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评卷(含答案)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1. 当 míng mèi ( )的阳光渐渐消逝,太阳向西山后 nuó yí( )时,jué chá( )到时间又溜走一日,我们 bù jīn ( )冷汗直流。从现在开始,我们将不再
pái huái( ),不再 dān ge ( )时间,我们将努力奋进。
2.一声巨响将睡梦中的孩子吵醒,他 jīng huáng ( )地睁开眼睛, yī wēi ( )进母亲的怀里,母亲安慰着他。
二、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 埋藏 隐藏 躲藏 收藏 B.禁止 不禁 严禁 禁令
C.薄利 薄片 薄荷 薄饼 D. 紧挨 挨近 挨冻 挨打
2.下列词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拔弄 搓洗 急遽 私空见惯
B.付返 凝然 痕迹 一声不吭
C.书籍 砖头 光晕 五湖四海
D. 觉查 何曾 游丝 一视同仁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是否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是比赛取得好成绩的条件之一。
B.战士们冲过烟雾,沿着董存瑞开辟的道路杀向敌军司令部,消灭了全部敌人。
C.班集体建设应该发挥每个同学充分的作用。
D.同学们把窗户擦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习作时加入适当的内心独白,可以更加直接而强烈地表达 。
B.《那个星期天》一文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事物和景物中,在叙述中自然地将情感流露出来。
C.《阳光的两种用法》中,母亲和街坊毕大妈都是有智慧和温暖的人,能让庸常而艰辛的琐碎日子变得有滋有味。
D.《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说明文,说明了如何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5. “时光如____,来不及准备便已匆忙而逝,____,流年不往复。因此,我们唯有____,才能不负年华。”填入句子中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斗转星移 呼吸之间 雷厉风行 B.斗转星移 光阴荏苒 争分夺秒
C.白驹过隙 呼吸之间 雷厉风行 D.白驹过隙 弹指之间 惜时如金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0分)
1. 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睡觉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续写句子,把你对时间流逝的感触写下来)(3分)
2. 仿照例句,学会把自己的“委屈”写在具体事例中。(3分)
例: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心情不同时,我们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画“√”,就心情“好”或“不好”的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4分)
走在雨中 坐在教室里 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 吃饭
心情_________(好 不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内外积累填空(12分)
1.课文《匆匆》的体裁是____,作者是著名作家____。课文紧紧围绕“____”一词,表达了作者对虚度时光感到的____之情。
2.在《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反复提到“___”,起到了贯穿全文情感脉络作用。“阳光的两种”分别是指_________和_________。
3.《十五夜望月》中描绘庭院月色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理解(21分)
(一)诗词曲鉴赏(8分)
十五夜望月
唐.王建
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1.题目中的“十五夜”指的是农历____(日期)____节的夜晚。(2分)
2. “中庭地白树栖鸦”所描绘的清冷意境让我们联想到李白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3. “秋思”一词告诉我们,诗人描写的是____天的景物。(1分)
4.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母亲给出的答案(13分)
有个孩子对一个问题一直想不通:为什么他的同桌想考第一就考了第一,而自己想考第一却才考了全班第二十一名?回家后他问道:“妈妈,我是不是比别人笨?我觉得我和他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地做作业,可是,为什么我总是落在他后面?”妈妈听了儿子的话,感觉到儿子开始有自尊心了,而这种自尊心正在被学校的排名伤害着。她望着儿子,没有回答,因为她不知该怎样回答。
又一次考试后,孩子考了第十七名,而他的同桌还是第一名。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她真想说,人的智确实有三六九等,考第一的人,脑子就是比一般人的灵,然而这样的回答,难道是孩子真想知道的答案吗?她庆幸自己没说出口。应该怎样回答儿子的问题呢?有几次,她真想重复那几句被上万个父母重复了上万次的话----你太贪玩了;你在学习上还不够勤奋;和别人比起来还不够努力……以此来搪塞儿子。然而,像她儿子这样脑袋不够聪明,在班上成绩不甚突出的孩子,平时活得还不够辛苦吗?所以她没有那么做,她想为儿子的问题找到一个完美的答案。
儿子小学毕业了,虽然他比过去更刻苦,但依然没赶上他的同桌,不过与过去相比,他的成绩一直在提高。为了对儿子的成绩表示赞赏,她带他去看了一次大海,就是在这次旅行中,这位母亲回答了儿子的问题。现在这位做儿子的再也不担心自己的名次了,也再没有人追问他小学时成绩排第几名,因为去年他已经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寒假归来时,母校请他给同学及家长们作一个报告。
他这样讲了小时候的一段经历:“我和母亲坐在沙滩上,她指着前面对我说,你看那些在海边争食的鸟儿,当海浪打来的时候,小灰雀总能迅速地起飞。它们拍打两三下翅膀就升入了天空,而海鸥总显得非常笨拙。海鸥从沙滩飞入天空总要很长时间,然而,真正能飞越大海、横渡大洋的,还是它们。”
这个报告使很多母亲流下了眼泪,其中包括他自己的母亲。
1. “回家后,儿子又问了同样的问题”中“同样的问题”是指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文中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母亲”通过“小灰雀”起飞比“海鸥”快,但只有“海鸥”能飞越大海、横渡大洋的故事告诉了儿子什么样“完美的答案” (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他”的报告为什么能使很多母亲流下眼泪?(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习作表达(30分)
生活中经历的一切,都会带给我们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喜悦、酸涩、甜美、幸福、委屈、难过……请以“那天,我真的很________”为题,写下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求:1.将题目补充完整;2.内容具体,语句通顺;3.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一、 1. 明媚 挪移 觉察 不禁 徘徊 耽搁2. 惊慌 依偎
二、 1.A 2.C 3.B 4.D 5.D
三、
1.散文 朱自清 匆匆 无奈、惋惜 2.老阳儿 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夏
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3.中庭地白树栖鸦 冷露无声湿桂花
四.示例:1.日子从床边过去 玩电脑游戏时,日子从屏幕旁过去2.她皱紧眉头,咬紧牙关,强忍着不让眼泪流出,可是自己明明帮助了别人,但为什么所有人都在怪她。3.走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不好天灰蒙蒙的,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来。路旁的花儿拉着脑袋,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树上的小鸟叽叽喳喳地叫着,好像在嘲笑我。
五、阅读理解
(一)1.八月十五 中秋 2.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3.秋 4.庭院地面雪白,树上栖息着鹊鸦,秋露无声无息打湿了院中桂花。
(二)
1.同样的问题是指:为什么自己和同桌一样听老师的话,一样认真做作业,想考第
一却总是落在同桌后面,自己是不是比别人笨。
2.文中的“儿子”是个有自尊心、刻苦努力,并且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思考,渴望
进步的孩子。
3.母亲告诉儿子,虽然有的人先天条件好,起步快,但最终能够取得巨大成就、实
现远大目标的,往往是那些看似起步慢,却坚持不懈努力的人。每个人的成功都需要时间和积累,不能只看一时的快慢。
4.他的报告能使很多母亲流下眼泪,是因为这个故事触动了母亲们内心深处对孩子
教育和成长的情感。一方面,让母亲们反思自己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另一方面。也让母亲们看到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的感悟与蜕变,为孩子的成长和理解而感动。
六、(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