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模拟检测卷历史班级:姓名:准考证号:(本试卷共6页,共20题,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班级、姓名、准考证号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相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上交。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个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要求)1.某中学历史组开展“图说历史”的比赛活动,小明同学找到的如下图片能说明当时的人们半地穴式圆形房屋复原图千栏式建筑复原图A.使用磨制石器B.方便储存稻谷C.过着定居生活D.出现贫富分化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人口迁徙和民族交融是重要的历史现象。西晋末年以来,大批北方人民为躲避战祸南下;北魏孝文帝时迁都洛阳,把包含鲜卑族在内的北方各族百余万人迁到中原。对这些现象解读正确的是A.迁都洛阳是孝文帝改革的唯一内容B.北方人口南迁促进江南地区的开发C.迁都洛阳是为了学习鲜卑族文化D.北方人口南迁是去学习南方的技术3.2024年4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会见马英九一行,就发展两岸关系、共创美好未来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俦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意义。元朝在台湾地区建立的行政机构是A.安西都护府B.澎湖巡检司C.台湾府D.驻藏大臣历史试题卷第1页共6页4.《全球通史》记载:“这些世纪却是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的世纪一是文艺复兴、宗教改革运动、商业革命和工业大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崛起的世纪中国不仅看起来,而且事实上也是相对静止的、落后的。”下列选项与当时中国“相对静止的、落后的”状态相符的是A.创立科举制度B.实行重文轻武政策C.建立行省制度D.实行闭关锁国政策5.陈天华,湖南新化县人,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家。他在《猛回头》中写道:“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官长…”。对此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南京条约》使清政府已经灭亡B.《马关条约》建立了“洋人的朝廷”C.《辛丑条约》使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D,《辛丑条约》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6.《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歌》中唱到“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五四的火炬,唤起了民族的觉醒。”下列说法与歌词“五四的火炬”相关的是A.导火线是北洋政府逮捕爱国学生B.促进国共第一次合作C.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D.开创了革命首创精神7.在淮海战役纪念馆中,有一辆人民群众支授前线使用过的小推车引人注目;渡江战役中,年仅14岁的马毛姐不畏枪林弹雨6次横渡长江,运送3批解放军成功登岸。这些材料说明淮海战役中的独轮推车渡江英雄马毛姐送军过大江的雕塑A.淮海战役标志着解放战争胜利B.渡江战役标志着战略进攻开始C.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先进的交通工具D.解放战争的胜利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8.毛泽东曾说:“中国的民族工业,有四个人不能忘记: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由此可知A.张赛是洋务派的代表B.张之洞主张实业救国C.他们都为中国近代政治变革作出了贡献D.他们都为中国近代工业发展作出了贡献9.大概念能帮助学生构建系统的知识网络。某同学在学习完“土地改革、农业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可以选择以下哪个“大概念”来统领这些内容A.土地改革的完成过程B.新中国土地政策的演变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新中国巩固政权的措施历史试题卷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