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Q)(内容:第一、二、三单元)说明:1.全卷考试时间为120分钟,满分为120分。2,答卷前,考生必须按要求将自己的姓名、座位号写在密封线左边的空格内。3。答题必须使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答在答卷指定的栏目中,答在其他位置一律无效。一、积累运用(21分)1.默写古诗文。(共10分,答对一句得1分,满分不超过10分)(1)蒹葭苍苍,口0口口。所谓伊人,口口口口。(《蒹葭)(2)口口口口,口口口口。纵我不往,子宁不開音?(《子衿》)(3)口口 口,口口口?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4)口口口口口,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口口口口口。(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5)文文同学在复习古诗文时,按照诗歌蕴含的不同情感进行专题复习,请你根据提示,帮助他写出相应诗句。关键词相应诗句解读君子追求淑女没能如愿,日夜心0000,0000。相思头挂牵,睡不着,表现君子的相思之(《诗经·关雎》)苦。口口口00,口0口口口。诗人想渡湖却没有船只,委婉含求仕(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蓄地写出了自己想从政却无人引荐的相》)境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4题。(7分)“和”宇,根植于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和睦”的“和”,是宽容而不偏狭、同情且有仁爱的“和”。“温和”的“和”,是容忍而克制、bin bin you们的“和”。“和气生财”的“和”,是微笑中着温暖与容智的“和”。“和平”的“和”,是抛弃sa心、征战,珍视生命、谋求共处的“和”。一个“和”字,与不同字眼组合起来,寄托着中国人许多温暖、善良的感情和愿望。以和为贵、的追求,贯穿于中华民族发展的全部历史,进奔流不总的民旗血液中,镌刻在家国万代的文化基因里,mian yan至今。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2.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3分)(1)binbin youli)(2)shaù()(3)mian yan3。下列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Q第1页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A.隐藏和气生财汇聚B.蕴藏和而不同融汇C.寄托一唱百和融化D.蕴藏和光同尘融汇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A,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B。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就很难管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理念。C.如果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D.即使不了解这种追求,也很难理解中华民族为什么坚守“结伴不结盟、对话不对抗”的底色。八年缀(1)班举行语文综合性活动,请你参加学习与探究,完成5~6题。(4分)5.任务一;请用下列短语组成上联,填写在横线上。(2分)人心善常谈道德上联:·下联:经典传世智慧长6.任务三:班级组织了辩论会,反方指出:“学习传统文化经奥没什么作用,因为发展经济与学习传统文化经典关系不大。”请你结合《经典常谈》的内容,作为正方,有理有据地反驳。(2分)二、阅读(49分)(一)课内外文言文阅读,完成7一11题。(18分)【甲】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座舍伊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件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慈,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威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阳,常叹皖。余人各复挺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乙】午睡初足,旋①汲山泉,煮苦茗暇之。从容岁山径,抚松竹,与麝续②共低息于长林丰苹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晓归竹窗下,则山妻③稚子,作笋蕨④,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宙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⑤一两段,再来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時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刷谈一的。归而倚仗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包顷刻,恍可入目。(罗大经《山静日长》)【注释】①旋:随即,不久。②廖犊(m1d心):小鹿。③山妻:隐士之妻。常用作对别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辞。④笋贼:竹笋和蕨菜。⑤玉落:作者有笔记《鹤林玉露》。2024-2025年第二学期八年级语文科期中考试卷9第2页共6页扫描全能王创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