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期末综合素质评价限时:150 分钟 满分:150 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 分)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 分)1. 默写。(10 分)重温诗词文,平复一颗心。看一看,“树绕村庄,_____________________” (秦观《行香子》)的优美春景;“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苍凉风光(许浑《咸阳城东楼》);“_____________________,边秋一雁声”的凄切秋景(杜甫《月夜忆舍弟》),“槲叶落山路,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山野风光(温庭筠《商山早行》)。赞一赞,“_____________________,何似在人间”的潇洒恣意(苏轼《水调歌头》);“_____________________,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的高尚气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商隐《无题》)的至死不渝。学一学,范仲淹“不以物喜,_____________________”(《岳阳楼记》)的旷达;刘禹锡“今日听君歌一曲,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乐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2.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2 分)①毕竟看林冲性命如何,且听下回分解。②话说当时薛霸双手举起棍来,望林冲脑袋上便劈下来。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___________举起来,只见松树背后雷鸣也似一声,那条铁禅杖飞将来,把这水火棍一隔,丢去九xiāo 云外,跳出一个胖大和尚来,喝道:“洒家在林子里听你多时!”两个公人看那和尚时,穿一领皂布直裰,跨一口戒刀,提起禅杖,轮起来打两个公人,林冲___________闪开眼看时,认得是鲁智深。林冲___________叫道:“师兄,不可下手!我有话说。”智深听得,收住禅杖。两个公人呆了半晌,动掸不得。林冲道:“非干他两个事,尽是高太尉使陆虞候分付他两个公人,要害我性命。他两个怎不依他。你若打杀他两个,也是冤qū。”(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 分)九xiāo( )云外 冤qū( ) 半晌 ( ) 铁禅杖( )(2)下列依次填入文段中横线处的字词,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方才 恰 连忙 B. 恰 方才 连忙C. 方才 连忙 恰 D. 恰 连忙 方才(3)下面四幅有关《水浒传》故事的图画,与文段中画波浪线句子中人物有直接关联的一幅是________。(填序号)这一情节鲜明地揭示出小说__________的主题。(2 分)(4)有学者认为《水浒传》中有两个主角。第一主角是宋江,争议不大;另一主角呼声较高的有下面两位。请从中任选其一,结合相关情节及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谈谈看法。(3 分)A. 鲁智深 B. 林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复兴学校正在开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主题宣传活动,请你参与。(13 分)(1)为增强全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学校计划于2025 年5 月9 日下午两点在学校礼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要求全体同学参加。请你代学校安全办拟写一则通知。(5 分)(2)下面是你们班黑板报上的部分内容,请你修改。(4 分)“食”字上面一个“人”,下面一个“良”,这就告诉我们食品安全考验人的良心。【甲】食品的安全是生产出来的。【乙】企业需要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责任,重视食品安全体制机制建设,建立起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守护好消费者“舌尖上的安全。”守得住安全底线,才能赢得尊重。企业应切实担负起应有的责任,把好食品安全的各个环节,本本分分做好产品,踏踏实实做优品质,坚守安全底线,用信誉赢得市场和客户。唯此,才能收获消费者的信赖,才能持续被消费者喜爱。①【甲】处画线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乙】处画线句子有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请写出修改意见。(2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你在学校门口的超市买了一袋面包,发现已经过期。下面是你和营业员的对话,请根据情境将对话补充完整。(4 分)你: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员:同学,你看这面包好得很,哪里过期了?你: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营业员:你还挺细心。好吧,我给你换一袋。二、阅读(55 分)(一)[2025 安徽淮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22 分)草木有深情①北面露台上有两个小花池,春天向暖时,葱葱茏茏的野草长满了两个小花池,等到夏天又开出两池的小野花来,小野花没有明显的香味,也没有绚丽的色彩,但却开出了令人安心的格调,就那么轻轻地摇曳着,散发出岁月静好的气息。②每当我在厨房做饭的时候,我便会望向窗外,花池里的小野花粉粉白白的,一副宠辱不惊、与世无争的样子,甚合我意,它们与不善厨艺的我弄出来的食物相得益彰,都属于虽不起眼,但确实是按照自己的心愿做出来或长出来的。③窗外有花,厨内有粥,心中有小欢喜,这大概就是日常生活里的小美好了吧。④再后来,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野草丛生的两个花池里各自长出一株不知名的植物来,而且是两株完全不同的植物。这两株植物枝干清逸、叶片圆润,分别立在两个花池的边上,既不去抢野草的阳光、雨露,又把一众小野草庇护在翼下。自那之后,长得像小树一样的两株植物彻底改变了这两个小花池的格局。两个小花池不再随着小草走“一岁一枯荣”的路子,而是常常充满生机。即便是冬天也要张扬出一小片碧绿来,辉映着一到冬天就枯黄了的小草,这里似乎成了小花池创建的升级版的植物小世界。从四季轮回的时代进入灯塔时代,小树成了这两个小花池文明前进的灯塔。当春天来临的时候,我趴到花池边认真观察池里的小草,发现不是所有的小草都是新生的,有的小草更像是复活的,是从原来干枯的根基上再次长出来的。⑤我想,植物的世界一定有属于它们自己的语言和文明。当草籽和花种被风吹到远方时,它们一定都怀着择一良地而居的心愿,在落地前也一定做过朝着自己选择的方向落下的努力,等它们蓬勃生长起来,再向有意向的植物发出属于它们语言系统的信号,然后一起蓬勃壮大起来,开启属于它们自己的文明。⑥一株草、一棵树会长在哪里,除了天然的力量,一定也有属于它们个体的选择。正是这种多向选择,才让整个大自然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气象万千。⑦我们无法通晓它们的语言,却可以欣赏它们的选择。⑧自生自长在两个花池里的花草跟长在深山里的植物没什么两样的地方是:并没有很多人看见它们、欣赏它们、夸奖它们,它们是为自己而生的。⑨当我望向窗外,如果它们不向我招手示意,我可能会把目光投向天空,或者望向对面的公路、天桥,或者看向楼下的树木,也可能望向小区院子里突然跑出来的一只野猫身上,但是只要我每次抬头,它们都在摇曳,我的视线哪怕不专注于它们,也无法忽略它们。这么看,它们又像是为我而生的。⑩它们一天天地长大、开花、枯萎,再长大、再开花、再枯萎……我一天天地在某个时刻与它们交流或者不交流,安静地陪伴着,日子就这样静静地流走…… 这是平凡的人生里很平凡的守望。我甚至没有给它们浇过一次水,我唯一的付出就是欣赏过它们宁静的一生。对的,宁静!正是因为有宁静的人生,才有时间和心情去欣赏一束花、一株草、一棵树,安稳岁月里才会有一缕相思。 那么,在这个春天里,我想对着窗外郁郁葱葱的两个小花池说:愿世界和平,万物皆美,众生有爱,彼此守望,宁静致远!(有删改)4. 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 作者在文中表达了对平凡草木的欣赏、敬慕和赞美之情。B. 文章通过“我”与草木的彼此守望,感受到“草木有深情”,感恩自然万物对人类的陪伴,希望人与自然万物能和谐相处,世界和平和美。C. 文章第①段赋予了野草、野花以人的情态,它们是那样可爱,不需要人伺候且能带给人舒适感。这种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作者。D. 文章第⑤—⑦段由改变花池格局的两株不知名植物想象草木的选择,赞扬它们的选择让大自然气象万千。5. 阅读本文,补全下面的表格。(3 分)“我” 草木 “我”的感受在窗内做饭 在窗外与世无争 (1)________________欣赏草木的选择 为自己而生,为世界而生 (2)________________安静地陪伴 长大、开花、枯萎,周而复始 (3)________________6. 本文的题目是《草木有深情》,作者是如何表现出“深情”的?(5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 请品析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5 分)即便是冬天也要张扬出一小片碧绿来,辉映着一到冬天就枯黄了的小草,这里似乎成了小花池创建的升级版的植物小世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 文章结尾说“愿世界和平,万物皆美,众生有爱,彼此守望,宁静致远”,请联系本文并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我们应该如何朝这个方向去努力。(6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2025 安徽宣城月考]“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景区处处可见身穿中式服饰、头上簪花的游客。同学们打算探究非遗——“簪花”的前世今生。请你完成相关任务。(17 分)【材料一】 “簪花”新闻速递序号 新闻标题 出处和时间1 济南“簪花”的姑娘,自成老城一景 “爱济南客户端”2024. 2. 192 假期首日超10 万人涌入这个古镇 洛带簪花为何如此“上头”? 《成都商报》2024. 5. 33 穿汉服戴簪花,年轻人大明湖夜游花样多 “齐鲁壹点”2024. 5. 34 到哈尔滨“簪花” 定格美好瞬间 “哈尔滨发布”2024. 5. 45 长沙街头偶遇簪花郎爷爷 “新浪网”2024. 5. 9【材料二】记者走进了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丰泽区的蟳埔村。下面是记者时泉州当地一位七十多岁的蟳埔女(阿嬷)的采访内容:记者 阿嬷(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从小就簪花了。大概四五岁吧,父母就会帮我们挑花然后盘头发。那时候觉得挺好玩的,也没觉得有啥特别的,到了十多岁,我们就要自己盘头发簪花了。(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们平时就簪些新鲜的花,如黄菊、红菊、茉莉花、马蹄花、含笑花等。到过春节的时候,我们一般会簪红色和黄色的花。对于蟳埔村而言,女子簪花有什么特殊的意义? 其实也没有什么特殊的意义。簪花能使人心情好。不管是捕鱼还是卖海蛎子,只要天天都能簪不同的花,心情就会特别好,手里的活儿也不觉得辛苦了。外面的人一看到我们这样打扮,也就知道我们是蟳埔人了。(有删改)【材料三】朝代 相关文字记载秦汉 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首饰。——陆贾《南越行纪》戚夫人(刘邦宠妃)侍儿贾佩兰,后出为段儒妻,说在宫内时,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节选自汉 刘歆《西京杂记》魏晋南北朝 茱萸生狭斜,结子复衔花。遇逢纤手摘,滥得映铅华。杂与鬟簪插,偶逐鬓钿斜。——南北朝 萧纲《茱萸女》唐 长安春时,盛于游赏,园林树木无闲地。故学士苏颋《应制》云:“飞埃结红雾,游盖飘青云。”帝览之嘉赏焉,遂以御花亲插颋之巾上,时人荣之。 ——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事》唐代画家周昉所作《簪花仕女图》,以工笔重彩绘簪花仕女五人、执扇侍女一人,仕女鬟髻之间各簪芍药、海棠、荷花、牡丹等折枝花一朵。宋 酒五行,预宴官并兴就次,赐花有差。少顷,戴花毕,与宴官诣望阙位立,谢花,再拜讫,复升就坐。——《宋史》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欧阳修《洛阳牡丹记》元 簪花之风衰落下去,在重大的节日与仪式中也不再出现;由于文人地位下降,前朝的赐花受宠、杏林及第成为过眼云烟。但在部分人中,依然比较流行。明 文人保持簪花习俗。清 簪花习俗式微,逐渐成为女性的特权,男子已少有簪花之人。9. 下列表述符合材料内容的一项是( )(3 分)A. 簪花已成为2024 年“五一”假期各地旅游活动的新宠,这股风吹向全国多个景区,成为一种风潮。B. 如果外地游客在泉州看到簪花的人,他们就知道这些人一定来自蟳埔村。C. 簪花是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方式。D. 从秦汉到清代,“簪花”群体在不断扩大,已从男性簪花扩大到女性簪花。10. 请你根据受访者的回答在【材料二】的横线处填写相关采访问题。(4 分)11. 某同学画了一张“簪花”习俗的历史发展简图,请根据上述材料为该图所表达的内容配上解说词。(4 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 对各地兴起的“簪花热”现象,你怎么看?请结合材料、【链接材料】和生活体验,探究此现象产生的原因。(6 分)【链接材料】“新中式”羽绒服搭配马面裙、泡泡袖旗袍、盘扣上衣配百褶裙……以“新中式”为代表的国风元素服装颇受消费者追捧,“为什么年轻人都喜欢新中式”等话题也接连登上热搜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2024 安徽合肥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 分)【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夫宣上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 (节选自欧阳修《丰乐亭记》)13. 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 分)(1)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 翼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醉翁之意不在酒 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因为本其山川 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遂书以名其亭焉 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两处需要断句,请在相应位置用“/”标出。(2 分)夫 宣 上 恩 德 以 与 民 共 乐 刺 史 之 事 也15.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甲】文中作者为自己取名“醉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乙】文中作者为亭子取名“丰乐亭”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语句回答)。【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提取【乙】文中的四字短语回答)。(4 分)三、写作(55 分)17. [2025 安徽芜湖月考]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55 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完成“飞天”任务顺利返回。现在犹记航天员李聪说:“从天空到太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我们每名航天员都需要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磨砺,都需要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是航天员的人生姿态,也是我们的奋斗姿态。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经历或体验,自拟标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1)文中不要透露你个人的身份信息;(2)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3)不少于600 字。答案一、语文积累与运用1. 水满陂塘 山雨欲来风满楼 戍鼓断人行 枳花明驿墙 起舞弄清影 零落成泥碾作尘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不以己悲 暂凭杯酒长精神2. (1)霄 屈 shǎng chán(2)B(3)B 官逼民反(4)示例一:鲁智深是另一主角。鲁智深讲义气、重情义。他拳打镇关西救金氏父女,大闹桃花村救刘太公之女,尽显仁义之心;他为救林冲失去安身之所,为救史进身陷华州牢营,可谓重情重义。鲁智深的疾恶如仇、侠肝义胆能体现小说对“义”的崇尚。示例二:林冲是另一主角。林冲是“官逼民反”的典型代表。他曾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一直安分守己,面对高衙内的欺辱、高俅的陷害,他委曲求全去了沧州牢营,但高俅仍要置他于死地,无奈之下他怒杀陆谦等人,雪夜上梁山。林冲的经历最能体现小说“官逼民反”的主题。3. (1)示例:通 知为增强全校学生食品安全意识,学校计划于5 月9 日下午两点在学校礼堂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请全体同学准时参加。复兴学校安全办2025 年5 月7 日(2)①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 ②句末的句号应放在双引号的外面。(3)示例:①阿姨(叔叔),您这面包已经过期了,不能对外出售。 ②您看这上面的保质期,今天确实已经过期了。您给我换一袋好的吧!二、阅读(一)4. C(3 分) 【点拨】第①段并未赋予野草、野花以人的情态,且结合第①段中的“小野花没有明显的香味,也没有绚丽的色彩,但却开出了令人安心的格调,就那么轻轻地摇曳着,散发出岁月静好的气息”可知,小野花散发的岁月静好的气息等让作者感到舒服,此处传递了一种安静闲适的生活态度,选项中的“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作者”分析鉴赏不正确。5. 示例:(1)美好、欢喜 (2)欣赏、感动 (3)感恩、幸福(每空1 分)6. “草木有深情”其实是“我”的感触。文章采用了借物抒情的手法,(2 分)通过草木的多向选择让整个大自然草长莺飞,花红柳绿,气象万千,为宁静的岁月带来一份美好,表达了对平凡生命的敬畏以及对平凡守望的感恩之情,流露出渴望世界和平的美好心愿。(3 分)7. “张扬”的意思是“宣扬”,用在句中形容在草木枯萎的冬天,这两株冒出绿意的不知名的植物仍特别抢眼。(2 分)“辉映”的意思是“照耀;映射”,用在句中形容一小片碧绿让花池充满了生机。(2 分)这两个词语流露出作者对这两株不知名的植物的欣赏、喜爱和赞美之情。(1 分)8. 示例:①像文中的“我”那样,甘于平淡,默默地做好自己,留意生活中的小美好,感受生活中的小幸福;②人生中虽然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但也要有自己的方向、选择,通过我们的选择让这个世界更丰富、更美好;③心中要有爱。(每点2 分,共6 分)(二)9. A(3 分) 【点拨】B. 根据材料可知,不是所有簪花的人都来自蟳埔村,说法过于绝对;C. 结合【材料三】欧阳修《洛阳牡丹记》中的“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可知,“城中”不分“贵贱”都有“插花”的习俗,簪花并不是古代达官贵人、文人雅士特有的生活方式,选项与材料不符;D. 根据【材料三】中的“簪花习俗式微,逐渐成为女性的特权,男子已少有簪花之人”可知,D 项表述有误。10. ①你们这里的女子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簪花的呢?(2 分)②你们一般都簪什么花?(2 分)11. 示例:秦汉时期,鲜花以各种形式进入人们的生活。(1 分)魏晋南北朝时期,人们发髻插花的现象逐渐多起来了。唐朝时期,簪花在贵族社会中渐成风尚,可簪之花也渐渐丰富起来。(1 分)宋代,簪花时尚达到鼎盛,并有了相关的礼仪程序,而且无论男女,不论贵贱,均可簪花。(1 分)宋后,簪花之风逐渐衰落。(1 分)12. 示例:“簪花”表现了人们对美的追求和渴望,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同时也增添了生活的仪式感。(3 分)国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感越来越强,对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越来越强。(3 分)(三)13. (1)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意趣,情趣 (3)依据 (4)起名,命名14. 夫宣上恩德/ 以与民共乐/ 刺史之事也【点拨】“宣上恩德”与“以与民共乐”各自表达了一个完整的意思。“刺史之事也”指的是前面的“宣上恩德”与“以与民共乐”。据此断句即可。15. (1)一眼望去,树木茂盛又幽深秀丽的,是琅琊山。(2)(我)喜欢这里地势僻静政事简明,也喜欢这里的风俗安逸悠闲。16.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安此丰年之乐者 与民共乐【乙参考译文】我来到此地,喜欢这里地势僻静政事简明,也喜欢这里的风俗安逸悠闲。(我)既已在山谷间寻得这股清泉,于是每日和滁州人抬头望山,俯首听泉,(春天)可采撷花草,(夏天)有绿树荫蔽,刮风落霜结冰飞雪之际,更显清秀,四季风景没有一时不可爱。又幸逢这里的百姓正为丰收欢乐,而乐意与我一同游玩。因此(我)依据这里秀丽的山川,(来)叙说当地民俗风情的淳朴美好,使百姓知道之所以能平安地享受丰年之乐,是因为有幸生活在太平的时代。宣扬皇上的恩德,并以此与百姓共享快乐,这本是刺史的职责。于是我写了这篇文章来给这座亭子命名。三、写作17. 【思路点拨】分析材料可知,航天员迈向太空需经年累月的磨炼。因此,我们可立意为:在追梦的道路上,坚持与毅力至关重要;唯有持之以恒,方能抵达远方。同时,航天员需要始终保持飞行与准备飞行的状态。因此,我们可立意为:机会会青睐有准备的人,生活中我们也应时刻准备着,以从容应对挑战与机遇等。例文:保持飞行姿态,逐梦星辰大海在时光的长河中,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的飞天之旅犹如一颗璀璨的星辰,闪耀着无尽的光芒。航天员李聪的那句“从天空到太空,虽然只有一字之差,但是我们每名航天员都需要经历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不断磨砺,都需要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两种状态”,如同洪钟大吕,在我的心中久久回荡,激励着我不断前行。小时候,我渴望长大后能成为一名画家,用画笔勾勒出心中的美好世界。正如航天员们对太空的无限向往,我的心中也充满了对艺术殿堂的无限憧憬。于是,我踏上了属于自己的磨砺之旅。我毅然参加了绘画班,每个周末,当同龄的孩子们还在沉睡或嬉戏时,我已经早早地背着画具,踏上了求学之路。在绘画班里,我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讲解,从简单的线条勾勒,到色彩的巧妙搭配,再到复杂的人物和风景描绘,我都一丝不苟地学习着。记得有一次,为了参加一场山水风景画的比赛,我每天放学后都会独自在书房里潜心创作数小时。有时,为了画出心中绝美的景象,我会因为一条山脉的线条不够流畅而反复擦拭、重新绘制,直至我满意为止。这个过程虽然枯燥,但我深知,正如航天员们在训练中无数次重复操作一样,我的画技只有经过不断磨砺,才能取得真正的进步。然而,在追逐目标的过程中,我也遭遇了诸多挫折。随着学业压力的增大,我在绘画上投入的时间越来越少。有一段时间,我甚至产生了放弃绘画的念头,想把所有的精力都投入到学习中。但每当我看到那些伟大的画作,回想起自己曾经的梦想时,心中总有一个声音在回响:“你不能放弃,你要像航天员一样,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的状态。”于是,我重新调整了自己的时间安排。在完成学业任务的同时,我充分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进行绘画练习。课间休息时,我会在草稿纸上随手画些简单的图案;晚上完成作业后,我会拿起画笔,沉浸在绘画的世界中,享受那份宁静与美好。在这段时间,我还遇到了许多新的挑战。但我不再害怕,而是以饱满的热情去迎接它们,享受每一次创作带来的乐趣与成长。如今,神舟十八号已圆满完成任务返回地球。航天员们的荣耀背后是无数次的磨砺与坚守。而我,在追逐绘画梦想的道路上,也因为始终保持飞行和准备飞行的姿态而不断成长。我知道,未来的路还很长,可能还会有更多的困难等待着我。但只要我像航天员们一样,不忘初心,始终保持积极的人生态度,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在自己的梦想之路上越走越远,描绘出属于自己的那片绚丽星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