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及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及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测试语文试卷(七)
(本试卷共四个大题,26个小题,共8页;考试用时150分钟,满分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1-5题,每题2分,第6题6分,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段,根据要求完成1-2题。
“凡作传世之文者,必有传世之心。”在文学创作中,创作者 ①要关注“小我”,展现个体命运,抒发个人感受; ② 要关注“大我”,观照人民生活,表达人民心声。能否从“小我”走向“大我”, ③ 。有了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才能以自己的见识和胆识为起点,向人类最先进的方向瞩目,创作出烛照现实、温润人心的作品。
1、依次填入第①②处空格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因为 ②所以 B.①如果 ②就
C.①不是 ②而是 D.①不仅 ②更
2、在第③处空格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
3.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
A.端祥 摇曳 语无伦次 眼花瞭乱
B.翩然 喧器 与日俱增 心旷神怡
C.感概 斑斓 振耳欲聋 人情世故
D.天娇 制裁 大相径廷 一望无垠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他无法理解劳动内涵、珍视劳动价值的根本原因是没有经历过劳动造成的。
B.能否在公众场所保持人与人之间的安全距离,是巩固防疫成果的重要前提。
C.参加庆功会的老科学家们欢聚一堂,兴致勃勃地畅谈祖国航天事业的未来。
D.通过搭建自然资源运营管理平台,使我市实现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平衡。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因为柠檬的酸性比葡萄更明显,所以网友们现在选择了“吃柠檬”来表示妒忌。
②但是在网络时代,“柠檬”代替了“葡萄”成为“酸”的代名词。
③“吃柠檬”的人就成了“柠檬人”,形容那些躲在键盘后表达很多酸言酸语的人。
④原来有一句熟语“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用米形容妒忌的心态。
⑤我们希望大家做一个理智而文明的“柠檬人”,因为小酸怡情,大酸伤身。
A.①③⑤④② B. ③①⑤④② C.④②③①⑤ D.④②①③⑤
6、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凡出现加字、漏字、错别字中的任何一种情况,该空不得分)
(1)峨眉山月半轮秋, 。 (李白《峨眉山月歌》)
(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3)《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 , 。
(4)《夜上受降城闻笛》中表现征人满怀愁绪,凝望故乡,思念家乡的诗句是: , 。
二、综合性学习(7~11题,共11分)
(一)学习与探究(4分)
7、光明中学为迎接校冬运会的到来,准备组织一次“强健体魄,助力冬运”的主题活动,请你设计两项活动内容。(2分)
8、艾伦同学因体重超标不愿意参加学校组织的体育活动,作为班长的你应该怎样劝说他 (2分)
(二)名著阅读(4分)
【文段一】
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
“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
【文段二】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倒是它缘着她的腿要爬上去,被她一脚踏死了。
9、上面两个文段出自鲁迅的散文集《 》,文段中的“她”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即 。(2分)
10、请从下列三项中任选一项,参照示例,写出作品中的主要人物及其形象特征。(2分)
①《藤野先生》 ②《范爱农》 ③《五猖会》
【示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寿镜吾老先生——方正质朴、严而不厉等
(三)临写与鉴赏(3分)
11、下图书法作品的内容出自一首古诗,请把它完整地抄写下来,并加上标点符号。
三、阅读(12~25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12-13题。(4分)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2、展开联想与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的画面。(2分)
13、“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6题。(9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目:“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 行,相委而去。”元方日“君与家君待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刘义庆《世说新语 陈太丘与友期》)
[乙]田子为相,三年归休,得金百镒①奉其母。母曰:“子安得此金 ”对曰:“所受俸禄也。”母曰:“为相三年不食乎?治官如此,非吾所欲也。孝子之事亲也,尽力至诚,不义之物,不入于馆。为人臣不忠,是为人子不孝也。子其去之。”田子愧惭走出,造朝还金,退请就狱。王贤其母,说其义,即舍田子罪,令复为相,以金赐其母。《诗》曰:“宜尔子孙承承兮。”言贤母使子贤也。
【注释】①镒:二十两。 ②馆:这里指家。 ③《诗》:这里指《诗经》。
14.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2分)
①陈太丘与友期行 ②田子为相,三年归休
15.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②宜尔子孙承承兮。
16.[甲][乙]两文在为人处世方面各说明了什么道理?文中的“友人”和“田子”在性格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10分)
一把老钥匙
①回到家时,母亲正翻箱倒柜。杂乱的地面让我无处落脚。我说:“妈呀,您这是在翻传家宝吗?”
②母亲停住手看着我说:“见我的钥匙没?”
③“喏,在这儿。”我从玄关柜上拿起属于母亲的那串钥匙。
④“我说的不是这个,是老宅的,老宅的那个。”母亲的语气和神情有些焦急。我和母亲几乎把家里翻了个底朝天,也没找到母亲要找的钥匙。母亲坐下来,情绪有些低落。我说,妈,您就别总想着老宅了,咱又不回去住了,有没有钥匙都一样。母亲叹了一口气,开始收拾地上的凌乱。
⑤其实,我没有告诉母亲,弟弟正四处托人,要把老宅卖掉。弟弟说老宅总空着,时间久了,房屋会倒塌的,到时候想出手都不好意思谈价钱。
⑥一周后,弟弟告诉我,老宅卖掉了,卖了两万元。看着那些钱,不知怎么,我的心里像坠了一块石头。
⑦那天下班,在小区外碰到三婶。三婶是我家后邻居,和我们家没有亲属关系,按村里辈分我这么喊她。三婶说,我正发愁找不到你家呢,你说这城里的楼一个框一个框的,看着都叫人眼花缭乱。我让三婶家里坐坐,她直摆手,说没啥大事,就不去家里了,说着掏出一把钥匙交给我,说这钥匙是你们家老宅的,啥时候想回家就回。原来是她家买了我们家的老宅。
⑧母亲没再提钥匙的事儿。我想着老宅现在已经是别人家的了,也就再不能回去,就没跟母亲提钥匙的事儿,把它包裹好,放在了柜子顶上的一个盒子里。
⑨农历六月六,我们老家有传统庙会。母亲执意要回去看看。无奈,我和弟弟只好依着母亲。一路上母亲说着故乡风俗和旧年往事,精神从未有过地爽朗,她没有看到我和弟弟偶尔交汇的眼神里都藏着忐忑。
⑩三婶听说我们回来了,招呼我们去她家里。做邻居的那些年,三婶和母亲一直处得很好,亲姐妹一样。吃过晚饭,三婶拿了几床铺盖说,你们别嫌,都是干净的。走,到你们家去,你们还睡你们各自的屋。三婶掏出钥匙打开老宅的锁,我们怔怔地望着那干净整洁的院子,有些恍惚,仿佛我們从未离开过。
我送三婶到大门口,对她说谢谢。三婶说,咱不说远亲近邻,我懂你妈的心思。我知道她舍不下老家。庄稼人走到哪里,其实根都牢牢扎在老家的土里。另外,我给你们钥匙,还有一个原因。还记得你在家的时候,经常问我为什么总带着一把老钥匙吗?我的老家在遥远的山里,是土房子,因为一场突来的泥石流,房子没有了,但母亲一直让我们自个儿保存着属于自己的那把老钥匙。想家的时候,我就看看老钥匙,摸摸老钥匙,想象着转动钥匙打开门锁,爹娘兄妹啊,那些熟悉的物件啊,一下子呼啦啦在眼前演电影,心里就热乎乎的,就连当初的一些懊恼、吵闹都成了好。你们想回来看看的时候就回来,这里啥时候都是你们的家。
三婶眼里有亮光闪烁。我也感觉似乎有水滴落进了眼里。
回城后,我把三婶送来的钥匙给了母亲。母亲把钥匙放在掌心,家像拖着婴儿一样轻轻地摩挲着说:“家门的钥匙在手里,不论何种身份何种境遇,你还是个有家可归的人。”
从那以后,不知为什么,有时候我也会摩挲那把老宅的钥匙。那一个个小齿痕,似一个个密码,打开岁月的珍藏。
三婶来电话说村里要建社区了,老房子要拆迁了,用不了多久,老家的人也都要住进楼房里了。停了停,她说:“也好,咱们有钥匙。”
几年过去了,母亲一直保存着那把老钥匙,再也未丢过。
老钥匙陪着母亲风来雨往,不经意间常生斑斑锈迹,但都会被母亲那厚重、灵巧的双手反反复复摩挲着擦亮。
(选自《时代文学》2018年第7期,有删改)
17.阅读第⑨段联系上下文,说说“我”和弟弟“忐忑”的原因是__________。(2分)
18.第 段画线句中“你妈的心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9. 依据文章内容,完成下表。(2分)
时间 概括主要事件
回到家时 母亲寻找钥匙
(1) 弟弟卖掉老宅
那天下班 (2)
(3) 母亲执意回去
回城后 (4)
20.第 段画线句富有语言表现力,请做简要分析。(2分)
21.请简要分析文章标题“一把老钥匙”的妙处。(2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22~26题。(10分)
夏老师的情义
①我仍记得新班主任夏老师第一次进教室的时候,满教室飞翔的纸飞机与笑闹声都停了下来,整个教室刹那间变得鸦雀无声。他静静地立在教室的前门口,以一种“我就知道你们会很吃惊”的表情在微笑。
②他是个中年男子,大眼睛,高鼻梁,气质甚是明朗。只是,他没有左小腿,拄着单拐,拐杖在左膝位置有个横向的支托,让他截肢后的左腿能安安稳稳放在上面。
③他进门了,脚步声是“笃----咯,笃----咯”。他一开口就把大家逗乐了:“别的班主任都能像侦察兵一样悄悄潜伏,看自己班上的孩子是不是乖。我是不行的,五十米之外,你们就会知道那是我,我的脚步声会很隆重……”大家笑了起来,夏老师的幽默和坦诚,一下子打消了我们的忐忑心理。
④作为班主任,在带我们的3年里,夏老师向我们展示了无数技能:作诗、谱曲、弹吉他,甚至踢足球。
⑤放学后,班里的男生抽签分为两个小队,在球场上踢对抗赛,夏老师做裁判。他当然不可能飞快地跑来跑去,还要拄着拐杖避让孩子们的冲撞,在双方一连串眼花缭乱的过人动作中,判定谁犯规,这本事依旧了得。两边的男孩都调皮,不时起哄高喊:“裁判开球,夏老师,来一个!”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欢呼声雷动,场上和场下都喝彩,就仿佛双方都赢了比赛。
⑥学校组织秋游,别班的老师在耳提面命“要注意安全,要仔细观察,想着回去如何写作文”,夏老师却带着我们野炊。从辨明风向、堆石砌灶开始,教我们如何一步步在野外烤肉串和煮饺子。同学们带来了饺子馅和饺子皮,老师带来了两个巨大的竹匾。他将拐杖横过来,席地而坐,包了全班一半的饺子。他包的饺子一个个胖鼓鼓、神气活现地站着,而我们学着包的饺子,都扁塌塌地卧着。夏老师一锅又一锅地下饺子,先给那些拾柴火、拎泉水的孩子盛上。他最后吃饺子的时候,我们包的那些塌扁饺子,都在锅里化成了面片汤。夏老师也毫无怨言,吃得很香:“我第一次包饺子,水平与你们差不多。谁的手艺不是从无到有的?”
⑦我们的学校位于南京明城墙的脚下,每年暑假一过,操场上的草都长得有半人高。于是,开学后的第一次劳动就是在操场上拔草。夏老师拄着拐杖与我们一起拔。就在大家喘着粗气,叫嚷着又被草丛里的坟子叮咬,胡乱拭去额头上的汗水时,忽听夏老师喊了一声:“看,晚霞!休息一刻钟,我们吹吹风,抬头欣赏下西边的太阳。”我们顺着他的指引看去,在操场尽头,下坠的夕阳已经颤悠悠地被明城墙托住了,城墙上的瓦松与芦苇被金橙色的光影镀亮,而在西边的天空上,玫瑰色、金橙色与深紫色的晚霞,像狭长的河流一样铺陈着。这一刻钟里,西边的晚霞瞬息万变,像光影变幻的魔术。夏老师拄着拐杖,淡淡地说:“很多年以后,你们会忘了大部分从学校里学得的知识,可是,你们会记得今天,记得手上磨出的血泡,记得拔出来的草被晒干的香味,记得咱们一起看晚霞的这一刻。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
⑧夏老师坦白地告诉我们他当年找工作的坎坷。这名多才多艺却缺失了半条腿的师范大学毕业生,令许多学校的领导左右为难。最后,是我们学校的老校长一锤定音。老校长说:“录用他,不是为了同情他,而是他值得这份尊敬。青春期的孩子有很多意想不到的苦恼——长得胖,长得瘦,长得矮,脸上有痘痘,变声比人家慢,学习成绩不稳定……可是,如果他们每天可以看到小夏老师这样乐观而有情有义地活着,视挫折和嘲弄如无物,能笔直地依照自己的目标成长,这比讲多少大道理都管用!”
⑨夏老师满怀感激地追忆这一切,他记得老校长千方百计省出经费,在他入职前将教学楼通往宿舍楼的碎石小径,铺成平整的青砖路,并给他定制了一副特制的单拐。
⑩夏老师带着我们学习,踢球,野炊,欣赏歌剧一样辉煌的晚霞……他说:“我只是将老校长给我的信任和爱传给你们,希望你们长大后,也能把这份信任和爱传给自己的孩子。 (作者:明前茶 摘自《品读》有删改)
22.通读全文,根据已有提示,按照文章顺序,依次概括文章写了夏老师与同学们相处的哪几件事。(2分)
(1)夏老师拄着双拐进教室,面对学生开玩笑,他幽默回复不恼反笑。
(2)
(3)夏老师组织学生秋游,面对学生包的扁塌塌的饺子,他积极鼓励。
(4)
23.请从人物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画线句。(2分)
夏老师不扭捏,也不推辞,夹紧左腋下的拐杖,找到重心,右脚猛射足球,而就在那一瞬间,他再往前跳开一小步,稳稳落地。
24. 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⑦段画线句“我们都要记得生活中不仅有苦恼,有磨砺,也有幸福的奖赏。千万别错过了这些奖赏。”的理解。(3分)
25.文章第⑧⑨段运用了_____写作手法,请结合全文分析其作用。(3分)
四、作文(40分)
26、请从下面的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写作。
题目一:《原来,他(她)真的 》
题目二:《我们是一家人》
要求:
1 若选题目一,请在横线上将题目补充完整。
2 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③不得在文中泄露个人和学校信息。
④不少于600字,书写工整,字迹清楚。
参考答案:
1、D
2、示例一:关键在于创作者的思想境界;示例二:取决于创作者是否有深刻的思想、高远的境界(补写的语句能使文段语意完整连贯逻辑严密即可。)
3、B
4. C
5.D
6、(1)影入平羌江水流。(2)随君直到夜郎西(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4)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7、示例:“强健体魄,助力冬运”的校运动会;“助力冬运,有你有我”主题班会;“筑梦冬运,风雪有情”征文比赛……
8、示例:艾伦同学,你好!体育运动能增强体质,愉悦身心,促进学习,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还能帮你有效瘦身,让我们一起参加体育活动,好吗
9、朝花夕拾 长妈妈(阿长)
10、示例:①《藤野先生》——藤野先生——治学严谨、没有民族偏见等
②《范爱农》——范爱农——热爱祖国、倔强耿直,是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等
③《五猖会》——父亲——专制、不近人情、压制和摧残儿童天性等
1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2、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平了,挂起白帆,乘船顺风疾行。
13、表达了诗人思乡之情。
14.①相约同行。期,约定。 ②退休回家。
15.①友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 ②好好教育你的子孙,谨慎小心啊。
16、甲文:做人要讲诚信;乙文:为官不贪,忠于国家才能尽孝。 虚心接受批评,知错就改。
17. (1)我和弟弟背着母亲卖掉了老宅;(2)担心母亲知道后会生气。
18.母亲舍不下老家。
19. (1)一周后(2)三婶送还钥匙(三婶买下老宅)(3)农历六月六(4)母亲保管钥匙(我把钥匙给母亲)
20.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钥匙比作婴儿,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母亲对钥匙的珍视;“有家可归的人”更表达出母亲对老宅的依恋和强烈的归属感。
21.“一把老钥匙”是贯穿全文的线索,承载了“我”和弟弟对母亲的愧,对三婶的感激,以及对老宅的怀念和归属感。
22、 示例:(2)夏老师亲自上球场做裁判,面对学生高喊,他果断开球不扭捏不推辞。
(4)夏老师带学生看晚霞,教育学生们不仅要学知识更要热爱生活。
23.示例:动作描写,“夹”、“射”、“跳”、“落”几个连续的动作,准确地刻画出了拄着拐杖的夏老师在足球场上做裁判,果断开球的动作。表现了夏老师动作娴熟,技能高超。表达了学生们对他的敬佩之情。
24. 示例:同学们劳动时被蚊子叮咬,手被磨破这是生活的苦恼和磨砺,而那美丽的晚霞是幸福的奖赏,夏老师在告诉我们在生活之苦中发现和享受那些美好。表现了夏老师对生活的热爱、乐观,对我们的关爱,以及夏老师的教育有方。点明中心,为下文揭示老校长一锤定音录取夏老师的原因做了铺垫。
25. 示例:插叙,插入了老校长一锤定音,让夏老师有了工作,并且为夏老师修路的故事,表现了老校长对他的认可和关爱,也表现了夏老师对老校长的感激。补充情节,使内容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为下文写夏老师想把老校长的信任和爱传给学生们做了铺垫。
26、写作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