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试题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和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3. 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有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名句启示我们( )A. 人的生长发育、穿着打扮等各有差异 B. 不要因体型、打扮等外在形象而自卑C. 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存在较大的差别 D. 要提高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2. “微微总是独来独往,很少跟身边的小伙伴交流,也不爱参加集体活动,但上次听她一个同学说,她在网上很活跃,非常健谈,网友数量多得超出想象”……以上材料描绘出的青春期矛盾心理是( )A. 勇敢与怯懦 B. 反抗与依赖 C. 自卑与自主 D. 闭锁与开放3. 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在《和董传留别》中有名句:“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这一名句启示我们( )A. 人的生长发育、穿着打扮等各有差异 B. 要提高文化修养,体现青春的内在美C. 人的外在美和内在美存在较大的差别 D. 不要因体型、打扮等外在形象而自卑4. 情绪非常神奇,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下列关于情绪发生及其后果的推导合理的是( )A. 成绩进步,得到表扬→心情愉悦→学习更加努力B. 家人吵架生闷气→合理调节情绪→产生负面影响C. 生病发烧→感到悲伤→精神焕发D. 长青春痘→被嘲笑→内心感到自豪5. 心理课上,老师围绕《揭开情绪的面纱》进行教学时,发放了关于“情绪变化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以下是统计结果图表。依据图表,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引起情绪波动的主要原因及其占比①个人的情绪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②生活事件是情绪波动的关键因素之一③情绪会在人与人之间传递,应隐藏情绪④情绪由外在环境主导,要避免与人交流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6. 情绪是人对客观事物的态度体验及相应的行为反应。下列语句表现了“喜”这一基本情绪的是( )A.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B. 哀民生之多艰C.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D. 风声鹤唳,草木皆兵7. 我们要心怀爱国之情,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下列诗句中体现爱国情感的有( )①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鲁迅②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③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晏殊④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8. 某校七年级(1)班开展了以“青春·成长”为主题的班会活动(过程如下);这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学生( )分享成长中难忘的关于亲情、友情的故事。 说到动情的地方,很多人热泪盈眶。 我们要好好爱我们的父母、亲人、朋友。①杜绝不良诱惑,提高学习成绩 ②体味、传递成长中的美好情感③丰富美好情感,促进精神发展 ④体验负面感受,丰富人生阅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9. 积极情感有助于我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推动我们不断前行。下列情境中能够获得积极情感的是( )A. 小佳每天花费大量时间刷短视频,沉浸在虚拟的娱乐世界里B. 小慧参与学校组织的为山区儿童捐赠书籍的活动C. 小宇熬夜追看充满奇幻冒险但缺乏内涵的动漫作品D. 小峰因与朋友发生争执,独自去“黑网吧”打游戏宣泄情绪10. 从下图我们能够认识到( )A. 自尊使人充满力量 B. 自尊的人能够认可自己C. 自尊的人不爱慕虚荣 D. 每个人都有自尊的需要11. 乐乐喜欢用不雅语言和别人开玩笑,对此,同学们有不同看法。下面看法你认可的是( )①安安:乐乐这是和同学开玩笑,我觉得无所谓,还挺有意思的。②微微:乐乐的话让我感到不舒服,很反感,我准备去告诉老师。③康康:这些话不文明,伤害他人,也影响自身形象,不应该讲。④辉辉:你们不愿意听就别听,但要尊重乐乐,乐乐也没惹你们。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12. 看到同学们踊跃报名参加演讲比赛,有些退缩的芳芳给自己打气说:“别人都可以,我也不比别人差!”在这一信念的激励下,芳芳刻苦练习,居然获得第一名。这告诉我们( )①要相信自己,勇于尝试②坚定“我能行”的信念③学会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④自负是过高地估计自己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3. “霸王茶姬”品牌创始人张俊杰,幼时父母双亡,17岁入奶茶店打工,自学成才,凭借自身的努力与坚持成为一名成功的企业家,他的故事启示我们( )A. 自强不息,绽放生命的精彩 B. 正确对待挫折,预防自我伤害C. 勇于接受自己的不足就能得到认可 D. 将个人理想同祖国和人民联系在一起14. 跳绳是健康与活力的源泉。第二届“奔跑吧·少年”全国青少年家庭健康跳绳大赛于2024年5-10月进行。比赛类型有速度赛、花样赛、趣味赛等五类,不爱运动的小李犹豫该不该去参赛。结合所学,你认为以下最能成为动员他积极备赛参赛的理由是( )①参赛可以获得物质奖励,满足个人物质需求②比赛能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社会交往能力③参赛有益于调节情绪强健体魄,享受健康生活④参赛能够获奖,能够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15. 小强在期中考试前分析自己各科的学习状况:他的数学、生物成绩优秀,英语、语文成绩偏弱。他准备在英语、语文方面多下功夫。他相信经过努力,一定能取得好成绩。这说明他( )①扬长补短板 ②能准确地定位自己 ③盲目自信 ④能客观地认识自己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16.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那句“我命由我不由天”震撼人心,这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中( )A. 团结统一的精神 B. 自强不息的精神 C. 爱好和平的精神 D. 勤劳勇敢的精神17. 下列做法属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是( )A. 每周都观看新闻播报 B. 某校开展法治宣传活动C. 将每年的4月15日定为国家安全教育日 D. 班级举办“孝敬父母,关心同学”活动18. 以下体现“脚踏实地、实事求是”的思想的历史典故是( )A. 纸上谈兵 B. 掩耳盗铃 C. 闻鸡起舞 D. 司马光砸缸19. 下列情境中,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的行为有( )①礼让斑马线,让行人先行 ②在居民区放音乐跳广场舞③自觉排队按顺序等候上车 ④银行取钱站在1米线外等待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20. 清代大学士张英的家人在收到张英“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的书信后,主动让出三尺空地,邻居吴家看到张家的举动后也主动让出三尺地,由此成了一条“六尺巷”。“六尺巷”的典故体现了( )A. 谦和礼让、以和为贵的美德 B. 见贤思齐、止于至善的风范C. 自尊自强、助人为乐的品质 D. 宽己律人、扬善抑恶的准则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60分。21.(16分)小丹和小倩的遭遇在公交车上,小丹和小倩发现有个男青年不停地往她们身边挤。她们感到害怕,不断往旁边躲避,男青年随即又挤了过来。小丹不知所措。小倩鼓起勇气,严厉地呵斥对方:“你想干什么?再这样我就报警!”男青年见状灰溜溜地下车走了。(1)请评析这两位女生的做法。(8分)(2)如果遇到类似的情况,你该如何保护自己?(8分)22.(14分)道德与法治课上,老师结合同学们的校园生活,创设探究情境,提出学习任务,组织开展探究式学习。情境一 小秦发现当他情绪低落时,学习效果较差,有时连简单的口算也会算错;当他比较高兴时,那些晦涩难懂的知识,学起来也更容易了。 任务一 由此可以看出:________情境二 小东的奶奶去世了,他非常难过,上课时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对老师的提问一脸茫然,时常热泪盈眶…… 任务二 请你帮助小东:_______(1)请你完成以上探究任务。(8分)数学考试时,小林因为紧张导致许多原本会做的题目做不出来,他一怒之下,把试卷撕了,哭着离开考场。(2)有人说:“小林在考场上的情绪表达是个人私事,与他人无关。”请你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6分)23.(16分)青春力量苏炳添,中国男子短跑运动员。他出身普通,没有强大的体育世家背景。但他凭借着对短跑的热爱和自强的精神,刻苦训练。面对身体条件的局限,他没有放弃,不断改进技术,挑战自己的极限。从第一次跑进10秒,到跑进奥运会男子百米决赛,苏炳添用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书写着中国田径的新历史。(1)结合苏炳添的事迹,谈谈怎么让青春焕发生机活力的?(6分)(2)“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请结合材料,以“做自强不息的中国人”为主题,写一篇演讲稿。(10分,不少于80字)24.(14分)文化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中华民族最根本的精神基因。今天,我们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要传承核心思想理念、弘扬中华人文精神、践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就是要用她滋养我们的精神世界,坚定文化自信,实现精神上的自主,做堂堂正正的中国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内容丰富、表现形式多样。正确理解和把握核心思想理念,古为今用,守正创新,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和文化素养。为此七年级(2)班一组同学设计了一个展示核心思想理念的活动方案记录表。请你帮助一组同学补充完整。活动名称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核心思想理念风采展活动目标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时间 周一至周四 课外活动时间活动展示的核心思想理念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展示形式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活动流程 周一主持人总体介绍活动目的 周二、周三展示不同形式的传统文化 周四总结收获需要的人员、物资、场地等条件 人员:主持人;组织服务:一组小组成员;观众七年级二班的其他同学;场地及设施:多媒体教室收获与反思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七年级道德与法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D D B A A C B C B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C A A C B B D C C A21.(16分)(1)、小丹的做法:小丹在面对男青年的骚扰时,不知所措。这是很多人在遭遇此类突发且令人不安情况时可能出现的正常反应。因为此类情境会让人感到害怕、紧张,一时之间不知道如何应对,这体现出她缺乏应对此类骚扰的经验和勇气,没有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保护自己。小倩的做法:小倩鼓起勇气,严厉呵斥对方,并以报警威慑,成功让男青年灰溜溜地下车走了。她的做法非常勇敢且明智。面对不怀好意的男青年,她没有选择沉默和一味躲避,而是积极主动地采取行动,通过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和采取可能的措施,有效地制止了男青年的不当行为,保护了自己和同伴。(能从两同学的应对表现及应对结果分析即可得8分)(2)①我们应当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预防和应对性骚扰、性侵害的能力;我们要敢于和善于保护自己。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辨别并抵制性骚扰,掌握有效的应对方法和策略,如勇敢说不、寻求帮助、及时报警等,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8分)22.(14分)(1)任务一:情绪会影响人的观念和行动。积极情绪可以提高人的积极性和活动能力;消极情绪通常给人带来不良体验,会产生负面影响。(4分)任务二:管理好情绪,做情绪的主人;学会调节情绪,掌握一定的方法,如注意转移;合理宣泄,可以向好朋友倾诉、认知调节,不能改变的事情我们要接纳、放松训练等,不能一直处于消极状态中。(4分)(2)这个观点是错误的。我们要学会合理表达情绪。人的情绪会相互感染,一个人的情绪很容易影响周围的人。只顾发泄自己的情绪,不顾及他人的感受,是不合适的做法。(6分)23.(16分)(1)他①出身普通,没有强大的体育世家背景。说明自强,使人自主自立。②他没有放弃,不断改进技术,挑战自己的极限。说明自强,使人奋发向上。③苏炳添用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书写着中国田径的新历史,说明自强不仅关系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民族的命运与未来。(6分)(2)参考要点:①树立远大的理想。像苏炳添坚定对短跑事业的追求一样,我们要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和理想,有了坚定的信念,才能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有强大的精神支撑,不轻易放弃。②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困难,我们要学习苏炳添面对身体条件局限不放弃的精神,敢于正视困难,以积极的心态寻找解决办法,在战胜困难的过程中锻炼自己。③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苏炳添用无数个日夜努力训练才取得成就,我们在学习和工作中也需要不懈努力,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朝着目标前进,通过持续的奋斗实现自己的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成为自强不息的中国人。(10分)等 级 等级描述水平4(8~10分) 能紧密结合材料充分地阐述三个核心观点,且观点明确、层次清晰、术语规范、言之成文水平3(5~7分) 能结合材料围绕“树立远大的理想、在苦干实干中磨砺成长、求得真学问,练就真本领”核心观点的意思,且观点较明确、层次较清晰、术语规范、言之成文水平2(1~4分) 论述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观点不够明确、层次不够清晰、术语不够规范水平1(0分) 未作答或作答不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14分)(1)活动目标 (4分)通过展示活动,让参与者深入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素养,并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合作与交流。(2)活动展示的核心思想理念(4分)仁爱、诚信、和谐、敬业(3)书法绘画展览、诗歌朗诵、经典永流传等(2分)(4)收获:参与者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提高了文化素养和表达能力;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和文化自信;通过与观众的互动,传播了优秀传统文化。反思:活动前期准备工作可以更加充分,如提前广泛征集书法绘画作品;在时间安排上,可以更加紧凑,避免部分环节拖延;互动环节可以设计更多有趣的形式,提高观众的参与度。(言之有理即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 道德与法治.docx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 道德与法治答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