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过关验收卷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得分:责任是赶路人的月,是逆流者的桨;担当是荆棘尽处的繁花,是万仞山上的日出。责任和担当让人甘愿不辞辛劳地跋涉。上我们一起甘挑责任勇担当,争做有志好少年!责任一:学习知识·有文化1.在阅读中打牢字词句基础。(14分)①方志敏、李大钊等爱国志士被抓后,面对敌人残酷的sněn·un( )坚贞不屈,坚决不做半点儿有损党和人民利益的事情,最终为gé mìng( )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②毛主席曾在1958年指出我们也要搞原子弹、氢弹和洲际导单。 当时我国在这些方面的技术还十分落后, 不少科学家都不曾chóu chú( ),愿意yuǎn fù( )西北,投身到这项事业中,并以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为荣。③在中国人民bù yí yú lì( )的奋斗下, cí’ài( )的祖国母亲发展得越来越好:一座座mó tiān dà lóu( )拔地而起,一条条高速铁路四通八达……许多juàn liàn( )阻国的华人华侨也为祖国的发展感到骄傲。(1)根据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10分)(2)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关联词语。(2分)(3)看看小语读完李大钊的事迹后的反应,照样子写一写人物与平时不同的表现。(2分)平时小语读完故事后总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和朋友分享,今天她读完李大钊的事迹后却只是静静地坐着,一言不发,陷入了沉思。2.在运用中感悟词语用法。读句子,找出四字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 )(3分)A.“银发知播”群体的爷爷奶奶们将毕生所学通过网络传授给青年,令人肃然起敬。B.中华骨髓库曾在官方网页呼吁大众,申请时做到若有所思,捐献时做到义无反顾。C.针对餐饮浪费现象,许多媒体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看似是个人生活方面的小事,实际上是关系国家粮食安全的大事。”D.“在2024年世界游泳锦标赛上,中国游泳队位居金牌榜、奖牌榜第一。”看到这个消息,我们情不自禁地欢呼起来。3.在品读中体会句子表达效果。从描写方法的维度对下面的句子进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病人脸色苍白。他勉力一笑,说:“我一直在数你的刀数。”(这两句话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和语言,体现了病人内心的痛苦)B.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这句话描写了人物的动作,体现了毛主席内心十分悲痛)C.周瑜大吃一惊,长叹道:“诸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这句话主要描写了人物的语言,体现了周瑜对诸葛亮的赞叹和敬佩)D.黄继光愤怒地注视着敌人的火力点,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营参谋长说:“参谋长,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描写了人物的神态、动作、语言,体现了黄继光的英勇无畏)责任二:走进传统·知传承4.树高千尺有根,江河万里有源。传统文化就是我们华夏儿女的精神根源,请一起走进传统文化的代表—古诗。(9分)(1)古诗中的许多字词都与现在的意义不同。请想一想下面加点字词的意思,找出解释有误的一项。( )(3分)A.三万里河东入海(指黄河)B.孤城遥望玉门关(遥遥相望)C.青春作伴好还乡(指春天)D.却看妻子愁何在(夫妻中的女性一方)(2)诗人常常通过古诗表达自己的情怀。请读一读,并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1分,共6分)古诗中蕴含的深厚感情令人动容。“ ,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了林则徐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计个人得失的爱国情怀;“羌笛何须怨杨柳, ”蕴含了戍边战士不得还乡的无奈;“ ,不破楼兰终不还”展示了战士们誓要打败敌人的决心;“ ,南望王师又一年”表达了百姓对朝廷的失望;“ ,青春作伴好还乡”显露出杜甫得知失地收复后的欣喜;“孤帆远影碧空尽, ”道出了诗人对友人依依不舍的感情。责任三:了解榜样·立志向5.榜样人物的品质往往令人赞颂。体会下面人物的品质,将内容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6分)在《青山处处埋忠骨》中,“毛主席黯然的目光转向窗外,右手指指写字台,示意秘书将电报记录稿放在上面”是对毛主席作出抉择时的 和 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情。从毛主席最后的决定中,能够看出他 的品质。读完《清贫》,我知道作者 (谁)具有 的品质。在艰苦卓绝的革命年代,像他这样的共产党人不计其数,我们应该向他们致敬!6.阅读语段,感受榜样人物的镇定。(11分)【语段一】手术台上,一向从容镇定的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他额上汗珠滚滚,护士帮他擦了一次又一次。最后他忍不住开口对病人说:“你挺不住可以哼叫。”【语段二】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语段三】沃克医生惊呆了,大声嚷道:“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1)读完三个语段,我知道“病人”和“你”指的都是 (填人物名字)。(2分)(2)语段一画“ ”的句子中,沃克医生“这次双手却有些颤抖”是因为 。这里描写了沃克医生的反常表现,作用是 。(每空1分,共2分)(3)语段二是对病人什么的描写 病人当时的内心想法是怎样的 写一写。(3分)(4)读语段三,这段话是对沃克医生 的描写,表现了他 的心理。下面选项中,不符合沃克医生当时内心想法的一项是( ) 共4分)A.这个人具有勇敢无畏、坚韧不拔的品质,是个真正的男子汉。B.这个人军事能力卓著,他一定在军队中享有极高的地位,战无不胜。C.这个人能忍受常人无法忍受的疼痛,有着钢铁般的意志。7.阅读文章,感受榜样人物的责任与担当。(12分)千钧一发的大抢救①一九八四年四月八日,我国第二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从卫星升空开始,总技术负责人孙家栋就神情严肃地坐在椅子上,一直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看。突然,屏幕上显示蓄电池温度在升高。②现场的空气瞬间凝固了,每个人都呆住了。设计蓄电池系统的同志也弄不清楚这是什么情况。孙家栋急了,问道:“在所有的试验中,蓄电池的耐温值到底是多少 ”那位同志说:“试验时……曾达到50℃。”孙家栋的眉头皱得更紧了。他知道如果不能在蓄电池温度超50℃之前解决问题,那一切都迟了,国家的亿万元投入就会打水漂儿。他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果断下令:“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③经过角度调整,蓄电池升温速度已经没有那么快了。调整角度已经达到预定最大值,但是蓄电池的温度依旧在上升,渐渐达到了45℃。他立即询问身边的控制系统专家,得知还有继续调整角度的微弱可能。他深深吸了一口气,决定绝地求生。“将卫星的姿态角度立即再调5度。”他命令道。④现场的人都惊呆了,这太冒险了!再调5度,就超过了角度余量,卫星有可能失去控制。通常情况下,下达这样的指令是要领导审批签字才能执行的,但办理审批手续已经来不及了。千钧一发之际,孙家栋毫不犹豫,为了不让国家蒙受巨大损失,他毅然拿起笔,在指令上签下自己的名字。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这次签字,不是盲目赌博,而是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科学知识和丰富经验,用直觉作出的判断。这种直觉来自他长期从事航天事业的敏感度,更像一种本能。⑤经过再次调整,蓄电池的温度停止上升,慢慢恢复正常。现场响起一片鼓掌声、欢呼声。孙家栋挽救了一颗险些失去控制的卫星。事实证明,他的判断与处理方式是正确的。这是世界航天史上的一次创举。⑥此刻,他已经筋疲力尽,无力地坐到椅子上,心里久久不能平静。冷静了好一会儿,孙家栋大手一挥,高声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开个会,必须弄清楚这个故障的原因。多耽搁一分钟,卫星仍多一分危险。”这个会竟然开了一整天……(1)阅读短文,用简短的语句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3分)(2)对第④段中“这是他人生中最沉重的一次签字”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3分)A.孙家栋已筋疲力尽,第一次感觉用笔签字如此沉重。B.孙家栋深知责任重大,坚决要挽救险些失控的卫星。C.孙家栋没有经历过在审批手续不齐全的情况下签字。(3)语文要素读第⑥段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孙家栋此时在想些什么,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4)先用“ ”画出一处描写孙家栋神态、动作或语言的句子,再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分)8.读材料,仰望那些伟岸的身影,致敬英雄。(12分)【材料一】一百多年来,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两千万名英雄烈士矢志奋斗、无私奉献、英勇牺牲,他们是中华民族最闪亮的坐标!目前,全国共有烈士纪念设施专门保护机构1600多个,烈士纪念设施超过16万处。【材料二】 金色的铜锅(节选)过草地时,炊事班班长老钱发现战士们走烂泥地脚都泡坏了,于是每天晚上露营时为战士们烧水泡脚。战士们的脚没出问题,但背着烧水的铜锅的炊事员却接连倒了下去。第五天晚上宿营时,刚到后半夜,老钱就偷偷爬起来用铜锅烧开水。昨天他还发高烧,我担心他的身体,起来帮助他。借着火光,我发现他脸上滚动着黄豆大的汗珠。我觉得有点儿不对头,刚要问他,忽听身后扑通一声,回头一看,老钱倒在地上不动了。灶膛里火光熊熊。他的身体却在我的胸前渐渐变冷了。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上,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灶前。部队到达陕北的时候,那口铜锅担在了我的肩上。连长看见了,低下了头;战士们看见了,眼含热泪。大家嘴里不说,心里都知道,炊事员全牺牲了。可是,在最艰苦的长征中,我们连的战士除了战斗减员以外,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而那口标志着烈士们功绩的金色铜锅,仍被完好地保留在我们连里。(1)简要概括材料一的主要内容。(2分)(2)材料二中画“ ”的句子是对连长和战士们 和 的描写,表现了他们 的心情。(每空1分,共3分)(3)下面对材料二中的“铜锅”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铜锅”是材料二的写作线索,围绕它写了炊事员们在过草地时想方设法地寻找食物,使连里没有因饥饿而牺牲一个人的事。B.“铜锅”闪耀着炊事员们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金子般的思想光辉,所以说是“金色的铜锅”。C.画“﹏”的句子点明了铜锅对于“我们”连的重要意义,同时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有深化主题的作用。(4)如果你在烈士纪念设施看到了材料二中的铜锅,你会有怎样的感受 请用学过的描写方法写出你的内心感受。(4分)责任四:应用所学·有能力9.空有知识,却不会应用的人,只会在原地踏步。让我们用笔书写,展示所学。(30分)生活中有谁让你印象深刻呢 他(她)的什么事情令你印象深刻 请你把这个人及他(她)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写下来,试着从多个角度把他(她)当时的表现写具体,反映出他(她)的内心活动。题目自拟。40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第四单元 综合过关验收卷1.(1)①审讯 革命 ②踌躇 远赴③不遗余力 慈爱 摩天大楼 眷恋(2)虽然……但是……(3)示例平时妹妹对爸爸讲的历史故事一点儿也不感兴趣,今天却津津有味地听了起来。2. B 3. A4.(1)D(2)苟利国家生死以 春风不度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 遗民泪尽胡尘里白日放歌须纵酒 唯见长江天际流5.动作 神态 悲痛 以国家为重、为革命不徇私情方志敏 信念坚定、矜持不苟、舍己为公6.(1)刘伯承(2)他担心病人难以忍受疼痛 侧面烘托病人承受的巨大疼痛和他钢铁般的意志(3)语段二是对病人动作的描写。示例病人当时的内心想法是:为了革命,为了能更清醒地指挥作战,我能忍受得住,我一定能忍受得住!(4)神态、语言 震惊、敬佩 B7.(1)果断下令,对卫星进行大角度姿态调整 决定绝地求生,签下将卫星的姿态角度再调5度的指令 召集开会,寻找故障原因(2)B(3)示例还好,蓄电池的温度没有继续上升,情况得到控制,卫星安然升空。(4)孙家栋大手一挥,高声说:“大家准备一下,我们马上开个会,必须弄清楚这个故障的原因。多耽搁一分钟,卫星仍多一分危险。”从中可以体会到孙家栋对工作认真执着的精神,以及对祖国的热爱。8.(1)为纪念英雄烈士的贡献,全国设置多处烈士纪念设施及相应的专门保护机构。(2)动作 神态 悲痛(3)A(4)示例我的目光落在那口铜锅上。我微微张着嘴,眼神中满是惊愕与敬意。我缓缓走近,伸出颤抖的手,仿佛能触摸到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这口铜锅,见证了先辈们的顽强不屈。看到它,我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