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八年级(下)科学期中检测卷(到第3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金华市义乌市稠州中学八年级(下)科学期中检测卷(到第3章,含答案)

资源简介

稠州中学八年级(下)科学期中检测卷
亲爱的同学: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8页,有4大题,32小题,满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F-19 Na-23 S-32 Cl-35.5 K-39 Ca-40 Fe-56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对认识对象(系统)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或模拟。下列不属于模型建构的是(  )
A.画校园平面图 B.做小型地球仪 C.搭细胞结构 D.看蜡烛熄灭顺序
2.臭氧(O3)二氧化氯(ClO2)双氧水(H2O2)等物质都是生活中常用消毒剂,这三种物质都含有(  )
A.氧分子 B.氧离子 C.氧气 D.氧元素
3.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5G网络,5G技术处于领先地位,氮化镓(GaN)是生产5G芯片的关键材料之一。已知镓原子的质子数为31,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X为N元素
B.镓属于金属元素
C.1个镓原子中核外电子数有31个
D.镓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9.72
4.2025春晚舞台上,宇树科技机器人Unitree H1燃爆全球,该机器人的肢体骨骼主要由PEEK材料制成。PEEK是一种性能优异的特种工程塑料,其化学式为(C19H10O3)n,具高比强度和低密度的特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PEEK材料中氧元素的含量最高
B.PEEK材料由19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和3个氧原子构成
C.PEEK材料中碳、氢、氧三种元素质量比为114:5:24
D.PEEK材料由多种元素组成,属于混合物
5.随着充电汽车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千家方户,有人提出打造充电公路的想法,这样就可以让电车抛掉笨重的电池,减轻汽车的重量,降低能耗。如图甲所示是充电公路的工作原理,预埋的线圈通电后产生磁场并使行驶在公路上的汽车充电,A、B两处线圈的工作原理与图乙中实验相同的是(  )
A.③① B.②① C.③④ D.②④
6.下列化学符号中的数字“2”表示的意义不正确的是(  )
A.:“2”表示两个钠元素 B.:“”表示氧化镁中镁元素的化合价为价
C.:“2”表示两个氢氧根离子 D.:“2”表示一个二氧化氮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
7.北京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郭少军教授课题组成功发明了和合成的高效光催化剂,合成过氧化氢的反应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B.反应前后氧元素的化合价没有改变
C.反应物中有单质参与 D.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
8.对下列实验指定容器中的水,其解释没有体现水的主要作用的是( )
A.甲图通过水体积的变化得出空气中O2的体积
B.乙图中的水吸收反应放出的热量
C.丙图中的水通过冷却溅落熔融物,防止集气瓶炸裂
D.丁图中的水先将集气瓶内的空气排净,后便于观察气体何时收集满
9.物质的结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氧气分子是保持氧气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 B.氧气的助燃性决定了氧气可以作为燃料
C.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利用了氧气与氮气沸点不同的性质
D.氧气能和很多金属单质反应,体现了氧气具有氧化性
10.如图是家庭电路中的部分电路,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三孔插座正中间的插孔应该接三脚插头的最长那只脚
B.断路器的接法错误,应该安装在零线上
C.开关S断开时,a、b、c、d四处都不能使测电笔的氖管发光
D.若手不慎触摸到c点时,则断路器一定自动断开
11.科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所示的改进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胶头滴管中的水接触生石灰一段时间后,白磷开始燃烧,待白磷熄灭冷却至室温后打开止水夹。下列关于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白磷不足会使测定结果偏大
B.滴管中的水和注射器中的水作用相同
C.试管中的细沙可防止试管炸裂
D.注射器中的活塞先左移再右移,最终停留在10mL刻度处
12.下列图像符合其描述情况的是(  )
A.①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MnO2随着反应进行质量发生的变化
B.②中表示:a、b两试管中分别装有等质量的双氧水溶液,并向a试管中放入催化剂后,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的生成情况
C.③中表示:KMnO4制取氧气时,试管中剩余的固体随着反应的进行质量的变化情况
D.④中表示:双氧水制取氧气时,生成的氧气质量的变化情况
1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利用电磁铁起升道闸杆的模拟装置。当车牌识别成功相当于图中开关S闭合,电磁铁有磁性,吸引铁柱,道闸杆绕O点顺时针转动,闸杆升起。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若车牌识别成功,图中电磁铁的上端为N极
B.改变电源正负极,该模拟装置仍能正常工作
C.小灯泡L与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式为并联
D.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移动后,栏杆更容易抬起
14.一定条件下,在一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化学反应,并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的值为9
B.该反应中氧气与水的质量变化之比为6:5
C.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W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
15.在FeO、Fe2O3和CaCO3的混合物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6%,则CaCO3的质量分数可能是(  )
A.10% B.25% C.30% D.35%
二、填空题(第16、17、18、19、2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8分)
16.用化学符号表示:
(1)3个铜原子    (2)5个三氧化硫分子    (3)2个碳酸根离子   
(4)写出物质NH4NO3中,带点元素的化合价   (5)硫酸钠 
(6)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物质    (7)构成氯化钠物质的微粒   
(8)元素周期表中由第1号、第8号和第12号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
17.分类是科学研究和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属于金属单质的是   ,属于化合物的是   ,含有氧元素的有   (均填序号)。
①二氧化碳 ②氧气 ③空气 ④水银 ⑤冰水混合物 ⑥铜丝 ⑦氮气
18.夏天来了,空调驱走酷热把我们带入清凉世界,其实这是空调中制冷剂的功劳.但传统的制冷剂(如氟利昂)会破坏地球上生命的保护伞---臭氧层.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又叫四氟乙烷,其化学式为CH2FCF3)对臭氧层的破坏系数为零.请分析回答:
(1)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由   种元素组成。
(2)新型环保制冷剂R134a中碳元素与氟元素的质量比是   。
19.在某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含有一定量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   (填“高”或“低”)。
(2)加油站必备的消防用品之一是沙子,用沙子灭火的原理是   。
(3)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有   。
A.鞭炮 B.瓶装饮料 C.报纸、杂志 D.酒精
20.现代家庭电路都安装“漏电保护器”和“空气开关”,比单独安装传统保险丝更能保证用电安全。
(1)小科妈妈正在厨房里使用微波炉、电磁炉和电茶壶,当爸爸开启空调时,家中的“空气开关”立刻切断电路,“漏电保护器”没有反应,由此可以推断    相当于保险丝(选填“空气开关”或“漏电保护器”);
(2)当漏电保护器检测到通过图甲中A、B两处的电流不相等(即发生漏电)时,会迅速切断电路。一赤脚站在地上的人,不小心接触了火线,如图乙、丙所示,在空气开关和漏电保护器完好的状态下,有触电危险的是   (选填“乙”或“丙”)。
21.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用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
(1)A装置中仪器a的名称是   。
(2)若选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时,应选用   作为气体发生装置(填字母)。
(3)若选用装置D采用排空气法收集氧气,氧气应从   (填b或c)管进入。
(4)实验室常用氯化铵固体和碱石灰固体共热来制取氨气。常温下氨气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氨气极易溶于水。制取并收集氨气时,应从图中选择的装置为   (填字母)。
(5)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
(6)实验室用加热分解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用排水法收集气体的实验。请将下列实验步骤进行正确排序:正确的实验顺序是   (填序号)。
①加热;②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③装药品;④用排水法收集氧气;⑤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⑥熄灭酒精灯;⑦固定试管。
(7)小科收集了三瓶氧气,利用硫粉、红磷和细铁丝三种可燃物与氧气的反应研究氧气的化学性质。其中乙集气瓶中实验前装有少量细沙,丙集气瓶中物质燃烧时部分现象如图丙所示。
①写出甲集气瓶中物质燃烧时的现象   。
②小明利用丙中的可燃物和丁装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请判断是否可行并说明理由   。
22.利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磁场对通电导体的作用”。
(1)应在图甲装置中的MN之间接入   (填“灵敏电流计”“电源”或“灯泡”)。
(2)图乙装置中,当通入恒定不变的电流后,线圈的ab段和   (填字母)段会受到力的作用。
(3)要使图乙中的线圈持续转动,应在其外部加装换向器,其目的是  。
23.(1)某纯净物X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 + 3O2 =========== 2CO2 + 2H2O ,则X的化学式为 ;若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8.8克,则X中碳元素质量为 克。
(2)在化学反应A+2B=C+2D中,已知C和D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22:9,当1.6gA与足量B完全反应后,生成3.6gD,则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是 。
(3)R元素一个原子的质量是a克,M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A;化合物RM2的相对分子质量是B,则w克RM2中含有M的原子数是 。
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24.科学家对相对原子质量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时间。
材料一:19世纪初,有化学家认为:氢是母体,其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理论上都是氢的整数倍。
材料二:1886年,英国科学家克鲁克斯大胆假设:同一元素的原子,可以有不同的相对原子质量。化学家测定出的元素相对原子质量是其不同原子相对原子质量的平均值。
材料三:1961年8月,国际上采用碳﹣12原子的作为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确定各个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某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其各种同位素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乘以各自在该元素中所占的百分比之和。
(1)下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不支持材料一的是   。
A.O﹣16 B.Cl﹣35.5 C.Ag﹣108
(2)在克鲁克斯假设中,同种元素的原子,相对原子质量却不同,是因为原子结构中的某种微粒数不同,该微粒的名称是   。
(3)根据材料三,现发现氖的同位素在自然界中分布如上图,根据上述资料,列出氖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的计算式子:   。
(4)结合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19世纪初,以氢为母体的相对原子质量标准是错误的,它对科学的发展没有价值
B.只要方法正确、仪器精确,实验结果就不会存在误差
C.若干年后,科学家有可能更改现在国际上采用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标准
D.元素周期表中很多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都不是整数,可推测很多元素有多种同位素原子
25.项目化学习小组分三个阶段开展了“永磁体磁场分布研究系列活动”。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了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学习能力也获得了有效提升。
(1)活动一:理论绘图—磁感线分布
根据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两个条形磁铁靠近时,虚框范围内的磁感线分布正确的是   ;
(2)活动二:实践检验—用铁屑显示磁感线
如右图,一块光滑透明的玻璃板,在一个表面贴上白色书写纸(作为背景,便于观察),将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的下表面,然后在玻璃板上面均匀撒上铁屑,如图所示。用手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实践结果与理论绘图一致、效果很理想。
从减小摩擦角度考虑,铁屑应撒在   (选填“贴有”或“未贴”)白色书写纸面的玻璃板更合理;
(3)活动三:优化创新—自制磁感线模型
同学们利用熔化的蜡烛液、电熨斗(通电后靠近物体使其升温)等器材进行如下操作,制成了“固定的铁屑磁感线”模型(如右图)。请将操作补充完整:
①将一张白色书写纸放入熔化的蜡烛液中浸渍均匀后取出晾干,使纸质表面覆盖一层蜡,打磨光滑后成一张白色含蜡纸板;
②将蜡纸放在玻璃板上,再均匀撒上铁屑,条形磁铁放在玻璃板下面轻敲玻璃板使铁屑沿磁感线走向分布;
③   。
26.实验小组的小明、小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来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在实验中用电子天平和量筒准确测量出表中测量对象。(实验中操作正确,当时气压下氧气的密度为ρ)
测量对象 测量结果
MnO2 m1
KClO3 m2
试管 m3
m4
量筒内收集气体的体积 V
(1)分析实验结果m1+m2+m3=m4+Vp,验证了质量守恒定律,那么测量结果为m4的测量对象是指 。
(2)实验操作过程中的“先后”往往很重要,在本实验操作过程中以下的“先后”不合理的是 。
A.先装药品再检查装置气密性 B.先放酒精灯再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C.先等水槽中气泡均匀连续冒出再收集气体 D.先熄灭酒精灯管再从水槽中取出导管
(3)实验结束后,小明在拆卸装置时闻到刺激性气味,小明说:氧气是无色无味的,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会不会是二氧化硫?小李认为不可能,他的理由是: 。
27.CuSO4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试剂。探究CuSO4溶液对H2O2分解具有催化作用。
【实验探究】甲同学按如表方案进行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①木条不复燃; 步骤②产生气泡,溶液变蓝色; 步骤③   。 硫酸铜能作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评价改进】大家认为甲同学的实验结论不严谨。若要确定该实验结论正确,还需证明硫酸铜的
            在反应前后都没有发生改变。
【继续探究】乙同学重做了以下实验,进而确认了甲同学的实验结论。
步骤一:称量mg硫酸铜固体(白色)。
步骤二:按照甲同学实验步骤重新实验。
步骤三:将实验后试管中的溶液蒸发、干燥得到白色固体,再称其质量为   g,然后将此固体加入到5%的过氧化氢溶液中,仍然可以加速过氧化氢分解。
【拓展延伸】比较硫酸铜和二氧化锰对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催化效果,实验过程中不需要控制的条件是   。(填字母序号)。
A.溶液的起始温度 B.催化剂的质量 C.溶液的浓度 D.反应的起始时间
28.资料显示,将新制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的H2O2溶液,加热到80℃时,才有较多氧气产生。而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加入催化剂,常温下就会立即产生氧气,反应速度快、所需时间短。
(1)小科同学按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当试管中有大量气泡出现时,伸入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并未复燃。为此,他利用图乙装置收集气体,再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那么图甲实验中带火星木条未复燃的原因是   。除了图乙的方法收集氧气外,还可用   法收集。
(2)小金同学利用催化剂使H2O2溶液分解制取氧气,图丙是他设计的气体发生装置,请你指出一处错误:   。
(3)两位同学采用相同质量5%的H2O2溶液,图丁虚线表示小科采用加热分解制取氧气的曲线,请你在该图中用实线画出小金利用催化剂制取氧气的大致曲线(假定两种方法H2O2均完全分解)。
分析计算题(第29题5分,30题6分,31题8分,32题10分,共29分)
29.《本草纲目》记载:“三七近时始出,南人军中,用为金疮要药,云有奇功”。三七中止血活性成分主要是三七素,又名田七氨酸(),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田七氨酸分子中有   个原子。(1分)
(2)田七氨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分)
(3)阿司匹林()也是常见的具有活血化瘀作用的药物。多少克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列式计算)(2分)
30.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31克置于干燥试管中,加热到质量不再减少为止,冷却后测得固体质量为21.4克。试计算:
(1)能制得氧气多少克?(2分)
(2)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是多少克?(2分)
(3)反应后剩余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结果保留一位小数)(2分)
31.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O2的质量(g) 3 4 6
SO2的质量(g) 6 8 8
(1)上述实验中,第   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   克;(每空1分)
(2)在这三次实验中,符合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2分)
(3)若该同学要进行第四次实验,如果要将48克硫粉完全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若将生成的二氧化硫全部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克?(二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SO2+2NaOH==Na2SO3+H2O)(4分)
32.在跨学科实践课上,某小组同学开展了“空气质量检测仪”的项目化学习活动。下面是该小组同学交流的实践过程,请帮助完成下列内容:
【项目任务】制作一个简易空气质量检测仪。
【项目导引】资料显示空气质量等级是按照空气质量指数K划分的,如表所示。
空气质量指数K 0~50 51~100 101~150 151~200 201~300 >300
空气质量等级 优 良 轻微污染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通过说明书获悉,气敏电阻R的阻值随空气质量指数K的关系如表所示:
空气质量指数K 50 100 150 200 250 300
电阻值R/Ω 100 50 30 20 15 10
【方案设计】小组同学经过一番讨论和研究,设计如图所示的空气质量检测仪的电路。控制电器中定值电阻电源电压U恒为6V不变,用电流表示数表示对应空气质量指数,电磁铁中线圈的电阻不计;闭合开关S,当电流表示数为0.15A时.电路报警.此时电磁铁把衔铁B吸下来,工作电路净化系统开始工作。
【项目实施】
(1)如图,闭合开关S,电磁继电器中电磁铁M的上端为   (选填“N”或“S”)极,当空气质量指数K值升高,电路中电流表的示数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每空1分)
(2)计算:
①当空气质量指数K为50时,电阻R0两端的电压;(2分)
②当电路报警时对应的空气质量等级。(2分)
若想让仪器检测更加灵敏,使空气质量指数K略低于“方案设计”中数值时电路就报警,请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①         ;②         。(每空2分)
稠州中学八年级(下)科学期中测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A C D A B B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答案 C D B D B
二、填空题(第16、17、18、19、20题每空1分,其余每空2分,共48分)
16.(1)3Cu (2)5SO3 (3)2CO32- (4)-3价
(5)Na2SO4 (6)H2 (7)Na+和 Cl- (8)Mg(OH)2
17. ④⑥; ①⑤; ①②③⑤
18.(1)3; (2)6:19
19.(1)低; (2)隔绝氧气(空气); (3)AD
20.(1)空气开关;(2)乙
21.(1)分液漏斗 (2)A (3)b (4)BD或BE
(5)
(6)②③⑦①④⑤⑥
(7)①生成大量的白烟,放出热量;②不可行,反应生成了气体,瓶内气压不会减小,与外界大气压基本相同。
22.(1)电源;(2)cd;(3)当通电线圈所在平面与磁感线垂直时(平衡位置),它能自动改变线圈中的电流方向,从而使线圈持续转动。
23.(1)C2H4 2.4克 (2)1:2 (3)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38分)
24.(1)B; (2)中子数; (3)21×a%+22×b%+20×c%; (4)CD
25.(1)乙 (2)未贴
(3)用电熨斗靠近纸板,蜡烛变软后,立即移走电熨斗,待蜡液冷却凝固后粘住铁屑。
26.(1)试管以及加热后的剩余固体; (2)ACD;
(3)反应物中没有硫元素,不可能生成二氧化硫。
27.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2H2O22H2O+O2↑; 质量和化学性质; m; D
28.(1)加热过氧化氢溶液的同时,溶液中水蒸气随氧气一起逸出,氧气浓度较低;向上排空气;
(2)长颈漏斗的下端未伸入液面以下;
(3)
四.计算题(第29题5分,30题6分,31题8分,32题10分,共29分)
29.(1)20 (2)176
(3)设质量为x的田七氨酸与18克阿司匹林(C9H8O4)中碳元素的质量相等
x××100%=18g××100% x=31.68g
30.解:(1)待反应至不再有气体生成后,制取氧气的质量=31g﹣21.4g=9.6g
(2)设完全反应时消耗氯酸钾的质量为x
2KClO32KCl+3O2↑
245 96
x 9.6g
x=24.5g
(3)二氧化锰在剩余固体中的质量分数100%=30.4%
31.(1) 三;2 (2) 都符合
(3)设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x
S+O2SO2
32 64
48g x
x=96g
答: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为96g
设吸收全部二氧化硫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为y
SO2+2NaOH=Na2SO3+H2O
64 80
96g 10%y
y=1200g
答:需要10%的氢氧化钠溶液1200g。
32.(1)N;增大
(2)①闭合开关S,当空气质量指数值升高,气敏电阻的阻值变小,控制电路中的电流增大,即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由表可知,当空气质量指数K为50时,R=100Ω,则电路电流 则R0两端的电压U0=IR0=0.05A x20Ω=1V
②当电流表示数为0.15A时,电路报警,此时,控制电路总电阻
R=40Ω-20Ω=20Ω,从表中可知当电阻是20Ω时,空气质量指数K为200,空气质量等级属于轻度污染。
(3)减小R0;增大控制电路电压U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