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保定市莲池区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 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语 文
下册第一、二、三单元
注意事项:本试卷共8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题号 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 第三部分
一 二 三
得分
得分 评分人
1.学校开展“在语文中感受家乡非遗”主题活动。阅读下面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共12分)
作为“中国大枣之乡”,行唐拥有(fēng fù) 的枣木资源。行唐枣木制品制作技艺是行唐县家喻户晓的传统手工技艺。工匠们利用淘汰的枣树加工成日用品,开创了行唐枣木加工。
选材、定性、阴干、开料、选料、校钝、打坯、修形…… ① 枣木非常容易变形开裂, ② 绝大部分木匠不愿意碰触。如何将枣木处理定形是(guān jiàn) ,所以每一个步骤、每一个细节都要细致入微,不能出半点差错。材料要选择百年以上的红心枣木,将枣木放入水池中约一年半,分解树脂和胶质,封蜡后放 甲 (阴凉/阴森)通风处约一年半。泡好的枣木锯成6厘米厚的板材,“田”字形堆叠阴干,之后避开花纹和根结部位,选择带水波纹花纹的木料,在小料上标出产品形状尺寸。雕刻时要选择 乙 (锋芒/锋利)的工具,避免崩茬。用刀具把枣木加工成所需形状,用粗砂纸□锉刀修整产品,使之贴合手感。清理产品表面,加热蜂蜡涂抹并去除多余残留物,用棉布摩擦至光泽润滑,这样一件枣木加工制品就完成了。
(1)根据文段中的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2分)
①(fēng fù) ②(guān jiàn)
(2)文段中加点字的读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家喻户晓(yù) 细致入微(zì) B.家喻户晓(yù) 细致入微(zhì)
C.家喻户晓(yú) 细致入微(zì) D.家喻户晓(yú) 细致入微(zhì)
(3)从文段的括号内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分别填入横线处。(2分)
甲: 乙:
(4)文段中①②两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A.无论 都 B.即使 也 C.因为 所以 D.只要 就
(5)请在文段中方框内填入正确的标点符号。(2分)
用刀具把枣木加工成所需形状,用粗砂纸□锉刀修整产品,使之贴合手感。
(6)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提出修改意见。(2分)
2.根据下面图文,推测“杲(gǎo)”字的意思,填写在横线上。(2分)
第 二 部 分
(3~20题 56分)
得分 评分人
(一)默写(共6分)
3.下面是小文记录的本学期语文课程学习后的感受,请你帮助他补全内容。(6分)
热爱生活,热爱语文。春天,我们看到杨花、榆英飘飞时,会发自内心地赞道:“① ,惟解漫天作雪飞。”夜晚走在幽静的小路上,遥望天空一轮明月,我们不禁吟诵起王维《竹里馆》中的诗句:“② ,明月来相照”……语文学习让我们畅游诗海,能表思乡之情———“③ ,何人不起故园情”,会懂亲情之珍———“爷娘闻女来,④ ;阿姊闻妹来,⑤ ;小弟闻姊来,⑥ ”。
(二)阅读下面的古代诗歌,回答4~6题。(共6分)
木兰诗(节选)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4.画横线的诗句运用排比和 的修辞手法,写木兰从军的准备工作,渲染了 气氛。(2分)
5.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愿驰千里足”中“愿”字的妙处。(2分)
6.有详有略是本诗的特色。结合你对全诗的理解,分析选段的详略安排及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7~10题。(共13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 吾射不亦精乎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节选自《归田录》)
[乙]郁离子曰自瞽①者乐言己之长自聩②者乐言人之短。乐言己之长者,不知己;乐言人之短者,不知人。不知己者,无所见;不知人者,无所闻。无见者,谓之瞽;无闻者,谓之聩。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恒⑧思所以聪明之,犹惧其蔽塞也,而况于自瞽、自聩乎 瞽且聩而以欺人曰:‘予知且能’,然而不丧者,蔑④之有也。”
(选自《郁离子》,有删改)
①瞽(gǔ):眼睛失明,盲人。②聩(kuì):耳聋。③恒:经常。④蔑:无,没有。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着重号的词语。(3分)
(1)但微颔之 颔: (2)尔安敢轻吾射 轻:
(3)无见者,谓之瞽 谓:
8.下列对乙文中画线语句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郁离子曰自瞽者/乐言己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
B.郁离子/曰自瞽者乐言/己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
C.郁离子曰/自瞽者乐言己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
D.郁离子/曰自瞽者乐/言己之长自聩者乐/言人之短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乃取一葫芦置于地。
(2)人有耳目,而见闻有所不及。
10.同是说理文章,甲、乙两文各告诉读者一个怎样的道理 (4分)
得分 评分人
(一)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1~14题。(共9分)
材料一:
1929年5月,杨春增出生在河北省沙河县(今沙河市)一户贫苦农民家庭。1945年10月,他胸前戴着大红花,在乡亲们的欢送中,踏上参军的道路。1951年3月,他随军入朝作战。
1952年8月5日19时,朝鲜金城东南座首洞附近,三发红色信号弹划破夜空。我军密集的炮群喷出万道火舌,直射向敌京畿山高地,即541高地。炮声过后,在山脚下埋伏一整天的杨春增立即带战士们冲锋。经过激烈的战斗,我军占领了541高地。
8月6日5时许,为给部队进攻赢得时间,杨春增主动请缨率领部队防御541高地。从凌
晨进入阵地就开始战斗,至下午三时,打退了倍于己的敌人十余次反扑次进攻,毙伤敌200余人。在敌人强大炮火的进攻下,阵地上只剩下了左腿中弹负伤的杨春增、卫生员牟元礼和一颗反坦克手雷!
疯狂的敌人见枪声停下来,黑压压的一片蜂拥而至。杨春增明白,这是最后的时刻了。他沉着地命令牟元礼去寻找部队,自己则抱起反坦克手雷,忍着左腿的剧痛,跃出战壕,高喊:“中国共产党万岁!”冲向敌群。一声巨响过后,火光冲天,浓烟翻滚。十几个敌人倒下了,剩下的也滚下山去。
杨春增以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实现了他生前的誓言,用鲜血和生命保住阵地,为朝鲜人民的解放事业献出宝贵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国际主义的壮丽凯歌!
(摘自《人物周报》2024年8月23 日,有改动)
材料二:
谁都知道,朝鲜战场是艰苦些。但战士们是怎样想的呢 有一次,我见到一个战士,在防空洞里,吃一口炒面,就一口雪。我问他:“你不觉得苦吗 ”他把正送往嘴里的一勺雪收回来,笑了笑,说:“怎么能不觉得 我们革命军队又不是个怪物。不过我们的光荣也就在这里。”他把小勺儿干脆放下,兴奋地说:“就拿吃雪来说吧。我在这里吃雪,正是为了我们祖国的人民不吃雪。他们可以坐在挺豁亮的屋子里,泡上一壶茶,守住个小火炉子,想吃点儿什么就做点儿什么。”他又指了指狭小潮湿的防空洞说:“再比如蹲防空洞吧,多憋闷得慌哩,眼看着外面好好的太阳不能晒,光光的马路不能走。可是我在这里蹲防空洞,祖国的人民就可以不蹲防空洞啊,他们就可以在马路上不慌不忙地走啊。他们想骑车子也行,想走路也行,边溜达边说话也行。只要能使人民得到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幸福。所以——”他又把雪放到嘴里,像总结似的说:“我在这里流点儿血不算什么,吃这点儿苦又算什么哩!”
(节选自《谁是最可爱的人》)
11.小冀同学读了上面两则材料后,发现两则材料的主人公均是我们的志愿军战士。请你阅读材料并分别概括两则材料的主要内容。(2分)
12.小文同学在读“材料一”时,觉得“万道火舌”这一短语用得很妙,但不知道怎么表达,请你告诉他。(3分)
13.小冀同学在摘抄“材料二”时,认为该材料画线句可以删掉,你同意吗 请说明理由。(2分)
14.为丰富材料内容,小文同学从网上搜集到了四幅图片,能与上述材料相匹配的一幅是 。(2分)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15~18题。(共13分)
小 鞋 匠
孙纵香
①与小鞋匠从初识到熟悉,屈指一晃已数年。
②那年秋,我租住在临公园及主干道旁边的小区。小区正门北面,左右两边有不少商铺,商品应有尽有,生活便利。小鞋店,就开在右边的小巷,十五六平方米,门口一排玻璃柜,里面的修鞋配件倒也齐全,留一个缺口,容他进出;右边靠墙一台笨重的修鞋机,占了一块地方;左边靠墙及正中间,是各一排货柜,堆满鞋子手包。除了修鞋,也兼修行李箱、手提包、沙发等。每天,小鞋匠就在店里忙乎着。
③鞋匠小哥姓荣,河南安阳人。三十出头,长得敦实憨厚。板寸头,大眼睛,一张圆脸,常带着笑。他话语不多,音调不高,性子也不刚,倒有几分像南方人。
④我这人生性慵懒,基本不洗鞋,这几年,鞋脏了旧了,一律提下去,甩在他的柜台。一则帮衬他的生意,二则满意他的修鞋技术,收费也合理。于是,高跟鞋削矮,白鞋保养,冬鞋打蜡上油,紧脚的放松,开裂的缝合,踢了尖的加厚……一来二往,光顾多了,与小荣哥便熟悉了。
⑤我有一双品牌尖头单皮鞋,黑色镂空花纹,样子漂亮。但穿上脚,迈几步,后跟竟掉了下来——跟绑太松,烦心!便提过来给他修。他想尽了法子:先加了后跟垫,不行;拆开鞋左右两边对接的竖缝线,往里缩半厘米,还是掉跟;后来他想了一个特别的办法——在后跟帮的凹槽横着缝一截松紧带,伸脚进去,脚后跟连着松紧带,迈步一松,停步一紧,走路也还是不稳当。一日,他发信息留言:把您的鞋拿来,换一个新的厚跟垫。如此这般,终于解决了我的难题。我想,他能在一只鞋上这么琢磨,下功夫,不禁想起一句广告语:“修鞋,我是用心的!”
⑥小区住户过千,加上邻近的、慕名而来的,小荣哥有点忙不过来。他不偷懒,天天蹲店,想必赚钱也不会少,养老婆与两个孩子不成问题。
⑦后来,为了生计,他把店转给一个比他年轻的小哥,下决心回家乡找机会闯一闯。再见到他,已是第二年夏天,说是表哥骗了他,生意没做成,反而亏了一大笔钱。加上这店小弟撑不下去,一个劲儿催他回来接手,于是店归原主。想必这小荣哥,酸甜苦辣也尝了个遍吧。
⑧小荣哥又重新坐在鞋店里,低下头,驾轻就熟,叮叮当当地掌起了鞋。客人又陆续回来了,鞋店又红火起来。
⑨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同年代的孩子啃老者不在少数,小鞋匠却尽一己之力养家糊口,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怀里还揣着幸福小梦想。我感喟他的不易、他的独立自强与良善。每次去他店里,总见他低头忙乎。堆满工具的简易桌上,置一只塑料饭盒,没吃完的炒面上搁着一双筷子;有时是一盒快餐拼饭,配一盒红萝卜清汤。简易桌上,匀出一个放电茶壶的空间,冲点茶喝。我给他送过几次茶叶,他很是感激,偶尔也不收我的修鞋钱。
⑩今年端午回来,他千里迢迢地带回一束麦穗送给我,饱满带着麦芒的麦穗与黑生生的他,还散发着田野收割的气息,我高兴地收下了,插进花瓶里,这是他表达谢意的方式吧。我问他还打算做多久,他笑了笑,说,出来十几年了,也很想回去。或许,他心里早已有奋斗的目标。
关注小鞋匠这么久,也许,在他身上我看到了当年挣扎的自己;也许,我一向认可青春拼搏的模样;也许,看到在城市繁华的角落,奋斗不息者,仍比比皆是,他们构成了城市夜晚满天的星星。
(选自《茂名晚报》,有删改)
15.文章第②段画波浪线的句子有什么作用 (3分)
16.结合文章内容,分析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同年代的孩子啃老者不在少数,小鞋匠却尽一己之力养家糊口,尽绵薄之力,回馈社会,怀里还揣着幸福小梦想。
17.阅读选文,说说在小荣哥身上有哪些可贵品质。(写出三点即可)(3分)
18.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以“小鞋匠”为题,交代了主要人物,是行文线索,能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B.文章通过叙述小鞋匠勤劳不息的故事,告诉读者小人物身上有着许多优良品质。
C.文章采用第二人称写法,可以更灵活地叙述小鞋匠的故事,便于作者评判人物。
D.文章的尾段收束全篇,照应标题,升华主旨,表达出作者对小鞋匠的赞颂之情。
得分 评分人
结合整本书的阅读,回答19~20题。(共9分)
19.阅读名著选段,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他想找个地方坐下,把前前后后细想一遍,哪怕想完只能哭一场呢,也好知道哭的是什么;事情变化得太快了,他的脑子已追赶不上。没有地方给他坐,到处是雪。小茶馆们已都上了门,十点多了;就是开着,他也不肯进去,他愿意找个清静地方,他知道自己眼眶中转着的泪随时可以落下来。
既没地方坐一坐,只好慢慢的走吧;可是,上哪里去呢 这个银白的世界,没有他坐下的地方,也没有他的去处;白茫茫的一片,只有饿着肚子的小鸟,与走投无路的人,知道什么叫作哀叹。
(1)选段画横线处的“他”是 (人名),该语段出自名著 (书名)。(2分)
(2)从“眼眶中转着的泪”可以看出他怎样的心理 (1分)
(3)请自选角度为选段中“银白的世界”拟写批注。(2分)
20.老舍先生的小说总是运用通俗朴素的口语化语言,给读者带来浓郁的地方特色和艺术感染力。请你结合这一艺术特色,把本阶段阅读的相关名著小说推荐给大家。(100字左右)(4分)
得分 评分人
21.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作。(50分)
右边题目为“起伏”的漫画,形象地揭示了成长的过程。请以“成长就是这样”为题,写一篇文章,讲述你的成长故事。
要求:①内容健康积极;②表达真情实感;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不要套写、抄袭;⑤不少于 600字;⑥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成长就是这样
2024—2025学年度七年级下学期期中综合评估
语文参考答案
第一部分
1.(1)①丰富 ②关键(2分,每空 1分)
(2)B(2分)
(3)甲:阴凉 乙:锋利(2分,每空1分)
(4)C(2分)
(5)、(2分)
(6)示例:可在句子的最后面补充宾语“的历史”。(2分)
2.示例:太阳升到了树顶的上方,表示这是天空最明亮的时候。本义是“日出明亮”。(答到“明亮”,意思对即可,2分)
第二部分
一、
(一)
3.①杨花榆荚无才思 ②深林人不知 ③此夜曲中闻折柳 ④出郭相扶将 ⑤当户理红妆⑥磨刀霍霍向猪羊(每空1分,共6分)
(二)
4.互文 战争的紧张(2分,每空1分)
5.“愿”是“希望”的意思。通过“愿”字写出木兰面对高官厚禄的选择,表现出她淡泊名利的高尚品质。(意思对即可,2分)
6.示例:选段详写木兰从军缘由、行前准备、征途思亲等部分,略写前线征战。这样写既突出了木兰的勤劳孝顺、深明大义,又丰富了木兰的英雄形象,使得人物形象真实感人。(指出详略安排1分,指出作用1分,意思对即可,共2分)
(三)
7.(1)点头 (2)轻视 (3)叫作,称为(3分,每小题1分)
8. C(2分)
9.(1)于是(卖油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2分)
(2)(虽然)人们都有眼睛和耳朵,但是所见所闻仍有达不到的地方。(2分)
10.甲: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乙:人要有自知之明和知人之明(或“借人之长,补己之短”)。(意思对即可,4分)
【乙】文参考译文:
郁离子说:“自己看而不见的人,喜欢说自己的长处;自己听而不闻的人,喜欢说他人的短处。喜欢说自己长处的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喜欢说他人短处的人,不能正确对待别人。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就什么也看不见;不能正确对待别人的人,就什么也听不到。什么也看不见的人,可以称其为盲人;什么也听不到的人,可以称其为聋人。(虽然)人们都有眼睛和耳朵,但是所见所闻仍有达不到的地方,(因此,)经常思考能使人聪明,(即使这样,人们)还担心他知道的不多,更何况是自己把眼睛蒙上、耳朵堵上呢 看不见又听不见却骗人说:‘我聪明且能干’,这样却不失败的人,是没有的。”
二、
(一)
11.材料一:河北籍志愿军战士杨春增用鲜血和生命保住了阵地。材料二:志愿军战士在防空洞谈吃苦。(2分)
12.示例:这一短语运用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突出了炮火的密集程度和数量之庞大,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我军强大的战斗力和昂扬的斗志,烘托出我军在战斗中的勇猛无畏和势不可当。(修辞手法1分,分析妙处2分,共3分)
13.示例:不同意。理由:该句是一个总括句,引出后文战士对朝鲜战场“苦”的叙述,为后文战士对于艰苦环境的看法以及他们为人民幸福甘愿吃苦的伟大精神做了铺垫。(2分)
14.丙(2分)
(二)
15.通过描述店铺的位置、面积大小、店内布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小鞋店的整体方位和布置,反映出小鞋匠的专业性;引出主人公小鞋匠;为后文讲述他的生活故事以及性格特点等内容做铺垫。(意思对即可,3分)
16.运用对比的写作手法,把小鞋匠以一己之力养家糊口和许多同年代的孩子啃老进行比较,突出了小鞋匠吃苦耐劳、自立自强、热爱生活的优秀品质,表达了作者对他的赞美。(4分)
17.①吃苦耐劳,技术精湛;②善良纯朴,热情感恩;③乐观上进,自立自强。(符合文章的内容,意思对即可,3分,每点1分)
18. C(3分)
三、
19.(1)祥子 《骆驼祥子》(2分,每空1分)
(2)无助。(意思对即可,1分)
(3)示例:“银白的世界”运用环境描写,渲染了寒冷、寂静、空旷的氛围,象征着一个冰冷、无情的社会,衬托出祥子此时走投无路的悲惨处境,体现了社会的冷漠和残酷。(2分)
20.示例:我推荐老舍先生的《骆驼祥子》给大家。《骆驼祥子》中描绘了馄饨、糖炒栗子、豆汁儿等各式京味美食,鲜明生动地展现了老北京的人情风俗、市井生活;祥子的衣着描写体现了老北京底层市民的衣着特征:作品中大量使用的“今儿个”等北京儿化音,充满着“京味儿”。(4分)
第三部分
21.略。(50分,按照河北中考语文作文评分标准评分)
评 分 参 考
分数等次 项 目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内容 (25分) 25~22分 21~18分 17~14分 13~0分
切合题意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感情真挚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具体 感情真实 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具体感情较真实 偏离题意中心不明确内容不具体感情不真实
表达 (20分) 20~18分 17~14分 13~10分 9~0分
结构严谨 语言流畅 用词生动 表达方式运用好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用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较好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用词基本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一般 结构不完整 语言不通顺 用词不准确 表达方式运用差
书写 (5分) 5分 4分 3~2分 1~0分
字体美观 字体工整 字体清楚 字迹潦草
说明:
①不同的项目在不同的等次里给分;40分以上的作文应占一定的比例;非常优秀的作文可以给满分。
②内容新颖或能够恰当运用写作方法的加1~5分,加到满分为止。
③没有题目或者题目不当的减3分;不足字数的,每少50个字减1分;错别字3个减1分(重复的不计);标点有三处以上错误的酌情减1~3分。
④套写、抄袭的在第四类之内酌情给分。
⑤文体不明确的酌情减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