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中考一模道德与法治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省中考仿真模拟考试(一)
道德与 法治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两个大题,满7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试卷上不要答题,请按答题卡上注意事项的要求,直接把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2024年10月14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第四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开幕式主旨演讲中指出:“坚持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为核心的丝路精神,携手推动‘一带一路’建设行稳致远,将‘一带一路’建成和平、繁荣、开放、创新、文明之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下列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中国正主导全球新秩序的建立 ②中国积极践行全人类共同价值
③中国顺应趋势融入经济全球化 ④合作与共赢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2.“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为如何唤醒‘睡狮’、实现民族复兴这个重大历史课题所给出的答案。”为了追赶世界现代化进程,无数仁人志士不屈不挠,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探索中国现代化道路的重任,历史性地落在了中国共产党身上。这表明( )
①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 ②党的领导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
③党的领导是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④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的最终目标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提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全面振兴。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的上述内容( )
①保障村民自治,坚持和完善我国根本政治制度
②有利于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③体现了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④说明农村工作已成为我国当前一切工作的中心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4.近年来,骑行运动越来越受欢迎,成为很多人通勤和健身的首选,但不文明骑行行为也时有发生。尤其是一些城市街头出现的“暴骑团”,他们有时候十几个人一起上路,多的时候甚至几十上百人。这些骑行者把公共道路当“竞技场”,肆意竞速,甚至逆行、闯红灯、侵占机动车道,看似“速度与激情”,实际上是拿安全当儿戏。解决此问题需要( )
①加大宣传力度,推广安全骑行理念 ②增强安全意识,避免独自外出骑行
③交管部门依法执政,惩处暴骑行为 ④完善法律法规,规范街头骑行行为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5.2025年两会期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一府一委两院”工作报告;会议决定批准202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批准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行使权力的根本途径
②公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
③国家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受国家权力机关监督
④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直接管理国家事务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6.近年来,我省坚定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河南建设的核心位置,把创新驱动、科教兴省、人才强省战略摆在“十大战略”之首,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这个“华山一条路”,取得一系列创新成果,国家创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建设迈出坚实步伐。对此,下列说法你认同的是( )
①河南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②河南已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③离不开河南科研人员的努力 ④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7.读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图,启示我们( )
①尽快废除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②要完善老年福利的法律保障
③建立健全医疗卫生保障制度 ④完善实行新型养老保障制度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8.2025年2月25日,“我们河南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河南好人、新时代好少年先进事迹发布活动在郑州举行。本次活动共发布第九届河南省道德模范22人、河南省道德模范提名奖8人,2024年度“河南好人榜”上榜人物106人(组)、“新时代好少年”27人。举办此活动( )
A.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进步 B.旨在推动形成向善向好的社会新风尚
C.说明传承美德必然有物质和精神回报 D.证明社会美德只有通过榜样才能传承
9.2025年河南省将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谋划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工作,持续深化以“同心圆·共发展”促乡村振兴活动,让各族群众在共得实惠、共享成果中实现共同富裕。这样做是基于( )
①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②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了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③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祖国才能够繁荣发展
④消除民族差异是发展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必由之路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10.行走的课堂,青春的磨砺!组织中学生在假期走进博物馆、科技馆、纪念馆等社会实践基地,了解历史文化、感受科技魅力、参加志愿服务。这有助于中学生( )
A.参与社会实践,完善社会关系 B.关注社会发展,感受世界巨变
C.走进社会生活,培养实践能力 D.开发创造潜能,否定一切权威
11.2024年12月4日是第十一个国家宪法日。连日来,以“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推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为主题,河南各地检察机关深入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大力加强宪法宣传教育,以高质效检察履职,维护宪法权威。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其他所有法律的总和
B.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必须将宪法作为唯一的行为准则
C.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监督宪法实施
D.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命运、社会安定和人民根本利益
12.互联网为未成年人提供了便捷学习资源、丰富社交体验与多彩娱乐方式,但负面影响及潜藏的不法侵害也接踵而至,给其健康成长带来诸多挑战。这提示未成年人在网络生活中要( )
①亨受网络自由 ②学会辨析网络信息 ③丰富交往方式 ④理性参与网络生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3.下面漫画警示我们青少年要( )
A.推动全社会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合力 B.行使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基本权利
C.积极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智慧和力量 D.对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保持高度警惕
14.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是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下列情境与调节情绪的方法相对应的是( )
A.人的一生总会遇到小挫折,要能看到危机中酝酿着转机——改变认知评价
B.考试成绩不理想,放学后我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痛哭了一场——转移注意
C.遇到烦心事,我通常会用听音乐的方法来自我调节——放松训练
D.在参加校园文化艺术节表演时心里很紧张,我通过深呼吸缓解紧张的情绪—合理宣泄
15.小亮内敛低调,小光脾气火爆,小明则是个“话痨”。经过一个学期的相处,老师发现小亮变开朗了,小光的脾气收敛了,小明增强了自控力。这说明集体生活可以( )
①让每个人变优秀 ②改变个人的天赋 ③涵养个人的品格 ④发展和完善个性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16.某班以“友谊的显微镜”为主题开展班会课,同学们敞开心声,纷纷交流自己的友谊故事。下列对故事解读不正确的是( )
A.小乐主动帮助我完成我的家庭作业——要为朋友做任何事情
B.我脚受伤,小红主动帮我接水打饭——友谊需要关心和帮助
C.小雨绝不允许他人在背后说我坏话——积极维护朋友的声誉
D.我有任何快乐的事都想和小华分享——友谊需要真诚和热情
17.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代化最重要的指标还是人民健康,这是人民幸福生活的基础。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这启示我们青少年( )
①珍视生命,关注身体健康 ②制定规划,完善体育课程
③热爱运动,强健自身体魄 ④全面发展,加强体育锻炼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6分)清明节后,中学生小豫感到假期非常充实:假期第一天,我来到科技馆当志愿者,引导前来参观的小朋友。一天下来,虽然累得精疲力竭,却很有成就感。第二天,我和奶奶一起到菜园里除草,采摘蔬菜,既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也感到劳动的乐趣。第三天,我阅读了我国航天纪实书籍,心潮澎拜,对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感到由衷敬佩。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对小豫的行为进行评析。
19.(8分)芳菲四月,春和景明,煦风不仅吹盛了山林野地的绿意,也吹起了春日露营的热潮。但在亲近自然的过程中,人们不可避免地会留下活动的“痕迹”,食物残渣、烧烤灰烬、生活污水等造成的生态问题却常常被忽略。对此,多地相关部门依法出台管理规定,为露营“上规矩”。中学生小丁认为:“露营是游客的自由,他人无权干涉。”
结合材料,联系所学道德与法治课程内容,对小丁的观点进行辨别与分析。
20.(10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生读本(初中)》(以下简称《读本》)是学生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教材,是推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的重要载体。
(1)为了深刻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你班同学从《读本》中选取了几段材料制作下表。请你深入思考,完成填表任务。(4分)
《读本》思想 举例
“好吃的肉”都吃掉了,剩下的都是难啃的“硬骨头” ①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 ②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 提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塞罕坝创造了沙地变林海、荒原成绿洲的人间奇迹
走得再远都不能忘记来时的路,一个忘记初心的政党必定是没有未来的政党 党领导人民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课堂上学好《读本》,课堂外更要把《读本》思想应用于生活中。作为青少年,你准备如何让《读本》照进现实 (6分)
21.(12分)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你所在学校计划开展一次“传承抗战精神 续写时代华章”主题观影活动。作为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选定一部符合本次观影主题的影片。(2分)
(2)下面是本次活动的动员语,请你补充完整。(4分)
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既是对那段苦难辉煌历史的深切缅怀,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好地开创未来。学校特组织广大师生通过光影艺术重温那段峥嵘岁月, 。
(3)为让本次观影活动取得良好的效果,请你向同学们提出三点倡议。(6分)
九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7小题,每小题2分,共34分)
1-5 CACBB 6-10 BDBCC 11-15 DCDAD 16-17 AB
二、非选择题(4小题,共36分)
18. (6分)小豫的行为值得肯定。①他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在科技馆当志愿者,既帮助了他人,又提升了自身的社会实践能力,获得了成就感,实现了自身价值。②参与劳动,在菜园除草、采摘蔬菜,体会到劳动的艰辛与乐趣,懂得了劳动的意义,培养了劳动意识和实践能力。③阅读航天纪实书籍,感受航天人的奉献精神,有利于培养爱国情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丰富精神世界。(每点2分,共6分)
19. (8分)小丁的观点是错误的。①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露营时产生食物残渣、烧烤灰烬、生活污水等破坏生态的行为,违背了社会规则和生态保护的要求。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露营过程中破坏生态环境,会影响其他人享受自然的权利,也不利于可持续发展。③多地相关部门依法出台管理规定,为露营“上规矩”,是为了规范游客行为,保护生态环境,保障公共利益,促进露营活动健康有序开展。我们应遵守相关规定,正确行使权利,享受健康文明的露营活动。(判断2分,分析每点2分,共8分)
20. (10分)
(1) ①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剩下的改革任务更加艰巨复杂。②体现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每点2分,共4分)
(2) ①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②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如进行垃圾分类、倡导低碳生活等,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③树立法治意识和道德观念,自觉遵守法律法规,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做一个有道德、守法律的好公民。④关注国家发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通过合理途径为国家建设建言献策。(每点2分,答出3点即可,共6分)
21. (12分)
(1) 《八佰》(答案不唯一,符合主题即可,2分)
(2) 感受抗战先辈们的英勇无畏,传承伟大的抗战精神,激励我们在新时代努力奋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拼搏。(围绕传承抗战精神、激励奋斗等方面作答,4分)
(3) ①观影前,提前了解抗日战争的相关历史背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影片内容。②观影时,保持安静,认真观看,用心感受影片中传递的抗战精神,尊重历史和影片。③观影后,积极参与交流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影感受和体会,深化对抗战精神的理解,将抗战精神落实到日常行动中。(每点2分,共6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