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上海市金山区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下学期期中语文试题(学校班级姓名学号密封线)(完卷时间:80分钟)题型 卷面书写 基础积累 阅读理解 习作表达等第一、卷面书写二、基础积累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伶俐(lín) 尾翼(yì) B.不禁(jīn ) 撒腿就跑(sǎ)C.积累(lěi) 缭乱(liáo) D.摊贩(fàn) 缠绕(cán)2.先圈出下列词句中的错别字,再把正确的字写在括号里。A.聚拢 花瓣 莲篷 稻田 ( )B.相提并论 懦弱 欧州 池塘 ( )C.傲慢 设计 智慧 记陆 ( )D.纤细 本领 密蜂 陌生 ( )3.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横线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兰心公园空气 ,鸟语花香。我漫步在公园里,一阵阵 ,扑鼻而来。爬上山顶眺望,整座城市如同一幅画 地展现在眼前。A.清新 清淡 清晰 B.清新 清香 清淡C.清洁 清香 清楚 D.清新 清香 清晰4.划线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小溪泛尽却山行 却:再、又 B.兔走触株 走:散步C.千门万户瞳瞳日 瞳瞳:太阳出来,天渐亮 D.叶公好龙 好:喜欢5.下列与课文相关的内容或理解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A.纸的发明历程:龟甲兽骨(青铜器)——帛——竹片、木片——麻——捣烂成浆。B.“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这句话中的“冒”写出了荷花被荷叶挤压的可怜样子。C.《鹿角和鹿腿》告诉我们事物各有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判断。D.法布尔用实验证实了蜜蜂辨认方向靠的是超常的记忆力。6.下列成语中,哪一项不是出自寓言故事?( )A.刻舟求剑 B.精卫填海 C.坐井观天 D.杯弓蛇影7.小明在国外生活多年,每到节日,就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这真是( )A.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B.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C.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D.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8. 对下面“捏泥人”的过程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捏泥人时,先挑选黏性强、少沙石的红色黏土,然后把黏土一晒二搅三过滤,制成黏而有韧性的土坯,再手工捏成人的各种造型,把它放在阴凉处阴干,最后用水粉给泥人着色。A.挑选黏土——制成土坯——捏造型——着色——阴干B.挑选黏土——捏造型——制成土坯——阴干——着色C.挑选黏土——阴干——制成土坯——捏造型——着色D.挑选黏士——制成士坯——捏造型——阴干——着色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文房四宝:笔墨纸砚 B.中医问诊:望闻听切C.雅人四好:琴棋书画 D.花中君子:梅兰竹菊10.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不是很麻烦吗?(改成陈述句)(2)妈妈经常回忆起过去的往事。(使用修改符号,在原句上修改)(3)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例:他皱着眉头,焦急地说:“你真是急死我了!”小红 , :“我们班获得冠军啦!”1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大自然真美呀!沐浴着春光,闻着春风送来的花草的清香,我会想到诗句“迟日江山丽, 。”;看到蒌蒿满地,我会想到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 。”;走在绿荫道上,听到黄鹂的叫声,我会想到诗句: , 。《守株待兔》中的农夫被宋国人笑话的原因是: ,。(用课文原句回答)12.你们学校要举行朗读比赛,将于明天(4月26日)下午第一节课在学校小礼堂召开,要求全班同学都要参加,请你帮李老师写一则通知。三、阅读理解(一)印刷术材料一: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贴上抄写工整的书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纸正面和木板相贴,字就成了反体,笔划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没有字迹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体凸出的阳文。印刷的时候,在凸起的字体上涂上墨汁,然后把纸覆在它的上面,轻轻拂拭纸背,字迹就留在纸上了。材料二:活字印刷术是一种古代印刷方法,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经过长期实践和研究发明的。活字印刷操作简单,将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稿件把单字挑出来,排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即可。活字印刷使用灵活,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材料三:北宋平民发明家毕昇总结了历代雕版印刷的丰富的实践经验,经过反复试验,在宋仁宗庆历年间制成了胶泥活字,实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项重大的革命。毕昇用胶泥做成一个个规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的高度像铜钱边缘的厚度一样,用火烧硬,成为单个的胶泥活字。为了适应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备有几个甚至几十个,以备同一版内重复的时候使用。1.材料向我们介绍了( )和( )。A. 雕版印刷术 B.胶泥印刷术 C.毛坯印刷术 D.活字印刷术2.印刷史上的一项重大的革命是( )。A.雕版印刷 B.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C.总结雕版印刷的经验 D.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3.相比较雕版印刷术,活字印刷术有什么优点?4.读材料一和材料三第2自然段,分别从中提取出关键动词,概括印刷的过程。(拂拭) () () () (粘贴) (雕版印刷术)(做) () () (活字印刷术)5.根据材料中的描述,下面图片中描述活字印刷术的是( )。(二)北京的春节(节选)老舍①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老少男女都穿起新衣,门外贴好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各色的年画,哪一家都灯火通宵,不许间(jiàn jiān)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祭祖。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jué jiào),都要守岁。②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除夕,街上挤满了人;初一,铺(pù pū)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 曝)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③男人们在午前就出动,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同时,城内城外有许多寺院开放,任人游览,小贩们在庙外摆摊(tāitān),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北城外的大钟寺,南西城外的白云观南城的火神庙场是最有名的,可是开庙最初的两三天并不十分热闹,因为人们正忙着彼此贺年无暇顾及。到了初五初六庙会开始风光起来。孩子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白云观外的广场上有赛轿车赛马的,在老年间,据说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骡马与骑者的美好(姿态 姿势)和娴熟(技能 技巧)。④多数的店铺在初六开张,又放鞭炮,从天亮到(清 青)早,全城的鞭炮声不绝。虽然开了张,不是除了卖吃食与其他重要日用品的铺子,大家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着去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用“√”选出文中正确的读音或字词。请用“——”画出第①段中帮助我们概括这段话主要内容的关键句。3.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填在括号里。整夜,从天黑到天亮。 ( )实在没有办法,不得不这样。 ( )(3)商店开始营业,做生意。 ( )4.阅读短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除夕的时候,没有万不得己的情況,大家都会赶回家。 ( )正月初一,全家总动员去亲戚家拜年。 ( )正月初六大多数的店铺会开张,生意相当忙。 ( )除夕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灯火都不能熄灭。 ( )5.选文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写出了除夕和正月初一鲜明的特点,请你各用一个词分别概括他们的特点。除夕的特点是 ,正月初一的特点是 。6.根据文中内容提取信息,填写在下面的图表中。(正月初六) (正月初一) (除夕)(男人:女人:小贩:) (店铺开张,鞭炮不绝。伙计们) (至少4个活动:)作文题目:我喜欢我们生活在多姿多彩的世界,总会在某些时候喜欢上一些人,一些物品或者一些事情,有可能是一种动物,一种植物,一个人也可能是一次有趣的实验,请你选择其中一个内容,仔细写一写。温馨提示:把题目补充完整。情感真实,描写细致。某些段落可以尝试使用关键语句的写作方法。语句通顺,标点规范,分段书写。字数300字左右。题 目300字参考答案及评价标准本调研卷总点数:105点一、卷面书写 5点(5点A,4点B,3点C,2点及以下D )二、基础积累 36点(32-36点A,29-31点B,22-28点C,21点以下D)1.C(2点)2.蓬 洲 录 蜜(每字1点,共4点,未圈错别字扣0.5/个)3.D(2点)4.B(2点)5.C(2点)6.B(2点)7.B(2点)8.D(2点)9.B(2点)10. (1)那么长的头发,洗起来很麻烦。(2点)(2)删掉“过去的”或者“往”。(2点)(3)小红眉飞色舞,开心地说(符合语境即可,2点)11.(1)春风花草香 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2)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每空1点,错别字扣0.5/个)12.标题1点(居中) , 时间、人物,落款(居右)分两行,第二行日期,各0.5点。事情表达通顺2点。例:通知明天下午第一节课,请全班同学到学校小礼堂参加朗读比赛。李老师4月25日二、阅读理解34点 (31-34点A 27-30点B 20-26点C 19点以下D)印刷术(13点)A D(2点)D(2点)活字印刷操作简单(1点),将先制成单字的阳文反文字模,再按稿件把单字挑出来,排在字盘内,涂墨印刷即可。活字印刷使用灵活(1点),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没有准备,可以随制随用。(答到概括性的两点即可得分)削(去) 涂(上) 覆 刻 烧(5点,顺序错不得分)C(2点)北京的春节(21点)jiān jiào pù 爆 tān 姿态 技能 清(4点,每空0.5点)2.除夕真热闹。(1点)3.通宵 万不得已 开张(3点)4.√ × × √ (4点)5.热闹 休闲 (2点)6.(1)做年菜 穿新衣 贴对联 贴年画 吃团圆饭 祭祖 守岁(任意答出其中4条即可得2点)男人:拜年 女人:在家中接待客人 小孩:逛庙会(3点)伙计逛庙会、逛天桥和听戏。(2点)作文 30点27-30点A 24-26点B 18-23点C 0-17点D评价标准(总点数105点)评价项目 评价标准卷面书写 5点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5点 书写工整,卷面稍有涂改。4点 书写较为工整,卷面有涂改。3点 字迹潦草,涂改现象严重。0~2点基础积累 36点 仔细读题、审题,根据要求作答,正确率90%以上。(32-36点A) 仔细读题、审题,基本能根据要求作答,正确80%-89%。(29-31点B) 审题有误,部分能按要求作答,正确率60%-79%。(22-28点C) 审题有误,未能按要求作答,正确率不到60%。(0-21点D)阅读理解 34点 仔细读题、审题,能作出正确分析、判断,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认识,正确率90%以上。(31-34点) 仔细读题、审题,基本能作出正确分析、判断,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认识,正确率80%-90%。(27-30点B) 审题有误,部分分析、判断有误,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认识,正确率60%-79%。(20-26点C) 审题有误,分析、判断错误多,不能正确阐述自己的认识,正确率不到60%。(0-19点D)习作表达 30点 A- 27~30点 B- 24~26点 C- 18~23点 D- 0~17点选材 10点 9~10点:能围绕中心选材;内容合理且有新意;材料完整。 7~8点:能围绕中心选材;内容较合理、具体;材料较完整。 4~6点:能围绕中心选材;但内容过于简单。 1~3点:内容与题目及要求有一定的关联,但不够合理。 0点:内容与题目及要求无关。组材 10点 9~10点:叙述完整,写清楚了喜欢的理由,详略得当;自然段划分正确。 7~8点:叙述较完整,较清楚地写出了喜欢的理由,详略较得当;有自然段划分。 4~6点:叙述不够完整,喜欢的理由不够清楚;不分自然段。 1~3点:只写两三句话不能形成文段。 0点:逻辑混乱表达 10点 9~10点:语句通顺,语意连贯,用词准确;标点使用正确,基本没有错别字,较多地用上了积累的好词好句。 7~8点:语句通顺,语意比较连贯,用词基本恰当;标点使用有一些错误,有一些错别字,用上了若干好词好句。 4~6点:语句基本通顺,有个别病句或用词不当;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较多。 1~3点:语句比较混乱,词不达意;基本不用标点,错别字较多。 0点:逻辑混乱,语意不明;没有标点,错别字很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