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21课《庄子》二则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抟(chuān) 北冥(míng) 尘埃(āi)
B. 鲲鹏(kūn) 濠梁(háo) 汝安知鱼乐(rú)
C. 鲦鱼(tiáo) 徙于南冥(xī) 请循其本(xún)
D. 齐谐(xié) 其正色邪(yé) 逍遥游(xiāo)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北冥有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海运则将徙于南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志怪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去以六月息者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子非鱼,安知鱼之乐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固不知子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请循其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鲦鱼出游从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中“之”字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其翼若垂天之云
B.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C. 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D. 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4.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者”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南冥者,天池也
A. 后遂无问津者
B.《齐谐》者,志怪者也
C.卿今者才略
D. 似与游者相乐
5. 完成下列一词多义。
(1)为 其名为鲲 ________________
化而为鸟_________________
(2)其 其名为鹏 _________________
其视下也_________________
其正色邪_________________
(3)而 化而为鸟_________________
怒而飞 ___________________
6.下列句中加点词不属于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B.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C.《齐谐》者,志怪者也
D.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7.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庄子是战国时期哲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道家始祖老子并称为“老庄”,他们的哲学思想体系,被尊为“老庄哲学”。
B.《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记叙了庄子与惠子二人在濠水桥上游玩时进行的一场小辩。
C.《庄子》一书是庄子及其后学的著作,现存33篇。 《北冥有鱼》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的《秋水》。
D.《庄子》善于运用寓言对所论述的抽象事理进行形象化的比拟,想象雄奇瑰丽,语言灵动而有气势。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3)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
9.填空。
(1)《北冥有鱼》中,描述大鹏从海面一飞冲天的震撼画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用两个夸大的数字展现大鹏“徙于南冥”起飞的广度和高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北冥有鱼》中,作者举现实生活中很小的事物也需要依凭外物的实例与大鹏的“海运将徙”作对比,形象地说明任何事物都有所凭借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北冥有鱼》中,面对高远湛蓝的天空,作者想到如果大鹏鸟飞到九万里的高空向下看会是什么样的呢?会不会也像我们看天空一样呢?文中对天空的颜色成因进行了探寻,并发出了疑问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北冥有鱼》中出自“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一句的成语有两个,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意思分别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中庄子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而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
(一)阅读《北冥有鱼》,完成题目。
《北冥有鱼》 (《庄子.逍遥游》)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 。
(2)《齐谐》者,志怪者也。 怪: 。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 。
(4)野马也,尘埃也。 野马: 。
1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请从语言特点的角度对“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进行赏析。
13. 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来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深远,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想要说明什么道理?
(二)阅读《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回答下面的问题。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14.下列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鱼之乐也       亦若是则已矣
B.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C.子固非鱼也 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D.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 其翼若垂天之云
15.下列各项中“之”字用法与例句不同的一项是(  )
例句:我知之濠上也
A.渔人甚异之     B.乃记之而去
C.鹏之徙于南冥也 D.择其善者而从之
1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17.这场辩论中的庄子与惠子,你欣赏谁?为什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乙]《逍遥游·北冥有鱼》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丙]《逍遥游》(结尾部分)
若夫乘天地之正①而御六气②之辩③以游无穷者彼且恶④乎待哉 故曰:至人无已,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注释:①正:自然本性。②六气:指阴、阳、风、雨、晦、明。③辩:同“变”,变化。④恶:何,什么
18.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3处。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9.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20.读甲文,结合内容并参考“知识卡片”,品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也”、“矣”两个语气词的妙处。
(1)庄子曰:“鲦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2)惠子日:“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知识卡片:
也:①表示判断或肯定语气;②表示疑问语气;③用在句中,表示停顿;④有舒缓语气的作 用。
矣:①表示肯定的语气;②表示疑问的语气;③表示命令的语气;④表示感叹的语气;⑤表示完成的语气。
21.乙文选自《逍遥游》开头部分,而丙文选自《逍遥游》结尾部分,试前后比对,推测庄子借助大鹏鸟的形象,要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四)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庄子钓于濮水①。楚王②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庄子持竿不顾,曰:“吾闻楚有神龟,死已三千岁矣。王巾笥③而藏之庙堂之上。此龟者,宁其死为留骨而贵乎?宁其生而曳④尾于涂⑤中乎?”
二大夫曰:“宁生而曳尾涂中。”
庄子曰:“往矣!吾将曳尾于涂中。”
【注释】①濮(pú)水:古水名。②楚王:指楚威王。③笥(sì):用作动词,装入竹器里。④曳:拖,拉。⑤涂:泥。
22.解释下列句中的加点词。
(1)庄子持竿不顾(    )
(2)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    )
2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愿以境内累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宁生而曳尾涂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庄子用神龟来打比方,说明他鄙弃什么?追求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D 2.(1)同“溟”,海 (2)振奋,这里指用力鼓动翅膀 (3)海水运动
(4)记载 (5)盘旋飞翔 (6)离开 (7)怎么 (8)本来 (9)追溯
(10)不慌不忙,悠闲舒缓 (11)完全,完备 3.D 4.B 5.(1)叫作 变为
(2)代词,它的 代词,代大鹏 表示选择 (3)连词,表示顺承 连词,表示修饰
6.A 7.C 8.(1)鹏往南海迁徙的时候,翅膀拍打水面,能激起几千里的浪涛,它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2)天色湛蓝,是它真正的颜色吗?还是因为天空高远而看不到尽头呢? (3)你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的快乐呢?(4)你说“你在哪里知道鱼快乐”的话,你已经知道我知道鱼快乐而问我。
9.(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4)鹏程万里 扶摇直上
形容前程远大 形容地位、名声、价值等迅速往上升 (5)鲦鱼出游从容 是鱼之乐也
10、(1)同“溟”,海。 (2)形容词用作名次,奇怪(怪异)的事物。
(3)盘旋飞翔。 (4)山野中的雾气。
11、(1)用力鼓动翅膀飞,它的翅膀就像悬挂在天空中的云。
(2)这种鸟,海水运动时就要迁徙到南海。
12、此句运用丰富的想象,奇特的夸张,描写了大鹏振翅拍水、盘旋飞向九万里高空的形象,这一形象能激发人的豪情壮志,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13、文章通过鲲鹏变化和大鹏飞南冥两个故事说明了任何事物的存在都要依附于一定的条件、都要有所凭借的道理。
14.A 15、C 16.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
17、例一:欣赏庄子,因为庄子能以愉快的心境对待周围的事物,追求天人合一,推崇自然,机智善辩。
示例二:欣赏惠子,因为惠子机智好辩,善于抓住对方的漏洞,对事物有寻根问底的求知态度。
18.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19.(鹏)乘着旋风盘旋飞至九万里的高空,凭借着六月的大风离开。
20.“也”表示肯定语气,写出庄子对鱼儿出游从容而快乐的肯定,体现庄子与游鱼物我合一的悠然,和他愉悦悠闲的心境;“矣”表示感叹语气(或完成语气),惠子认为自己稳操胜券,胜负已定,辩论至此结束。
21.示例:庄子在开头着力描写大鹏硕大无比和力大无穷,但他最终是借助六月的气息迁徙的,所以大鹏是受一定束缚的,其自由翻飞是有限的;在最后庄子指出,只有无所恃,才能获得绝对的精神自由。
22. (1)回头看 (2)命令,派遣
23. (1)(楚王)希望能劳烦您管理国内政事!
(2)宁愿拖着尾巴活在泥水里。
24. 说明他鄙弃富贵权势,追求不受束缚、逍遥自在的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