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古诗词鉴赏特训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期中古诗词鉴赏特训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期中古诗词鉴赏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阅读下列材料,答题。
[材料一]
《清明》(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和端午》(宋·张耒)
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
[注释]竞渡:赛龙舟。讵(jù):岂,表示反间。殒(yǔn):死亡。离骚:战国时楚人屈原的作品。
1.把材料一中的诗句补充完整。
2.发挥想象,写一写材料一中画“——”诗句所描绘的画面, 。
3.材料一写的是清明节的情景,它的主要习俗有 ;材料二写的是端午节的情景,这个节日的主要习俗有 。
4.除清明节、端午节外,中华传统节日还有很多,其中你最喜欢哪个节日?为什么?

阅读。
元日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5.将古诗内容补充完整。
6.“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唇苏”,划分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
A.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B.爆竹/雨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7.元日指 ,这首诗主要写了 , 、 等过年的传统习俗。
8.我积累的春联有: ,
9.对《元日》这首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主要写了人们想忘却过去一年的不愉快。
B.这首诗表现了人们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热烈气氛。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
遥知兄弟登高处,____________。
10.把诗句补充完整。
11.农历九月初九是 节,古人在这个节日有 、 、 等习俗。
12.诗中“ ”一句高度概括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感情。
阅读理解。
滁州西涧
【唐】韦应物
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
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
13.解释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独怜幽草涧边生
(2)野渡无人舟自横
14.作者在诗中写到的景物有 、 、 、 、 ,前两句中,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 的春天。
15.从这首诗中我们可以体会到诗人 的心情。
先把古诗补充完整,再答题。
惠崇春江晚景
, 。
蒌萵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16.请把诗句补充完整。
17.这首诗是 代诗人苏轼所写,请你结合诗句,想象画面,用自己的话说说前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景象。
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约客(宋)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 _________________。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注释:1.约客:邀请客人来相会。2.黄梅时节:指夏初江南梅子成熟的时节。3.家家雨:家家户户都赶上下雨。形容雨水多,到处都在下雨。4.有约:邀约友人。5.落:使……掉落。6.灯花:灯芯燃烧时结成的花状物。
18.从下列选项中选择一句填入上面的横线处,最合适的是( )
A.青草池塘声声蛙 B.青草池塘蛙声声 C.青草池塘处处蛙 D.青草池塘蛙处处
19.诗中描写诗人动作的诗句是( ),这一动作生动地表达了诗人( )的心情。
A.有约不来过夜半 B.闲敲棋子落灯花 C.愉快、喜悦 D.失望、无奈
20.根据古诗的意思,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黄梅时节的雨、池塘里的蛙鸣,写出了夜晚环境的宁静,衬托出诗人等待友人时的心情。( )
(2)“闲敲棋子”是说诗人的朋友不会下棋,诗人只能自己敲着棋子打发时间。( )
古诗文阅读。
三衢(qú)道中
(宋)曾几
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21.这首诗写的是 (季节)宁静的景色和诗人山行时 的心情。
22.诗中的“四五”,正确的理解是( )(填序号)
A.虚指,说明黄鹂的叫声婉转动听。
B.实指,说明诗人观察得仔细,听得认真。
23.结合诗的后两句想一想,回来的路上的景色为什么比来时的更美呢?
《期中古诗词鉴赏特训卷-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1.牧童遥指杏花村 2.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3. 祭扫 赛龙舟、吃粽子 4.中秋节。因为在中秋节的晚上,全家人团圆,一起赏月,吃月饼,其乐融融。
【解析】1.考查古诗文默写。
书写时注意“童”“遥”的正确写法。
2.考查诗文词句理解。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意思是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结合诗句释义进行描绘画面。示例: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的行人个个神情凄迷,烦闷不乐。
3.考查主要节日的习俗。
清明节的主要习俗有扫墓、祭祖等。端午节的主要习俗有赛龙舟、吃粽子、采草药、挂艾草与菖蒲等。
4.考查积累拓展。
除清明节、端午节外,中华传统节日还有中秋节、寒食节、春节、元宵节等,选择自己喜欢的节日,并说明理由。示例:我最喜欢中秋节,因为中秋节有灯会,可以和家人一起去看花灯。
5.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6.A 7. 农历正月初一 放鞭炮 喝屠苏酒 贴春联 8. 喜居宝地千年旺 福照家门万事兴 9.B
【解析】5.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
书写时注意“曈、桃”的正确写法。
6.本题考查节奏划分。
“爆竹声中”描述了一个场景,“一岁除”则是对这个场景的时间性描述,二者在意义上相对独立,在“爆竹声中”后隔开。同样,“春风送暖”和“入屠苏”也是各自相对独立的意义单元,在“入屠苏”前隔开。
故选A。
7.本题考查内容理解。
元日通常指正月初一,即中国的传统节日春节。从“爆竹声、入屠苏、新桃换旧符”可知,王安石的《元日》这首诗主要写了春节时燃放爆竹、饮屠苏酒以及换新桃符等传统习俗。燃放爆竹,这种习俗古已有之,一直延续至今,寓意驱邪避害,迎接新年的到来。饮屠苏酒也是古代过年时的一种习俗,全家老少合饮这种用屠苏草浸泡的酒,以求得长寿、驱邪避瘟疫。而换新桃符则是为了驱邪避害,迎接新的一年,祈求平安吉祥。
8.本题考查春联积累。
结合日常生活中所积累的春联来完成。如:一帆风顺年年好,万事如意步步高;春满人间百花吐艳,福临小院四季常安;和顺门第增百福,合家欢乐纳千祥。
9.本题考查内容主旨。
《元日》这首诗通过描写新年元日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抒发了作者革新政治的思想感情。诗中描绘了燃放爆竹、饮屠苏酒、换新桃符等春节的传统习俗,展现出一幅新年新气象的欢乐图景,表现了人们欢天喜地迎接新年的热烈气氛。
故选B。
10.每逢佳节倍思亲 遍插茱萸少一人 11. 重阳 登高 赏菊 插茱萸 12.每逢佳节倍思亲
【解析】10.本题考查诗词默写。
书写时注意“逢”“插”“茱萸”的正确写法。
11.本题考查节日习俗。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节日习俗有:登高、摆敬老宴、赏菊、插茱萸等。
12.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每逢佳节倍思亲”意思是每到重阳佳节倍加思念远方的亲人。这句诗高度概括了诗人思乡思亲的感情。
13. 喜爱。 渡口。 14. 幽草 黄鹂 春潮 晚雨 小舟 生机勃勃 15.寄情山水,悠闲恬淡
【解析】13.本题考查字词的解释。
(1)独怜幽草涧边生:唯独喜欢涧边幽谷里生长的野草。怜:喜爱。
(2)野渡无人舟自横:荒野渡口无人,只有一只小船悠闲地横在水面。渡:渡口。
14.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春游滁州西涧和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之景,描绘出了一幅意境幽深,清新优美的野趣画卷。
诗中的景物有:幽草、黄鹂、春潮、晚雨和小舟。
诗的前二句“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是说:诗人独独喜爱涧边生长的幽草,上有黄莺在树阴深处啼鸣。这是清丽的色彩与动听的音乐交织成的幽雅景致。“独怜”是偏爱的意思,偏爱幽草,流露着诗人恬淡的胸怀。
“独怜幽草涧边生”为静态描写,“上有黄鹂深树鸣”为动态描写,作者运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生机勃勃的春天。
15.本题考查古诗表达的情感。
诗的前两句写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莺,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夜渡无人,水急舟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一种不得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奈而忧伤的情怀。 表达了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的感情。
16.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17. 宋 江边绿色的竹林,掩映着几枝粉红的桃花。江上春水荡漾,一群鸭子在欢快地嬉戏,它们最先感知到春天江水已经变暖。
【解析】16.本题考查古诗默写。注意不要写错别字。
全诗: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萵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17.本题考查作家作品及诗句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出自宋代诗人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诗人先从身边写起:初春,大地复苏,竹林已被新叶染成一片嫩绿,更引人注目的是桃树上也已绽开了三两枝早开的桃花,色彩鲜明,向人们报告春的信息。
18.C 19. B D 20. √ ×
【分析】18.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内容的熟悉程度。该诗选自宋朝赵师秀的《约客》,全诗是: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19.此题考查的是对古诗的意境分析,由古诗: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我们可知,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时间已过午夜,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显然诗句:闲敲棋子落灯,体现了诗人的动作,意思是: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体现了诗人失望、无奈的心情。
20.此题考查的是我们对古诗的意境的分析,我们由诗句可知,梅子黄时,家家都被笼罩在雨中,长满青草的池塘边上,传来阵阵蛙声。写出了夜晚环境的宁静,衬托出诗人等待友人时的心情。
第二句诗: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指的是已约请好的客人还没有来,我无聊地轻轻敲着棋子,震落了点油灯时灯芯结出的疙瘩。体现的是诗人失望,无奈的心情,不是只会闲敲棋子打发时间。
21. 夏季 欢快 22.A 23.因为在回来的路上,有婉转动听的黄鹂的叫声。
【解析】21.本题考查古诗内容的理解。
本诗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的意思是梅子成熟的时候原本是多雨的季节,却难得遇上了连续晴朗的日子,于是与朋友结伴去游赏三衢山。来的时候,坐着小船,一直游赏到浓荫掩映的小溪尽头,山林的深处。从“梅子黄时”可以知道所描写的是夏季宁静的景色。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的意思是一路绿树浓荫并不比来时看到得少,尤其是婉转于绿荫深处的黄莺那悠扬的叫声,更令人游兴未穷。表达了诗人轻松、欢快的心情。
22.本题考查词语的解释。
“添得黄鹂四五声”中“四五声”虽是虚词,但是用的恰到好处,不仅是韵律上的平仄,情景上更是身临其境。四五为居中数,多一声就吵闹,少一声便凄静,这四五声,写出了黄莺叫声来自密林深处,宛转悠扬,为本就宜人的景色添加了生机与想象。
23.本题考查诗词的理解与分析。
“绿阴不减来时路”,这一句紧承上句之“山行”写归路之“绿阴”,诗人在这里用“来时路”巧妙地将笔墨悄然过渡到描写归程上来。眼前这美丽如画的“绿阴”比来时的小溪两岸非但没有减少,反而更加浓郁,写得凉爽,写得宁静,写出了诗人轻松愉悦的内心感受。  
“添得黄鹂四五声”,这一句将意境描写推到极致,将诗人舒畅愉悦之情怀推至顶峰,使作品之主题更臻完善。在山路的绿树浓荫中,婉转着黄莺那悠扬悦耳的歌声,为三衢山路宜人的景致增添了无穷的意趣与生机,同时也更好地流露了诗人寄情山水的愉悦情怀。“添得”二字用得巧妙,通过形象的描写暗示了虽是游赏归途,然而仍然兴致浓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