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统编版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期中专项复习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专项复习卷
4、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第一单元
1、《宿新市徐公店》描写了农村 (季节)的田园景色,穿插了儿童
的场面,写出了儿童的天真烂漫,富有童趣。(2分)
2、《清平乐·村居》是一首词,这首词的词牌名是 ,题目是 。 (2分)
3、大自然令人着迷。春天,万物复苏,就像杨万里诗中所写:“篱落疏疏一径深, 。”初夏,应着时令生长的果子挂满枝头,我不由得想起范成大的诗句:“ ,麦花雪白菜花稀。”(2分)
4、宋代著名词人 在《清平乐·村居》中用“大儿锄豆溪东,
。最喜小儿亡赖, ”,将一个生动、祥和、朴素的乡村生活场景呈现在我们眼前,充满了生活情趣。(3分)
5、《乡下人家》一文中,作者用生动的语言描绘出瓜藤攀架图、
、 、鸡鸭觅食图、 、秋虫夜吟图,展现了乡下人家自然、和谐、朴实的生活。(3分)
6、《天窗》以“ ”为中心句,写出了天窗给乡下孩子带来的 ,按照天窗的 、天窗是 、天窗的 的顺序来回忆童年,放飞想象,放飞心灵。(5分)
7、《三月桃花水》是一篇优美的抒情 (体裁),它歌颂了春天,歌颂了生活,赞美了 ,抒发了 之情。
课文大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三月的桃花水比作了“ ”和“ ”,表现了三月桃花水的 和 ,充分地展示了三月桃花水的有声有色,表达了作者 的思想感情。(8分)
8、《卜算子·咏梅》中的“ , ”两句用严寒的冰雪环境衬托了风骨铮铮的梅花。(2分)
第二单元
1、《琥珀》中介绍的这枚琥珀的形成经过 和变成琥珀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所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松树老、松脂正好包住蜘蛛和小苍蝇、 、地壳变动、松脂球长时间埋在海沙下面、 。(2分)
2、《琥珀》是一篇科学小品文,课文通过 ,生动具体地记叙了琥珀 的过程。(2分)
3、《琥珀》说明了琥珀形成的几个必需条件:A.松树在高温下分泌松脂;B. ;C. 。(2分)
4、《飞向蓝天的恐龙》先介绍了科学家们提出的一种假说:
。然后写根据在辽西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再现了恐龙的一支 的演化过程。
以《飞向蓝天的恐龙》作为文章题目,是为了向我们揭示
的事实。(4分)
5、根据《飞向蓝天的恐龙》一文内容,将“恐龙飞向蓝天演化成鸟类”的过程补充完整。(6分)
6、《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是一篇 ,从题目来看,介绍的对
象是 ,其特点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 。(3分)
7、《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介绍了 ,说明了 ,展望了纳米技术的 。作者通过举 、 、 三个例子,说明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从 、 、 三个方面介绍了纳米技术在人类健康方面的应用。(9分)
8、《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叙述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为实现
的美好梦想所进行的不断地 ,重点记述了“ ”的发射成功,标志着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三个 的国家。文章热情赞扬了中国航天工作人员 的精神。(5分)
9、《千年梦圆在今朝》一文用大量的事实说明了“梦圆”背后的努力和精神。关于“梦圆”的过程,课文列举的神话有 ,想象有 ,传说有 。(3分)
A.鲲鹏展翅 B.嫦娥奔月 C.人飞上天 D.九天揽月 E.空中飞车
10、根据课文《千年梦圆在今朝》内容,将我国航天事业的大事按顺序排列。 (填序号)(2分)
①发射“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
②成功发射人造卫星。
③“嫦娥四号”探测器实现了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
④成功发射月球探测卫星“嫦娥一号”。
排序: 。
11、《江畔独步寻花》中以反问语气作结,表达诗人对桃花的喜爱之情的诗
句是:“ , ?”(2分)
第三单元
1、《短诗三首》选自诗集《 》,它由164首小诗组成。作者是 ,她一生信奉“ ”,她认为“有了爱,便有了一切”。在诗集中,她不断写出了爱的赞歌,特别赞颂的是母爱。她的作品还有《 》《 》等。(5分)
2、《繁星》《春水》是诗人在印度诗人 的 的影响下写成的。《繁星》由 首小诗组成,表现了诗人对于 、 、
的见解。(6分)
3、《繁星(七一)》表达了作者对 的赞扬、歌颂。 《繁星 (一三一)》表达了作者对 的赞扬。 《繁星 (一五九)》表达了作者对母爱的赞美,对 的感悟与思考。(3分)
4、《白桦》是苏联著名诗人 的抒情诗。诗歌以 为中心意象,
从不同角度描写它的美。满身的 ,雪绣的 ,洁白的 ,在朝霞里晶莹闪亮, 银霜, 花穗,亭亭玉立,风姿绰约,表现出一种 之美。(4分)
5、《绿》一文作者是 ,现当代 、 。在这首诗歌中作者运用文字的魅力,用文学的形式描述了 的场景,赞颂了绿的美。(4分)
6、《绿》这首诗共有五小节,第一节写 ;第二节写 ;第三节写 ;第四节写
;第五节写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 的赞美,对 的讴歌。(6分)
7、《在天晴了的时候》运用了 和 的修辞手法,描写了
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界景色的喜爱与赞美。这是一首生动、活泼、情趣盎然的小诗。诗人以清新、优美的语言描绘了小径新雨后的诱人情景,表达了诗人 的情怀。(4分)
8、《在天晴了的时候》这首诗歌依次描写了雨后的 、小草、 、 等景物,写了雨后走 的独特感受。全诗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和形象的语言,生动地描写了 的景色,勾画出一幅富有诗意的自然风光图,表达出作者对 之情。(5分)
9、好的诗歌就像一群文字组成的舞者,它们在音乐的指挥下翩翩起舞,正如我国美学家、教育家朱光潜说的:“ 。”(2分)
10、诗中有情。好的诗歌能带你想象未来、憧憬理想,这就像我国文学家、诗人艾青说的那样:“
。”(2分)
第四单元
1、《猫》是著名作家_______的作品,作者通过对猫的___________和满月小猫___________的特点的描写,抒发了对猫的___________。(4分)
2、“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任凭谁怎么呼唤,它也不肯回来。”这句话出自课文《 》从中我感受到了“它” 的特点。(2分)
3、《母鸡》一文以作者的情感变化为线索,前半部分写了母鸡的 、
和 ,再现了一只浅薄、媚俗的母鸡;后半部分则描写
了母鸡 、 、 和 的品
质,塑造了一位“ ”的形象。(4分)
4、《母鸡》描写了作者对母鸡由_______到______________的变化,表达了对_______的___________。(2分)
5、《白鹅》运用了 的方法来突出鹅 的特点。鹅
的特点表现在 、 、 三个方面:鹅的叫声“ ”“ ”;鹅的步调“ ” ;鹅的吃相“ ”“ ”。课文用词准确生动、幽默风趣,使人们感受到了鹅的 ,并体会到了作者对鹅的 。(6分)
6、《猫》和《母鸡》的作者都是 。在情感的表达上,作者对猫始终饱含 之情;对母鸡则经历了从“ ”到“ ”的情感变化,前后形成强烈 ,更深刻地表达了对 的赞美。(3分)
7、罗隐的《蜂》中, “ , ”两句用问句的形式既赞美了蜜蜂辛勤劳作的品格,也表达了对不劳而获者的不满。(2分)
8、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认识了作家笔下 的猫, 的母鸡, 的白鹅。(3分)
参考答案
第一单元
1、晚春 捕捉蝴蝶
2、清平乐 村居
3、树头新绿未成阴 梅子金黄杏子肥 已是悬崖百丈冰
4、辛弃疾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
5、花开三季图 雨后春笋图 门前晚餐图
6、小小的天窗是你唯一的慰藉 快乐 来历 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神奇
7、散文 三月桃花水 春天和热大自然的热爱 春天的竖琴 春天的明镜 声音美 色彩美 对桃花水的喜爱和赞美
8、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第二单元
1、形成松脂球 天气热 形成松脂球 变成化石
2、合理的想象 形成
3、B.松脂球被掩埋并不被分解 C.需要很长时间变成化石
4、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 小型恐龙的后裔
脱离同类飞向蓝天, 变化为鸟类 鸟类很可能是恐龙后裔
5、①数千万年后②有些身小体轻③有些温顺可爱④鸟类⑤滑翔⑥飞翔
6、科学小品文 纳米技术 新奇
7、纳米技术在人类生活领域的应用 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纳米技术的美好前景。 冰箱里使用纳米涂层、“碳纳米管”的神奇材料、隐形战机上的纳米吸波材料 疾病的预防和检测、癌症的治疗、纳米缓释技术下的药放
8、飞离地球、遨游太空 尝试和努力 神舟五号 独立掌握载人航天技术 热爱祖国、团结合作、默默奉献、勇于探索、锲而不舍
9、B CE AD
10、②①④③
11、桃花一簇开无主 可爱深红爱浅红
第三单元
1、繁星 冰心 爱的哲学 春水 寄小读者
2、泰戈尔 《飞鸟集》 164 母爱 童真 自然
3、母爱与童真 大自然(或大海) 母爱 人生
4、叶赛宁 白桦 雪花 花边 流苏 涂上 齐绽 高洁
5、艾青 文学家 诗人 春天到处都是绿色
6、眼前到处是绿色 绿色 深浅浓淡的丰富多彩 整个大自然都充满了绿色 静态的绿色 聚集、重叠的形态 绿色在风中飘动的动态 绿色 生命
7、比喻 拟人 雨后自然界 亲近自然、热爱生活
8、小路 小白菊 凤蝶儿 小径 雨过天晴 大自然的热爱
9、诗和音乐一样,生命全在节奏
10、诗是人类向未来寄发的信息,诗给人类以朝向理想的勇气
第四单元
1、老舍 性格古怪 淘气可爱 喜爱之情
2、猫 贪玩
3、无病呻吟 乱吵乱叫 欺软怕硬 负责 慈爱 勇敢 不怕辛苦 伟大的鸡母亲
4、讨厌 不敢再讨厌 母爱 赞颂之情
5、对比 高傲 叫声 步态 吃相 似厉声呵斥 从容 大模大样 三眼一板 一丝不苟 高傲 喜爱之情
6、老舍 喜爱 讨厌 不敢再讨厌 对比 母爱
7、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8、性格古怪又可爱 负责、慈爱、勇敢 辛苦 高傲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