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在媒介流变的过程中,老舍的经典剧目《茶馆》已有话剧、电影、电视剧等媒介形态,无论是传统的剧场式传播,还是当下盛行的云传播,都为观众提供了多种渠道的观看方式,扩大了《茶馆》的传播力度与接受范围。经典剧目《茶馆》在新技术的加持下获得新的生命力,新的时代也赋予传统经典新的精神内涵。老舍的《茶馆》最初是一部话剧作品,创作于1956年至1957年,被誉为“中国话剧史上的扛鼎之作”,曹禺称《茶馆》“前无古人,盖世无双”。1958年3月29日,由老舍编剧,焦菊隐、夏淳导演的话剧《茶馆》在北京人艺首都剧场首演。1979年,《茶馆》恢复演出,延续了首演阵容。1982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导演谢添根据1979年的戏剧《茶馆》执导了电影《茶馆》,为《茶馆》留下了宝贵影像。2010年7月16日,同名电视剧《茶馆》在央视八套黄金档全国首播。2022年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纪念版话剧《茶馆》网络直播。1982年的电影版在演员阵容上几乎完全复制了1979年话剧版。饰演常四爷的郑榕表示,他以前没看过自己表演话剧的录像,后来有条件录像能观看自己的表演了,当时就觉得“目不忍睹”,发现自己的表演太概念化。但是在拍摄电影时,由于不需要一气呵成,感觉不对可以重来,所以对人物的诠释和台词的处理也更为合理。话剧需要经过多次的排练演出,才能丰富完善人物的自我感觉。电影却能磨砺演员精致细微的表现力。《茶馆》中“吃洋饭”的人物马五爷,他在话剧和电影中戏份都很少,但明显有区别,话剧里他的出场有些意外,让观众感到有戏剧性,在电影里,镜头可以提前照顾到马五爷,比话剧里马五爷三小段戏要多出一个提示性镜头,在二德子和常四爷斗嘴的时候,镜头就提前给了马五爷一个特写,摄像机更加精准地捕捉到马五爷的细节,虽然少了一些戏剧性,但观众看起来更为流畅。截至目前,《茶馆》与《霸王别姬》(1993年)以9.6分在某平台上评分高居国产电影榜首,成为口碑最好的中国电影之一。2022年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院庆之际,话剧《茶馆》在线直播。晚上19:30,随着首都剧场舞台上灯光亮起,网络直播也同步开始。有8个机位同时在舞台上摄像,导播在现场进行镜头切换。很多角色登场时,都有网友在屏幕上主动打出演员的名字;还有观众会随时分享自己看演出的感受,评论区形成了一边看演出一边交流的热闹气氛,这些含有互动内容的网络直播营造出活跃的讨论环境,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和满意度。22:10演出结束时,伴随着剧场里一阵高过一阵的如潮掌声和叫好声,线上弹幕也被各种鲜花、鼓掌、祝福、称赞刷屏。北京人艺官方数据显示,在整个2022年院庆活动中,全网有超过两亿人次观看,在网络上引起全民狂欢,拓展了艺术的大众性。6月12日院庆日当晚,通过网络平台观看《茶馆》直播的观众达5000万人次。根据此轮直播的安排,《茶馆》还在更多平台同步直播,从而进一步覆盖更多渠道与观众。据统计,仅某社交平台北京人艺、《人民日报》两个视频号的直播观看人次,就接近200万人次。无论是话剧的“剧场式观看”还是电影的“影院放映”,都是沿袭戏剧剧场的传播方式。如今,互联网与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使传统媒介相继走上了与网络相互融合的共生之路。云传播是云计算环境下人们传递和分享信息的一种机制。目前,云传播时代已经显著地呈现出云端化、平台化、泛在化、实时性、大数据性、社交化和智慧化等革命性特征,基于云服务的新型媒介体系已经形成。2022年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院庆版《茶馆》的直播,充分显示了云传播的内容变革、渠道变革、平台变革以及媒介生态变革的效应。相比传统的剧场化传播,网络直播利用弹幕互动,将传播主客体相连接,让受众进入“不在场的语境”,跨越物理空间与社会空间进行交流和评议,受众的语言、评价、态度和情感都变成了这一“影像话剧”的一部分。线上云直播增加了受众,云传播的共享性、开放性、移动性、公益性等特点,使更多人看到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得到美学熏陶和艺术滋养,提高了大众的审美品位。《茶馆》包容着百姓的生活情态、世间的风云变幻,艺术家们基于同一个“茶馆”,运用不同的表现媒介进行不同样式的审美创造,从各种媒介、各种版本的《茶馆》中我们都可以领悟到这一点。在某种程度上,《茶馆》已具有超越媒介本身的意义,成为多元语境下的文化价值符号,有着更丰厚、更宽阔的中华传统文化背景与文明积淀。(摘编自孙萌《媒介流变中<茶馆>的生产与传播——以1982电影版与2022北京人艺70周年院庆版为例》)材料二:彩色电影《茶馆》由北京电影制片厂1982年摄制,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导演为谢添,主演是于是之、郑榕等,全长120分钟。本片获得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今文化和旅游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名著的影视改编,要做到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风格处理等都和原著相似,忠实于原著。电影《茶馆》的改编非常成功,堪称经典。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话剧艺术家们的表演。当然,影片反映的内容也基本和原著相同。但是,文字与影像毕竟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媒介,不同的艺术媒介之间根本的区别,势必造成在改编过程中的一些艺术追求方面的遗憾。比如,原著中随意的心理描写,灵活的时空转换,读者心中的联想意境等,这些由于影视媒介自身的局限性,势必跟原著比起来,不及原来细腻完美。(摘编自刘燕芳《论老舍文学作品的影视改编》)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媒介形态的增加,丰富了观看方式,也扩大了《茶馆》的接受范围,提升了传播力度。B. 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院庆版话剧《茶馆》的网络直播提升了观众的参与感,拓展了艺术的大众性。C. 北京人艺建院70周年院庆版话剧《茶馆》的直播,可以体现云传播的某些鲜明的变革特征。D. 影视在时空转换等方面不如文字作品细腻完美,影视的受众也不如文字作品广泛。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 老舍的《茶馆》目前已有话剧、电影、电视剧、云传播等媒介形态,这是由人们的审美观念变化引起的。B. 话剧的“剧场式观看”、电影的“影院放映”、电视剧的“家庭放映”,都沿袭了戏剧剧场的传播方式。C. 不同媒介的《茶馆》呈现出不同的审美,这反映出《茶馆》的包容性,也促使《茶馆》成为多元语境下的文化符号。D. 电影《茶馆》曾获优秀影片奖特别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这使其某平台上获得目前最高评分。3. 下列选项,最不适合作为论据支撑材料一中有关戏剧网络直播优点观点的一项是( )A. 从传播角度来看,直播拓宽了戏曲舞台的边界,打破了戏曲剧场艺术时空不可复制、不可逆转的传播局限,使得戏曲在舞台艺术本体之外获得新的观演方式。B. 为了让稀有剧种走向更大的市场,河南内乡宛梆剧团,把宛梆戏曲博物馆展厅搬到直播间,利用弹幕互动,用方言讲述戏剧的故事,别有一种韵味。C. 近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电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戏曲演员走进直播间,把传统戏曲搬上网络这个新舞台,也有很多人对这种新兴的形式持怀疑态度。D. 一个戏曲演员,舞台黄金生涯30年,一辈子能收获300万人次观众。通过戏曲直播,一个戏曲演员可能在短短的两三年时间,就拥有数百万粉丝。4. 请简要梳理材料一的行文脉络。5. 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戏剧《茶馆》的电影改编,这对我们把戏剧改编成电影有什么启示?(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古土罐贾平凹我来自乡下,其貌亦丑,爱吃家常饭,爱穿随便衣,收藏也只喜欢土罐。西安是古汉唐国都,出土的土罐多,土罐虽为文物,但多而价贱,国家政策允许,容易弄来,我就藏有近百件了。家居的房子原本窄狭,以至于写字台上、书架上、客厅里,甚至床的四边,全是土罐。我不允许孩子们进我的房子,他们毛手毛脚,害怕土罐被撞碎,胖子也不让进来,因为所有空间只能独人侧身走动。许多人喊我是仓库管理员,更有人抱怨房子阴气太重,说这些土罐都是墓里挖出来的,房子里放这么多怪不得你害病。我是长年害病,是文坛上著名的病人,但我知道我的病与土罐无关,我没这么多土罐时就病了。至于阴气太重,我却就喜欢阴。有客人来,我总爱展示我的各种土罐,说它们多朴素,多大气,多憨多拙。无人了,我就坐在土罐堆中默看默笑,十分受活。我是很懒惰的人,不大出门走动,更害怕去社交应酬。自书画渐渐有了名,别人以金来购,也不大动笔,人骂我惜墨、吝啬佬。但凡听说哪儿有罐,可以弄到手,不管白日黑天,风寒雪雨,我立即就赶去了。许多人因此而骗我,提一只土罐来换几个字,或要送我一只土罐而要求去赴一个堂会,上当受骗多了,我也知道要去上钩入瓮,但我控制不了我,我受不了土罐的诱惑。我想,在权力、金钱、名誉诸方面,我绝对有共产党人的品质,而在土罐方面不行。对于土罐的如此嗜好,连我也觉得不解,或许我上上的哪一世曾经是烧窑的?或许我上上的哪一世是个君王富豪?这些土罐,少量是古董市场上买的,大量是以字画交换的,还有一些,是我使了各种手段从朋友、熟人手中强夺巧取而来的。在我扬扬得意收藏了近百的土罐之时,一日去友人芦苇家,竟然见得他家有一土罐大若两人搂抱,真是馋涎欲滴,过后耿耿于怀,但我难以启口索要,便四处打听哪儿还有大的,得知陕北佳县一带有,雇车去民间查访,空手而归,又得知泾阳某人有一巨土罐,驱车而去,那土罐大虽大,却已破裂。越是得不到越想得到,遂鼓足勇气给芦苇去了一信,写道——古语说,神归其位,物以类聚。我想能得到您存的那只特大土罐。您不要急。此土罐虽是您存,却为我爱,因我收集土罐上百,已成气候,却无统帅,您那里则有将无兵,纵然一木巨大,但并不是森林,还不如待在我处,让外人观之叹我收藏之盛,让我抚之念兄友情之重。当然,君子是不夺人之美,我不是夺,也不是骗,而要以金购买,或以物易物。土罐并不值钱,我愿出原价十倍数,或您看上我家藏物,随手拿去。古时友人相交,有赠丫鬟之举,如今世风日下,不知兄肯否让出瓦釜?信发出后,日日盼有回复,但久没音信,我知道芦苇必是不肯,不觉自感脸红。正在我失望之时,芦苇来电话:“此土罐是我镇家之物,你这般说话,我只有割爱了!”芦苇是好人,是我知己,我将永远感谢他了。我去拉那巨大土罐时,特意择了吉日,回来兴奋得彻夜难眠,我原谅着我的掠夺,我对芦苇说:物之所得所失,皆有缘分啊!现在,巨大土罐放在我的家中,它逼着一些家什移位于阳台上,而写字台仅留给我了报纸一般大的地方。我在想,这套房子到底是组织上分配给我住的还是给土罐住的?这些土罐是谁人所做?埋入谁人坟墓?谁人挖掘出土?又辗转了谁人之手来到了我这里?在我这里待过百年了又落在哪人手中?又有谁能还知道我曾经收藏过呢?土罐是土捏烧而成的,百年之后我亦化为土,我能不能有幸也被人捏烧成土罐?那么,家里这些土罐是不是有着汉武帝的土?司马迁的土?唐玄宗或李白的土?今夜,月明星稀,家人已睡,万籁俱静,我把每个土罐拍拍摸摸,以想象在其身上书写了哪些历史的人名,恍惚间,便觉得每个土罐的灵魂都从汉唐一路而来了,竟不知不觉间在一土罐上也写下了我的名字。1998年2月19日(有删改)6.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来自乡下,因此喜欢土罐。作者把土罐当作宝贝,不在意别人的迷信说法,反而把拥有土罐当成一种享受。B. 作者痴迷土罐以致多次上当,但作者仍然痴心不改,还自嘲说自己的前世也许曾经是个烧窑的,或帝王富豪。C. 土罐在作者眼中有时比友谊更重要。作者在朋友家看到一个特大土罐,于是给朋友写了一封信,并最终得到了这个大土罐。D. 本文通过对土罐的收藏的叙述,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继承,对历史和生命的深刻领悟,以及对高雅物品的鄙视。7. 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作者说“是我使了各种手段从朋友、熟人手中强夺巧取而来的”,其中“强夺巧取”贬词褒用,表达了作者对土罐的热爱。B. “纵然一本巨大,但并不是森林”一句运用比喻手法,把众多罐子比喻成森林,生动形象,使下文写“叹我收藏之盛”更自然。C. “月明星稀,家人已睡,万籁俱静,我把每个土罐拍拍摸摸”一句引用古诗,写夜深人静时,作者把玩土罐以消除内心的孤独。D.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用了超过十个问号,提出了从历史到未来多个问题,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和人生的独特思考。8. 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部分的含意?9. 文中详写作者从剧作家芦苇处取得大土罐的过程,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初(刘)从谏累表言仇士良罪恶,遂与朝廷相猜恨。及疾病,与幕客张谷等谋效河北诸镇,以弟之子稹为都知兵马使。至是薨,稹秘不发丧,逼监军崔士康奏称从谏疾病,请命稹为留后。宰相谏官多以为:“回鹘余烬未灭,边鄙犹须警备,复讨泽潞,国力不支。”李德裕独曰:“泽潞事体与河朔三镇不同。河朔习乱已久,人心难化,是故累朝以来,置之度外。泽潞近处腹心,一军素称忠义。如李抱真成立此军,德宗犹不许承袭。敬宗不恤国务,宰相又无远略,刘悟之死,因授从谏,使其跋扈,垂死之际,复以兵权擅付竖子。若又因而授之,则诸镇谁不思效其所为,天子威令不复行矣!”上喜曰:“吾与德裕同之,保无后悔。”遂决意讨稹,群臣言者不复入矣。上命德裕草诏赐元逵、弘敬曰:“泽潞一镇,与卿事体不同,勿为子孙之谋,欲存辅车之势。但能显立功效,自然福及后昆。”上曰:“当如此直告之是也!”又赐卢龙节度使张仲武诏,令专御回鹘。元逵、弘敬得诏,悚息听命。八月,郭谊斩刘稹以降。河北三镇每遣使者至京师,德裕常面谕之曰:“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语汝使:与其使大将邀敕使以求官爵何如自奋忠义立功立事结知明主乎!且李载义为国家平沧景,及为军中所逐,不失作节度使;杨志诚遣大将遮敕使马求官,及为军中所逐,朝廷竟不赦其罪。此二人祸福足以观矣。”由是三镇不敢有异志。(选自《纲鉴易知录卷五八·唐纪》,有删改)材料二:武宗用一李德裕,遂成其功烈。然其奋然除去浮图之法甚锐,而躬受道家之箓,服药以求长年。以此见其非明智之不惑者,特好恶有不同尔。(选自《新唐书·卷八》,有删改)材料三:唐之相臣能大有为者,狄仁杰而外,德裕而已。武宗不夭,德裕不窜,唐其可以复兴乎!(选自王夫之《读通鉴论》,有删改)10. 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与其使大将邀A敕使以求B官爵C何如D自奋E忠义F立功立事G结知H明主乎!11. 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效,效法,与《苏武传》“今得杀身自效”中的“效”意思相同。B. 垂,将要,与《谏太宗十思疏》“鸣琴垂拱”中的“垂”意思不同。C. 及,等到,与《过秦论》“及至始皇”中“及”意思相同。D. 竟,最终,与《屈原列传》“数十年,竟为秦所灭”中的“竟”意思相同。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刘从谏与朝廷互相猜疑,他生病后进行谋划,去世后,他的侄儿刘稹逼迫有关官员欺骗朝廷,试图让自己接任刘从谏的职位。B. 李德裕认为,德宗不许泽潞军世袭,敬宗不理朝政,宰相平庸,刘从谏继承了职位,而刘从谏飞扬跋扈,又想让职位世袭。C. 朝廷告诫王元逵、何弘敬,要为自己的子孙后代考虑,不要与刘稹相互勾结,而应积极讨伐刘稹,王元逵、何弘敬二人表示接受。D. 材料二和材料三都肯定李德裕的功绩;材料三把李德裕跟狄仁杰相提并论,认为如果武宗不早逝,李德裕不被流放,唐朝的命运或许能被改变。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回鹘余烬未灭,边鄙犹须警备,复讨泽潞,国力不支。(2)河朔兵力虽强,不能自立,须藉朝廷官爵威命以安军情。14. 材料二认为,唐武宗任用了一个李德裕,成就了自己的功勋业绩。请根据材料一,概括李德裕帮助唐武宗建立功勋的两件事。(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小题。满庭芳·汉上繁华徐君宝妻①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②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③。长驱入,歌楼舞榭,风卷落花愁。清平三百载,典章人物,扫地都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注]①徐君宝妻:南宋岳州(今湖南岳阳)人,姓名亡佚,被元兵掳到杭州,为反抗元兵侵犯,写下本词后,投池而死。②宣政:宣和、政和,北宋年号。③貔貅(pí xiū):一种传说中的凶猛的瑞兽,词中指元军。15.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江南人物”指南宋的人物;“尚遗宣政风流”中的“宣政”指北宋宣和、政和年间,这两句的意思是南宋还保留着北宋的一些风流余韵。B. “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通过细节描写,反映北宋由盛转衰;而《望海潮》“市列珠玑,户盈罗绮”则通过细节描写,反映杭州的富庶。C. “百万貔貅”指元军大举袭扰,“风卷落花愁”写战后的状况,与《扬州慢》“废池乔木”写金兵袭扰后的状况异曲同工。D. “清平三百载”回顾宋朝三百年太平盛世;“典章人物,扫地都休”指宋朝三百年的制度文化被毁灭得干净彻底,一切都没有了。16. 词结尾“从今后,断魂千里,夜夜岳阳楼”三句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全词,简要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王星游览西岳华山,华山山峰巍然雄峙,登上山顶,山高入天,他敛气屏息,这情境使他想到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2)课堂上,张乐老师讲解古诗中的重要技巧“以乐景写哀情”时,他以杜甫《蜀相》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为例进行分析。(3)每年夏季,荷花竞相开放,吸引着无数游客前来观赏。而秋季的桂花更是香气扑鼻,让人陶醉其中。柳永《望海潮》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这两种花所展现的美好景象。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虽说师母已在灶房烧了夜火,然而太阳还刚转黄色,爬到院中的枰风上不动,这可证明无论如何,放学后,还有两个时晨以上足供傩傩他们玩耍。求放学的心思,先生当然不及学生那么来得诚恳而热烈。然而他自己似乎也有一点儿发急,背夜书还不到第二个,师母就已进来向先生讨过烧火的煤了。先生的手,依然恢复原状,在他嘴巴边上那五七根黄须上抹着了。歪过头来许久的福生,脸已涨得菲红,若先生当真忘了手的疲倦,再这样继续拈下去,则福生左眼的眼泪会流到右眼,连同右眼所酿汇的又一同流到脸荚上去,这是不用说的事。先生手虽暂时脱离了福生耳朵,然而生书一句背诵不得的福生,难道处罚就是这么轻快容易,拈一阵就算了?哪有这种松活事!若果光拈一阵耳朵完事,那么,我们都不消念书,让先生各拈一阵耳朵就得了!根据过去的经验,福生在受处罚之先,依然就先把眼里所有的热泪吓得一齐跑到眼眶外来。此外七八个书包业已整理好了的学生,各注意到福生刚被拈着的大耳朵,紫红紫红,觉得好笑。但经先生森然的目光一瞥,目光经过处都像有冰一般冷的东西洒过,大家脸上聚集着的笑纹也早又吓得不知去向了。大家都怔怔地没有作声。大家既怔怔地没有作声,相互各看了身边的同学一眼后,便又不约而同地把视线集中到先生正在脸上抓动的那两个有趣长指甲上。这指甲之价值,从先生那种小心保护中已可知道。18. 文中重叠形式词语“紫红紫红”,说说它和“紫红”相比,语意上各自有什么不同。19. 简要分析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的表达效果。20. 文段有多处错别字,请找出三处并加以改正。(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小题。中国古代房屋建筑的总体趋势是由简陋而繁复,但都是严格按照典章礼仪的规制来修建的。首先,房屋的朝向大多坐北朝南。 ① ?因为中国位于北半球,这个方位便于采光,且冬暖夏凉,同时也吻合中国历来的由北向南扩展的政治格局。其次,有堂有室,主次分明。“堂”是进行一般的活动的地方,而“室”则是内屋,较为隐私,故有“登堂入室”“入室弟子”之喻。由于中国地域辽阔,地理气候条件不一, ② 。北方的冬季寒冷,房屋较为低矮,墙体厚实,窄门以防风,大窗以采光,以“四合院”为典例。西北高原人民则营凿窑洞,取冬暖夏凉之利,也有助于防备盗贼。南方多雨,夏季潮湿闷热,房屋通常都是高檐大户,以利气流,再配以“骑楼”,可以有效躲避风雨。西南各族,多因着山势建造“吊脚楼”,楼上住人,楼下养畜,还可躲避虫蛇兽瘴的袭击。这些形制各异的住房建筑,尽显中国各地各族人民的聪明才智。21. 请在文中画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22. 下列句子中的“一般”与文中加点的“一般”,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将榫卯结构打磨成积木,这位手艺人功夫不一般。B. 跟我们的班主任王老师相处,感觉就像亲人一般。C. 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样的情绪是因为离愁的发酵。D. 落实上级精神,要防止照抄,上下一般粗。四、写作(60分)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一个人独处时,才能摆脱喧嚣,洞见自我;一个人独处时,才能推己及人,遇见众生;一个人独处时,才能沉淀智慧,改良社会……一个人的独处往往别具意义。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河南省洛阳市创新发展联盟2024-2025学年高二3月月考语文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第一、二单元。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1~5题答案】【答案】1. D 2. C3. C 4. 材料一采用了总一分一总的行文结构。首段综述《茶馆》的媒介形态及其价值内涵。中间主体部分具体阐述了《茶馆》的媒介流变过程,并借1982年版和2022年版《茶馆》的生产分析了传播方式从剧场化传播到云传播的转变。结尾总结《茶馆》超越媒介的文化价值。5. ①演员要用真实、自然、生活化的表演来演绎剧情和表达思想情感,使表演更加生动有趣。②要精心设计,使人物塑造、人物诠释更为立体和全面。③情节结构、时空处理、视听造型、风格处理等都要和原著相似,忠实于原著。(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6~9题答案】【答案】6. B 7. C8. ①土罐辗转我处,犹历史人物辗转而来;②百年之后我亦化为土,或许也被人捏烧成土罐,随这些土罐辗转而去。9. ①丰富了小说的内容情节。它展示了作者为了土罐付出的努力和心思,还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交往互动。②增加了小说的生动性和趣味性,使原本可能单调的收藏经历变得富有戏剧性,生动有趣,吸引读者。③凸显了作者对土罐的痴迷。作者对大土罐的渴望表现得淋漓尽致,不惜使用各种手法去获取,这种强烈的欲望突出了他对土罐收藏的执着和热爱。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10~14题答案】【答案】10. CFG11. A 12. C13. (1)回鹘的残余势力还未消灭,边境仍然需要加强防守,又要征讨泽潞,恐怕国家的财政难以支撑。(2)河朔藩镇的兵力虽然强大,但不能依恃兵力自立,必须凭借朝廷委任官爵和威严命令才能安定军情。14. ①李德裕主张讨伐刘稹,平定泽潞军。②李德裕告诫三镇使者,使三镇不敢有异心。(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15~16题答案】【答案】15. B 16. ①词人即将与故乡永别,自己魂魄要回到千里之外的岳阳,表达了对故乡难以割舍的眷恋之情。②词人与丈夫无法再相见,她的魂魄回到岳阳,表达了对丈夫的忠贞不渝,以及在孤独和苦难中对爱情的坚守。③词人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相连,国家的灭亡让她失去了一切,只能以魂魄归乡的方式来抒发内心的悲愤和无奈,对过去美好生活的消逝、对国家沦陷的痛心都凝聚在这三句词中。(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题答案】【答案】 ①. 扪参历井仰胁息 ②. 以手抚膺坐长叹 ③. 映阶碧草自春色 ④. 隔叶黄鹂空好音 ⑤. 有三秋桂子 ⑥. 十里荷花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3分)【18~20题答案】【答案】18. ①“紫红紫红”和“紫红”相比语意得到了强化;②“紫红紫红”表示颜色深,比“紫红”程度更重,语言更活泼,更能表现出先生拈着福生耳朵时力道之大,也能表现学生的童心。19. 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先生的目光比喻成“冰一般冷的东西”,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先生目光的森然,表现先生在学生中的威严和对先生的畏惧。20. “枰”改为“屏”;“晨”改为“辰”;“菲”改为“绯”;“荚”改为“颊”。(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7分)【21~22题答案】【答案】21. ①这是什么原因呢②各地的房屋建筑格局有明显差异 22. A四、写作(60分)【23题答案】【答案】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