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二)(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二)(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鸡冠(guān)花 卜(bō)落 徜徉 屏息凝神
B.扎(zhā)针 奢侈(chì) 窥伺 炊烟袅袅
C.慰藉(jì) 杜甫(pǔ) 刘禹锡 姗姗来迟
D.曝(pù)晒 率(shuài)领 甜蜜 鲲鹏展翅
2.下面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他做事情一丝不苟,非常认真谨慎。
B.这只狗十分警惕,一有陌生人来就会引吭大叫。
C.运动会上,他一路飞奔,扬长而去,最终获得了金牌。
D.这句话可谓是点睛之笔,提升了文章的主旨。
3.下列句子中,哪个“窗口”的意思和其他几句不一样( )
A.妈妈去地铁站售票窗口买票。
B.南阳,这座千年古城,正以开放的姿态成为文化旅游的窗口。
C.教室的窗口,摆放着美丽的绿植。
D.如果病情紧急,就要去医院急诊窗口挂号就医。
二、填空题
4.读句子,将词语工整地写在括号里。
(1)繁星shǎn shuò( ),将原本沉寂暗淡的夜空zhuāng shì( )得格外美丽,抬头仰望,这幅美景使她的心灵得到了wèi jiè( )。
(2)科学家打破常规,大胆tuī cè( ),yì sī bù gǒu( )地进行探索,从而kāi pì( )了通向未来的光明大道。
5.根据课本内容填空。
(1)诗言志,歌咏情。在“不论平地与山尖, "中,我们感受到蜜蜂采蜜的辛苦;在“ ,中儿正织鸡笼。 ,溪头卧剥莲蓬”中,我们看到了一家人的其乐融融。
(2)冰心在《繁星》(一五九)中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恩:“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 ;心中的风雨来了, 。”其中,“天上的风雨”指 ,“心中的风雨”指 。
(3)我们常把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称作“ ”。把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称作“ ”,把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称作“ ”。
三、语言表达
口语交际。
明天举行诗歌朗诵比赛。张老师对你说:“请你告诉小凯,让他明天13:3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6.请你把张老师的话转告给小凯,你会怎样说?
7.读小凯写的诗,可知他最爱的书是(  )
我最爱的一本书
屋内旅游真有趣!
水为什么能灭火?
我们为什么要吃肉?
A.《看看我们的地球》(李四光)
B.《灰尘的旅行》(高士其)
C.《昆虫记》(法布尔)
D.《十万个为什么》(米 · 伊林)
四、句子训练
8.按要求写句子。
体会例句中冒号的用法,再从下列短语中选一个,仿照着写一写。
例句: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呢:用身子蹭你的腿啦,把脖子伸出来让你给它抓痒啦。
骄傲的大公鸡 可爱的妹妹 文静的姑娘琪琪
五、现代文阅读
飞向蓝天的恐龙(节选)
①说到恐龙,人们往往想到凶猛的霸王龙或者笨重、迟钝的马门溪龙;谈起鸟类,我们头脑中自然会浮现轻灵的鸽子或者五彩斑斓的孔雀。二者似乎毫不相干,但近年来发现的大量化石显示: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②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9.根据下面的解释,从选文中找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1)欣喜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 )
(2)指文章或绘画的传神精妙之处。( )
10.选文第2自然段加点的“这一假说”指的是( )
A.恐龙应该长有羽毛。
B.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C.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
D.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11.读选文第2自然段,想一想作者的写作思路,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注意到结构相似——研究 ——提出假说——发现
12.选文中画线的语句表达很准确,请说说你的理解。
小麻雀(节选)
①雨后,院里来了个麻雀,刚长全了羽毛。它在院里跳,有时飞一下,不过是由地上飞到花盆沿上,或由花盆上飞下来。看它这么飞了两三次,我看出来: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似乎要脱落下来。我试着往前凑,它跳一跳,可是又停住,看着我,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想到这个,我忽然的很难过。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这个小鸟离了人恐怕不会活,可是人又那么狠心,伤了它的翎羽。它被人毁坏了,而还想依靠人,多么可怜!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它是要保全它那点生命,而不晓得如何是好。对它自己与人都没有信心,而又愿找到些倚靠。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
②我想拿几个饭粒诱它前来,又不敢离开,我怕小猫来扑它。可是小猫并没在院里,我很快地跑进厨房,抓来了几个饭粒。及至我回来,小鸟已不见了。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被人养惯的小麻雀,连挣扎都不会,尾与爪在猫嘴旁耷拉着,和死去差不多。
③瞧着小鸟,猫一头跑进厨房,又一头跑到西屋。我不敢紧迫,怕它更咬紧了可又不能不追。虽然看不见小鸟的头部,我还没忘了那个眼神。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那个眼神与我的好心中间隔着一只小白猫。来回跑了几次,我不追了。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半死了。猫又进了厨房,我愣了一会儿,赶紧的又追了去;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
1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特别——( ) 危险——( )
14.在“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这句话中,用一个词语来形容小麻雀此时的状态,以下词语( )最合适。
A.横冲直撞 B.大摇大摆 C.小心翼翼 D.旁若无人
15.根据选文内容,判断下面说法的对“√”与错“×”。
(1)小麻雀既不十分怕人又不完全信任人。( )
(2)小麻雀的举动与表情透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 )
(3)小猫叼着小麻雀四处跑,可见小猫是珍惜小麻雀的,只是想同它玩耍。( )
16.选文中画线的两个“也许”能否去掉?为什么?
17.你从选文中体会到了作者对小麻雀的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
六、书面表达
18.老舍笔下的猫十分可爱,丰子恺笔下的白鹅高傲极了,你的动物朋友是谁?它长什么样子?你和它之间发生过什么样有趣的故事呢?快拿起笔写下来吧。
要求:题目自拟;介绍清楚动物朋友的特点;400字左右;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姓名和学校名称。
《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二)-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D C B
1.D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辨析。
A.卜(bō)落——bǔ;
B.奢侈(chì)——chǐ;
C.慰藉(jì)——jiè,杜甫(pǔ)——fǔ;
故选D。
2.C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搭配。
C.扬长而去:大模大样地径自走了。(通常含贬义,或表示不顾他人、傲慢离开)。该词语在句中用于描述他在运动会上,一路飞奔,最终获得金牌的积极场景,语义和感彩不符,所以该词语使用不恰当。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多义词。
窗口:1、窗户。2、(窗口儿)窗户跟前。3、各种买票(火车票、门票、戏票等)的房间,医院的挂号的房间、夜间售货的店堂以及传达室等在墙上设置的窗形的口,通过这里进行业务活动。4、比喻可以反应或展示精神现象或物质现象全貌或局部状况的地方。5、指计算机的操作系统在显示屏上显示或处理某类信息,以方便用户直观操作而设置的区域。
A.“窗口”指窗户;窗户跟前,句子中指的是售票处窗口。
B.“窗口”指比喻同外界相互往来联系的单位、部门或地区。
C.“窗口”指窗户;窗户跟前,句子中指的是教室的窗户前。
D.“窗口”指窗户;窗户跟前,句子中指的是医院急诊室的窗户前。
故选B。
4. 闪烁 装饰 慰藉 推测 一丝不苟 开辟
【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
(1)本题“烁”“装”“慰”“藉”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推”“测”“辟”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5. 无限风光尽被占 大儿锄豆溪东 最喜小儿亡赖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狂风暴雨等恶劣天气 现实生活中遇到的挫折与苦难 老黄牛 应声虫 领头羊
【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谚语俗语默写与理解。
(1)书写时注意“限”“锄”“溪”“喜”“赖”的正确写法。
(2)结合诗歌整体意境和语境,分别理解“天上的风雨”和“心中的风雨”所指代的含义。从诗歌所营造的情境看,“天上的风雨”描述的是自然界中的天气现象;“心中的风雨”则是一种比喻的说法,联系生活实际和诗歌情感,可推断出是指生活中遭遇的困难、挫折等。因此,“天上的风雨”指自然界中的狂风暴雨,“心中的风雨”指生活中的挫折和磨难。
书写时注意“躲”的正确写法。
(3)“默不作声、踏实工作的人”,这种描述让人联想到那些默默付出、专注于工作,不张扬的人。在生活中,我们通常用“老黄牛”来形容这类人,因为老黄牛总是默默耕耘,不辞辛劳。
“没有主见、随声附和的人”,其特点是缺乏自己的思考和判断,总是跟着别人的意见走。我们常用“应声虫”来比喻这类人,就像应声虫一样,别人说什么它就跟着应什么。
“在团队中起主导作用的人”,这类人往往具有领导能力和决策能力,能够带领团队朝着目标前进。在常见的表述中,“领头羊”就是指在羊群中起带头作用的羊,借指带领大家前进的领头人或单位。
书写时注意“黄”“领”的正确写法。
6.小凯,张老师让我转告你,明天13:3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7.D
【解析】6.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根据题意可知,需要转述老师的话给小凯。转述时需表明信息来源,避免遗漏关键信息;要准确传达信息内容,如时间、地点和事件等;注意语言文明有礼貌,语句流畅,不写错别字。如:小凯,张老师让我转告你,明天下午1:30到学校报告厅参加诗歌朗诵比赛。
7.本题考查的是课外阅读积累。
A.李四光的《看看我们的地球》这本书的内容分为两个主要部分:一部分是地质学常识,书里生动形象有趣地解释了一些地质学常识,从天文、地质、地球热的历史的角度分别对地球年龄进行了解释;一部分是地质学细分知识,如有冷门的中国北部之纺锤虫、侏罗纪与中国地势,也有吸引大众的热点问题,比如地震、燃料的问题。
B.高士其的《灰尘的旅行》主要给我们介绍了灰尘的特点,体积,大小,来源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使我们认识到为了健康必须控制灰尘,保护环境。
C.法布尔的《昆虫记》是关于昆虫习性与行为的科学巨著。
D.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兴味的科学问题,娓娓动听地向读者进行解释回答。
根据小刘写的诗中“水为什么能灭火?”“我们为什么要吃肉?”可知,小刘看的书是一本科普读物,内容是介绍各种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并结合“屋内旅游真有趣”可知,该内容与米·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高度契合。
故选D。
8.可爱的妹妹——妹妹高兴的时候,笑容比谁都灿烂可爱:用双手捧着你的脸,撅着小嘴要在你的脸上“盖章”。
【详解】本题考查冒号用法和仿写句子。
结合例句可知,冒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或引出下文的详细列举。先总说“它要是高兴啊,能比谁都温柔可亲呢”,然后冒号后面紧跟的是对“它高兴时”的温柔可亲的具体表现,即两个具体的行为动作。仿写时也要用上这样的结构。语气词“啊、呢、啦”的运用表达了对它的喜爱之情。
如:
骄傲的大公鸡:它若是昂起头来,连太阳都得让三分:把冠子抖成红绸缎啦,迈着方步巡视菜地啦,见到麻雀就扑棱翅膀示威啦。
可爱的妹妹:妹妹一开心,整间屋子都亮堂堂的:举着糖往你嘴里塞啦,踮脚转圈跳自创的舞啦,趴在窗台奶声奶气数云朵啦。
文静的姑娘琪琪:琪琪不爱说话,比谁都文静呢:她总是默默地坐在教室一角,低着头认真看书。
9. 欣喜若狂 点睛之笔 10.D 11. 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 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12.“很可能”用得十分准确,表示这是一种猜测,虽然不确定,但可能性很大。这些体现了语言的严谨。
【导语】这篇科普短文以生动的对比开篇,通过恐龙与鸟类的形象反差引出科学发现,构思巧妙。文章采用“现象-假说-验证”的科学论述结构,逻辑清晰。语言运用上既有“欣喜若狂”“点睛之笔”等成语增强表现力,又通过“一支”“漫长”等限定词体现科学表述的严谨性。史料与当代发现相互印证的设计,既展示了科学研究的延续性,又突出了我国科学贡献。
9.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1)在第②自然段“20 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顿时使全世界的研究者们欣喜若狂”这句话中可找到“欣喜若狂”一词,结合语境可知,是说科学家们因为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高兴到了极点,就像发了狂一样,这与“欣喜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的意思一致,故填 “欣喜若狂”。
(2)在第②自然段“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这句话中可找到“点睛之笔”一词,结合语境是说辽西的发现是古生物学家研究中的关键、精妙之处,让整个研究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如同文章或绘画中最传神精妙的地方,与“指文章或绘画的传神精妙之处”意思相符,故填“点睛之笔”。
1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根据这一假说,一些与鸟类亲缘关系较近的恐龙应该长有羽毛,但一直没有找到化石证据”可知,“这一假说”指的是前面科学家提出的观点,即“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
故选D。
11.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②自然段“早在19世纪,英国学者赫胥黎就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有许多相似之处。在研究了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之后,科学家们提出,鸟类不仅和恐龙有亲缘关系,而且很可能就是一种小型恐龙的后裔……20世纪末期,我国科学家在辽宁西部首次发现了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可知,作者首先写英国学者赫胥黎注意到恐龙和鸟类在骨骼结构上的相似之处,接着写科学家们研究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然后提出鸟类与恐龙关系的假说,最后写我国科学家发现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所以,第一空应填“大量恐龙和鸟类化石”,第二空应填“保存有羽毛的恐龙化石”。
12.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需要分析句子中关键词语对表达准确性的作用,如第②自然段的“很可能”这一修饰词所体现的语言严谨性。
示例:“很可能”表示一种推测,体现了科学结论的严谨性,因为虽然有大量研究支持,但还不能完全确定,这样的表达准确而客观。
13. 普通 安全 14.C 15. √ √ × 16.不能。因为小麻雀自幼养在笼中和它左翅被孩子扯坏只是作者的猜想,并没有亲眼所见,所以用“也许”一词,去掉表达就不严谨了。 17.在小麻雀被猫伤害的过程中,作者的追逐行为体现出对小猫伤害小麻雀的不满,所以整体上作者的情感倾向是站在小麻雀一方,同情弱小,对伤害小生命的行为感到痛心。
【导语】这篇《小麻雀》节选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复杂的情感关系。作者以第一人称视角,刻画了一只受伤小麻雀既依赖人又戒备人的矛盾状态,以及最终被猫捕获的悲剧结局。文中对小麻雀眼神、动作的细节描写尤为传神,如“小黑豆眼带出点要亲近我又不完全信任的神气”,生动表现了小动物的心理活动。作者在叙述中流露出深切的同情与自责,体现了对弱小生命的关怀与反思。文章语言朴实自然,情感真挚动人,引发读者对生命脆弱性的思考。
13.本题考查近义词。
结合第①自然段“它并不会飞得再高一些,它的左翅的几根长翎拧在一处,有一根特别的长”可知,这里指有一根羽毛非常长。特别:不一般;与众不同。故“特别”的反义词有:一般、普通、平常、顺便、平凡、常见、普遍。
结合第③自然段“那个预知生命危险的眼神。”可知,这里指预知生命会受到损害。危险:有可能失败、死亡或遭受损害的境况。故“危险”的反义词有:安全、平安、安然。
14.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A.横冲直撞:胡乱地四处冲撞。
B.大摇大摆:大模大样的,故意摆出一副架势。
C.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
D.旁若无人:身边好像没有人。形容自视高大;态度傲慢。也形容态度自然、镇静自如的样子。
根据词语含义,结合第①自然段“它跳一跳,停一停,看着我,又不敢过来”可知,小麻雀动作犹豫谨慎。
故选C。
15.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1)结合第①自然段“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可知,小麻雀既不十分怕人又不完全信任人。
此项判断为正确。
(2)结合第①自然段“它的眼带出进退为难的神情,虽然只是那么个小而不美的小鸟,它的举动与表情可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可知,小麻雀的举动与表情透露出极大的委屈与为难。
此项判断为正确。
(3)结合第②自然段“我向外院跑去,小猫在影壁前的花盆旁蹲着呢。我忙去驱逐它,它只一扑,把小鸟擒住!”和第③自然段“追上也没用了,我想,小鸟至少已半死了。”可知,小猫是捕猎行为,不是想同它玩耍。
此项判断为错误。
16.本题考查分析词句段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第①自然段“我想到了:这是个熟鸟,也许是自幼便养在笼中的。所以它不十分怕人。可是它的左翅 也许是被养着它的或别个孩子给扯坏,所以它爱人,又不完全信任。”可知,这两个“也许”表示的是推测和不确定性,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变成了肯定句,与原文“我想到了”“似乎”等不确定表述矛盾。同时,这两个“也许”也表达了作者对小麻雀遭遇的同情和猜测,增强了文章的情感色彩。
17.本题考查主旨情感。
阅读短文,结合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谈谈作者对小猫的情感。
示例:结合第①段“我忽然的很难过。一个飞禽失去翅膀是多么可怜”和第③段“那两个黑豆眼仿佛在我心内睁着呢”可知,作者对小麻雀的情感包含:同情怜悯(为它失去飞行能力、处境艰难而难过)、自责无力(因未能及时救它而内心煎熬)、痛心遗憾(对弱小生命被摧残却无法挽回的深切惋惜)。
18.例文:
我的“棉花糖”朋友
外婆家的院子里,总卧着一团雪白雪白的“棉花糖”——那是外婆养的萨摩耶,叫雪球。它浑身蓬松的白毛像云朵,眼睛圆溜溜的,黑亮得像浸在蜂蜜里的玻璃珠。每次我蹲下来,它就摇着扫帚似的尾巴凑过来,湿漉漉的鼻子在我手心里蹭啊蹭,痒得我直笑。
雪球最贪吃,尤其爱偷藏零食。去年暑假,我在院子里吃牛肉干,刚撕开包装,它立刻从狗窝里冲出来,前爪搭在我膝盖上,尾巴甩出欢快的弧线。我故意把牛肉干举高,它竟 “嗖” 地站起来,后腿蹬得笔直,像跳芭蕾的演员。我被逗得松手,它叼着牛肉干闪电般窜到桂花树下,刨个小坑埋起来,还不忘用鼻子拱些落叶盖住,活像个藏宝贝的小财迷。
最有趣的是它的“护食大战”。有次邻居家的泰迪来串门,不小心靠近了雪球藏零食的角落。原本懒洋洋的雪球瞬间炸了毛,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吼声,像只小狮子似的冲过去,吓得泰迪夹着尾巴躲到主人身后。外婆笑骂它“小气鬼”,它却歪着脑袋,爪子扒拉着我裤腿,眼神里满是邀功的得意。
现在每次去外婆家,雪球总提前蹲在院门口等我。它扑进我怀里时,蓬松的毛发裹着阳光的味道,让我忍不住想:原来毛茸茸的温暖,就是最治愈的快乐。这只爱撒娇、会藏零食的“棉花糖”,早成了我最特别的童年伙伴。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题目要求写“动物朋友”,需围绕动物的外形、习性特点展开,结合具体事例体现相处中的趣味。重点在于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动物独特个性,避免泛泛而谈,符合字数及真实信息回避要求。
二、立意
通过记录与动物朋友相处的点滴(如调皮趣事、暖心瞬间),展现动物的灵性与情感,传递人与动物间的温暖羁绊,表达对生命的热爱与珍惜。
三、提纲
开头:以回忆或场景描写引入动物朋友(如“每当听见窗台的铃铛声,总会想起我的小猫汤圆”),点明主题。
中间:分层描写动物外形(如毛色、神态)、习性(如贪吃、调皮);用1-2个具体事例(如“偷吃零食”“玩逗猫棒”)体现人与动物互动,突出趣味与情感。
结尾:总结动物带来的快乐与成长感悟,呼应开头,强化“朋友”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