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五)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五)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检测语文试卷(五)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3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老师告诉我,读书要锲(qiè)而不舍。一篇篇优美诗文让我心弛神往,它们是有灵气的,是有力量的。
B.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上,中国馆的“锦绣如意”体现着悠(yǒu)久绵长的东方智慧,而国外设计师打造的创意展园,也体现出东西交汇、古今融和。
C.不改变错误的认知,便难有正确的信念;不清理心灵的污垢,便无法彰显圣洁的华彩;不剔(tī)除思想的糟粕,便不会拥有灵透的智慧。
D.“浪是海的赤子,海是那浪的依托。”在祖国诙弘乐章中,每个人都是灵动的音符。连缀(zui)每一次奋斗,汇聚每一点成绩,不畏艰险,开拓奋进、久久为功,我们必将书写无愧于伟大时代的璀璨篇章。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荧光 帐蓬 络绎不绝 历尽心血
B.云宵 闲瑕 眼花缭乱 如坐针毡
C.决别 屹立 自惭形秽 根深缔固
D.陡峭 狡猾 咄咄逼人 刨根问底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富有创造力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B.人生就是一条川流不息的奔涌之河,生命则是一曲永无止息的奔流之歌。
C.李阳和方菲是高中同学,毕业二十年后在杭州西湖湖畔萍水相逢,别提有多高兴了。
D.游玩途中不乏秀色美景:仰面遥望峰巅,但见色彩斑斓,彩霞满天;俯瞰清流,浮光掠影,清澈见底。
4.下列语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目前,5G基站太少,5G服务常出现网络信号不稳定、覆盖范围小,网络接入困难、信号质量差。
B.坚定文化自信,要从青少年抓起,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写进教材,让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延续。
C.为了有效防止流感病毒的泛滥和滋生,我们应做到勤洗手,常通风,注意个人卫生。
D.实施精准扶贫工程,对实施到2020年让农村贫困人口彻底摆脱贫困的目标有着重要的意义。
5.将下面句子填入语段横线处,顺序合理的一项是(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生也因此美丽。
①每一种蜕变,犹如我们为洋葱剥皮,会泪流满面
②生命的成长需要蜕变
③但是,只有这样,才能获得真正的新生,拥有真正的成长
④不断超越自我,才是生命应有的姿态
A.②①③④ B.④③①② C.②③①④ D.③①②④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2)_______________,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3)此夜曲中闻折柳, 。(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4)潮平两岸阔,_____ 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5)除了以上诗句,你还知道哪些描写传统节日的古诗文?请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___ _,___ _。
二、综合性学习(7~10题,共12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学校正开展“有朋自远方来”的语文实践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
7、请写出《论语》中关于交友的名言。(2分)
示例: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8、探究材料:探究下列材料,说说你获得的交友启示。(2分)
 【材料一】
  习主席在演讲时,引用一句非常经典的话:“以金相交,金耗则忘;以利相交,利尽则散;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
 【材料二】
  北宋的范仲淹因主张改革,惹怒了朝廷,被贬去颖州。当范仲淹卷起铺盖离京时,一些平日与他往来甚密的官员,生怕被说成是朋党,纷纷避而远之。有个叫王质的官员则不然,他正生病在家,闻讯后,立即抱病前去,大摇大摆地将范仲淹一直送到城门外。对范仲淹来说,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此时此刻,也就一清二楚了。
交友启示:___________
(二)名著阅读(3分)
9、在《朝花夕拾》中,有几篇文章涉及儿童教育问题,有些观点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请你从以下文章中选择一篇或几篇,并结合内容说说鲁迅的儿童教育思想。(3分)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五猖会》 《二十四孝图》
(三)临写与鉴赏(4分)
10、下面书法作品的字体是 (提示: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请你用简体楷书将这幅书法作品的内容正确、规范的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内。(4分)
三、阅读(11~22题,共32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1-12题。(4分)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1.诗歌前两句写了什么景物,它们营造出怎样的氛围?(2分)
12.为了更好地传达诗人的情感,朗读这首诗时,“明月”二字应轻读还是重读?请结合相关诗句,谈谈理由。(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9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乙〕郭伋始至行部①,到西河美稷②,有童儿数百,各骑竹马,道次迎拜。伋问:“儿曹何自远来 ”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奉迎。”伋辞谢之。及事讫,诸儿复送至郭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请别驾从事③,计日告之。行部既还,先期一日, 伋为违信于诸儿,遂止于野亭④,须期乃入。其为人若此。 (选自《后汉书 郭伋传》,略有改动)
【注释】①〔郭伋(jí)始至行部〕郭伋 刚担任并州牧,首次出巡。行部,出巡。②〔西河美稷〕地名。③〔别驾从事〕部下官吏。④〔野亭〕郊野外的亭子。
1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太丘舍去(舍弃、丢下) B.则是无信(不讲信用)
C.及事讫(完毕) D.先期一日(约定的日期)
1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15、甲、乙两文告诉了我们一个同样的道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但从选材角度看,甲文选取的是友人“无信”“无礼”的反面例子,乙文选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的正面例子;从表达方式看,甲文侧重____________,乙文侧重叙述。(3分)
16、从甲、乙两文的故事中,你还得到了哪些新的启示 (就一个或两个故事来谈均可,至少两条)(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19题。(8分)
梦痕
丰子恺
①我的左额上有一条同眉毛一般长短的疤。这是我儿时游戏中在门槛上跌破了头颅而结成的。相面先生说这是破相,这是缺陷。但我自己美其名曰“梦痕”。因为这是我的梦一般的儿童时代所遗留下来的唯一的痕迹。由这痕迹可以探寻我的儿童时代的美丽的梦。
②我四五岁时,有一天,我家为了“打送”(吾乡风俗,亲戚家的孩子第一次上门来作客,辞去时,主人家必做几盘包子送他,名曰“打送”)某家的小客人,母亲、姑母、婶母和诸姊们都在做米粉包子。厅屋的中间放一只大匾,匾的中央放一只大盘,盘内盛着一大堆粘土一般的米粉,和一大碗做馅用的甜甜的豆沙。母亲们大家围坐在大匾的四周。各人卷起衣袖,向盘内摘取一块米粉来,捏做一只碗的形状;夹取一筷豆沙来藏在这碗内;然后把碗口收拢来,做成一个圆子。再用手法把圆子捏成三角形,扭出三条绞丝花纹的脊梁来;最后在脊梁凑合的中心点上打一个红色的“寿”字印子,包子便做成。一圈一圈地陈列在大匾内,样子很是好看。
③大家一边做,一边兴高采烈地说笑。有时说谁的做得太小,谁的做得太大;有时盛称姑母的做得太玲珑,有时笑指母亲的做得象个饼。笑语之声,充满一堂。这是年中难得的全家欢笑的日子。
④而在我,做孩子们的,在这种日子更有无上的欢乐;在准备做包子时,我得先吃一碗甜甜的豆沙。做的时候,我只要噪闹一下子,母亲们会另做一只小包子来给我当场就吃。新鲜的米粉和新鲜的豆沙,热热地做出来就吃,味道最好不过的。我往往吃一只不够,再噪闹一下子就得吃第二只。
⑤倘然吃第二只还不够,我可嚷着要替她们打寿字印子。这印子是不容易打的:蘸的水太多了,打出来一塌糊涂,看不出寿字;蘸的水太少了,打出来又不清楚;况且位置要摆得正,歪了就难看;打坏了又不能揩抹涂改。所以我嚷着要打印子,是母亲们所最怕的事。她们便会和我商量,把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一小粒米粉给我,叫我“自己做来自己吃”,这正是我所盼望的主目的!
⑥开了这个例之后,各人做圆子收口时摘下来的米粉,就都得照例归我所有。再不够时还得要求向大盘中扭一把米粉来,自由捏造各种粘土手工:捏一个人,团拢了,改捏一个狗;再团拢了,再改捏一只水烟管……捏到手上的龌龊都混入其中,而雪白的米粉变成了灰色的时候,我再向她们要一朵豆沙来,裹成各种三不象的东西,吃下肚子里去。这一天因为我噪得特别厉害些,姑母做了两只小巧玲珑的包子给我吃,母亲又外加摘一团米粉给我玩。
⑦为求自由,我不在那场上吃弄,拿了到店堂里,和五哥哥一同玩弄。五哥哥者,后来我知道是我们店里的学徒,但在当时我只知道他是我儿时的最亲爱的伴侣。他的年纪比我长,智力比我高,胆量比我大,他常做出种种我所意想不到的玩意儿来,使得我惊奇。这一天我把包子和米粉拿出去同他共玩,他就寻出几个印泥菩萨的小形的红泥印子来,教我印米粉菩萨。
……
⑧现在我对这些儿时的乐事久已缘远了。但在说起我额上的疤的来由时,还能热烈地回忆神情活跃的五哥哥和这种兴致蓬勃的玩意儿。谁言我左额上的疤痕是缺陷?这是我的儿时欢乐的佐证,我的黄金时代的遗迹。
⑨过去的事,一切都同梦幻一般地消灭,没有痕迹留存了。只有这个疤,好象是“脊杖二十,刺配军州”时打在脸上的金印,永久地明显地录着过去的事实,一说起就可使我历历地回忆前尘。仿佛我是在儿童世界的本贯地方犯了罪,被刺配到这成人社会的“远恶军州”来的。这无期的流刑虽然使我永无还乡之望,但凭这脸上的金印,还可回溯往昔,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啊。
(节选自《丰子恺散文》,有删改)
17、第②段详细地描述了“我”家做米粉包子的过程。请用简洁的语言将此过程填写完整。(2分)
摘取米粉,捏做“碗”形—— ——收拢“碗”口,做成圆子—— ——打上红“寿”,包子做成。
18、有人评价丰子恺的散文“只用平常的字词,务求明白,不喜欢装修粉饰,文字有一种朴讷而又明亮的味道,既真率自然,又妙趣横生”。本文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特色,请从文中划线句子分析这一特色。(3分)
19、有人把题目改为“童年往事”,你认为哪一个题目好?请简述理由。(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0~22题。(8分)
我的家乡
汪曾祺
①我的家乡是一个水乡,我是在水边长大的,耳目之所接,无非是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
②我的家乡高邮在京杭大运河的下面,我小时候常常到运河堤上去玩,我读的小学的西面是一片菜园,穿过菜园就是河堤。我的大姑妈的家,出门西望,就看见爬上河堤的石级。这段河提有石级,因此地名“御码头”,康熙或乾隆曾在此泊舟登岸。运河是一条“悬河”,河底比东提下的地面高,据说河堤和墙垛子一般高,站在河堤上,可以俯瞰堤下街道房屋,我们几个同学,可以指认哪一处的屋顶是谁家的。城外的孩子放风筝,风筝在我们脚下飘。城里人家养鸽子,鸽子飞过来,我们看到的是鸽子的背。几只野鸭子贴水飞向东,过了河提,下面的人看见野鸭子飞得高高的。
③我们看船。运河里有大船,上水的大船多撑篙。弄船的脱光了上身,使劲把篙子梢头顶上肩窝处,在船侧窄窄的舷板上,从船头一步一步走到船尾,然后拖着篙子走回船头,欶的一声把篙子投进水里,扎到河底,又顶着篙子,一步一步向船尾,如是往复不停。大船上用的船篙甚长而极粗,篙头如饭碗大,有锋利的铁尖。使篙的通常是两个人,船左右舷各一个;有时只一个人,在一边。这条船的水程,实际上是他们用脚一步一步走出来的,这种船多是重载,船帮吃水甚低,几乎要漫到船上来,这些撑篙男人都极精壮,浑身作古铜色。他们是不说话的,大都眉棱很高,眉毛很重,因为长年注视着流动的水,故目光清明坚定。
④看打鱼。在运河里打鱼的多用鱼鹰。一般都是两条船,一船八只鱼鹰。有时也会有三条、四条,排成阵势。A鱼鹰栖在木架上,精神抖擞,如回临战状态。打鱼人把篙子一挥,这些鱼鹰就劈劈啪啪,纷纷跃进水里,只见它们一个猛子扎下去,眨眼功夫,有的就叼了一条鳜鱼上来——鱼鹰似乎专逮鳜鱼。打鱼人解开鱼鹰脖子上的金属的箍(鱼鹰脖子上都有一道箍,否则它就会把逮到的鱼吞下去),把鳜鱼扔进船里,奖给它一条小鱼,它就高高兴兴,心甘情愿地转身又跳进水里去了。有时两只鱼鹰合力抬起一条大鳜鱼上来,鳜鱼还在挣蹦,打鱼人已经一手捞住了。这条鳜鱼够四斤!这真是个热闹的场面。看打鱼的,看鱼鹰的,都很兴奋激动。倒是打鱼人显得十分冷静,不动声色。
⑤我们有时到西堤去玩,我们那里的人都叫它西湖,湖很大,一眼望不到边。湖通常是平静的,透明的。B黄昏了,湖上的蓝天渐渐变成浅黄、桔黄,又渐渐变成紫色,很深很深的紫色,这种紫色使人深深感动,我永远忘不了这样的紫色的长天。
⑥闻到一阵阵炊烟的香味,停泊在侧码头一带的船上正在烧饭。一个女人高亮而悠长的声音:“二丫头——回来吃晚饭来——”
⑦像我的老师沈从文常爱说的那样,这一切真是一个圣境。
(选自《汪曾祺经典作品》,有删改)
20、文章描写了记忆中家乡的各种景物和风情,抒发了作者对家乡的独特情怀。根据文意,完成下列表格。(2分)
家乡风物 作者情怀
悬河嬉戏 美妙有趣
① 神奇独特
鱼鹰捕鱼 兴奋激动
西堤赏湖 ②
船家炊烟 祥和温馨
21、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分)
我选 句,赏析:
22、文章开头说“水影响了我的性格,也影响了我的作品的风格”,你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文章所描写的水乡风景、风情,谈谈你的看法。(3分)
四、作文(40分)
23、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 ,我永远忘不了你》
题目二:《有你真好》
要求:
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1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C 2. D 3.A 4.B 5. A
6、(1)山岛竦峙(2)夕阳西下;(3)何人不起故园情;(4)风正一帆悬;(5)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注意“曈”的写法)
7、示例: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8、示例:君子之交淡如水,应多交品德高尚的朋友,不与势利小人交往。
9.(1)示例一:《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描述了儿时在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鲁迅借此表达尊重孩子天性,保护并激发孩子想象力、创造力,让孩子快乐成长的教育思想。
示例二:《五猖会》写“我”心心念念的五猖会即将开始,父亲却强制“我”背《鉴略》,鲁迅借此表达了家长应当了解孩子心理需求、尊重孩子天性的教育思想。
示例三:《二十四孝图》写到了当时供给孩子的书籍形式粗拙,故事虚伪,违背人性,鲁迅借此表达儿童读物要内容健康、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教育思想。
10、行书,厚德载物
11.杨花、杜鹃;漂泊不定的杨花、叫着“不知归去”的子规,是暮春时节的象征,作者借此营造萧索的氛围,融情于景,表达了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12.示例一:“明月”应该重读。这里将明月人格化,重读“明月”,强调明月是知人意、达人情的使者,更能传达诗人对好友的同情与关切之情。
示例二:“明月”应该轻读。明月承载着诗人的愁心,远赴千里,逐渐走远。轻读“明月”二字,更能体现诗人无尽的思念之情绵延向无尽的远方。
13、.A
14.那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吗 ”(或:那客人便问元方: “你爸爸在家吗 ”)元方答道:“等您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
15、做人要讲信用(答出“讲信用”之意即可) 郭伋守信(或:郭伋不违信于儿童) 描写(或:对话描写;语言描写)
16、答案示例:①要有礼貌;②要勇于改正错误;③要容许别人改正错误;④成人要为儿童作出好的表率;⑤对儿童也要说话算数;⑥做人要言行一致。
17、 (1) 夹取豆沙,藏在“碗”内; 捏成三角,扭出脊梁。
18、①“只要”“另做”“当场”等词语,即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一个急不可耐的、调皮可爱的小孩形象,充满了童真童趣,同时也表现了大人们对“我”的宠爱。
②运用比喻手法,“脊梁”生动地写出了圆子好看小巧的样子,表现了“我”对儿时的米粉包子记忆深刻和对其喜爱之情。
19、“梦痕”这个题目好。从结构上,“梦痕”是文章的线索,贯穿了文章的始终。从内容上,“梦痕”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全文围绕“梦痕”展开叙述;作者写了“梦痕”的来历,由此引发了童年童趣的美好回忆,最后又抒发了作者对“梦痕”的感慨,虽然梦幻般美好的童年渐渐远去,但留在左额上的疤痕是儿时欢乐的佐证,引发“我”追寻故乡的美丽的梦。
20、①运河看船 ②深深感动
21、示例:
A、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描写了鱼鹰跃入水中捕鱼时的情态,展现了妙趣横生的水乡生活场景,具有生活意趣之美。
B、通过景物描写,生动地展现湖上天空的颜色变化,描绘了一幅绚丽梦幻、让人沉醉的黄昏美景,赋予寻常生活之诗意美。
22.示例一: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能从鸽子、野鸭、堤岸、天色、炊烟这些寻常之景里发现生活之美,能在运河撑篙、鱼鹰捕鱼等质朴纯真的水乡生活里 挖掘人间真味。
示例二: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质朴纯真的人。大船上的撑篙人用心生活,简单纯粹,运河里的打鱼人遇事冷静,不动声色,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些水乡养育的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汪曾祺。
示例三:我觉得汪曾祺会是一个平和恬淡、对家乡饱含深情的人。文中描写了运河、打鱼人、鱼鹰、紫色的长天等记忆中家乡的事物和风情,展现的是一幅宁静祥和、别有趣味的家乡生活美景,还有码头边那一声高亮而悠长的呼喊,充满着浓浓的水乡味,情意盎然。
23、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