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教学课件4.3光的干涉第四章 光光的双缝干涉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薄膜干涉010203目录CONTENTS光的双缝干涉PART 1复习回顾1. 两列波发生稳定的干涉条件: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振动方向相同。(相干波)2. 两列相干波发生干涉的现象:两列波叠加的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加强,某些区域的振动总是减弱,且加强区和减弱区相互间隔开。复习回顾振动加强区 :振动减弱区:某质 点的振动是加强还是减弱,取决于该点到两相干波源的距离之差 。① 两波源的振动步调一致时:② 两波源的振动步调相反时:振动加强区:振动减弱区:思考:光是一种电磁波,那么光也应该发生干涉现象,怎样才能观察光的干涉现象呢?光到底是波还是粒子,人们对此进行了很长时间的争论人们知道,干涉是波特有的性质,只要是波都可以发生干涉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首次利用双缝实验得到了光的干涉图样托马斯·杨1773.6-1829.5英国的托马斯·杨是个很了不起的天才。据说他2岁的时候就能够读书,6岁的时候把《圣经》通读了两遍,14岁的时候已经通晓拉丁语、希腊语、法语、意大利语、希伯来语、波斯语和阿拉伯语等多种语言,他还会演奏多种乐器,在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医学、天文学、哲学、语言学、考古学等领域都有贡献。1.光要发生干涉现象需要满足什么条件?2.该怎样获得相干光呢?频率相同,振动方向相同,相位差恒定思考:怎样才能观察到光的干涉现象呢?托马斯·杨颜色相同同一束光1.装置特点:1)双缝到单缝的距离相等2)双缝很近 d=0.1mm3.单缝作用:获得线光源.4.双缝作用:获得两个频率相同、相位相同、振动完全相同的相干光源.2.滤光片作用:获得单色光.杨氏双缝实验被评为十大最美丽实验之一。一、光的双缝干涉天才的设想巧妙解决了相干光问题5.实验过程如图,让一束平行的单色光投射到一个有两条狭缝S1和S2的挡板上,狭缝S1和S2相距很近,两条狭缝就产生两个光源,它们的振动情况总是相同的,两光源发出的光在挡板后面的空间互相叠加。双缝干涉的示意图8.实验结论:证明光是一种波6.实验现象:屏上形成的明暗相间条纹叫做干涉图样7.干涉图样的特点:①、当入射光是单色光时,光屏上观察到明暗相间、等间距、中央为亮的条纹。②、当入射光是白光时,光屏上观察到彩色条纹;中央亮纹的形成P中央亮纹由于从S1S2发出的光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又经过相同的路程到达P点,其中一条光传来的是波峰,另一条传来的也一定是波峰,其中一条光传来的是波谷,另一条传来的也一定是波谷,确信在P点激起的振动总是波峰与波峰相遇或波谷与波谷相遇,振幅A=A1+A2为最大,P点总是振动加强的地方,故应出现亮纹,这一条亮纹叫中央亮纹。双缝S1S2屏幕第一条亮纹的形成P1第一亮纹双缝S1S2屏幕取P点上方的点P1,从S1S2发出的光到P1点的光程差就不同,若这个光程差正好等于波长的整数倍,比如δ= S1-S2=λ,出现第一条亮纹。λP3第三亮纹双缝S1S2屏幕屏上P1点的上方还可以找到δ= S1-S2=4λ的P2点,δ= S1-S2=5λ的P3点……等处的第四条、第五条……亮纹;在中央明纹P的下方可找到δ= S1-S2=λ的P1 点,δ= S1-S2=2λ的P2 点,δ= S1-S2=3λ的P3 点等处与中央明纹为对称的第一、第二、第三…,第n条亮纹。3λ亮纹的形成规律双缝S1S2屏幕P1 第一亮纹 δ=λP 中央亮纹 δ=0P2 第二亮纹 δ=2λP3 / 第三亮纹 δ=3λP3 第三亮纹 δ=3λP2 / 第二亮纹 δ=2λP1 / 第一亮纹 δ=λ亮纹的分布规律Q1第一暗纹双缝S1S2屏幕取P点上方的点Q1,与两个狭缝S1、S2路程差δ= S1-S2=λ/2,其中一条光传来的是波峰,另一条传来的就是波谷,其中一条光传来的是波谷,另一条传来的一定是波峰,Q1点激起的振动总是波峰与波谷相遇,振幅最小,Q1点总是振动减弱的地方,故应出现暗纹。λ/2P中央亮纹第一条暗纹的形成10.Q2双缝S1S2屏幕屏上Q1点的上方还可以找到δ= S1-S2=3λ/2的Q2点出现第二条暗纹。同样可以找到第三条暗纹Q3……,在中央明纹下方也可以找到对称的Q1 、Q2 、Q3 ……等暗纹。3λ/2Q1第二暗纹P中央亮纹第二条暗纹的形成双缝S1S2屏幕P1 第一亮纹 δ=λP 中央亮纹 δ=0P2 第二亮纹 δ=2λP3 / 第三亮纹 δ=3λP3 第三亮纹 δ=3λP3 / 第二亮纹 δ=2λP3 / 第一亮纹 δ=λQ2 第二暗纹Q 1 第一暗纹Q3 第三暗纹Q3 / 第三暗纹Q2 / 第二暗纹Q1 / 第一暗纹δ=5λ/2δ=λ/2δ=3λ/2δ=5λ/2δ=3λ/2δ=λ/2暗纹的分布规律12.9.双缝干涉的规律光程差:S1S2P1Pln=0、1、2、3……暗纹:n=0、1、2、3……亮纹:例1.在双缝干涉实验中,以白光为光源,在屏幕上观察到了彩色干涉条纹。若在双缝中的一缝前放一红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红光),另一缝前放一绿色滤光片(只能透过绿光),已知红光与绿光的频率、波长均不相等,这时( )A.只有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B.红色和绿色的双缝干涉条纹消失,其他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仍然存在C.任何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都不存在D.至少有一种颜色的双缝干涉条纹C例2.(2024山东菏泽鄄城一中期末)如图所示是研究光的双缝干涉的示意图,S1和S2为挡板上的两条狭缝,O为S1、S2连线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当频率为5.0×1014 Hz的单色光垂直射向挡板时,光屏上P处是O上方的第2条暗条纹的中心。已知真空中光速c=3×108 m/s,则S2、S1到P点的距离之差为 ( )A.3×10-7 m B.6×10-7 mC.9×10-7 m D.1.2×10-6 mC例3.如图所示,用频率为f的单色光(激光)垂直照射双缝,在光屏的P点出现第3条暗条纹,已知光速为c,则P到双缝S1、S2的距离之差|r1-r2|应为( ) D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PART 2思考与讨论干涉条纹的间距(条纹宽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双缝S1S2屏幕△x△x条纹间距△x:相邻两条亮纹(或暗纹)中心之间的距离叫做条纹间距。Ld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从屏上任选一点P1,设:在线段P1S2上做P1M=P1S1,于是∴△S1S2M认为是直角三角形一般双缝间距 很小,双缝到光屏距离 很大。 又∵x=ltanθ≈lsinθ干涉条纹和光的波长之间的关系前面知道,当两列波的路程差为波长的整数倍,即光屏上出现亮条纹,也就是说,亮条纹的位置为相邻两条亮条纹或者暗条纹的中心距离是相邻明(暗)纹间的距离大小的影响因素:(2)双缝之间的距离d:(3)双缝与屏间的距离 l :S1S2P1Pl波长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1)波长λ:d越小,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l越大,相邻的亮纹间距越大d二、双缝干涉相邻的亮(暗)条纹间距公式(2)不同颜色的光频率不同:f红(1)相同介质中,不同的光波长不同:λ红>λ橙>λ黄>λ绿>λ青>λ蓝>λ紫(3)相同双缝干涉装置,不同颜色的光条纹间距不同: Δx红>Δx橙>Δx黄>Δx绿>Δx青>Δx蓝>Δx紫2.不同单色光干涉条纹宽度:用白光做双缝干涉实验3.白光的干涉图样特点:(1)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2)中央为白色亮条纹;(3)干涉条纹是以中央亮纹为对称点排列的;(4)在每条彩色亮纹中红光总是在外侧,紫光在内侧。例4.一束白光通过双缝后在屏上观察到干涉条纹,除中央白色条纹外,两侧还有彩色条纹,是因为( )A.各色光的波长不同,因而各色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不同B.各色光的速度不同,造成条纹间距不同C.各色光的强度不同D.各色光通过双缝的距离不同A例5.用同一双缝干涉实验装置在真空中做红光和紫光的双缝干涉实验,获得甲、乙两种干涉条纹,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紫光,乙为红光B.甲光在水中的传播速率大于乙光在水中的传播速率C.在同一种介质中,甲光的折射率大,乙光的折射率小D.在同一种介质中,甲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小,乙光的全反射临界角大B例6.(2023·攀枝花市第三高级中学高二期末)双缝干涉装置如图所示,双缝间距离为d,双缝到光屏的距离为L,调整装置使光屏上出现清晰的干涉条纹。关于该干涉条纹及改变条件后其变化情况,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屏上所有暗条纹都是从双缝中出来的两列光波的波谷与波谷叠加形成的B.若将光屏向右平移一小段距离,屏上仍有清晰的干涉条纹C.若只减小双缝间距d,屏上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变小D.若只改用频率较高的单色光,屏上两相邻亮条纹间距离变大B薄膜干涉PART 3实验观察1.〖现象〗:①亮暗相间的条纹,这是光的干涉产生的。②亮条纹都是水平的③白光形成彩色亮条纹,单色光形成单色亮条纹。三、薄膜干涉③、出现明暗条纹的条件 (在不考虑半波损失时)①、肥皂薄膜的形状:上面薄,下面厚(1) 亮条纹:ΔS=nλ(2) 暗条纹:ΔS=(2n+1)λ/2②、单色光在液膜的前后表面反射的光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相干波,在薄膜表面产生明暗相间的条纹。(两次反射)前表面后表面2.〖成因〗:④、明暗条纹与薄膜厚度的关系(1) 亮条纹:ΔS=nλ(2) 暗条纹:ΔS=(2n+1)λ/2思考:我们应该在哪一侧观察薄膜干涉?是在光源一侧?还是在无光源一侧?⑤、观察方向:是在光源一侧,观察反射光薄膜干涉条纹应是水平方向薄膜(劈尖)干涉的条纹间距d1d2 lθθ 结论:劈尖的θ角越小, l 越大,即条纹越稀疏。亮纹1亮纹2取一个透明的标准样板,放在待检查的部件表面并在一端垫一薄片,使样板的平面与被检查的平面间形成一个楔形空气膜,用单色光从上面照射,入射光从空气层的上下表面反射出两列光形成相干光,从反射光中就会看到干涉条纹.标准样板待检部件空气薄层3.应用(1):检查表面的平整程度如果被检表面是平的,产生的干涉条纹就是平行的,如图甲、乙;如果观察到的干涉条纹如图丙,则表示被检测表面微有凸起或凹下,这些凸起或凹下的地方的干涉条纹就弯曲。从弯曲的程度就可以了解被测表面的平整情况。这种测量精度可达10-6cm。甲乙丙被检测平面薄片标准样板单色光提前凹陷,延后凸起增透膜薄膜厚度在透镜表面涂上一层薄膜,当薄膜的厚度等于入射光在薄膜中的波长的1/4时,从薄膜前后两表面反射回来的光的路程差恰好等于半个波长。它们干涉相消,减小了反射光的能量,增强了入射光的能量,称为增透膜。增透膜厚度:应用(2):照相机的增透膜由于人眼对绿色最敏感,所以一般增透膜增强的是绿光②使____光的反射光完全抵消故镜头呈____色镀层薄膜②使____光的反射光完全抵消故镜头呈____色①增透膜的厚度为____λ/4绿淡紫2、增透膜将一块半径很大的平凸透镜与一块平板玻璃叠放在一起,二者之间便形成类似劈尖形的空气层。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在空气层上表面两束反射光干涉,产生的干涉条纹称牛顿环。空气薄膜厚度相同处光程差相同,所以牛顿环为一系列同心圆环。应用(3):牛顿环例7.如图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如图所示条纹中的P和Q情况,这说明( )A.此操作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C.若出现两条连续的直线干涉条纹,则说明两条连续的干涉条纹所对应的空气薄膜厚度相等D.干涉条纹是由M下表面的入射光线和N的上表面的反射光线干涉形成的B例8.(多选)如图甲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如图乙所示,这说明( )A.N的上表面A处向上凸起B.N的上表面B处向上凸起C.N的上表面A处向下凹陷D.N的上表面B处向下凹陷BC 【变式】(多选)如图甲所示,用单色光照射透明标准板M来检查平面N的上表面的平滑情况,观察到如图乙所示,这说明( )A BOM NAD 例9.(多选)(2022·林州一中月考)如图甲所示,在一块平板玻璃上放置一平薄凸透镜,在两者之间形成厚度不均匀的空气膜,让一束单一波长的光垂直入射到该装置上,结果在上方观察到如图乙所示的内疏外密的同心圆环状干涉条纹,称为牛顿环,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干涉现象是凸透镜下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B.干涉现象是凸透镜上表面反射光和玻璃上表面反射光叠加形成的C.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不是均匀变化的D.干涉条纹不等间距是因为空气膜厚度是均匀变化的AC例10.(多选)(2024·福州一中高二期末)利用薄膜干涉的原理可以检查平面的平整度和制成镜头增透膜。图甲中,让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从上方看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将薄片向着劈尖方向移动使劈角变大时,条纹变疏B.图甲中将样板微微平行上移,条纹疏密不变C.在图甲中如果看到的条纹如图乙所示,说明被检平面在此处凹陷D.图丙中镀了增透膜的镜头看起来是有颜色的,那是增透了这种颜色的光的缘故BC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