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必考专题01:数的认识(含答案)2025年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升初必考专题01:数的认识(含答案)2025年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小升初必考专题01:数的认识-2025年六年级下册通用版
一、选择题
1.小红比去年长高了2cm,奶奶却比去年矮了1cm,分别可表示为( )。
A.﹣2cm,﹣1cm B.﹢2cm,﹢1cm C.﹣2cm,﹢1cm D.﹢2cm,﹣1cm
2.2024年“五一”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人数约33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7%。其中332.37中的“7”表示7个( )。
A.1 B.0.01 C.0.1 D.十
3.用2、4、5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这个三位数是( )的可能性最大。
A.质数 B.质因数 C.奇数 D.偶数
4.锷(1ie)是有记载可查的最早的质量单位,古有“3锷=20两”的说法。如果按照现在的质量关系1斤=10两。那么1锷=( )斤。
A. B. C. D.
5.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向左移动一位,先后所得两数之差为2.2,则这个小数用分数表示为( )。
A. B. C. D.
6.0.945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 )。
A.0.94 B.0.95
C.1.00 D.以上都不对
7.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 )。
A.与原分数相等 B.比原分数大 C.比原分数小 D.无法确定
8.10克糖溶解到100克水中,糖占糖水的( )。
A. B. C. D.
9.如图,甲乙两个转盘同时旋转,指针停留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 )。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无法确定
10.m÷n=24(m、n为非0自然数),则( )。
A.m一定是n的因数 B.m一定是n的倍数
C.n一定是24的倍数 D.n一定是24的因数
二、填空题
11.一个八位数,最高位上是最小的合数,万位上是最大的一位数,千位上是6,其余各位都是0,这个数写( ),读作( )。
12.李叔叔将6000元存入银行,存折上记作﹢6000元,从银行支取3500元,则存折上应记作( )元。
13.( )÷20=51∶( )=85%==( )折。
14.已知甲、乙两数的差是234,如果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那么甲数=( ),乙数=( )。
15.44.84÷□=◎,◎是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是3.0,◎最大是( ),□最大是( )。
16.用3、7、0、0、0、9这六个数,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 );组成的数约等于31万的最大数是( );组成一个读出两个零的最小六位数是( )。
17.有趣的□,△,○。
(1)若□△○,○和△都是奇数,则□是( )数。(填“偶”或“奇”)
(2)若□,△,○是连续的3个质数,和是41,且○最大,则○是( )。
(3)若□△○,则△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
18.用一根长米的绸带正好做了5朵绸花,平均每朵绸花用了这根绸带的。这样计算,做45朵绸花要用这种绸带( )米。
19.a的倒数是它本身,b没有倒数,那么( )。
20.学校组织六年级学生开展学雷锋活动。每3人为一组,余1人;每6人为一组,余1人;每7人为一组,少6人。六年级至少有( )名学生。
三、判断题
21.某地天气预报说:“明天的降水概率是10%”。根据这个预报,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小。( )
22.2+3=5,2+5=7,所以两个质数的和一定是奇数。( )
23.把4∶7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2。( )
24.(、均不为0),则>。( )
25.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 )
四、解答题
26.请你认真观察下面例题,学习例题中介绍的大小比较方法。
例:比较20个连乘的积与0.001的大小。
因为:2个的积是,20个的积=10个的积<10个的积,,所以:20个连乘的积小于0.001。
利用你学到的方法,比较20个连乘的积与的大小。(简要写出比较过程)
27.教室里共有男女生若干人,男生的上衣有5个扣子,女生的上衣有4个扣子,如果学生总数是个奇数,扣子总数是偶数,问男生人数是奇数还是偶数?
28.相同的字母表示相同的数字,现在老师在黑板上写了21BBB这么一个五位数,它是不是3的倍数呢?先判断,再说明你的理由是什么?
29.据统计,制造2000双一次性筷子需砍伐1棵树木,全国每天要生产一次性筷子达1亿多双,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多少棵树?
《小升初必考专题01:数的认识-2025年六年级下册通用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D C A B B C B B
1.D
【分析】大于0的数是正数,小于0的数是负数,据此分别把小红去年的身高、奶奶去年的身高看作0,如果现在的身高比去年的身高高了几cm,就记作﹢几cm,如果现在的身高比去年的身高矮了几厘米,就记作﹣几cm。
【详解】小红比去年长高了2cm,记作﹢2cm;
奶奶比去年矮了1cm,记作﹣1cm。
小红比去年长高了2cm,奶奶却比去年矮了1cm,分别可表示为﹢2cm,﹣1cm。
故答案为:D
2.B
【分析】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后面有几个数字就是几位小数,这个小数中的数字在什么数位上,就表示几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个位的计数单位是1,十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记作0.1,百分位的计数单位是百分之一,记作0.01,千分位的计数单位是千分之一,记作0.001,由此根据数位上的数字确定计数单位的个数即可。
【详解】由分析可得:2024年“五一”假期海南省接待游客人数约332.37万人次,同比增长3.7%。其中332.37中的“7”表示7个0.01。
故答案为:B
3.D
【分析】质数:一个大于1的自然数,除了1和它本身外,不能被其他自然数整除的数。
质因数:每个合数都可以写成几个质数相乘的形式,其中每个质数都是这个合数的因数,叫做这个合数的质因数。
奇数:不能被2整除的数。
偶数:能被2整除的数。
根据对质数、合数、奇数、偶数的理解,以及通过列举法分析可能性大小。
【详解】由分析可得:用2、4、5三个数字组成没有重复数字的三位数有245、254、425、452、524、542,这其中没有质数,奇数有2个,偶数有4个。
4>2
这个三位数是偶数的可能性最大。
故答案为:D
4.C
【分析】根据“3锷=20两”,用20两÷3,确定1锷是多少两,再根据1斤=10两,单位小变大除以进率,将两换算成斤即可。
【详解】20÷3=(两)
÷10=×=(斤)
那么1锷=斤。
故答案为:C
5.A
【分析】由小数点的移动规律可知,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后原数缩小到原来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后原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扩大后的数相当于缩小后的数的100倍,由此可设缩小的数为1份,扩大后的数则为100份,结合两数相差2.2,根据差倍问题的解题方法即可求出这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假设缩小的数为1份,则原来的数为10份,扩大后的数则为100份。
一个小数的小数点分别向右、向左移动一位,先后所得两数之差为2.2,则这个小数用分数表示为。
故答案为:A
6.B
【分析】四舍五入法: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看到第三位小数,如果第三位小数比5小,就舍去(四舍);如果第三位数大于或等于5,把尾数都舍去后,再向它的前一位进一(五入)。
【详解】
0.945保留两位小数的近似值是0.95。
故答案为:B
7.B
【分析】真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本题可以举例说明,如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1,得到,=,=,>,则>;再如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3,得到,=,=,>,则>。据此解答。
【详解】通过分析可得: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加上一个非零自然数,得到的分数值一定比原分数大。
故答案为:B
8.C
【分析】糖+水=糖水,将糖水质量看作单位“1”,糖的质量÷糖水质量=糖占糖水的几分之几。
【详解】10÷(10+100)
=10÷110

糖占糖水的。
故答案为:C
9.B
【分析】从图中可知,甲转盘平均分成了8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即可能性为;乙转盘平均分成了4份,阴影部分占其中的一份,即可能性为;
再根据“分子相同时,分母越大的分数反而越小”比较两个分数的大小,分数越小,表示可能性越小,指针停留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就小。
【详解】甲:指针停留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是;
乙:指针停留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是;

所以,指针停留在阴影部分的可能性甲<乙。
故答案为:B
10.B
【分析】如果a÷b=c,(a、b、c都是非0自然数),则a是b和c的倍数,b和c是a的因数。m÷n=24(m、n为非0自然数),则m是n和24的倍数,n和24是m的因数。
【详解】A.m一定是n的倍数。原题说法错误。
B.m一定是n的倍数。原题说法正确。
C.m一定是24的倍数。原题说法错误。
D.n和24一定是m的因数。原题说法错误。
m÷n=24(m、n为非0自然数),则m一定是n的倍数。
故答案为:B
11. 40096000 四千零九万六千
【分析】合数是因数除了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还有其它的因数,最小的合数是4;
只有个位一个数位的数是一位数,最大的一位数是9;
根据数位写出这个数。读数时,把数先分级,从高位读起,亿级或万级的数按照个级的读法去读,再在每级的末尾加一个“亿”或“万”字,每级末尾的0都不读,每一级的开头或中间无论有几个0,都读一个0。
【详解】千万位是4,万位是9,千位是6,其他数位是0
则这个数写作:40096000,读作:四千零九万六千。
12.﹣3500
【分析】正负数表示一组相反意义的量,存入金额记作正,在数字前加上“﹢”号,支取金额记作负,在数字前加上“﹣”号。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李叔叔将6000元存入银行,存折上记作﹢6000元,从银行支取3500元,则存折上应记作﹣3500元。
13.17;60;40;八五
【分析】把85%的小数的向左移动两位,同时去掉百分号就是0.85;把0.85化成分数是;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17÷20;根据分数与比的关系,=17∶20;根据比的性质,17∶20的前项和后项都乘3就是51∶60;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的分子和分母都乘2就是;再根据折扣的意义,85%就是八五折;据此解答。
【详解】17÷20=51∶60=85%==八五折。
14. 260 26
【分析】甲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就等于乙数。说明甲数是乙数的10倍,把乙数看作1份,甲数就是这样的10份,两数相差9份,9份是234。依次可以求出一份是多少。这也就是乙数是多少。然后再用乙数乘10,就是甲数是多少。
【详解】234÷(10-1)
=234÷9
=26
26×10=260
所以,甲数=260,乙数=26。
15. 3.04 15.2
【分析】要考虑3.0是一个两位小数的近似数,有两种情况:
“四舍”得到的3.0,有3.01、3.02、3.03、3.04,其中最大是3.04;
“五入”得到的3.0,有2.95、2.96、2.97、2.98、2.99,其中最小是2.95;
即商最大是3.04,最小是2.95,根据除数=被除数÷商,被除数一定时,商最小,除数最大,据此得出最大的除数。
【详解】◎是一个两位小数,2.95、2.96、2.97……3.03、3.04,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都是3.0;
所以,◎最大是3.04,最小是2.95;
除数最大是:44.84÷2.95=15.2
填空如下:
◎最大是(3.04),□最大是(15.2)。
16. 973000 309700 300709
【分析】把这六个数字按照从小到大的顺序从高位到低位依次排列(0不能放在最高位),组成的是最小的六位数;组成约等于31万的数,万位上是9,其他数字按从小到大排列即可;
组成约等于31万的最大数,说明这个数的万位是0,千位上的数字要大于或等于5才能向万位进1,或者万位是1,千位上的数字要小于5才能舍去,且数字大的位于高级,数字小的位于低级;
根据整数的读法,每一级末尾的0都不读出来,其他数位连续几个0都只读一个零。 要让这个数读出两个0,且是最小的六位数,就不能让0都在每级的末尾,而且不能相邻,所以大的数字放在低级,小的数字放在高级;据此解答。
【详解】由分析知:用3、7、0、0、0、9这六个数,组成最大的六位数是973000;组成的数约等于31万的最大数是309700;组成一个读出两个零的最小六位数是300709。
17.(1)偶
(2)17
(3)△
【分析】(1)根据和-加数=另一加数,奇数-奇数=偶数,进行分析;
(2)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不再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质数;除了1和它本身以外还有其他因数,这样的数叫合数。根据给出的条件可知这三个质数分别是11、13、17,据此解答。
(3)两数成倍数关系,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
【详解】(1)若□△○,○-△=□,○和△都是奇数,则□是偶数。
(2)若□,△,○是连续的3个质数,和是41,且○最大,41=11+13+17,则○是17。
(3)若□△○,说明○和△成倍数关系,则△和○的最大公因数是△。
18.;3
【分析】(1)由题意可知,把这根绸带看作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5份,求每份占它的几分之几,用1除以5即可得解。
(2)先求做每朵绸花要用的绸带长度,根据把一个数平均分,求每份是多少,用除法计算,用除以5,可得做每朵绸花要用的绸带长度,再求45个这样的长度,用乘法计算即可。
【详解】
(米)
用一根长米的绸带正好做了5朵绸花,平均每朵绸花用了这根绸带的。这样计算,做45朵绸花要用这种绸带3米。
19.
【分析】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1的倒数是它本身,0乘任何数都得0,因此0没有倒数,据此确定a和b的值,将a和b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详解】a的倒数是它本身,则a是1,b没有倒数,则b是0。

20.43
【分析】“每3人为一组,余1人;每6人为一组,余1人;每7人为一组,少6人”,可知六年级共有的最少人数是比3、6和7的最小公倍数多1的数,进而求出3、7和6的最小公倍数,再加1得解。
【详解】3、7和6的最小公倍数是:6×7=42
42+1=43(名)
六年级至少有43名学生。
21.√
【分析】降水概率10%表示明天下雨的可能性较小。在概率中,0%代表不可能发生,100%代表必然发生。10%属于较低的概率,通常认为可能性小。据此判断。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降水概率是10%”意味着明天下雨的可能性小。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2.×
【分析】一个数,如果只有1和它本身两个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质数;一个数,如果除了1和它本身还有别的因数,那么这样的数叫做合数;整数中,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偶数,不是2的倍数的数叫做奇数;举例说明。
【详解】例如:3和5是质数
3+5=8,8是偶数
5和7是质数
5+7=12,12是偶数
所以两个质数的和不一定是奇数,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3.×
【分析】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详解】前项相当于乘:
(4+8)÷4
=12÷4
=3
把4∶7的前项加上8,要使比值不变,后项应乘3。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4.√
【分析】根据一个乘数,等于积除以另一个乘数,假设×=×=1,分别求出a、b的值,然后比较即可解答。
【详解】假设×=×=1。
×=1
=1÷=1×==
×=1
=1÷=1×==
,所以>。
则(、均不为0),则>。故原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分析】假设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是1米,高是2米,分别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计算出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根据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除法计算。即可得解。
【详解】假设平行四边形与三角形的底是1米,高是2米,则: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平方米)
三角形的面积:(平方米)
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三角形等底等高,那么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20个连乘的积大于;过程见解析。
【分析】根据例题中的大小比较的方法,先求出2个的积是:;把它与进行比较:,所以20个的积=10个的积>10个的积,10个的积是,由此只要比较与的大小即可。。
【详解】×=
2个的积是,;
所以20个的积=10个的积>10个的积;
10个的积是,即20个连乘的积;
又因为>;
所以20个连乘的积大于。
27.偶数个
【详解】女生扣子数是偶数,是不受人数影响,女生扣子总数永远都是偶数;
但总扣子数是偶数,所以男生扣子总数也是偶数;
又因男生的上衣有5个扣子是奇数,所以只有男生人数为偶数个,才能保证男生扣子总数是偶数和扣子总数是偶数;
答:男生人数为偶数个。
28.是3的倍数,理由:最高两位数字之是2+1=3,3÷3=1,即21是3的倍数
111、222、333……999都是3的倍数。
因此,21BBB无论B为任何自然数(包括0),这个数都是3的倍数。
【详解】略
29.50000棵
【详解】100000000÷2000=50000 1×50000=50000(棵)
答:制造1亿双一次性筷子要砍伐50000棵树。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