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7张PPT)教学课件1.1分子动理论的基本内容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热运动分子间的作用力分子动理论01020304目录CONTENTS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PART 1热学热学就是研究物质热运动规律及其应用的一门学科,是物理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问题如果我们把地球的大小与一个苹果的大小相比,那就相当于将直径为1 cm的球与分子相比。可见,分子是极其微小的。我们曾经研究过物体的运动,那么,构成物体的微小分子会怎样运动呢?我们在初中已经学过,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需 要指出的是:在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时,我们认为组成物 质的微粒是分子、原子或者离子。但是,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不必区分它们在化学变化中所起的不同作用,而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一、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1.分子(1)定义:在研究物体的热运动性质和规律时,把组成物体的微粒统称为分子。组成物质的分子是很小的,不但用肉眼不能直接看到它们,就是用光学显微镜也看不到它们。 那怎么才能看到分子呢?1982年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能放大几亿倍!),人类才观测到物质表面原子的排列。德国宾尼希和瑞士罗雷尔共获198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石墨表面原子放大上亿倍的蛋白质分子结构利用纳米技术排列铁原子硅片表面原子(2)分子的两种模型①固体、液体的单个分子看做球体模型dddd小球紧密排列在一起,忽略小球间的空隙分子直径分子体积气体分子位于每个立方体的中心,立方体的边长等于分子间的平均距离气体分子间的平均距离分子体积ddd②单个气体分子和其占有的空间看做立方体模型⑵数值:1 mol的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粒子数.是微观世界的一个重要常数,是联系微观物理量和宏观物理量的桥梁.⑶意义:⑴定义:NA=6.02×1023mol-1微观 宏观NA桥梁标况下气体摩尔体积 Vmol = 22.4 L/mol1mL=1cm3 1L=1dm32.阿伏加德罗常数微观量m0—分子质量V0—分子体积d—分子直径V0—物体体积Vmol—摩尔体积m0—物体质量mmol—摩尔质量ρ—物体密度宏观量固体和液体:分子体积气体:每个分子所占据空间的体积( 4 ).有关计算: ⑤分子个数②摩尔体积③分子体积④分子质量一般分子的质量的数量级为10-26kg例1.(多选)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1 mol任何物质都含有相同的微粒数B.阿伏加德罗常数用符号NA表示,在通常的计算中取NA=6.02×1023 mol-1C.分子很小,我们无论通过什么方式方法都无法看到它D.分子很小,虽肉眼看不到,但在高倍光学显微镜下可以观测到AB例2.(2024江苏宿迁期末)质量为m的钻石,密度为ρ,摩尔质量为M,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钻石分子的质量为m0,则该钻石含有的分子数为( )A.M/m0 B.m/NA C.m/ρNA D.mNA/MD例3.(多选题)(2024广东中山阶段测试)已知水的摩尔质量为M,密度为ρ,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若用m表示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用V0表示一个水分子的体积,则下列表达式中正确的是 ( )A.m=M/NA B.m=NA/M C.V0=ρNA/M D.V0=M/ρNAAD分子热运动PART 2知道了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阿伏伽德罗常数量是联系宏观与微观世界的桥梁。那么构成物体的分子是处于运动状态还是静止状态呢?液体间的扩散二氧化氮和空气(1)定义:不同物质相互接触时能够彼此进入对方的现象叫做扩散。(2)原因: 物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产生的。1.扩散现象酱油的色素分子扩散到蛋清中气体中的扩散现象液体中的扩散现象二、分子热运动(3)特点①物质处于气态、液液、固态都能够发生扩散现象。②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直接证明组成物质的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4)意义:(5)应用:高温条件下在纯净半导体材料中掺入其他元素。1827年,布朗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花粉微粒悬浮在静止水面上的形态时,却惊奇地发现这些花粉微粒在不停地作无规则运动。显微镜下的微粒罗伯特·布朗(Robert Brown,1773-1858,英国植物学家用显微镜观察炭粒的运动取1滴用水稀释的碳素墨汁,滴在载玻片上,盖上盖玻片,放在高倍显微镜下观察小炭粒的运动情况。调节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如调节至400倍或1000倍,观察悬浊液中小炭粒的运动情况。目镜中观察的结果可以通过显示器呈现出来。改变悬浊液的温度。重复上述操作,观察悬浊液中小炭粒的运动情况。2. 布朗运动(1)定义:悬浮在液体(或气体)中的微小颗粒永不停息地无规则运动。(2)特点① 布朗运动永不停息。② 微粒越小,布朗运动越明显。③ 在任何温度下都会发生,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3)产生原因:大量液体(或气体)分子对悬浮微粒撞击作用的不平衡(4)意义:间接反映液体(或气体)分子运动的无规则性宏观颗粒注意:不是颗粒分子(5)影响因素:① 颗粒大小 ② 温度颗粒越小温度越高瞬间与微粒撞击的液体分子越少受力的不平衡性越明显液体分子运动越激烈布朗运动越明显撞击微粒的频率和强度越高3.布朗运动和扩散现象的区别产生条件 影响快慢因素 现象的本质扩散现象 物质(气液固)的相互接触 温度的大小 分子的运动布朗运动 微粒在液体(气体)中悬浮 温度和微粒的大小 微粒的运动扩散现象是分子运动的直接证明;布朗运动间接证明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每隔30s记下三颗微粒运动的位置,用折线分别依次连接这些点,如图所示:问题:是否为炭粒的运动径迹?是否为水分子的运动径迹?能否预测下一时刻的位置?在扩散现象中,温度越高,扩散得越快。观 察布朗运动,温度越高,悬浮微粒的运动就越明显。可见, 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与温度有关系,温度越高,这种运动越 剧烈。因此,我们把分子这种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叫作热运动3.热运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叫做热运动。温度越高,热运动越激烈②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宏观体现,热运动是布朗运动的微观本质.①布朗运动是热运动的间接反映,扩散现象是热运动的直接反映.⑴定义:⑶说明⑵特点:永不停息无规则例4.(2024山西运城月考)烤鸭的烤制过程没有添加任何调料,只是在烤制之前,把烤鸭放在腌制汤中腌制一定的时间,盐就会进入肉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如果让腌制汤温度升高,盐进入鸭肉的速度就会加快B.烤鸭的腌制过程说明分子之间有引力,把盐分子吸进鸭肉里C.在腌制汤中,只有盐分子进入鸭肉,没有盐分子从鸭肉里面出来D.把鸭肉放入腌制汤后立刻冷冻,将不会有盐分子进入鸭肉A例5.(2024广西南宁开学考试)如图所示,二氧化氮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的密度,当抽掉玻璃板一段时间后,两个瓶子内颜色逐渐变得均匀。针对上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此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此现象与“扫地时灰尘飞扬”的成因相同C.颜色变得相同后,瓶中气体分子停止运动D.颜色变得相同后,上方瓶中气体密度比空气密度大D例6.(2024山东淄博一模)甲、乙图是某同学从资料中查到的两张记录水中炭粒运动位置连线的图片,记录炭粒位置的时间间隔均为30 s,两方格纸每格表示的长度相同。比较两张图片可知 ( ) A.图中连线是炭粒的运动径迹B.炭粒的位置变化是分子间斥力作用的结果C.若水温相同,甲中炭粒的颗粒较大D.若炭粒大小相同,甲中水的温度更高C例7.(多选题)(2024山西运城月考)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悬浮颗粒物,其飘浮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很难自然沉降到地面,被人体吸入后会进入血液对人体形成危害。在静稳空气中,关于PM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PM2.5在空气中的运动属于分子热运动B.在其他条件相同时,温度越高,PM2.5的运动越剧烈C.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对减少“雾霾”天气的出现没有影响D.周围大量分子对PM2.5碰撞的不平衡使其在空中做无规则运动BD分子间的作用力PART 3向A、B两个量筒中分别倒入50ml的水和酒精,然后再将A量筒中的水倒入B量筒中,观察混合后液体的体积,会发生什么现象?总体积变小,说明液体分子间存在空隙①气体很容易被压缩气体分子之间存在着很大的空隙②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会减小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着空隙③压在一起的金片和铅片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金块铅块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变小了。这表明液体分子间 存在着空隙。再如,压在一起的金块和铅块,各自的分子 能扩散到对方的内部,这表明固体分子之间也存在着空隙。 分子间有空隙,大量分子却能聚集在一起,这说明分子之 间存在着相互作用力。拉伸物体需要用力分子间存在引力压缩物体需要用力分子间存在斥力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1.依据:宏观 物体被拉伸、压缩时需要外力微观 分子之间确由空隙,但能聚集在一起分子间作用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规律是怎样的呢?三、分子间的作用力F0r纵轴表示分子间的作用力正值表示F斥横轴表示分子间的距离负值表示F引2.分子间引力和斥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曲线r0F斥F引②引力F引和斥力F斥都随分子间的距离 r 增大而减小实际表现出来的分子力是分子引力和斥力的合力(分子力)。①引力F引和斥力F斥同时存在③分子斥力F斥随分子间的距离 r 增大变化快一些r00FF斥F引F分r3.分子力随分子间距的变化规律.F引F引F斥F斥r0①当r=r0(10-10m)时,F引=F斥,分子力F分=0,处于平衡状态.②当r>r0时,随r 的增加,F引、F斥都减小,F斥比F引减小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引力.F引F引F斥F斥r>r0④当r>10r0(10-9m)时,分子力等于0.F斥F引r0F分rF总结:(随r逐渐减小)F引、F斥都增大, F分(表现为引力)先增大到某一值然后减小到零, F分再反向增大(表现为斥力).③当r<r0时,随r的减小,F引、F斥都增大,F斥比F引增大得快,F斥>F引,分子力(表现为斥力)增大.F引F引F斥F斥r<r010r0例8.(2024江苏阶段测试)关于分子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碎玻璃不能拼合在一起,说明玻璃分子间斥力在起作用B.用打气筒给自行车打气需用力向下压活塞,说明气体分子间有斥力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原来二者的体积之和,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C例9.当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引力时,若分子间距离增大,则 ( )A.分子力一定减小 B.分子间的斥力增大C.分子间的引力减小 D.分子力做正功C例10.(多选题)(2024湖北黄冈期中)如图为两分子间的作用力F与分子间距离r的关系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r>r0时,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当r>r0时,随着分子间距离的增大,分子间的作用力先减小后增大C.当r力逐渐减小D.当r=r0时,分子间引力与斥力大小相等CD例11.(2024广东东莞期中)如图所示,甲分子固定在坐标原点O,乙分子位于x轴上,甲分子对乙分子的作用力与两分子间的距离的关系如图中曲线所示。F>0为斥力,F<0为引力。a、b、c、d为x轴上四个特定的位置。现把乙分子从a处由静止释放,则 ( )A.乙分子由a到b做加速运动,由b到d做减速运动B.乙分子由a到c一直做加速运动,到达c时速度最大C.乙分子由a到c的过程中,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D.乙分子由b到d的过程中,分子力增大,加速度增大B分子动理论PART 41.内容: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①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②分子在做永不停息的无规则热运动③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把物质的热学性质和规律看作微观粒子热运动的宏观表现。分子动理论:四、分子动理论物体由大量分子组成,这些分子没有统一的运动步调,对于单个的分子而言,分子的运动方向和速率大小具有偶然性,但对于大量分子,则表现出规律性。这种由大量偶然事件的整体表现出来的规律,叫做统计规律。说明:例12.(2024安徽安庆月考)关于分子动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减小,是因为酒精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变成了其他物质C.铁块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在挤压铁块时,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分子间距离增大时,分子间作用力也随之增大A例13.(2024河北保定期中)下列关于热学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小草叶子上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凝结成的水珠,这一物理过程中水分子间的引力、斥力都增大B.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称为布朗运动,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明显D.扩散现象是物质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证据之一C谢谢聆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