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1促进民族团结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第四单元 · 第七课 · 中华一家亲
7.1 促进民族团结




第一框 民族大家庭
01
民族分布特点
0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策
03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1.我国的民族分布特点?
大杂居
小聚居
交错居住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策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方针
政策
基本政治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根本政治制度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平等
团结
互助
和谐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形成了
01
民族分布特点
0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策
03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民族平等的表现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2022年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名额为360名左右,每个少数民族都有至少一名人大代表,其中蒙古族24名、回族37名、藏族26名、维吾尔族22名、苗族21名、彝族20名。
坚持民族平等就是消除民族差别
坚持民族平等 消除民族差别
对少数民族地区的特殊照顾 违背民族平等的原则
坚持民族平等就是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民族平等 各民族发展程度相同
思考?
×
×



4. 民族平等的表现 P91
同等的社会地位
享有平等的权利
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在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经济社会发展程度高低、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有多大差异,都是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同等的社会地位。各民族在国家和社会生活各领域享有平等的权利,承担相同的法定义务。
01
民族分布特点
02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策
03
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民族平等
民族团结
各民族共同繁荣
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国家保障各少数民族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维护和发展各民族的平等团结互助和谐关系。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思考:为什么要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①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
②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
“洁白的新疆棉花不容玷污!”
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饶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教材92页探究与分享
内蒙古各族人民和全国人民一起迎来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
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5. 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P92
(1)加强和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我国各民族在数千年的迁徙、贸易、婚嫁等交往中,孕育了团结友爱的宝贵传统。特别是近代以来,国家积贫积弱,人民饱受欺凌,但中国人民没有屈服,而是挺起脊梁、奋起抗争,以百折不饶的精神,打败了侵略者,赢得了民族独立。
(2)我国各民族始终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克服种种困难和艰险,顶住种种压力和挑战,追求共同发展、共同富裕、共同繁荣。
6.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P93
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是每个公民的神圣职责和光荣义务。“同心掬得满庭芳”,各族人民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齐心奋斗,伟大的祖国才能繁荣发展。
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
有人认为,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仅仅是党和国家的责任,与青少年无关。你认为这种观点对吗?请说明理由。
维护民族团结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7.结合生活实际思考: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①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民族团结的意识。
②自觉承担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
③关心爱护少数民族同学,尊重各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和语言文字。
④敢于同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作斗争。
思想上
行动上
1、民族分布特点
2.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方针、政策
3.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4.民族平等的表现 P91
5.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P92
6.维护和促进民族团结的义务P93
7.青少年如何维护民族团结?(补充)
课堂小结
家庭作业
如何实现各民族地区的共同繁荣 (措施)
①经济方面
②民生方面
③文化方面
④政治方面
课堂练习
(1)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一选自歌曲《爱我中华》
歌词体现了 ( )
A.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C.我国最终形成了今天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交错居住”的分布格局
A
(2)以下能够体现我国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是 ( )
A.上海支援西藏日喀(kā )则建设,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
B.实行西部大开发政策,促进了西部地区人民收入的增加
C.我国有 56 个民族,其中珞巴族是人口最少的民族
AB
(3)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代表人数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总人数的比例,均高于同期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这表明我国在处理民族关系时,坚持 ( ) 方针。
A.民族团结
B.民族平等
C.各民族共同繁荣
B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