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句子句法应用-【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大庆龙凤湿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龙凤区境内东南,是一处位于城区中的湿地,距市中心仅八千米的距离。B.能否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财富观,是他们能否形成良好人生观的关键。C.改革开放至今,我国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D.全国各地开展广泛“喜迎二十大、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等主题教育活动。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去年发布的□2024年天津市节能降碳倡议书□倡议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主动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出行□倡导绿色生活新时尚。A.“ ” : 《 》 …… B.《 》 。 “ ” 。C.“ ” “ 。 ” 。 D.《 》 : “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们开阔了视野,增长了知识。B.为了避免今后不再发生类似的错误,我们必须严格遵守纪律。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D.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4.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2025年春晚众多精彩纷呈的节目中,武术与书法相融合的表演《笔走龙蛇》,以其独特魅力在众多节目中不孚众望、脱颖而出,成为观众心中的最爱。②七八十位演员用肢体动作模仿书法笔画,以武作笔,以地为纸,用身体书写出一个个大气磅礴的汉字,订将太极和草书结合,演绎出动静相宜的东方美学。③正是通过武术的阳刚与书法的阴柔相互映衬,使整个节目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艺术边界的对话。④《笔走龙蛇》不仅仅是一个节目,更是一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A.语段中的加点词语“书法”“模仿”“演绎”的词性分别是名词、动词、形容词。B.语段中的“独特魅力”“脱颖而出”“相互映衬”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完全相同。C.语段中第③句是病句,应删除“通过”或“使”。D.语段中画线句子是递进复句。5.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删去“通过”或“使”)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改善”)D.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将“完成了”和“一次又一次的”调换位置)6.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A.广受好评的《经典咏流传》不但唤起了人们对经典诗词的记忆,而且提高了大众对经典诗词的鉴赏水平。B.目前,我国对重大社会事件严格而专业的信息发布制度,第一时间有效地回应了公众关切和社会共识。C.我们不能否认,做一个真正幸福的人应该关注自身的精神生活,培养高雅的兴趣爱好。D.执行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3名航天员组成。7.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中国古诗文,有的振聋发聩,使人读之清醒□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伥惘;还有的追溯朝代往事,使人读之明理□六月,是草木藏蕤、雎鸠鸣唱的季节;六月,也是拨开雾霭□挣脱羁绊的季节。跟随诗人,看江山妩媚,一起漫步“古诗苑”,在诗歌的海洋里遨游,聆听圣哲先贤的教诲□感受震憾人心的力量。A.; 。 、 , B., …… 、 、 C.; 。 , ” 。 D., …… , 、8.下面一段话有语病的一句是( )①“无我之境”出自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它是一种评判诗词境界的标准,也是做人境界的标尺。②人只有超脱功利,心无旁骛,才能达到无我的境界。③一个人是否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会更有意义。④生活中,我们应该勇敢担当,追求属于自己的无我之境。A.① B.② C.③ D.④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近年在教育部门大力推动下,使得中小学书法教育蓬勃发展,学生的书写水平大幅提高。B.为了保护美丽家园,我们必须要行动起来,严格禁止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破坏自然资源。C.参观科技馆,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还能够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D.当前,青少年深受网络语言的影响,忽视了汉语的规范化,这应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10.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中华儿女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砥砺奋进、勇毅前行,创作出不负历史和时代的荣光。B.新时代新征程,弘扬和传承红色家风,有助于培育和涵养时代新人的理想信念、家国情怀、创新精神。C.让你我他的拼搏奉献,汇聚成书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壮丽篇章的磅礴。D.过去的2024年,亿万人民紧握时间的巨笔,绘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新篇。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他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我们要认真宣传新的《中学生守则》,防止中学生不做坏事。D.中国人民有信心、有能力把自己的国家建设得更加美好。1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近年来中国的新药研发进展非常显著,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B.一座城市只有明确定位、深挖城市特色,进而塑造独特形象,才可能有持续吸引力。C.科研人员研发的大数据交通行为,可以使人们未来的旅游出行变得更加智慧和便捷。D.这部电影登陆春节档后,该电影系列一直牢牢稳居票房前列。1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2022年9月开始,劳动技能已纳入课程。此举旨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成为懂劳动、会劳动、爱劳动的时代新人。B.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民群众对饮食的要求已经从“吃得饱”“吃得好”转向“吃得更放心”“吃得更健康”。C.面对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滚滚浪潮,泸州要立足本地的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应从实际出发,推动白酒产业向“新”而行。D.广大青少年崇德向善,不仅关乎他们人生道路能否走得正、走得远,更关乎我们整个社会能否风清气正、和谐有爱。1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很多杰出的诗人都是这样,官场失意、颠沛流离、穷困潦倒,但他们在写作中焕发的光彩直到今天还在映照着我们。②在一个物质越来越丰富的时代,我们重温杜甫这样的诗人,能够接受到一种超越当下处境的温暖与感动。③我们虽然不可能再看到杜甫,但杜甫那些充满时代气息的诗歌,却生生不息,音调铿锵。④杜甫的诗能把一个时代在想象中重新复活,让人们看到一个远去了千年的生命,依然那么生动鲜活。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天津博物馆,□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持续引发观展热潮。展览汇聚了来自11个省份、16家文博单位所藏的众多秦汉文物。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文物交流展陈,释放了文物的多重价值,拉近更多观众与珍贵文物的距离,提升观众文化体验,这样的主题展怎能不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赓续呢□A.《》 , ? B.“” ; ? C.《》 ; ! D.“” , !16.对下列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蒲公英随风飘舞时,让我看到它正以一种独特的美装点着这个世界。(修改:删去“当……时”或“让”)B.学校劳动课既利于提升学生的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也能让学生感受劳动的快乐。(修改:“劳动习惯”前面加上“培养学生的”)C.为了避免问题不再出现,他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到现场查看情况。(修改:删去“不再”)D.人脸识别技术可以更好地解决身份证、学生证、准考证、银行卡等容易丢失和被盗。(修改:删去“和被盗”)1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十四五”以来,广东累计输送和培养将近450万名高水平、高素质人才。B.“新春第一会”是观察全国各地政策走向的窗口,具有“风向标”的意义。C.亚冬会是展现全亚洲冰雪运动员风采的舞台,是一次促进交流、相互学习。D.DeepSeek应用增强了处理复杂任务的效率,拓展了智能应用的深度与广度。18.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在那美丽富饶的黑土地上,是我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B.初中生近视情况日益严重的原因是过度看手机造成的。C.投资环境的好坏,服务质量的优劣,都是地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D.为迎接世界读书日,同学们设计并制作了各种书签。19.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人认为在不久的未来AI会代替各种行业,也有人认为AI始终超越不了人类,他很同意这种看法。B.小巧精美的口袋公园是城市的“迷你绿洲”,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也提高了市民的生活品质。C.两会的代表们呼吁企业要打破35岁的职场门槛,摒弃“年龄歧视”,为打工者提供更多的发展。D.少年宫醒狮特训班的孩子们喜欢醒狮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觉得这项活动很酷而且特别有趣。20.班级要举行“家国情怀”朗诵会,小华想将先贤为了国家的繁荣富强而英勇奋斗的事迹讲给大家听。请同学们找出下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家国情怀亘古不变地流淌在中国人的血液里。家,为我们提供了生命的土壤;国,为我们筑起了风雨的屏障。自古以来,中华民族多少仁人志士,为了自己的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他们在国家危急存亡之际,敢于挺身而出,甘愿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在祖国建设蓬勃发展之际,他们可以义无反顾,甘愿付出自己毕生的精力。【甲】因此,民族的兴旺,要靠每一个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奉献,国家的强大,需要每一位有爱国之心的人去建设。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最真挚的情感共识和最浓烈的精神底色。A.画线句中,“为了”“抛”“热血”三个词语的词性分别是介词、动词和名词。B.从结构上说,“家国情怀”“仁人志士”“挺身而出”“精神底色”都是偏正短语。C.【甲】句有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应该将“奉献”后面的逗号改为分号。D.画波浪线的句子是单句,不是复句。21.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句子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1847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版著名的长篇小说《简·爱》,轰动文坛。①该部小说讲述了贫苦孤女简·爱为寻求人格独立、爱情和尊严而挣扎奋斗。②《简·爱》问世以来,多次被搬上舞台和银幕。③它不但成为世界文学经典,也成为现代社会的流行文化元素。④英国乃至世界其他各国的青年,有不少都是通过这部书了解英国文学乃至世界文学的。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22.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社区劳动,使她更喜欢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删去“通过”或“使”)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提高”)D.他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艰巨任务。(将“完成了”和“一次又一次的”互换位置)23.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网络信息难辨真伪,这不是什么新鲜话题。早在2016年,□牛津词典□便将□后真相□列为年度词汇,意即在假新闻与阴谋论当道的网络时代,事实让位于情绪,理性让位于偏见,真相已经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选择相信什么□A.《 》 “ ” 。 B.“ ” 《 》 。C.“ ” “ ” ? D.《 》 《 》 ?24.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当前,人工智能不断“进化”。②与人工智能“朝夕相处”,是每个人的“必修课”。③我们训练人工智能为人类服务,人工智能也会反向“训练”人类的思维。④在享受人工智能给我们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需防止不要让人工智能束缚人类的想象力与创造力。A.① B.② C.③ D.④25.下列各项中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迎春花站在季节的额头,连一件绿色衣衫也来不及穿。②是听到冬的深处萌动的生命跃跃欲试的声音,还是为了践行生命的某种诺言?③它自信而不无骄傲地朝着冬的篱笆那边的春,露出妩媚的笑容。④看它那性急的样子,是不是早在风雪深处,就按捺不住预言的催促,蠢蠢欲动,想要绽放贮藏了一冬的激情啊!A.“绿色衣衫”“风雪深处”“按捺不住”三个短语的结构类型各不相同。B.第②句是一个选择关系的复句。C.第③句的主干是“它露出笑容”。D.第④句“蠢蠢欲动”贬义褒用,生动地写出了迎春花即将萌发的生命力。2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使得我们周围出现了大量的“低头族”。(删去“随着”或“使得”)B.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删去“通过”或“使”)C.他的写作水平明显改进了。(将“改进”改为“改善”)D.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删去“不”)27.下面一段文字中有语病的一项是( )①博物馆是历史的守护者和记录者。②它不仅仅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还是一个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是连接历史、现在和未来的地方。③在这里我们可以更深入地了解历史和文化,同时也可以更好地洞察自己的内心世界。④让我们经常地走进博物馆去感受它独特的魅力吧!A.第①句 B.第②句 C.第③句 D.第④句28.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我国发展现阶段,要加强5G商用步伐,加快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B.初三学生能否在中考中脱颖而出,关键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积极的心态。C.在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中,让“君子文化”代表中华民族的深层精神追求,是中华文化的精髓。D.据不完全统计,近20个国家将春节作为法定节假日,全球约1/5以上的人口以不同形式庆祝农历新年。29.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①世间有太多让人陶醉的爱。②当你在奔跑的途中迷茫无助的时候,前方有一盏灯始终为你亮着,那是家的方向,那是亲情之爱;③当你离开家乡在城市的繁华喧嚣中迷失的时候,蓦然回首,灯火阑珊处,让你魂牵梦绕,那是乡情之爱;④当你在踏遍千山万水,看花开花落,不忍心伤害每一种小生命的时候,你的心里始终有一种大爱,那是一草一木总关情的爱,也是一种对大自然深爱的真情流露。A.①句“世间有太多让人陶醉的爱。”中“世间”是主语,“让”是谓语,“爱”是宾语。B.②句中的“当”是介词;“前方”是名词;“那”是代词。C.“繁华喧嚣”“蓦然回首”“魂牵梦绕”几个短语结构相同。D.④句中的画线句是复句,是递进复句。3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借助科技手段实现“沉浸式观展”,是本届博览会的一大亮点。在陕西馆□人们骑上单车,通过屏幕自由穿梭各个景点□在湖南馆,人们戴上VR(虚拟现实)眼镜,欣赏迷人美景;在甘肃馆,人们自助挑选颜色,修复莫高窟壁画……博览会进一步深化□科技+文旅□融合创新,营造互动性观展体验。A., , 《》 B.、 , “”C.、 ; 《》 D., ; “”31.下面是小城同学聆听科技馆馆长讲座后的即席发言,其中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①同学们,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感谢李馆长!②通过本次讲座,大家了解了许多科技工作者的事迹,明白了什么是科学家精神?③今后,我们要努力学习科学知识,养成科学思维,不断提高我们的科学文化。④为了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科学家精神的内涵,在我们班将开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活动。⑤请同学们务必参与,否则后果自负!A.第②句中问号应改为句号。B.第③句中的“提高”应改为“加强”C.第④句中“在我们班将开展”应改为“我们班将开展”。D.第⑤句应改为“请同学们积极参与!”二、基础知识综合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在人的一生中,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这个时期朝气蓬勃,懵懂好奇。许多在各自领域出类拔萃的人回忆起自己的中学时光,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校除了给学生提供知识,更重要的是还提供一种求知的方法、路径,是打开认知世界、观察社会的窗户,或者说是一个眺望世界的平台。走进校园不是为了走进一条课本知识的胡同,而是走向一个追求真、善、美的广阔原野。一个人的青少年时代在这样一个环境中熏陶过、历练过,无论走到哪里,他都不会迷失自己。即使筋疲力尽,也无怨无悔。因为这样的中学时期才可以让我们在今后的人生之路上既能鼎天立地,慷慨激昂,又能挥斥方遒,指点江山。3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A.懵懂(měng) B.眺望(tiào) C.熏陶(tāo) D.挥斥方遒(qiú)33.文段中的画线词语,书写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心存感念 广阔原野 B.筋疲力尽 无怨无悔C.朝气蓬勃 出类拔萃 D.慷慨激昂 鼎天立地34.下面对文中划线句子的语病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中学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B.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幻想的时期。C.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记忆力最好、想象力最丰富,对一切都充满好奇。D.中学阶段正是求知欲最旺盛、想象力最丰富、记忆力最好,对一切都充满幻想。35.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他们的精神气质是在那时形成的②就是因为他们的人生理想是从那时起步的③他们的知识基础是在那时奠定的A.②①③ B.③①② C.②③① D.①②③36.阅读语段,按要求完成题目。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 )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文物是打开历史记忆的钥匙。文物承载灿烂文明,传承历史文化,维系民族精神,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深厚滋 ① 养。我们必须要把níng ② 结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文物保护好,管理好,同时加强研究和利用,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在传承祖先的成就和光荣、增强民族自尊和自信的同时,谨记历史的挫折和教训,以少走弯路,更好前进。(1)给语段①处填写拼音,②处填写汉字。①滋养 ②níng 结(2)在语段括号内填入关联词,恰当的一项是( )A.和 B.但 C.也 D.就(3)语段中面波浪线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是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中国传统工艺设计注重“材美”“工巧”“器雅”,古人对于器物的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可谓孜孜不倦。一件器物,可以拙( )朴到浑然天成、不露声色,也可以繁复、精美到无以复加。“过去的生活,一切都很慢”【甲】,因此无论是天潢贵胄【乙】,还是黎民百姓,家里或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点缀他们的“慢生活”。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那些与生活息息相关、具有温度的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除了留存在一些宫殿、宅第【丙】、民居中,还在热衷传统工艺设计的美术家手中不断传承。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丁】;______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qián( )诚态度。37.给文中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1)拙( )朴 (2)qián( )诚38.文中【甲】【乙】【丙】【丁】四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甲】, B.【乙】, C.【丙】、 D.【丁】;39.文中画浪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是( )A.孜孜不倦 B.不露声色 C.或许 D.留存40.在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词语,使句子构成递进关系,正确的是( )A.都 B.而且 C.还 D.却三、语言表达41.今年春节档动画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彰显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强大生命力。下面一段话是小雨对这部电影的推介,其中有两处存在语病,请找出来,并提出修改意见。①近几年,国产动画佳作迭出。②在2025年的电影市场中。《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星,③为世界艺术画廊贡献了一部具有中国气派。④这部电影的成功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1)第 处修改意见: 。(2)第 处修改意见: 。42.以下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将修改后的句子写在下面横线上。奋斗是青春最亮丽的底色,行动是青年最有效的磨砺。“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伟大的志向要靠奋斗来实现,人生理想的风帆要靠奋斗来扬起。有责任有担当,青春才会闪光。青年是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社会中群体,他们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他们犹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3.小新同学在参观完革命圣地之后,写下了如下的感慨,其中有三处错误(见画线句子),请你任找一处进行修改。新起点,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深入学习红色历史,了解红色文化的内涵。①红色文化是中国革命的精髓,是无数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我们要通过阅读相关书籍、参观红色革命遗址和纪念馆,②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精神价值和思想内容。只有通过深入学习、实地探究,我们才能真正领会红色文化的丰富意蕴,③从而培养和提高爱国主义情怀,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革命精神。我选 处,修改:44.学校准备邀请叶乔波女士来校和同学们交流,下面是学生会发出的一则邀请函,其中有三处不恰当,请你任选一处提出修改意见。邀请函尊敬的叶乔波女士:您好!①随着冬季运动的普及和推广,使滑冰运动逐渐成为我校学生热爱的运动项目之一。您在短道速滑领域的杰出成就对广大青少年有着极强的影响力。②我们希望能够得到您的专业指导,帮助同学们在冰雪运动道路上树立方向。特邀请您于11月26日下午3:30在我校大礼堂参加主题活动,③请您务必参加。期待您的到来。致远中学学生会2024年11月23日我选第______处,修改意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卷第1页,共3页试卷第1页,共3页《3.句子句法应用-【2025高频考点】中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练(全国版)含答案解析》参考答案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 B D D A C B A C D D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答案 D B C B B D B D B B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答案 A D A D A C B B B D题号 31答案 B1.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A.句式杂糅,可改为“距市中心仅八千米”或者“与市中心的距离仅八千米”;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格局”;D.语序不当,将“广泛”移到“开展”前面;故选B。2.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一、二个方框:《2024年天津市节能降碳倡议书》这是一个文件的名称,通常用书名号标注。第三个方框:倡议全体市民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这是一个总述性的句子,后面的内容“减少使用一次性物品,主动购买节能环保产品……”是具体的倡议内容,所以这里可以用冒号引出下文。第四、五个方框:“光盘行动”是一个特定活动的名称,可以用引号标注。第六个方框:“主动购买节能环保产品,坚持开展‘光盘行动’,自觉参与垃圾分类,优先选择绿色出行”是具体的倡议内容,“倡导绿色生活新时尚”是总结性的话,所以中间可以用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故选D。3.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可删去“通过”或“使”;B.否定不当,可删去“不”;C.搭配不当,可将“改进”改为“提高”;故选D。4.A【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A.“演绎”有铺陈、发挥、展现等意思,在语句中表示把太极和草书结合的内容展现出来,是动词,不是形容词;故选A。5.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与辨析。C.有误,“改进”和“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而不是“改善”;故选C。6.B【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B.“回应”与“共识”搭配不当,“共识”应为“关注”;故选B。7.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一处:“有的振聋发聩,使人读之清醒”与“有的柔情万种,使人读之怅惘”是并列关系的分句,分句间停顿用分号,所以此处应填分号;第二处:“有的追溯朝代往事,使人读之明理”是对中国古诗文作用列举的结束,表意完整,其后应用句号;第三处:“拨开雾霭”和“挣脱羁绊”是并列的动宾短语,中间停顿用顿号;第四处:句子描述的是在诗歌的海洋中遨游的体验,包括聆听圣哲先贤的教诲和感受震憾人心的力量。中间应使用逗号分隔两个并列的动作,既保持了句子的流畅性,又清晰地表达了这两个动作是并列关系;故选A。8.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C.第③句病句为“一个人是否具有了无我精神,他的人生会更有意义”,属于两面对一面,可删掉“是否”;故选C。9.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可删去“在……下”或“使得”;B.否定不当,应删去“不得”;C.语序不当,“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和“让他们了解更多的科技作品”调换;故选D。10.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A.搭配不当,将“创作”改为“创造”;B.语序不当,将“弘扬”与“传承”调换位置;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力量”;故选D。11.D【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A.“通过”和“使”并用,造成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通过”或“使”;B.两面对一面,可在“养成”前加“是否”;C.否定不当,可删去“不”。故选D。12.B【详解】本题考查辨析与修改病句。A.成分残缺,“目前已经成为全球新药研发领域的重要参与者”缺少主语,应在“目前”前加上“中国”。C.搭配不当,“研发的大数据交通行为”表述有误,应是“研发的大数据交通行为分析系统”或“研究的大数据交通行为规律”等,这样才能与“使人们未来的旅游出行变得更加智慧和便捷”相搭配。D.语义重复,“稳居”就有“牢牢”的意思,可删去 “牢牢”。故选B。13.C【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语序不当,应该是“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B.成分残缺,删去“随着”或“使”;D.一面对两面,可在“广大青少年”后加“是否”;故选C。14.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B.第②句搭配不当,“接受”带有被动承受之意,“温暖与感动”应是主动获取的内心体验,“接受到”应改为“感受到”;故选B。15.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第一处:展览名称“天开一统——秦汉文物主题展”需用引号(“”)标注,强调特定活动名称。书名号(《》)通常用于作品、出版物,而引号更符合展览名称的语境。第二处:“每一件文物,都承载灿烂历史”与“每一个藏品,都是一本无声的书籍”是并列分句,且内部已有逗号分隔,需用分号(;)体现层次。第三处:反问句“怎能不……呢”需用问号(?),表示疑问语气,而非感叹号(!)。故选B。16.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D.修改错误。本句的语病是缺少宾语,应在“被盗”后面加上“的问题”;故选D。17.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A.语序不当。应将“输送”和“培养”调换位置;C.缺少宾语。在“学习”后面加上“机会”;D.搭配不当。“增强”与“效率”搭配不当,应将“增强”改为“提高”;故选B。18.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成分残缺,可删去“在”和“上”;B.句式杂糅,可删去“的原因”或“造成的”;C.两面对一面,可在“健康发展”前加上“能否”;故选D。19.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能力。A.有误,代词指代不明,“他很同意这种看法”中的“这种”指代不明,可改为“他很同意后面这种看法”;C.有误,成分残缺,可在“更多的发展”后面添加“机会”;D.有误,句式杂糅,可将“的原因”或“因为”删去;故选B。20.B【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B.“仁人志士”是并列短语,“家国情怀”“挺身而出”“精神底色”是偏正短语。故选B。21.A【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A.缺少宾语,应在“挣扎奋斗”后加上“的故事”。故选A。22.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D.“完成了”和“一次又一次的”互换位置,还应将“的”改为“地”。故选D。23.A【详解】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第一个方框和第二个方框之间是“牛津词典”,词典名称应用书名号。第三个和第四个方框之间是“后真相”,这是一个被列为年度词汇的特定术语,用引号标注。最后一个方框在句末,“重要的是人们选择相信什么”是陈述句,应使用句号。故选A。24.D【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D.否定不当,应删去“不要” ;故选D。25.A【详解】本题考查基础知识综合。A.不正确。“绿色衣衫”是偏正短语,“绿色”修饰“衣衫”。“风雪深处”同样是偏正短语 ,“风雪”修饰“深处”。“按捺不住”是动补短语,“按捺”是动词,“不住”补充说明“按捺”的程度。该项分析错误。故选A。26.C【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C.“改进”与“水平”搭配不当,应将“改进”改为“提高”,而不是“改善”。故选C。27.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第②句语序不当。“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与“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相比,前者的意义相对较浅,后者的意义更为深刻和广泛。按照递进关系的逻辑,应先“展示文物和艺术品”,再进一步“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所以该句应改为“它不仅仅是一个展示文物和艺术品的地方,还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故选B。28.B【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与修改。A.搭配不当,可把“加强”与“加快”位置互换;C.成分残缺,“在……中”“让”的混合使用,使得句子没有了主语,可删去“让”;D.词义矛盾,“约”“以上”删掉其一;故选B。29.B【详解】本题考查语法知识。A.“有”是谓语;C.“繁华喧嚣”为并列短语,“蓦然回首”是偏正短语,“魂牵梦绕”为并列短语,因此结构并不相同;D.根据“是……也是……”可知,画线句为并列复句,并非递进复句;故选B。30.D【详解】本题考查标点运用。第一空:“在陕西馆”和“在湖南馆”“在甘肃馆”是并列的列举,“在陕西馆”后面的内容是对在陕西馆内体验的描述,句子没有结束,所以用逗号。第二空:“在陕西馆……”和“在湖南馆……”是两个并列的分句,之间应该用分号隔开,以体现并列关系,使句子层次更清晰。第三空:“科技+文旅”是一个特定的概念,不是书籍、报刊、文章等的名称,不能用书名号,应该用双引号来表示特定称谓。 故选D。31.B【详解】本题考查标点及病句的辨析与修改。B.有误,第③句成分残缺,在“科学文化”后面加“水平”;故选B。32.C 33.D 34.B 35.C【解析】32.本题考查字音。C.熏陶(tāo)——táo;故选C。33.本题考查字形。D.鼎天立地——顶天立地;故选D。34.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和修改。成分残缺的问题,“中学阶段正是……”后面缺少与之搭配的宾语中心语,句子表意不完整,应在句末加上“的时期”。故选B。35.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排序。本题可根据句子之间的逻辑关系来确定语句顺序。②句与前文“之所以会常常心存感念”构成因果关系,应排在首位;③句强调知识基础在中学阶段奠定,这是较为基础的内容;①句说明精神气质在中学阶段形成,是更高层次的影响,所以③句在①句前。因此,正确顺序为②③①。故选C。36.(1) zī 凝(2)C(3)拟人【详解】(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滋养,zī yǎng,滋补养育,提供营养。凝结,níng jié,气体变成液体或液体变成固体。(2)本题考查关联词。题干强调“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和“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这两者并列关系,没有先后主次之分,故应用“也”;故选C。(3)本题考查修辞手法。“让文物说话”中“说话”赋予“文物”人的特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写出了研究文物,还原历史的真实性的意义。37. zhuō 虔 38.D 39.B 40.C【解析】37.本题考查字音字形。拙朴:zhuō pǔ,意思是朴实无华,古朴纯真,多用来形容人或事物的气质、风格等具有天然、不加修饰的特点。虔诚:qián chéng,指恭敬而有诚意,一般用于形容对宗教信仰、神灵或某种信念、事物等怀着深厚、真诚的敬意和态度。38.本题考查标点符号。D.“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与“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之间不是并列关系,而是递进关系,不能用分号,应改为逗号;故选D。39.本题考查词语运用。A.孜孜不倦:指工作或学习勤奋不知疲倦。此处形容古人对器物形状、质地、色彩的追求,体现出古人在这方面的用心与执着,使用恰当;B.不露声色:指心里的打算不在说话和脸色上显露出来。而文中是说器物拙朴到浑然天成,没有刻意显露的意思,用“不露声色”来形容器物不恰当,可改为“不着痕迹”;C.或许:表示也许、可能。这里说无论是天潢贵胄还是黎民百姓家里“也许”都会有几件称心如意的工艺品,语气委婉,使用恰当;D.留存:指保存、存放。文中说传统工艺家具与器物在一些宫殿、宅第、民居中保存着,使用“留存”符合语境,恰当合理;故选B。40.本题考查关联词。“家具、器物、雅玩里不仅仅蕴藏着中国传统工艺源远流长且不断革新的丰富技法”“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两个句子是递进关系,“折射出中国人对幸福生活的虔诚态度”相较于前一句“蕴藏着丰富技法”在意思上的递进,说明这些器物不仅有工艺层面的价值,更有文化和精神层面的意义。A.“都”一般用于表示总括,不用于递进关系;B.“而且”通常与“不但”搭配使用,“不但…… 而且……”也是表示递进关系,但在这个句子中,“不仅仅”与“而且”搭配不恰当;C.“不仅仅……还……”是一组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强调后者在前述内容基础上进一步深化或补充;D.“却”表示转折关系,与句子想要表达的递进关系不符;故选C。41. ③ 在“具有中国气派”后加“的作品” ④ 删去“的成功”【详解】本题考查语病的辨析和修改。(1)第③处,成分残缺,“贡献了一部具有中国气派”缺少宾语,应在句末加上“的作品”。(2)第④处,“这部电影的成功成为……重要窗口”搭配不当,可改为“这部电影成为向世界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的重要窗口”,删去“的成功”。42.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他们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详解】本题考查修改病句。原句“青年是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社会中群体”存在语序不当的问题,“社会中”应修饰“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调整后语句才通顺合理。修改为:青年是社会中最有生气、最有闯劲的群体,他们蕴含着改造客观世界、推动社会进步的无穷力量。43. ①处, 修改:在“生命”后加上“铸就的”;②处,“思想内容”与“精神价值”重复,可删去“思想内容”;③处,“培养和提高爱国主义情怀”搭配不当,可删去“和提高”。【详解】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①句:成分残缺,在“用鲜血和生命”后面加上“铸就的”;②句:语义重复,“精神价值”和“思想内容”重复,因此可删去“思想内容”或“精神价值”;③句:搭配不当,“爱国主义情怀”无法提高,因此将“和提高”删去。44.①将“随着”或“使”删除 ②将“树立”改为“明确”或将“方向”改为“目标” ③删掉“务必”【详解】本题考查病句修改及语言表达。①成分残缺,“随着……使……”的句式,导致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随着”或“使”,使句子结构完整,表达清晰。②搭配不当,“树立方向”搭配不合适,应改为“明确方向”或“树立目标”,这样能使表达更准确、恰当,符合语境。③“请您务必参加”语气过于强硬、不礼貌。邀请函是邀请他人参加活动的礼貌性文书,“务必”一词带有命令口吻,不符合邀请函的语气要求,可改为“诚邀您拨冗参加” ,表达诚恳、尊重的态度;或删掉“务必”。答案第1页,共2页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