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第13课《创造温馨家园》课件+素材【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七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五单元第13课《创造温馨家园》课件+素材【北师大版】心理健康 七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共40张PPT)
第13课
《创造温馨家园》
【北师大版】七年级




01
视频导入: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02
我诉我心
03
活动在线:
一、妈妈生我的那一天
二、感恩笔
04
体验课堂:
一、你有“孩子气”行为吗?
二、自我探索
05
方法指南:亲子兵法三招
06
课堂总结、板书设计
我们长大了,父母也老了
你说我说
如果让你用一句话或者一个词,形容和父母之间的关系,你会怎么说?
家是每个人温暖的港湾,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你可能会忽然发现: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共同语言越来越少,好像你们中间横着一条难以跨越的鸿沟。同学们,或许这条鸿沟中水流湍急,让你无法跃过。但是没有关系,请架起一座亲子之桥,创造你们的温馨家园吧。
小提示
张谦是某学校初一的学生,他平时学习成绩不错,在学校表现也挺好,跟老师和同学交往时也非常有礼貌、懂分寸,经常受到各科老师的表扬。可奇怪的是,每天放学回到家后,张谦像是换了个人似的,他在家十分任性,对爸爸妈妈说话也非常不礼貌。从出生以来,张谦的妈妈就十分疼爱他,对他的生活照顾得无微不至,可他却一点也不在意,觉得这是妈妈应该做的事情。
有一天下午,张谦放学回到家,看到爸爸没有在家,妈妈一个人躺在床上,桌子上也没有像往常一样摆好做好的饭菜。张谦想到自己还有一大堆功课要做,心里就急了,也不管妈妈为什么在床上躺着,就开始扯着嗓子大声喊道:“妈这都几点了,你怎么还躺在床上不起来做饭,我得赶紧吃完饭,还得写作业呢!”正在发高烧的妈妈撑起身子吃力地说:“小谦、你放学啦,妈妈不太舒服,你给我倒一杯水好让我吃点药吧。
我诉我心
张谦只顾从书包里往外拿作业,低头不理。妈妈还以为他没有听见,于是又说了一遍,并把水杯往前推了推。张谦更加不耐烦了,他大喊道:“你真烦!我作业还没有写完呢,要倒你自己倒吧,什么病还至于自己不能倒水吃药啊!赶紧做饭啊!我都饿死了。
听到张谦的话之后,妈妈顿时觉得五味杂陈,心酸的泪水一下子模糊了视线……
我诉我心
评一评
你如何看待张谦的行为?
翻遍典籍起的名字
小心翼翼地呵护
父母之爱
父母之爱
认真为你庆祝每一个生日
费心托举
爸爸妈妈是这个世界上最爱你的人,从在妈妈肚子里孕育到初降人世,从蹒跚学步、牙牙学语到背起书包去上学,你的每一点成长和进步都浸透着他们的心血和汗水,都离不开他们的呵护和关爱。
小提示
不再把父母当成最亲密的人
后来,我们……
这孩子怎么什么也不跟我们说。
你根本不懂我!
不再听爸爸妈妈的话
后来,我们……
还在叛逆怎么办?
爸妈真烦
不听不听!
甚至和父母爆发激烈争吵
后来,我们……
现在,你长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主见,不再像小时候那么依赖父母了,这是件好事。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父母的话不再是圣旨,你开始怀疑,开始顶嘴,甚至是反抗、叛逆,你和父母之间好像隔了一条难以跨越的沟壑,即代沟。这条沟壑是影响子女和父母沟通交流的一大障碍。
长大后的我们
想一想
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这种摩擦和隔阂,改善和父母之间的关系呢
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和隔阂
1.理解万岁
首先,你要深信父母对自己的爱,认识到他们对你所做的一切的出发点都是为你着想。其次,你要设身处地地多为父母想想,多从父母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不要一味关注自己的感受,而用强硬的态度去指责家长。如果你能做一次角色换位,扮演一下对方的角色,体验一下对方的情感,就可以很好地改变自己的看法。最后,要关心父母多留意父母的工作和身体状况,要知道,在这个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为了家庭,为了孩子,他们过得并不轻松,因此你要自觉尊重和孝敬父母,体会父母的辛劳。
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和隔阂
2.虚心接纳
中学生的社会阅历还很浅,辨别是非的能力有限,看待事情容易偏激,好走极端。而父母的社会经验比同学们丰富,考虑问题比你周到,做决定也相对成熟。因此,你应该重视父母的那些真实、完整的人生经验,虚心听取他们合理的教诲。特别是当争论得比较激烈时,你更应该冷静地分析父母的要求和意见,如果觉得父母的见解是合理的,就应该心悦诚服地接受。
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和隔阂
3.主动沟通
当你与父母的意见不一致时,应该主动地去和父母交流、沟通,不要以为父母总是蛮横霸道、以势压人。其实,那些都是因为父母过于急切地表达爱护和期盼而出现的局面。如果你觉得与父母面对面沟通有难度,可以考虑借助文字来表达。有时候,你还可以向你和父母都信得过的人求助,如老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让他们来为你和父母的沟通架设桥梁。
如何消除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摩擦和隔阂
4.掌握策略
当与父母的意见出现分歧时,用针锋相对或者不理不睬的方法来处理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但是,如果你能够换一种方法,注意一下自己的策略,则很可能会得到父母的谅解与支持。比如,多关心父母的情绪和身体,用行动向父母证明自己已经懂事;找个适当的时机和场合,平心静气地和父母商量。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只要你的想法是合理的,相信父母最终会接受你的意见。
在与父母相处的过程中,你可能会遇到很多问题。但是,只要你有一颗爱父母的心,学会理解,善于接纳,主动沟通,掌握策略,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小提示
妈妈生我的那一天
你知道,你出生的那一天,妈妈是怎样度过的吗 你能理解“痛并快乐着”的意思吗 去问问你的妈妈,顺便向妈妈表达自己的感激之情吧。
活动1
大雄出生的那天
我们都是在父母的无限期待和爱护中出生的,我们每个人在父母的心里都是珍贵的。
小 提 示
三人一组,最好是“两男一女”或“两女一男”,组成一个模拟家庭,每个人轮流扮演父母和孩子。在桌子上放一支笔,由一名同学转动,笔尖对准谁,谁就先扮演孩子,然后向“父母”表达自己的感谢。
在表达感谢之前,好好地回顾一下父母曾给予你的无私的关爱,请你看着对方的眼睛真诚地表达自己的感恩之情,注意把另两位同学想象成你的父母。同时,当对方表达感谢时,注意体会自己内心的感受。
在“感恩笔”的活动中,当你作为孩子感谢父母时,你有哪些体会 同样,也请你分享一下,作为父母接受孩子的感谢时,你有哪些感受
活动2:感恩笔
小提示
表达感恩,让自己铭记父母恩情的同时,也能够让父母欣慰我们的成长。
【体验课堂】
体验1:你有“孩子气”行为吗?
1.从不把朋友带到家里来,令父母怀疑你有事瞒着他们。
口是口否
2.带朋友到家里来,却不把父母放在眼里。吃喝一番,既不收拾碗碟,也不说声“谢谢”,走了也不说去哪儿、什么时候回来。
口是口 否
3.总是指责父母:“你为什么不能像xxx的妈妈一样 ”
口是口 否
4.总是向父母撒谎,明明去玩了,却说去做功课。
口 是口 否
【体验课堂】
体验1:你有“孩子气”行为吗?
5.荒废学业,长时间在线或电话聊天。父母批评不得,一批评,你就生气顶嘴。
口是□ 否
6.不向父母报告自己的行踪,不回家吃饭也不打招呼,让父母干着急。
口是口否
7.几乎不做家务,起床不叠被子,不洗脏衣服、臭袜子,房间到处乱糟糟。
口是口否
8.有时,你的父母气极了,会骂你:“给我滚,滚得远远的!
口是口 否
结果说明如果你的答案中“是”远远多于“否”,那么,你应该考虑一下改掉你的“孩子气”行为了。
你还记得上册学过的人的五种代表性的沟通模式吗 除了那五种模式,青春期的孩子也可能会表现出沉默型或谎言型的特点。想想你和父母分别是什么类型。
体验2:自我探索
妈妈是责备型,你是什么型
妈妈对你说:“你是不是该去把头发剪剪了 瞧你那模样,就像刚从老鼠窝里爬出来似的。”
你对妈妈说:“烦什么 不要你管。”
你是_______________型
反思:在你们家里,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景吗
注意:责备型遇上责备型,容易吵架。
你还记得上册学过的人的五种代表性的沟通模式吗 除了那五种模式,青春期的孩子也可能会表现出沉默型或谎言型的特点。想想你和父母分别是什么类型。
体验2:自我探索
妈妈是超理智型,你是什么型
妈妈对你说:“都什么时候了还在看闲书,好成绩可不会从天上掉下来!你自己的前途你自己选择……”
你对妈妈说:“不看就不看。
你是_______________型
反思:在你们家里,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这样的情景吗
注意:沉默型遇上超理智型,可能会陷入冷战。
萨提亚根据人们在关系中不同的应对方式将沟通模式分为了五种:讨好型、指责型、超理智型、打岔型和一致型。
复习旧知
只有我们了解自己,也了解他们,才能更好地寻求正确的沟通方式来解决问题。
小 提 示
【第一招:四面来风】
学业方面:“赶前不赶后。”完成了作业,父母再有什么唠叨的话,你都可以理直气壮,他们自然底气不足了。
仪表方面 :父母一般干涉最激烈的大概就是女孩子裙子的长度,或男孩子头发的长度。如果你还对奇装异服感兴趣,那可能也在父母反对之列。因此,平时的梳妆打扮符合中学生的身份,自然就能减少麻烦。
社交方面 :与他人交往本来是你的自由,但是别忘了父母还是你的法定监护人。所以,重要的事让他们知道,你在哪里、干什么、和谁在一起,出门前说得越详细越好,最好把联系电话留下,让父母放心。
卫生方面:起床叠被,保持房间整洁,是许多父母希望孩子养成的好习惯。适当的时候,来个早起,把自己的房间好好打扫一番,也捎带打扫一下其他房间,这会让你的父母欣喜不已,唠叨自然就少了。
方法指南:亲子兵法三招
【第二招:七步法】
如果你和父母发生冲突,试一试用下面的“七步法”来解决。
1.明白冲突是什么。
2.想一想冲突发生的原因。
3.思考有哪些办法可以解决冲突,列出5条。
4.在这5条中,弄清哪些是双方可以接受的。
5.弄清哪些是双方无法接受的。
6.从可以接受的办法中选择一条去试一试。
7.观察选择的办法是否对双方都有效。
如果效果不好,再回到第一步,重新尝试。
方法指南:亲子兵法三招
你可以塑造自己父母的行为。例如,你期望父母对你耐心教育,你可以这样做:当父母对你耐心教育的时候,你表现得很乖,很尊重他们;相反,如果父母对你大喊大叫,你就不予理睬。
第三招:塑造法
感悟与收获
学习了这节课,你有哪些感悟与收获呢 请将它们写下来。
课堂小结
家是港湾,也需要我们用心“装修”。你的每一分努力,都在让家变得更暖。
13创造温馨家园
感受父母之爱
察觉亲子矛盾
学会与父母相处
谢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