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共 23分)
1.(4 分,每空 1分)(1)jiān piān (2)缚 惘
2.(3 分)C
3.(8分)(1)自行车代指低碳生活方式,如少开私家车;树代指低碳生活给地球带来的盎然
生机。(4 分)
(2)低碳生活不单是加强体育运动和生活节俭,更是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一种保护
地球的责任义务。( 2分)
(3)绿化祖国山青水碧千秋美,平衡生态人杰地灵万物春。 (2分)
4.(8 分,错写、漏写、多写均不给分。)
①窈窕淑女 ②白露未晞 ③微君之躬
④黄发垂髫 ⑤欲济无舟楫 ⑥端居耻圣明
⑦一日不见 ⑧如三月兮
二、现代文阅读(共 27分)
(一)(16 分)
5.(4 分)示例①用箬叶包粽子、吃粽子②煮咸鸭蛋,孩子在脖子上挂五彩线、鸭蛋网和
香包③清供粽子、石榴、艾蒲④看赛龙舟、饮雄黄酒、饮菖蒲酒、戴香包、悬艾草、簪菖蒲、
挂钟馗⑤沐浴百草汤。(评分标准:每点 1分,答出 4点即可。共 3分。)
6.(4 分)内容上,第①段点明本文的写作对象故乡的端午节,同时奠定了思乡的情感基
调;统领全文,引出下文对故乡端午习俗的叙述。结构上,照应尾段,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因
此不能删。(评分标准:每点 2分。共 4分。)
7.(4 分)第⑥段运用了描写和抒情的表达方式,通过对粽子煮熟后的外观、口感以及品
尝时的感受的描写,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尾句通过抒情,表达了作者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评分标准:准确判断其表达方式,得 2分;结合内容分析作用,得 2分。共 4分。)
8.示例一:朴素的文字传递着浓浓的乡情。
在作者的笔下,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繁复的修饰,一字一句都如乡间小溪般清澈而自
然,却在朴素中蕴含着无比深厚的乡情。作者通过朴素的语言描述端午浓郁的艾草香、母亲
包的粽子、端午的习俗,勾勒出一幅幅生动温馨的画面,让人在字里行间中感受到浓浓的乡
情。
示例二:带着家乡印记的端午节是人一生的眷恋。
在文中,作者深情地描绘了家乡端午节的种种传统习俗,如包粽子、挂艾草、赛龙舟等,
这些习俗不仅是节日的仪式,更是家乡民俗文化的体现,深深地烙印在每一个游子的心中。
这些习俗承载着作者对家乡的记忆与情感,它让人们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与亲切。无
八年级语文答案 第 1页(共 2页)
论走到哪里,这些回忆都会成为游子心中永恒的牵挂。(评分标准:结合文章内容,语言通顺,
表述合理即可得 4分。共 4分。)
(二)(11分)
9.(3 分)B
10.(4分)我不认同。原文中的句子运用列数字和作比较的说明方法,通过具体的数据和
比较,详细地说明了不同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能力。这种表达方式不仅不冗长,反而更加直观、
具体,使读者能够清晰地了解风力发电机的发电能力差异。简化后的句子虽然简洁,但失去
了这些具体信息,影响了读者的理解。
11.(4分)我同意小文的观点。这段材料主要介绍了风力发电与传统发电方式相比的优势。
这些内容与第⑥段和第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更为紧密。第⑥段介绍了风力发电的发电效率,
而第⑦段则展望了风力发电的未来发展。将这段材料放在这两段之间,可以更好地展示风力
发电的优势,为读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古诗文阅读(共 15分)
(一)(11分)
12.B(2 分)
13.(2分)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
现。(意思对即可。2分)
14.(3分)示例:“影布石上”描绘出日光、潭水交融,鱼影映在潭底石上的清晰画面,侧面衬
托潭水的澄澈透明。
15.(4分)《小石潭记》中“不可久居”是因为作者在小石潭中感受到了一种凄凉和孤寂,
这种感觉让他感到不适,因此想要离开。《醒心亭记》中“更欲久而忘归也”是因为作者在
醒心亭中欣赏到了美丽的自然景色,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心情愉悦,因此想要长
久地留在这里,忘记归去。
(二)(4 分)
16.(2分) C
17.(2分)这首诗虽写离别,却摆脱了其他离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显得昂扬乐观,表
达了诗人高远的志向、豁达的情趣和旷达的胸怀。
四、名著阅读(5分)
18.示例一:根据兴趣进行选择性阅读。我在阅读《经典常谈》时,只选择了其中古代
文学、历史的内容来读,因为我只对这部分内容感兴趣,诸子百家、《周易》等方面的内容
我会直接跳过,这是通过选择性阅读的方法把厚书读薄。
示例二:根据问题进行选择性阅读。在阅读时,我们探究的问题是“名著中朱自清散文式
的语言特点”,围绕这个问题,我们决定从引人入胜的开场白、善于调用生活素材、通过讲故
事温文尔雅的叙述口吻等方面入手,然后整理成专题,互相交流。
八年级语文答案 第 2页(共 2页)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评估试卷
个知
八年级语文
一、
积累与运用(共23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共4分)
四月的人间不再缄(
)默。东风挣脱了冬的束(),吹红了一树桃花,吹皱了一
池春水,吹绿了一地草坪。古今中外,关于春的文字不胜枚举,究其本源,只因人们太爱她!
四时更迭,时光飞舞。朋友们,别怅wǎng(
)于春天的易逝,让我们翻()然走进这绚
丽多彩的天地,在文与心的美好相遇中,触摸物候的节拍,感受生命的律动,领悟大自然的
神奇!
(1)语段中的两个加点字应该怎么读?请写出正确的拼音。(2分)
缄(

翩(
)然
(2)语段中两个括号处应分别填入哪个字?请工整书写。(2分)
束f0(
怅wǎng(
2.依次填入下面这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3分)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不仅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无论如何斗转星移,岁月更换,后人只要一读陶诗、陶文,就会
心生桃花,暖意融融,悠然自悟,妙不可言。
①还用自己的作品定格、升华、传达了这种感觉
②通过这种奇妙感觉在每个人的心里埋下了一粒桃花源的种子
③那就是以不变应万变,永远平和自然,葆有一颗平常心
④作者不但用亲身的实践诠释了这种最佳的心理状态
⑤而且具有永恒的普世价值
A.①②④③⑤
B.①③②④⑤
C.⑤③④①②
D.⑤③①②④
3.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改变你我”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活动,并完成相关任务。(8分)】
(1)活动手册上有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宣传画(见右
图),小语不懂其中“自行车”和“树”的含义,请用通俗的
语言向她解释。(4分)。一下
低碳出行
(2)阅读此宜传画,小文说:“原来低碳就是要加强体
为您点
育运动啊!”小言说:“不是吧,应该是平时生活要注意节
俭。”对他们的观点,说出你的看法。(2分)
(3)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将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作为环保的宣传语。(2分)
祖国万物春平衡
千秋美
生态山青水碧
绿化人杰地灵
八年级语
1页(共6页)
4.根据语境,补写出古代诗文名句。(8分)天房会补四餐
古诗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源远流长,星光熠熠,最具情韵。“①
君子好
逑”(《关雎》)这是古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蒹葭萋萋,②
是妈炎是,”(《蒹葭》)
这是古人对爱意的委婉表达;“③
胡为乎中露?”(《式微》)这是劳役者对统治
者的控诉;“④
并怡然自乐”(《桃花源记》)这是古人对幸福生活的憧憬:
“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这是孟浩然巧妙设喻委婉表达
希望获得举荐而从政的心愿:“⑦

。”(《子衿》)这是独自徘徊
城头的女子对心上人在两种时间的反差下深刻的思念。
是出纯怎所是
二、现代文阅读(共27分)
欢其
(一)阅读下文,完成5一8题。(共16分)
艾蒲粽香润端午
乐器之言指备永子公热星
(话强
官凤华
①故园水乡,端午时节总是弥漫着醇厚的粽香、艾蒿、菖蒲的草木幽香,泼洒着浓郁的
风情。粽箬、艾蒿和菖蒲,轻念有股凉意从远古袭来,一片幽深和暗绿」
②破晓时,天空是澄澈的天青色,宛若古镇的染坊。水色淋漓中,有窈窕村姑担一篮粽
箬,在小巷深弄里脆生生地叫卖。她们软软的步子,水蒲般的腰肢,一副青竹扁担在圆肩上
直晃悠。青碧的粽箬养在水桶里,甜脆的吆喝声回荡在长街短巷,音韵绵长。村妇在清水田
里插秧,甜润的秧歌飘向远方,在淡青色的炊烟里缠绵。
③母亲把箬叶放到锅里煮沸,再捞起洗净,就是上好的粽叶了。新采的箬叶浸泡入水
瞬间水即晕染成淡淡的青色,翡翠般透明,嫩嫩的绿惹人怜爱
④裹粽子颇有技巧,多为村中祖辈们或心灵手巧的村妇。她们先把翠绿的箬叶烫煮千净,
在雪白的糯米里掺上赤豆、蚕豆、花生仁或肉末儿,然后把三四片箬叶铺叠起来,尖出两指
卷成锥状,灌满糯米和馅料,用棉线慢慢地包扎、绑缚,棱角分明。
⑤村中巧手还能包出各种风格的青粽,有犄角对称菱米形的,有犀利峭拔斧头形的,有
粗放简朴草把形的,馋得垂髫稚子直咽口水。小粽子拎在手中,像一件精细的工艺品,玲珑
别致,赏心悦目。
⑥煮好的粽子,清香扑鼻。剥开粽叶,里面的粽子晶莹透亮,如宋朝瓷器。蘸,点白糖,
咬上一口白嫩的糯米,又甜腻又软糯,紫红的大枣和赤豆就露出头来,那香那甜那糯,游弋
在唇齿间,令人满脸春色、齿颊生香。细细咀嚼,最是暖心熨帖,顿觉尘世渐远,内心柔软
而丰盈。
⑦自家腌的咸鸭蛋多与粽子同煮。青黄的粽子出了锅,天青的咸蛋也被捞出装盘。粽子
清香,鸭蛋腴美,相映成趣。外嫁女子回娘家,娘家会回赠咸鸭蛋,数字吉祥,讨个彩头。
乡村孩子洁白的脖颈上会挂上五彩线、鸭蛋网和香包。香包里填的是晒干的艾蒿、菖蒲、凤
仙花及一些草药,有一股浓烈的草药香,孩子家戴香包有清洁、辟秽的好处。
⑧端午时节,除了清供粽子、石榴、艾蒲外,还会看赛龙舟,民间还有饮雄黄酒、饮菖
蒲酒、戴香包、悬艾草、簪菖蒲、挂钟馗等习俗。以菖蒲作剑、以艾作鞭、以退蛇虫、灭病
菌、驱毒邪。心
⑨夕光濡染,晚风清凉。桑木桌上一盘青碧规整的端午粽,几瓣切成月牙状的咸鸭蛋,
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