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西省赣州市信丰县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试题卷
说明:1.本试卷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请按试题序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作答,答在试题卷或其它位置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6小题,共1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3分)
n

时光静静地流淌,(ti)静的春天的帷幕已经拉开。阳春三月,这里处处是浓
浓的春意:春风轻绵、绿草菌茵;春花盛开,花香弥漫;春水潺潺,诗意盎然。那个寒冷的季
节已经销声匿迹,无论是中山公园,还是滨河公园,到处都是碧草连天、花团锦簇,一派生机
勃勃的景象。漫步其中,每一处的美景都令人()。
1.(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1)(tin)
(2)匿」
2.(1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目空一切
B.戛然而止
C.大彻大悟
D.叹为观止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5题。(5分)
中国素有“衣冠上国”的美誉,冬式传统服装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承担着丰富的
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秦、汉朝的服饰古朴庄重,唐朝的服饰华贵富丽,宋、明朝的服饰娟秀
精巧()这些光彩夺目的服饰背后的文化,
,而且勾勒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

生活画卷。
3.(2分)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正确的一项是()
A.各式传统服装,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承担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信息。
B.各式传统服装,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C.各式传统服装,不是具有“美丽的外表”,而是承担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内涵。

D.各式传统服装,不仅具有“美丽的外表”,更承担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4.(1分)在括号内填入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A.、
B.,
C.…
D.-
5.(2分)下列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但将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来了
B.不但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
C.既将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折射出来了
D.既折射着古代物质和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卷第1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

6.(2分)八年级(1)班开展“快步迈向低碳美好生活”主题活动,下面是四位同学的发言记
录,其中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坚持生态优先、向绿而行,与绿水青山共赴低碳之约,应该成为我们的共识。
B.乙:我们应该选择公交车、自行车等作为短途出行的交通工具,积极减少碳排放。
C.丙:践行绿色低碳理念,认识到绿色低碳是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杜会责任。
D.丁:低碳生活是青少年义不容辞的责任,用餐时我们要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7小题,共20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78题。(4分)
桃花溪
【唐]张旭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玑西畔问渔船。
桃花尽日①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
【注】①桃花溪:水名。湖南桃源县西南有桃源山,山西南有桃源洞,洞口有水,与桃花溪合流
入元江。传说陶渊明所写《桃花源记》即以此处为背景。②张旭:唐代书法家,以草书著称。③石矶:
河流中露出的石堆。④尽日:整日。⑤洞:指《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找到的洞口。
7.(2分)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句描墓了深山野谷中云烟缭绕、长桥忽隐忽现的美妙画面,让人如入仙境。
B.第二句中,“问”字使诗人置身于图画中,让读者既见山水容光,又见人物情态
C.后两句中桃花逐水流,诗人探寻桃源洞口,一问一答,勾勒出渔人耐心解答诗人问题

的画面。

D.本诗在景物中融入美妙传说,又借传说注入诗人的理想,放射出奇妙的光彩。

8.(2分)补写出下面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洞在清溪何处边”中的“洞”字,是现实世界与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联结点,是进入桃花
源的唯一途径。此问句表达了诗人
,又透露出理想世界的渺茫难求。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9~11题。(8分)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
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葛蒲被之,青藓环周。
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鯈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
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甲,可列坐而麻甲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
其听始远
予从州牧得之,揽去翳朽,决疏土石,既崇而焚,既釅而盈。惜其未始有传焉者,故累记
其所属,遗之其人,书之其阳,俾后好事者求之得以易。
(节选自
柳宗元《石渠记》)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②石泓:凹石积水而形成的小潭;③菖蒲:一种水生
植物,④箭:小竹。⑤庥:同“休”,休息。⑥髓(sh1上分流,疏导、
八年级语文期中试题卷第2页共8页

Q夸克扫描王
极速扫描,就是高效奇书2024~2025 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八年级语文参考答案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大题共 6 小题,共 10 分)
1.(2 分)(1)恬 (2) nì
2.(1 分)D
3.(2 分)B(搭配不当,应将“承担”改为“承载”。)
4.(1 分)C(表示列举的省略)
5.(2 分)B(所选内容应与后文的“而且勾勒出中华民族连绵不绝的生活画卷”在句式上
应保持一致,是“不但……而且……”的结构,表达了一种递进关系;同时,“折射着”这
个词组比“将……折射出来了”更加符合语境,因为它更侧重于描述服饰背后的文化对古代
物质和精神文明发展轨迹的反映,而不是强调一个已经完成或明确的结果。)
6.(2 分)D(“用餐时我们要尽量使用一次性筷子和餐盒”不正确)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题共 7 小题,共 20 分)
7.(2 分)C(诗歌三、四句仅呈现诗人的提问,并未描述渔人如何回答。)
8.(2 分)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结合诗句“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可知,诗
人看到桃花整日随着流水漂去,进而询问渔人那进入桃花源的洞口在清溪的什么地方。《桃
花源记》中描绘的桃花源是一个没有战乱、没有剥削,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世界。 由此可
知,诗人在此处询问“洞”的位置,表现出他对桃花源这样的理想世界充满了向往,想要探
寻、追求这样美好的境界,所以此问句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向往与追求,又透露出理想世界
的渺茫难求。)
9.(3 分)(1)有时或有的 (2)大约 (3)满
10.(2 分)有一眼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
11.(3 分)①从“泉幽幽然”可以看出石泉的“幽然”;(1 分)②从“菖蒲被之,青藓环周”
可以看出石泓的“碧绿”;(1 分)③从“清深多儒鱼”可以看出石潭的“清深”。(1 分)
参考译文:
从袁家渴潭往西南走不到百步,就看见一个石渠。百姓在石渠上建了一座便桥。有一眼
泉水幽静地流淌,它流淌时的声音时大时小。泉渠的宽度有时一尺,有时就有二尺宽,它的
长度大约有十步。它的水流遇到一块大的石头,就漫过石头。跳过大石头再往前走,就发现
一个小潭,菖蒲覆盖着它,碧绿的苔藓环绕着小潭。渠水又转弯往西流,在岩石边流入石隙
里,最后像瀑布一样流入北边的小潭中。小潭方圆还不足一百尺,潭水清澈且较深,有许多
快速游动的鱼。渠水又往北迂回绕行一些,斜着看好像没有尽头,就这样最终流入渴潭。潭
的一边全是奇异的石头,怪异的树木,奇异的花草,美丽的小竹,人可以并列坐在那里休息。
风吹动着树梢,悦耳的声音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看它已经很宁静,它们被风吹动发出的声
音才在远处传播。
我跟随永州太守发现它的,拨开阴郁的密林和腐烂的朽木,开摇和疏通土石,把朽木乱
草堆积起来烧掉,石渠里的渠水便很满。可惜从来都没有写它的人,所以我把它全都记录写
下来,留给匠人,刻写在潭北面的石头上,帮助以后喜好游历的人能较容易地看到它。
12.(6 分)窈窕淑女 君子好逑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13.(2 分)(1)交错相通(2)靠近(3)使……凄凉(4)像北斗星那样
三、现代文阅读(本大题含 3 个文本,8 小题,共 30 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4~15 题。(7 分)
14.(3 分)C(选文采用了逻辑顺序进行说明,并非是空间顺序。)
15.(4 分,需选择两种说明方法各 2 分,其中找对例句 1 分,分析作用 1 分)
示例 1:“长白山天池是我国最大、最深的火山口湖,呈椭圆形,南北长约 4400 米,东西宽
约 3370 米,平均水深约 204 米,最深处 373 米,周围被 16 座山峰环绕,犹如一颗晶莹剔透
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运用列数字的说明方法,(1 分)通过具体
而翔实的数据,准确地说明了长白山天池的长、宽、深度以及周围山峰的数量;(1 分)“犹
如一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群山之间,闪耀着迷人的光彩。”运用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1 分)把长白山天池比作晶莹剔透的蓝宝石,突出了湖水幽深、清澈的特点,以及周围景
色的美丽,给读者留下了深刻而生动的印象。(1 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6~17 题。(7 分)
16.(3 分)D(根据材料一第①段“作为引领全球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积极
参与新能源汽车领域国际合作,为促进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贡献力量”,可知本项中“为促
进汽车行业发展贡献了力量”扩大了范围,是错误的;B.根据材料一第③段“明年年底前,
具备条件的普通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可知,本项中“具备条
件的国省干线公路服务区(站)能够提供基本充电服务”缺少“普通”一词,是错误的;
C.根据材料三“新能源汽车被广泛应用于部分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可知“被广泛应用于
城市的公共交通领域”范围扩大,是错误的。)
17.(4 分,每点答对一点得 1 分)
(1)各国持续的政策支持;(2)各国新能源汽车基础设施建设持续跟进;(3)新能源汽车
自身的优点;(4)国家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人们低碳出行观念的提升。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18~21 题。(16 分)
18.(6 分,每空 2 分,意近即可)①母亲挑选葫芦做成瓢分送亲邻②小学时代③我”家保
留的两个老瓢变成了化不开的乡愁
19.(3 分)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1 分)把爆了后的大米、玉米比作“一颗颗笑容背后的
牙齿”,生动形象地描绘出爆了后的大米、玉米的形态,(1 分)表现出母亲因生活富裕、
儿女衣食无忧而喜悦、满足的心情。(1 分)
20.(3 分,其中找对句子 1 分,分析 2 分)
示例:文章第④段使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1 分)通过对“我”放学后喝水场景的动作、
声音的细致描写,使读者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和吸引力。(2 分)
21.(4 分,答到一点得 2 分,答到两点得 4 分)
示例:①物资匮乏的年代,瓢是日常生活的必备品,人们对它格外喜爱和珍惜。②姥姥
常拿小瓢为子女讨饭,“瓢”承载着对那段艰苦岁月的记忆及母亲对儿女深沉的爱。③母亲
做瓢,常与瓢为伴,“瓢”见证了母亲操持家庭的艰辛和对儿女的爱。④“瓢”寄托着“我”
对母亲的思念,承载着“我”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⑤沧桑斑驳的老瓢,承载着远离故乡
的人们的乡愁。
四、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10 分)
22.(3 分)B(《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中国古代文化经典”的名
著。)
23.(3 分)A:⑧ B:④ C:①(小春对历史感兴趣,推荐阅读⑧《史记》《汉书》第
九。《史记》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这两部书都是
重要的史学著作,能让小春深入了解历史,故应选⑧;小夏对中国古代诗文作品感兴趣,推
荐阅读④《诗经》第四。《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的开端,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
歌,在古代诗文作品中具有重要地位,所以应选④;小冬想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推荐阅
读①《说文解字》第一。《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部系统地分析汉字字形和考究字源的语文
辞书,能帮助小冬了解汉字的起源和演变,所以应选①。)
24.(4 分)示例 1:可行。我们在阅读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时,往往会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产
生主动阅读的动机,最终养成自主阅读的良好习惯。而且,我们在阅读感兴趣的内容的过程
中,往往会产生新的兴趣点,再找相关章节深入读下去。比如,我对先秦帝王将相的故事有
探究兴趣,就先读了《〈史记〉〈汉书〉第九》;在阅读过程中,又对先秦诗歌产生了好奇心,
我便又去阅读了《〈诗经〉第四》。
示例 2:同意。这种阅读方法属于选择性阅读,读整本书,特别是读《经典常谈》这种内容
涉及面较广的作品时,可以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部分作为切入点。如《<诗经>第四》专门介
绍中国的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它是中国诗歌现实主义的源头;《<辞赋>第十一》介绍屈
原的《楚辞》及辞赋的发展过程,《楚辞》是中国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诗>第十二》介绍
从汉乐府诗至宋代诗歌的发展情况,同时也介绍楚辞对后代诗歌的影响等。将这三篇组合阅
读,可以让我们对中国古代诗歌的发展脉络有一个完整的了解。
五、写作(50 分)
25.评分标准。
(一)评价整体要求
思想积极向上,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心明确,内容切合题意,符合试题的材料、情
境与任务要求;文从字顺,思路清晰,结构严谨。
(二)等级评分标准
1.基础等级(40 分)
(1)一类卷(34~40 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语言流畅,
条理清楚,书写规范整洁,标点正确。
(2)二类卷(28~33 分):符合题意,感情真挚,思想健康,中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言较
通顺,结构完整,书写整洁。
(3)三类卷(21~27 分):基本符合题意,中心较明确,内容较充实,语句较通顺,层次较清
楚,书写较整洁。
(4)四类卷(20 分以下):中心不够明确,内容贫乏,语句零乱,结构松散,卷面混乱。
2.发展等级(10 分)
(1)深刻(透过现象深人本质,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2)丰富(材料丰富,形象丰满)
(3)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4)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想象奇特,有个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