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平遥县 2025 年四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九年级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答案 B D A A D B C B C A C A B A D16. (1)B 入选理由:瓦特改良蒸汽机;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来源,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工业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纵深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C 入选理由:爱迪生利用电学发明的最新成果,发明了白炽灯泡等一系列电器;电力作为动力在生产生活中得到广泛使用;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4 分(2)展板一:①④展板二:②③(2 分)认识:科技第一生产力;科技进步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桥梁;科学家的创新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并践行。 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2 分。17.(1)“改良”:洋务运动;(1 分)“革命”:辛亥革命(1 分);共同原因: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地主阶级、资产阶级的局限性;缺乏广泛的群众基础等。 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2)由城市转入农村;(1 分)依据中国国情,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开展工农武装割据;最终开辟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或者井冈山道路)。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3 分(3)中国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把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对现代化建设有推动作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村经济得到发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使国有企业增添活力;进入新时代,我国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推进高质量发展,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经济实力实现历史性跃升;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全国人民的辛勤努力。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18.事件:第一次世界大战。(1 分)实质:帝国主义战争。(1 分)依据:一战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奥匈帝国消失,俄国发生革命,德国战败,获胜的英国、法国、意大利损失惨重。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2 分。(2) 影响:欧洲再一次被削弱;美苏崛起;亚非拉国家民族解放运动高涨;打破了欧洲的“力量均衡”。出现欧洲大陆唯一的强国社会主义苏联。远在大西洋的美国,在国民财富、国民人均收入、工业生产、劳动生产率和尖端科学技术等方面,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4 分。(3)20 世纪 50-70 年代,欧洲国家凭借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经济持续繁荣,他们逐渐走上联合自强以提高国际地位的道路,成立“欧洲共同体”;日本在美国的扶持之下利用有利的外部环境,制 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经济快速发展,开始积极谋求政治大国 的地位。中国在新中国成立后,伴随政权巩固和国力的提升,提出和平共处五项 基本原则的外交政策,对国际关系产生重要影响;亚非拉国家为了维护民族独立, 发起不结盟运动,成为国际舞台上的一支重要力量,在一定程度上冲击着两极格 局。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4 分19(1)③:罗斯福新政;(1 分)20 世纪 30 年代,面对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实 行新政,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新政增强了美国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恢复了 美国人民的信心,对资本主义世界产生了深远影响。④:召开华盛顿会议,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保障了二战的胜利;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二战战局;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加速德国投降;中国发动反攻,加速日本投降。评分标准:答出符合题意的任意一点得 1 分,共 4 分(2)一组:秦始皇:统一六国,结束春秋战国以来分裂割据局面;建立中央集 权制度,推行郡县制,奠定历代中央政府的基本模式。统一货币、度量衡等;汉 武帝:实行“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尊崇儒术;盐铁官营;北击匈奴;派张 骞出使西域,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巩固了大一统局面;使西汉王朝 进入鼎盛时期。 二组:华盛顿,领导美国独立战争;推翻英国殖民统治,赢得国家独立。参与制 定了 1787 年宪法。缔造了美国,被誉为美国“国父”。为美国的民主政治做出了 榜样。林肯:颁布《解放黑人奴隶宣言》,废除了奴隶制;维护国家统一,避免 分裂,挽救了美国;颁布《宅地法》,促进美国西部开发。 评分标准:任选一组,答出人物事迹和意义,任意一点得 1 分,每人 2 分,共 4 分(2)示例一 中国外交 协和万邦自古以来,“协和万邦”的理念就深深烙印在中国的文化基因中,指引着中国在国际交往的舞台上,推动构建更加美好的世界秩序。新中国成立初期,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横空出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这一原则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构建提供了基本准则,迅速获得国际社会广泛认可。1955 年,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化解了亚非国家间的矛盾与分歧,促进了亚非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彰显了中国外交的务实与智慧。步入新时代,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凝聚着中国智慧,为应对全球性挑战提供了全新思路。它呼吁世界各国摒弃冷战思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危机等难题。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始终践行“协和万邦”的理念,为世界和平与繁荣不懈努力。 示例二: 中国外交 影响世界新中国成立后,始终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独特且重要的作用,展现大国担当,深刻影响世界格局。1955 年,万隆会议召开,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周恩来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成功化解分歧,为亚非国家的合作奠定了基础,开启了发展中国家友好合作的新篇章。2013 年,“一带一路”倡议于新时代应运而生。众多国家积极响应,参与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贸易畅通,推动了各国的经济发展与区域合作。与此同时,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共鸣。它倡导各国摒弃冷战思维,携手应对气候变化、公共卫生等全球性挑战,构建更加公平、公正、包容的国际秩序。从万隆会议的求同存异,到“一带一路”的合作共赢,再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构想,中国外交理念不断创新,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持续贡献智慧与力量 。 示例 3:只有各国团结协作才能赢得和平发展在人类发展的关键节点,团结合作总能凝聚强大力量,引领人们迈向和平与发展。1942 年,《联合国家宣言》发表,世界反法西斯阵营正式建立。各成员国协同作战,凭借无畏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念,成功粉碎法西斯的扩张野心,赢得二战胜利,为战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奠定基础。21 世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这一倡议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基础设施建设、贸易往来和人文交流,将众多国家紧密联系在一起。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各国优势互补,合作领域不断拓展,不仅促进了自身的经济发展,也为区域乃至全球的和平稳定提供保障。从反法西斯同盟携手赢得二战胜利,到“一带一路”倡议凝聚国际合作力量,团结合作始终是推动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关键。只要各国继续秉持合作精神,必将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评分说明:观点正确得 1 分,结构完整 1 分,选择三个史事紧扣观点有理有据的 论述得 5-6 分,共 7 分。观点不正确或没有作答不得分,论述不足依次酌情赋分。水平等级 拟定的观点 材料运用与论述6-7 观点正确,有新意或有思想深 度 紧扣自己的观点加以论述,运用 材料中两个以上的史实,能够做 到史论结合,逻辑清晰 能够围绕观点论述,运用了材料4-5 观点正确 中的史实,但不够充分或不够典型,条理基本清楚2-3 观点不太明确 有论述或说明,但材料不充分, 或史论结合不充分0-1 没有凝练出观点 观点论述与材料无关,或仅仅重 复材料中的史实平遥县2025年四月学业水平质量监测试题九年级历史(满分:75分时间:70分钟)第I卷选择题(共30分)一、本大题有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1,化石是历史的见证者。我国云南元谋县、陕西蓝田县、安徽和县、北京周口店等地均发现了古人类化石,这可以佐证我国A.远古居民实现定居B.早期人类分布广泛C.原始农业兴起发展D.早期国家雏形产生2.如图为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不同时期生产工具的演变历程。这一变化从根本上反映了u石器骨耜青铜铲铁制农具A.生产关系的调整B.手工业技术进步C.铁制农具的推广D.社会生产力的进步3.小明同学绘制了单元结构示意图,下面解读正确的是经济发展铁器、牛耕出现铁器、牛耕推广生推动政治王室衰微、诸侯争新地主阶级壮大推动力发展变革分封制逐步瓦解各国纷纷变法会变革推动思想解放私学兴起百家争鸣A.本阶段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主要动力B.地主阶级变法的典型事件是王安石变法C.这一时期社会变革是原始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D.百家争鸣中法家思想成为我国历代的正统思想4.下面是某历史学习小组制作的时间顺序表,可推测,他们研究的主题应该是《史记》→“蔡侯纸”→《伤寒杂病论》→《兰亭集序》→“圆周率”→《齐民要术》→《雕版印刷术》A.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的发展B.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变革C.中国古代生活水平的提高D.中国古代文学艺术的历程九年级历史第1页(共6页)5.榷场是辽与北宋、北宋与西夏之间开设的贸易场所。官府和商人用各种商品在此进行交换,13互通有无。榷场的贸易量很大,北宋每年从榷场购买数万只羊,而辽也大量购买北宋官仓的粟。这表明榷场的存在A.消除了民族间的经济差距B.体现了各民族平等的原则C.促进了对外贸易繁荣发展D.利于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6.下列图片所示史料反映的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趋势是丧中阁華16法《济帝退位诏书》《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部分条文A.从分裂走向统一B.从专制走向民主C.从屈辱走同独立D.从封闭走向开放7.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鸟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氓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从这首诗中可以获取的相关历史信息是A.北伐的胜利进军B.解放军发起渡江战役C.红军的艰难长征D.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8.张謇在许多场合强调,创办大生纱厂,不仅仅是为中国多办几个棉纱厂多赚几个钱,而是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是为了“救国救民”。这体现了张謇A.不屈的斗争精神B.浓厚的爱国情怀C.坚定的革命意志D.强烈的功利思想9.据统计,1875年《申报》对收复新疆的报道有19篇,1877年增至40篇,1880年增至177篇。1875-1877年,报道以战时消息居多。1879年后,围绕海防与塞防“收复伊犁“新疆善后等评论增多,且多刊于头版。这反映出A.民间舆论影响朝廷决策B.收复新疆成为朝野共识C.时人国家主权意识增强D.清廷疏于海上防务建设10。欧亚大陆的橄榄和葡萄传入美洲,美洲的玉米和马铃薯传到了欧亚大陆,原产非洲的咖啡成为北美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世界物种的交流,人们饮食的丰富直接得益于A.新航路的开辟B.文艺复兴运动C.两次工业革命D.资产阶级革命11.工业革命后,欧洲的工厂昏暗、肮脏得像是牢房,工人在严苛的管理制度下每天长时间的劳作,却仅能勉强维持家庭的生存。这种现象A,表明资本主义走向衰弱B.是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源C,促使国际工人运动兴起D.促进殖民地人民觉醒12,“1917年10月25日(俄历)上午,军事委员会宣告临时政府已被推翻,国家政权已转移到彼得格勒工兵代表苏维埃所辖的军事委员会手中。这一整天,起义的工人武装和士兵与敌军进行了激烈的争夺,处处都是革命队伍获胜。材料描述的是A.十月革命B,南北战争C.光荣革命D.法国大革命九年级历史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5年中考一模九年级历史 九年级答案.docx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5年中考一模九年级历史 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2025年中考一模九年级历史.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