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历史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质量测试
历史卷
(满分50分,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1分,共2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1.“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出自唐朝诗人皮日休的《汴河怀古》,其中“至今千里赖通波”说明隋唐大运河的开凿
A.促进了开元盛世 B.结束了分裂的局面
C.巩固了国家统一的局面 D.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2.下面为隋炀帝使用民力统计表(部分)从表中可以看出隋朝灭亡的原因是
时间 项目 动用劳动力
大业元年(605年) 开通济渠 百余万
大业四年(608年) 筑长城 百余万
大业八年(612年) 伐高丽 发四海兵
A.实行暴政 B.自然灾害 C.宦官专权 D.外敌入侵
3.如果把唐朝的兴衰过程看作一个抛物线形状,如图所示,那么A处对应的历史事件是
A.安史之乱 B.黄巢起义 C.朱温建立后梁 D.五代十国
4.武则天曾经下令:凡官吏所在地区,“田畴垦辟家有余粮”者升官。材料体现了武则天
A.重用人才 B.重视农业 C.善于纳谏 D.提倡节俭
5.《旧唐书》称:武则天“制公卿之死命,擅王者之威力”(意为诛杀公卿,独断专权);郭沫若评价武则天时说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武则天自己在死后留下无字碑,“千秋功过,任人评说”。武则天在历史上有很大争议,那么,史学家肯定武则天主要是因为
A.她是中国历史唯一的女皇帝 B.其执政时期社会经济继续发展
C.发展科举制度,创立殿试制度 D.执政时期任用酷吏,滥杀无辜
6.某导演精心制作了一部历史题材的电视剧《梦回大唐》,再现了大唐的盛世辉煌。下列场景,你认为在剧中不可能出现的是
A.皇帝从长安去洛阳乘船,经大运河到江南余杭体察民情
B.大臣们上朝时,见到魏征向太宗皇帝进谏
C.房玄龄和唐太宗皇帝一起讨论合并州县的事宜
D.武则天很喜欢诵读苏东坡写的词
7.1999年,在印尼海域发现的“黑石号”唐代沉船上打捞到近7万件中国瓷器,包括数量不等的越窑青瓷、北方白瓷等。瓷器种类多样,部分瓷器的形制、图案、色彩有明显的西亚、波斯艺术风格。这一考古发现可以说明
①唐代制瓷业规模大,行销范围广
②景德镇已成为唐代制瓷业中心
③青瓷、白瓷是唐朝瓷器的代表
④唐代瓷器风格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见证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8.《春江花月夜》被著名诗人闻一多先生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它的作者是
A.张若虚 B.欧阳修 C.苏轼 D.秦观
9.随着北方对茶叶需求的增加,不管茶商们从运量、运费还是便利程度上考虑,都首选大运河,将广泛种植于南方的茶叶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北方地区。这一史实直接表明大运河
A.带动了沿岸城镇兴起 B.沟通了南北经济交流
C.强化了对南方的统治 D.巩固国家的统一局面
10.如表所示信息折射出,隋朝
事项 概况 出处
修通通济渠 公元605年,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6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修通永济渠 公元608年,诏发河北诸郡男女百余万,经1个月,修成。 《隋书·炀帝纪》
改造邗沟 公元605年,征淮南民数十万,数月,修成。 《资治通鉴·炀帝纪》
A.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百姓赋税沉重
C.中央集权受到严峻挑战 D.国家体制优势
11.同学们在学习唐朝历史时收集整理了如下图片,由此可以解读出
唐戴帷帽女子骑马雕塑 《李白诗集》书影 黑人俑 日本奈良唐招提寺内的鉴真像
①文学艺术繁荣 ②社会风气开放 ③对外交流频繁 ④唐朝由盛转衰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2.下图是中国邮政为纪念唐朝高僧发行的特种邮票《西行求法》。这位高僧西行十七载,一心只为到天竺求取真经,探求佛法的真谛,“宁可西行一步死,绝不东归半步生”。他是
A.鉴真 B.郑和 C.玄奘 D.张骞
13.“……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唐朝诗人杜甫在《垂老别》一诗中描绘的是
A.安史之乱造成的惨状 B.藩镇割据混战的影响
C.唐朝发兵击败东突厥 D.五代十国的更迭与分立
1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可容数千人。”《清明上河图》中也有大量熙熙攘攘街头热闹的景象。这些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A.北方人南迁,带去了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B.统治者重视发展农业,从越南引进了占城稻
C.城市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D.北方少数民族内迁,民族融合进步发展
15.“和议成,立盟书,约以淮水中流画疆,割唐、邓二州畀之,岁奉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通过条约形式确认以大散关和淮水一线为分界线的两个政权是
A.北宋与西夏 B.北宋与辽 C.南宋与辽 D.南宋与金
16.今天中国的省作为地方一级行政区域建制和名称都来源
A.元朝 B.明朝 C.唐朝 D.清朝
17.“宋朝时,有的商铺为招揽生意,开始以印刷广告的方式宣传自己的商品。这件‘济南刘家功夫针铺’铜版,不仅标明铺号,而且以白兔为商品标识,注明‘认门前白兔儿为记’,还特别说明是‘收买上等钢条,造功夫细针’,如果要批发购买,还可以优惠。这件文物,是目前已知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材料说明了
世界上最早的商标广告
A.宋代的商人已经有了“商标”意识
B.宋朝时,所有商铺都在印刷广告
C.“济南刘家功夫针铺”的针是最好的
D.活字印刷术已经在民间全面普及
18.这是北宋时期的一部著名史书,作者称其写此书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嘉善净恶,取是舍非”,此后历代帝王以此书为“历史教科书”。该书是
A.《贞观政要》 B.《史记》 C.《资治通鉴》 D.《旧唐书》
19.元朝在河南、陕西、四川等地设置了10个行省,并将大都附近地区划归中书省直辖;在西藏地区设置宣慰使司都元帅府,由宣政院直接统辖,掌管西藏军民各项事务;在西域地区设置北庭都元帅府等管理军政事务。这表明元朝
A.民族关系平等团结 B.专制主义达到顶峰
C.边疆地区实行自治 D.地方治理因地制宜
20.1974年,在泉州湾后渚港发掘了一艘南宋海船,该船由12道隔舱板将全船分成13个舱,所有的舱壁钩联十分严密,水密程度很高,提高了船体的安全性。这说明了当时
A.造船技术高超 B.海外贸易繁荣 C.中外交往频繁 D.海陆交通发达
21.下图是某同学总结的元朝统一的历史进程,其中①这个历史阶段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陈桥兵变,北宋建立 B.靖康之变,北宋灭亡
C.更改国号,元朝建立 D.废除宰相,八股取士
22.货币在社会发展和经济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由如图中国古代货币的演变可知
①科技不断进步 ②经济日益发展 ③生活更加便利 ④文艺日趋繁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3.据《宋史·孝宗本纪》记载,孝宗为岳飞平反,追谥号为岳武穆、岳太师等,并按照最高开国将帅的规格进行改葬,还建立了岳庙。世人将此举称为“平反昭雪”,以表达对岳飞的追思。下列表述与此相关的是
A.率军抗金,精忠报国 B.组织抗元,宁死不屈
C.收复台湾,维护主权 D.斥逐沙俄,捍卫统一
24.“……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岳飞、辛弃疾在各自的词中表达的共同情感是
A.豪迈的报国之情 B.浓郁的思乡之情
C.飘逸的山水之情 D.凄婉的惜别之情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26分)
25.阅读下列材料:(8分)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唐宋时期是发达的中华农业文明的繁盛时期,唐朝国力强盛,对外开放和包容,科举制度是当时世界上最优秀、最先进的人才选拔制度。宋代经济更为发达,中国许多重大科学发明都出现于宋代,一些西方学者将宋代称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黄金时代。”
——摘编自马克垚主编的《世界文明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①是唐朝的都城____,②是唐朝高僧玄奘西游到过的地方,当时该地称为____。玄奘回国后撰写的《_____》,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3分)
(2)材料二中辽的位置是(填字母)_____,B处政权的建立者是______。(2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朝时开创殿试的皇帝是谁?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最终完成于什么朝代?以科学技术为例,说明宋代为什么被称为“一个充满创造力的黄金时代”?(3分)
26.阅读下列材料(5分)
材料一
自契丹取燕蓟以北,拓跋(党项族)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得中国土地,役中国人力,称中国位号,仿中国官属,任中国贤才,读中国书刊,用中国车服,行中国法令。是二敌所为,皆与中国等。
——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
材料二
考之前代,北方奄有中夏(完全占据中原),必行汉法,可以长久。故魏、辽、金能用汉法,历年最多,其它不能实行汉法,皆乱亡相继,史册具载,昭昭可见也。国家仍处远漠,无事论此,比若今日形势,非用汉法不可也。
——(元)许衡:《鲁斋遗书》
(1)材料一中的“契丹”和“拓跋”分别建立的什么政权?(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1分)
(3)上述材料反映了少数民族政权在哪些方面仿效“汉法”?(1分)这些仿效措施在当时起了什么作用?(1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7分)
材料一
及范阳节度使安禄山反,犯京师,天子之兵弱不能抗,遂陷两京……久之,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王侯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
——【宋】欧阳修、宋祁《新唐书》卷五〇《兵志》
材料二
五代诸镇节度使,未有不用勋臣武将者,自朝廷除刺史者,亦多以武人为之……五代之乱,朝廷威令不行,藩帅劫财之风,甚于盗贼,抢夺枉杀,无复人理。
——【清】赵翼《廿二史札记》卷二十二
材料三
太祖既得天下……召普问曰:“天下自唐季(末)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十姓,兵革不息,苍生涂地,故其何也?”普曰:“其故非他,方镇(藩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矣。今所以治之,无他奇巧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安矣。”
——【宋】司马光《涑水记闲》卷一
(1)材料一反映的是哪次叛乱?这次叛乱后形成了什么局面?(2分)
(2)材料二反映了五代时期的什么风气?造成了什么危害?(2分)
(3)材料三中针对唐末以来“方镇太重,君弱臣强”的状况,赵普给宋太祖的建议是什么?(不得摘抄原文)据此建议,宋太祖在军事方面采取了什么措施以加强中央集权?(2分)
(4)综合以上材料,请你谈一谈宋太祖强化中央集权的必要性。(1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6分)
材料一
西晋永嘉年间(3O7—313),中原战乱频仍,衣冠士族,往往举族南迁。史载著名者有林、黄、陈、郑、詹、丘、何、胡八姓,本系中原大族,入闽后先在闽北定居, 而后渐向闽中和沿海扩散。“八姓入闽”是福建历史上第一次北方汉人大规模进入福建, 他们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增加了福建人口。
——摘自百度百科
材料二
唐朝社会经济在玄宗时期达到高峰,呈现出繁荣局面。……在耕犁方面,唐朝农民将旧式的直辕犁改进为①,……便于控制,省时省力,只用一牛牵引即可,大大提 高了耕作效率。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上册)》
材料三
北宋初,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商品贸易活动日益繁荣,市场对钱币的需求量骤增,以致宋王朝从一建国便面临着货币供给不足,及地区间货币流通被分割的面……铁钱既笨重难携以致远,又因私铸多而流通受阻……
——摘编自《宋元纸币流通及其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什么现象?并分析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2分)
(2)材料二中提到的玄宗时期出现的盛世局面是什么?①处应该填写的内容是什么?(2分)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宋代是如何解决材料三中的货币问题的?(1分)
(4)综合以上三则材料,你能得出怎样的认识?(1分)
参考答案
1-10 DAABB DCABD
11-20 ACACD AACDA
21-24 CAAA
25.(1)长安 天竺 大唐西域记
(2)A 元昊
(3)武则天。南宋。毕升发明的活字印刷术,比欧洲早约四百年;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开始用于航海事业;南宋时指南针广泛用于航海事业;宋朝时,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等。(答对一条即可)
26.(1)辽、西夏。
(2)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占据中原后,要想统治稳定、长久,必须实行汉族的统治制度。
(3)任用汉人为官;学习汉族的政治制度;学习汉族传统文化;学习汉族的生活习俗。
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交流和发展。
27.(1)叛乱:安史之乱。
局面:藩镇割据。
(2)风气:尚武轻文。
危害:中央无力控制地方,藩镇守将抢掠财物,滥杀无辜,百姓生活艰难等。
(3)建议:分化事权,控制财权,收回兵权。
军事措施:解除禁军将领兵权,牢牢控制军队;控制对军队的调动;定期换防等。
(4)必要性:有利于政权的稳固和社会的安定。
28.(1)南方(福建)地区的开发
原因:中原战乱,人口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技术。
(2)开元盛世;曲辕犁
(3)使用纸币,北宋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4)引入人才;政府制定吸引劳动力的政策;注意技术的创新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