界大战、俄国十月革命、30年代经济大危机、法西斯主义四大冲击,使资本主义摇摇欲坠,政治制度备受怀疑。二战后,西方政治制度再次面临历史环境的重大变化。(1)战后西方多数国家经济破败,难以照旧维持统治。饱受贫困和战争之苦的西方人民强烈要求有确实的生活保障、更多的社会权利和经济权利,民主呼声高涨。(2)出现东、西方两大对抗阵营,全面展开冷战。较长时期内,西方对这一斗争并无把握。(3)殖民主义体系走向瓦解。(4)战后新科技革命,逐步对西方社会产生重大变革影响。在此历史环境下,民主潮流不可阻挡,加之危机时代的生死存亡教训,迫使统治阶级重新巩固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齐世荣 廖学盛《20世纪的历史巨变》材料二 20世纪前期的危机打碎了资本主义长期以来对自身的乐观自信,基于古典自由主义的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政策在危机面前基本失效,资本主义不得不加强自我认识,以寻求破解危机的出路。战后资本主义对自身认识的不断深化为资本主义继续改革和调整提供了思想和理论基础,资本主义的统治也不断运用基于深刻的自我认识而提出的经济和政治理论。——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材料三 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出现在资本主义国家,使它们既获得了高额利润,也有能力对其社会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一、二战后影响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因素人民要求生活保障和政治权利第三次科技革命提供物质基础资本主义对自身认识到的深化东西方两大阵营的对抗殖民主义体系瓦解国 内国 际30年代经济危机的教训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1)国家宏观调控的释义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利用经济政策和法规、信息导向、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2)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①对经济危机与战争的深刻反思材料一 在二、三十年代的大危机中,由于没有制度性的协调平台,各国以邻为壑的危机对策不仅大大加深了危机,而且也成为导致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章百家《对20世纪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材料二 战争给英国带来的是“胜利与悲剧”。“现在的欧洲是什么呢?它是一堆瓦砾,是一个藏骸所,是瘟疫和仇恨的发源地......即使我们卖掉了我们的全部黄金和国外资产,也不能付清订货的一半贷款。”——英国首相丘吉尔在1947年的讲话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2)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②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就在西方世界遭遇经济危机的时候,新生国家苏联却是风景那边独好。从1928年到1932 年,也就是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大萧条的那几年,苏联实施了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从农业国一跃成为工业国,整个社会一派欣欣向荣。苏联五年建设计划的成功引起了西方政治家和经济学家的高度关注。——《大国崛起》③罗斯福新政提供成功案例1933年罗斯福就任美国总统后,立即实行“新政”。他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农业、工业、社会救济、公共工程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使美国政府承担起保障经济稳定和发展的责任。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2)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当商品供给大于需求时,政府就应当通过举办公共工程、降低利利率等刺激消费和增加投资;当需求大于供给时,就采取相反的措施。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这是对传统资本主义经济理论的一次革命。——凯恩斯《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④凯恩斯主义提供理论支持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外部刺激成功范例社会主义的冲击与影响深刻反思理论支持罗斯福新政凯恩斯主义市场主导市场经济为基础+国家干预为核心(2)国家宏观调控的背景——知识小结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3)国家宏观调控的措施① 加大政府在公共事业领域的开支,增加就业机会,刺激消费需求;② 制订经济发展计划,促进经济协调发展;③ 利用信贷、利率、税收等经济杠杆实施宏观调控。1946年杜鲁门签署《1946年就业法》,调节就业和失业;削减军费支出和国家投资基本建设。二战后,英国通过法令把英格兰银行、民用航空、煤矿、铁路等8个部门收归国有。戴高乐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强有力干预与管理,国有化重点是煤炭、电力、钢铁等六个基础部门,并为基础工业部门规定为期四年的生产指标,法国经济迎来“辉煌的30年”。1955年,日本出台第一个长期发展经济《经济自立五年计划》。1960年日本政府制定《国民收入倍增计划》,重点是充实社会资本,改善公共设施,社会保险“从救贫转向扶贫”,把人才培养纳入“计划”。——摘编自徐蓝《世界近现代史1500-2007》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4)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阶段①二战结束至70年代初期:取得一定成效,经济增长较快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4)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阶段② 20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经济增长停滞、通货膨胀严重)现象 时间 1950-1973 1974-1982主要资本主义国家GDP 6% 2.4%通货膨胀率 3.4% 9.9%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国家的宏观调控(4)国家宏观调控的发展阶段③ 20世纪80年代:进行调整,适当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政府并不能解决问题,政府本身就是问题。——美国总统里根削减内容 1982年 1983年 1984年医疗、社会保险 3.5 4.8 5.9医疗、住房补贴 1 1.2 1.7其他项目 21.8 7 3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2.构建国际经济体系(1)构建国际金融体系—“布雷顿森林体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标志宗旨资金来源确定 原则稳定国际汇率,为成员国提供短期贷款缓解收支不平衡为成员国提供长期贷款,促进经济恢复和发展这两个组织由成员国认缴资金①根据认缴资金的数额决定投票权的多少②实行固定汇率制。美元与黄金挂钩,1盎司黄金=35美元;其他会员国货币与美元挂钩,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双挂钩)。(2)构建国际贸易体系——“关贸总协定”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2.构建国际经济体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国际性多边协定)与关贸总协定相比,世贸组织对所有成员国都有严格的法律约束,协议除了处理货物贸易,还涉及服务贸易和知识产权。世界贸易组织(国际性经济组织)1995年以美国为主导以美元为中心一个中心,两个体系,三大支柱三大支柱加强在金融、投资和贸易等领域的国际协调,维护经济秩序世界贸易向制度化、体系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秩序得以稳定和维护。但确立了美国的主导地位,服从于维护美国世界经济霸主地位。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世界银行 关贸总协定 世贸组织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1)条件①理论支持:20世纪科学理论的重大突破,如相对论的提出和量子力学的发展,将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引向了微观领域;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的问世;②社会条件:二战期间,科学技术获得一定发展。相对论的提出者爱因斯坦量子理论提出者普朗克1945年广岛原子弹爆炸原子能被用于战争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美国国防部用于弹道计算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2)表现① 原子能的开发利用;② 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互联网的建立;③ 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迅速发展;④ 各种新材料的出现;⑤ 生物工程技术的突破等。原子能的开发利用美国拜伦核电站空间技术—嫦娥四号海洋技术—蛟龙号生物技术—克隆羊多莉各种新材料的出现防辐射银离子孕妇装电子计算机和互联网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3.科学技术的新发展(3)作用这些新的科技成果使社会发展进入信息时代,劳动方式日益自动化和智能化,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4.社会结构的新变化(1)原因科学技术的发展带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生产力生产关系第三次科技革命第三产业兴起服务业人口比重增加(2)表现① 农业和工业就业人口所占比重下降,从事服务业人口所占比重上升。美国三大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变化1950年 1995年 2012年第一产业 6% 2% 1.2 %第二产业 36% 27% 21.9 %第三产业 58% 71% 76.9 %——李琮《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发展》第三产业:提供各种劳务的服务业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2)表现4.社会结构的新变化②“中间阶层”人数增加中间阶层:是来自社会分层理论的一个概念。自20世纪40年代起,西方几个主要的现代化国家的社会分层结构中,均先后出现了以管理人员和公职人员为主的新中间阶层,亦称“中产阶层”、“新中产阶级”。20世纪80年代以来,稳定保持在发达国家人口比例的25%-30%左右,已成为推动现代化社会发展、引导社会消费、稳定社会形势、定型社会规范及主流社会价值观的主体力量。金字塔不拥有生产资料,受雇佣经营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中间阶层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福利国家的含义与实质5.建立福利国家① 是指国家通过构建社会保障体系,保证个人和家庭的经济安全;通过加大社会服务开支,保证全体公民享受较好的公共福利。② 实质: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再分配。(2)建立福利国家的目的(我们的)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如果自由社会不能帮助众多的穷人,就不能保全少数富人。——美国总统肯尼迪缩小贫富差距,缓和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维护资本主义统治。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3)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5.福利国家的建立阶段 时间逐渐兴起成功实践日渐完备缩小规模20世纪四十年代后期到五十年代20世纪三十年代罗斯福新政20世纪六十至七十年代初期20世纪八十年代加强国家干预减少国家干预二战后-70年代初黄金时期70年代滞胀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4)评价福利国家5.福利国家的建立资本主义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抑制贫富差距的税收政策、扶贫计划以及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通过对国民收入再分配,引起西方社会结构和阶级关系的重大变化,工人的生活早已不再是“贫困的积累”,衡量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当今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大都在0.4以下。——《从混合经济形成看两大经济思想体系融合》蔡继明美国人口普查局定义的3700万“穷人”中展示的却是另一种景观:他们不仅有足够的食品,还拥有彩电、冰箱、洗衣机……每月可领到生活补助,可以免费医疗…… 。——《市场报》另一只眼看美国积极影响:缓和收入分配不平等,保持社会稳定起到一定积极作用。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4)评价福利国家5.福利国家的建立消极影响:增加财政支出,政府不堪重负;助长了惰性,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英国)社会福利计划的各项开支占到了公共支出总额的50%。……(瑞典)主要靠借债和赤字预算来维持社会福利的各项开支。……在各国社会福利开支仍在不断增加的同时,各国的经济增长速度大幅度下降。……70%以上的美国人反对政府在福利救济方面花更多的钱。——陈银娥《现代社会的福利制度》英国最懒家族。英格兰西北小城布来克朴的麦高雷一家一母五女,六人都不外出工作,她们和8条宠物狗住在一套政府提供的房子里,收入居然也近3万英镑,被称为英国最懒家族。虽然年入3万英镑现钞,她一家居然还不知足,抱怨住的太挤,正申请更宽敞的大福利房。——《生活日报》反对消减社会福利的示威游行政府财政不堪重负请你支支招:怎样做才能使福利国家更长久?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1)原因6.社会运动的兴起① 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通过加强国家干预来缓解社会矛盾,但未触动造成不平等和贫困的资本主义生产资料所有制。②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们思想观念的变革,致力于改变社会。美国黑人民权运动妇女运动反越战运动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6.社会运动的兴起①美国黑人民权运动(2)主要代表◆原因:美国早在内战时已废除黑人奴隶制度,但美国社会对黑人的歧视仍广泛存在。◆目的:为了争取自己的平等权利。◆成果:迫使美国国会通过民权法案,宣布种族隔离和歧视政策为非法。1963年8月28日,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马丁 路德 金(1929—1968)在林肯纪念堂发表了著名的演讲《我有一个梦想》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我梦想有一天,在佐治亚的红山上,昔日奴隶的儿子将能够和昔日奴隶主的儿子坐在一起,共叙兄弟情谊。……我梦想有一天,我的四个孩子将在一个不是以他们的肤色,而是以他们的品格优劣来评价他们的国度里生活。林登·约翰逊总统签署了1964年民权法案民权法案宣布了因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或来源国而有的歧视性行为为非法。禁止了公民投票中的不平等待遇以及在学校、工作场所和公共空间中的种族隔离。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马丁 路德 金演讲《我有一个梦想》”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6.社会运动的兴起②妇女运动: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权利。(2)主要代表◆原因:资本主义国家对妇女的歧视长期存在。二战后,越来越多的妇女参加工作,在经济生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目的:争取妇女与男子平等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等方面的权利。◆成果:大多数国家的妇女获得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建立了维护妇女权益的机构。国际法中《消除对妇女一切形式歧视公约》(CEDAW)是联合国为消除对妇女的歧视、争取性别平等制定的一份重要国际人权文书。联合国在1979年12月18日的大会上通过该有关议案,并于1981年9月起生效。该公约确立规则,保障妇女在政治、法律、工作、教育、医疗服务、商业活动和家庭关系等各方面的权利。二、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表现6.社会运动的兴起③ 学生运动(2)主要代表反越战运动1961年,美国卷入越南战争后,随着越战的深入,战争的残酷与非正义性,民众反战情绪高涨。1969年5月22日,美国爆发反越战运动,从纽约到加利福尼亚,学生们占领了大学校园,抗议进行越南战争。1970年5月,美国历史上第一次全国学生总罢课爆发,多所大专院校的师生罢课罢教参加反战运动,10多万学生涌人华盛顿进行抗议。直到1973年美军全部撤出越南,反越战运动最终结束。◆原因:20世纪60年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人权观念加强和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美苏冷战等国内外问题影响着青年学生。◆代表:美国学生反对美国侵略越南战争。1929经济大危机15001600170018001900全球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第一次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自 由 放 任 政 策国内经济调整国际重建秩序1945二战国家垄断资本主义1933年19世纪晚期自 由 主 义重 商 主 义凯 恩 斯 主 义工场手工业工厂制度自由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垄断组织二战后经济恢复和发展国家干预经济回顾: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商业资本主义生产组织形式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经济政策经济思想分 散 走 向 整 体贸易保护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世界联系冷战两极格局课堂小结今天回头来看美国走过的百年中……基本上在原有的思想和政体的框架内不断更新、变化……一个世纪独领风骚,其秘诀在于渐进主义的改良。——资中筠《二十世纪的美国》【透现象看本质】无论自由放任、国家干预,还是建立福利国家,实质都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发展,其目的都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但是这些变化使资本主义焕发出新的活力。变化——统治的手段方法不变——资本主义制度课堂小结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经济政策社会政策国家的宏观调控构建国际经济体系科学技术的新发展增长途径国际协调福利国家的建立阶级关系社会结构的变化社会矛盾社会运动的兴起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调节和发展人民要求科技革命自身认识深化两大阵营对抗殖民体系瓦解大危机教训课堂小结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启示【以史为鉴】国家的宏观调控深化改革,国家调控与市场调节相结合构建国际经济体系福利国家的建立积极融入全球化科学技术的新发展重视科技、教育加强社会保障体系社会结构的变化三个产业协调发展实战演练1.英国历史学家霍布斯鲍姆认为:西方资本主义如何在大灾难中死里逃生和出现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繁荣,“或许是20世纪历史学者所面对的最大题目”。面对这一“最大题目”,西方各国所采取的重要措施是A.采取自由主义政策 B.实行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实施福利国家政策 D.建立新国际货币体系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政策调整,建立起包括医疗保健、养老、住房、失业保险和教育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其主要目的是A. 改善劳资关系 B.增加就业渠道C.避免经济波动 D.缓和社会矛盾BD3.1965到1991年,法国第三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从39%提高到68%,实现了经济重心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又从第二产业向第三产业的转移。促使法国产业结构发生如此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 B.国际分工格局的影响C.科学技术进步的推动 D.国家经济政策的指导4.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经济增长停滞、物价持续猛涨的现象,各国立即进行调整,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该“调整”的实质是A.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B.恢复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C.扩大“福利国家”的规模D.放弃之前凯恩斯主义理论CA实战演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