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质量和密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质量和密度 同步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一、选择题
1. “掬手为升”是我国古代的计量方法之一,掬即为双手捧。如图所示,人双手捧起的米的质量约为(  )
第1题图
A. 3 g
B. 300 g
C. 30 kg
D. 300 kg
2. 2023年5月28日,国产大飞机C919圆满完成首个商业航班飞行,正式进入民航市场。该机机身大规模使用完全国产化的第三代铝锂合金,使飞机构件重量显著减轻,主要利用了第三代铝锂合金的(  )
A. 导热性好 B. 导电性好
C. 密度小 D. 熔点高
3.节日放飞的氢气球在上升的过程中(气球不漏气且在爆炸前),关于球内气体质量和密度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量变大,密度变大
B. 质量不变,密度变小
C. 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D. 质量不变,密度变大
4. 小明想用天平称出20 g水,先用正确的方法测出空烧杯的质量,如图甲所示。然后在右盘中增加20 g砝码,接着向烧杯中注入一定量的水,指针位置如图乙所示。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  )
第4题图
A. 向左调节平衡螺母
B. 向左移动游码
C. 用滴管向烧杯中加水
D. 用滴管从烧杯中取水
5.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ρ甲、ρ乙、ρ丙、ρ水分别代表甲、乙、丙和水的密度(ρ水=1.0×103 kg/m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第5题图
A. ρ丙>ρ乙>ρ甲且ρ甲>ρ水
B. ρ甲>ρ乙>ρ丙且ρ丙>ρ水
C. ρ甲>ρ乙>ρ丙且ρ乙=ρ水
D. ρ乙>ρ丙>ρ甲且ρ甲<ρ水
二、填空题
6. 如图所示,小明将一瓶酸奶放入冰箱的冷冻室几个小时,经过一段时间后取出,发现酸奶瓶盖比较涨,这是因为酸奶结冰后质量________、密度________。(均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第6题图
7. 2008年,中国成功举办夏季奥运会。有一枚北京奥运会纪念币,它的质量是16.1 g,体积为1.8 cm3,这枚纪念币的密度是________g/cm3(保留到小数点后一位)。将它从地球带到月球上,其质量________(选填“变化”或“不变化”)。
8. 一实心铁球质量为15.8 g,则该实心铁球的体积为______cm3;为使铁球能悬浮于水中,我们将实心铁球制成空心铁球,则空心部分体积为_______cm3。(ρ水=1.0×103 kg/m3,ρ铁=7.9×103 kg/m3)
9. 在一些产品出厂后进行包装时因考虑到包装不能超重的问题,常用_____(选填“泡沫塑料”或“硬纸板”)做填充物(ρ硬纸板=0.8 g/cm3,ρ泡沫塑料=0.4 g/cm3),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2023杭州新考法 [开放性试题](2023包头改编)小聪利用注射器、天平(带砝码)测量酒精的密度。他先用注射器抽取适量酒精,如图甲所示;将装有酒精的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为28 g。接着用注射器继续抽取酒精至20 mL处,再将注射器放到天平上,测得注射器和酒精的总质量如图乙所示,则酒精的密度为_______g/cm3。本实验使用注射器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写出一条即可)。
第10题图
三、实验探究题
11. 在教材安排的“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中:
(1)实验方案要求:先估测物体质量,再进行实测。这样安排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测量时,要用镊子而不能用手加减砝码和调节游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对同一物体的质量要进行三次测量,然后取平均值,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
(4)如果你和小周同学共用一套实验器材,合作完成该实验,当小周同学在进行实验操作时,你应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某同学发现冬天水管会“爆裂”,他通过查阅资料获得以下信息:(1)物体膨胀时如果遇到障碍,会产生很大的力;(2)金属会热胀冷缩;(3)水和冰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如表所示。
形态 水 冰
温度/℃ 4 3 2 1 0 0
密度/(g·cm-3) 0.999 8 0.999 6 0.999 4 0.999 1 0.999 0 0.910 1
(1)根据表格中温度和密度的数据,得出结论:在1个标准大气压下,当0~4 ℃时,______________。
(2)指出水管“爆裂”的原因,并写出分析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 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陪奶奶去超市买的一桶食用油,奶奶说这桶里的油有10斤。已知食用油的密度为0.92×103 kg/m3。(ρ水=1.0×103 kg/m3,1 L=1 dm3)
(1)请通过计算判断奶奶说的话是否正确。(1千克等于2斤)
(2) 当食用油用完后,若用此桶装水,请你提出一个问题并进行解答。
第13题图
物质的质量和密度
1. B 2. C 3. B 4. C 5. C 6. 不变 变小 7. 8.9 不变化 8. 2 13.8
9. 泡沫塑料 泡沫塑料的密度小于硬纸板的密度,体积相同时,泡沫塑料质量更小,使包装更轻便 10. 0.78 取样准确(或便于操作、便于测量、减小误差等) 11. (1)锻炼估测能力;减少试加砝码的次数;避免超出量程(能表达出三个核心要素之一的答案均可得分) (2)保护砝码和游码 (3)减小误差 (4)观察现象;记录数据;配合小周等(能表达出“协助”“合作”“参与”的答案均可得分)
12. (1)水的密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冬天水管里面的水由于温度降低而结冰,冰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由ρ=可知,当质量不变时,冰的体积相对于水的体积增大,水管发生膨胀,水管由于外界温度降低而收缩,阻碍了这种膨胀,产生了很大的作用力,造成水管“爆裂”
13. (1)解:食用油的质量m=ρV=0.92×103 kg/m3×5×10-3 m3=4.6 kg
4.6千克等于9.2斤,即桶里的油只有9.2斤<10斤,故奶奶说的话不正确
(2)提出的问题:若用此桶装满水,其中水的质量是多少?
桶的容积不变,所装水的最大体积V水=V=5×10-3 m3
最多可装水的质量m水=ρ水V=1.0×103 kg/m3×5×10-3 m3=5 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