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伶俐(lín) 灵敏(mǐn) 投掷(zhèng) 挨挨挤挤(āi)
B.流逝(shì) 不禁(jìn) 积累(lěi) 张牙舞爪(zhuǎ)
C.切断(qiē) 官吏(lì) 咖啡(kā) 忙忙碌碌(lù)
D.干燥(zào) 阻力(zhǔ) 掀开(xiān) 一乘轿子(chéng)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走在春游的路上,一边唱歌,一边欣赏沿途的风景,
B.我们要用勤劳和智慧创举更加美好的未来。
C.公园里举行花展,各种各样的花争奇斗艳,美不胜收。
D.这家店的商品质量存在问题,总是拿次品出来滥竽充数。
3.下列句子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荷花》先后记叙了作者“闻到清香—观察形状—欣赏姿势—展开想象—回到现实”这一过程,思路非常清晰。
B.《鹿角和鹿腿》的故事告诉我们,事物各有自己的价值,不能只凭外表去判断事物的好坏。
C.《纸的发明》围绕“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这句话展开叙述,按时间顺序介绍了纸的发明过程。
D.《蜜蜂》按照“实验过程、实验结论、实验目的”的顺序写了法布尔做的一项实验。
二、填空题
4.春日里,万物sū xǐng( ),huó pō( )的燕子轻盈lüè guò( )湖面,chuí liǔ( )依依,各色花朵争奇斗艳,散发出阵阵qīng xiāng( ),引来无数mì fēng( )和蝴蝶在花丛中tiào wǔ( )。
5.比一比,再组词。
奏( ) 瓣( ) 谦( ) 配( )
凑( ) 辨( ) 歉( ) 佩( )
6.补充下列词语,并按要求填空。
①光( )夺目 ②( )耳盗铃 ③没精打( )
④津津有( ) ⑤名( )中外 ⑥望闻( )( )
(1)中医是我国的文化遗产,扁鹊提出的中医四诊“ ”至今仍普遍使用。
(2)这学期,我们欣赏了“ ”的《清明上河图》。
7.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1)竹外桃花三两枝, 。
(2)独在异乡为异客, 。
(3) ,添得黄鹂四五声。
(4) ,野渡无人舟自横。
三、语言表达
8.根据内容,完成对话。
情境:你和同学小林在课间讨论“春游去哪儿玩”,请用礼貌的语气表达你的建议,并说明理由。
小林:“周末我们去春游吧!你觉得去哪儿好呢?”
你:“我建议去 ,那儿 。”
小林:“你的主意真不错!”
你:“ 。”
四、现代文阅读
阅读课内片断,完成练习。
燕子(节选)
①二三月的春日里,轻风_______地吹拂着,_______的细雨由天上洒落着,_______的柔柳,_______的_______的_______的花,_____的草,_______的叶,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这时候,那些小燕子,那么伶俐可爱的小燕子,也由南方飞来,加入这光彩夺目的图画中,为春光平添了许多生趣。
②小燕子带了它的剪刀似的尾巴,在阳光满地时,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
9.把语段补充完整。
10.第1自然段中把柔柳、 、 和 当作人来写,不说它们长出来了,而是说它们“ , ”。读起来热闹、欢喜,很有画面感。
11.第2自然段中,作者从2方面写出了小燕子飞行时 、 的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1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斜飞”一词写出了小燕子高超的飞行技巧,若换成“飞行”就表现不出这样的效果。
B.这两段的基调是轻松、欢快的,我们应该用缓慢并且略带一点沉重的语调来读。
C.文章写出了小燕子行动时的迅捷轻盈、休憩时的安静祥和,动静相宜,很有画面感。
大臭草进阳台
①阳台上摆着一只空花盆,里面装着肥沃的泥土。主人一边抚摸着瓷质的花盆,一边欣喜地自言自语道:“嗯,过两天大臭草就可以来安家了。
②“大臭草”,多么恐怖的名称!主人一离开,阳台上的花儿们就炸开了锅。月季花涨红着脸惊叫:“大臭草?哼,准是个讨厌透顶的家伙!”茉莉花喷着清香忧伤地声明:“哎,我最怕怪气味。”满身长刺的仙人球气鼓鼓地说:“它要来,我们全都走!”……
③不祥的气氛笼罩着阳台,奇花异草们终日惶惶不安。
④“到了,到了。”这天,主人兴冲冲地奔入阳台,将一把草儿小心地种入了花盆。花儿们掩着鼻子偷偷打量,只见那梗茎上生长了小小的长圆形的颖片,颖片的茎部是浅棕红色,中部更浅,尖端透明,很像花瓣,纤细的茎端错落有致地层层展开,既大方又美观。阳台上的花儿看得入了迷。
⑤夜来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打听:“请问,尊姓大名?”
⑥“我叫大臭草。”新来的草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回答。
⑦“天啦,真是大臭草?怎么叫这么个名字?”仙人掌咕哝着。
⑧“怪呀,”几种花儿同时说道,“半点臭味儿也没有哩。”
⑨“不错,它正是大臭草,”主人___________________地说:“你们这些花儿、草儿、球儿、掌儿,别看不起它,它长期隐居在崇山峻岭,属禾本科臭草类植物,仅仅因为名字不雅,人们就对它不感兴趣,现在你们瞧清楚了,它亭亭玉立,多么俊俏!”
⑩初来的大臭草,用它的真实面目,征服了阳台上的居民,立即受到了大伙的欢迎。
13.说说下面词语有什么特点,再照样子写一写。
兴冲冲:
亭亭玉立:
14.用合适的方法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自言自语:
惶惶不安:
15.在短文中的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16.用“______”画出短文中描写大臭草样子的句子。
17.刚听说大臭草要来时,阳台上花儿们的表现是 ,因为 ;
见到大臭草的真实面目时,阳台上花儿们的表现是 ,因为 。
18.读了这篇短文,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五、书面表达
19.笔下生花
我国有许多传统节日,比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传统节日,写一写。可以写过节的经过,也可以写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发生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
要求:(1)按一定顺序写作,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2)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300字左右。
《第1-4单元巩固复习卷(一)-2024-2025学年语文三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答案 C B D
1.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音。
A.伶俐(lín)——líng,投掷(zhèng)——zhì;
B.不禁(jìn)——jīn,张牙舞爪(zhuǎ)——zhǎo;
D.阻力(zhǔ)——zǔ,一乘轿子(chéng)——shèng。
故选C。
2.B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使用。
B.“创举”在这里使用不当。“创举”是名词,指前所未有的、具有重大意义的举动或事业,如“这是一项伟大的创举”。而该句需要一个动词来表示通过努力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应将“创举”改为“创造”。“创造”是动词,意思是想出新方法、建立新理论、做出新的成绩或东西,更符合句子的语法和语义要求。
故选B。
3.D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文学常识与课文内容理解。
D.《蜜蜂》一文是按照“实验目的、实验过程、实验结论”的顺序来写的。文章先介绍了法布尔想要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一实验目的,然后详细描述了他进行实验的过程,包括捉蜜蜂、做记号、放蜜蜂以及观察记录等环节,最后得出了蜜蜂确实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一实验结论。所以原句中关于《蜜蜂》写作顺序的表述错误。
故选D。
4. 苏醒 活泼 掠过 垂柳 清香 蜜蜂 跳舞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拼写能力。
解答此题时,要认真拼读给出的字音,明确要写的词语,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醒、泼、垂、蜜、舞”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5. 节奏 花瓣 谦虚 配合 凑合 辨别 道歉 佩戴
【详解】本题考查形近字组词。
奏:节奏、演奏、伴奏、奏效;
瓣:花瓣、瓣膜、瓣胃、蒜瓣;
谦:谦虚、谦逊、谦恭、谦让;
配:配乐、配角、配方、配备;
凑:凑巧、凑合、凑近、紧凑;
辨:辨别、辨认、辨析、辨识;
歉:抱歉、道歉、歉收、歉意;
佩:佩服、钦佩、敬佩、佩戴。
6. 彩 掩 采 味 扬 问 切 望闻问切 名扬中外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积累和运用。
光彩夺目:夺目:耀眼。形容鲜艳耀眼。也用来形容某些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的极高成就。
掩耳盗铃:自己把自己的耳朵捂掩耳盗铃住偷铃铛,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比喻自己欺骗自己。
没精打采:采:精神。形容精神不振,提不起劲头。
津津有味:形容兴趣浓厚、吃得香甜或看得入迷的样子。
名扬中外:名声传遍国内和国外,形容非常有名。
望闻问切: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 望:观察病人面色、舌苔等; 闻:听声音、嗅气味; 问:询问症状; 切:把脉诊断。
(1)句子中的扁鹊提出的中医四诊就是中医诊断疾病的四种方法:望、闻、问、切。故选“望闻问切”。
(2)句子中的《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的名画,名声传遍国内和国外。故选“名扬中外”。
7. 春江水暖鸭先知 每逢佳节倍思亲 绿阴不减来时路 春潮带雨晚来急
【详解】本题考查诗词名句的默写。
(1)书写时注意“暖”“鸭”的正确写法。
(2)书写时注意“逢”“亲”的正确写法。
(3)书写时注意“绿”“减”的正确写法。
(4)书写时注意“潮”“急”的正确写法。
8. 公园 有美丽的花草,还可以野餐! 谢谢,我们可以一起准备食物啦!
【详解】本题考查口语交际。
春天里,景色优美,很多地方都可以作为春游地点。想一想自己曾经去过哪些地方,那里有哪些景点,可以做哪些活动,然后选出一个推荐给大家。首先,用一句话说清楚推荐的地方。比如:这次春游,我推荐大家去……。其次,围绕“好看的景色”“可以开展哪些有趣的活动”说清楚推荐的理由。可以用上不仅……还……对两个角度的内容进行衔接。
示例:
小林:“周末我们去春游吧!你觉得去哪儿好呢?”
你:我建议去凤凰山,那儿有山有水,有花有草,空气清新,适于接触自然,放松身心,增长知识。
小林:“你的主意真不错!”
你:谢谢!那我们就一起去那里爬山、踏青、野餐、玩游戏吧。
9.微微、如毛、千条万条、红、白、黄、青、绿 10. 花 草 叶 赶集似的聚拢来 形成了烂漫无比的春天 11. 样子 声音 12.B
【导语】这篇《燕子》节选以细腻的笔触勾勒出春日生机盎然的画面。作者运用拟人手法(“赶集似的聚拢”)和动态描写(“斜飞”“叽的一声”),将自然景物与燕子飞行姿态生动结合,营造出欢快明亮的春日氛围。文中“剪刀似的尾巴”“光彩夺目”等比喻和修饰词的使用,既准确捕捉了燕子的特征,又赋予文本诗意的美感。通过视觉与听觉的双重描写,形成强烈的画面感和节奏感,充分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生命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默写。
书写时注意“微”“黄”的正确写法。
10.本题考查提取关键信息。
第①自然段“都像赶集似的聚拢来”运用拟人手法,把柔柳、花、草、叶当作人,赋予它们“赶集”“聚拢”这些人的行为,生动地表现出春天万物复苏、生机勃勃的热闹景象。
1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第②自然段“斜飞于旷亮无比的天空”体现小燕子飞行姿态轻盈,第②自然段“叽的一声,已由这里的稻田上,飞到那边的高柳下了”写出了飞行时的外形和声音的特点,表现出了作者对小燕子的喜爱之情。
1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和理解。
B.这两段描绘的是春天小燕子带来的生机与活力,基调轻松、欢快,应该用轻快、活泼的语调来读,而不是缓慢、沉重的语调,故错误。
故选B。
13. 亮晶晶 胖乎乎 笑哈哈 栩栩如生 滔滔不绝 念念不忘 14. 自己跟自己说话。 形容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15.好奇地
平静地
骄傲地 16.只见那梗茎上生长了小小的长团形的颖片,颖片的茎部是浅棕红色,中部更浅,尖端透明,很像花瓣,纤细的茎端错落有致地层层展开,既大方又美观。 17. 炸开了锅 因名字“大臭草”误以为它丑陋难闻。 看得入迷 发现它实际俊俏无臭味,打破偏见。 18.偏见会蒙蔽双眼,应客观看待事物。
【导语】这篇寓言式短文通“大臭草”的引入,巧妙展现了“以名取人”的偏见与“以貌取人”的认知局限。作者运用拟人手法,通过月季、茉莉等花卉的激烈反应制造戏剧冲突,最终以“名不副实”的反转揭示主题。文本层次分明:先抑后扬的结构设计,从“恐怖名称”到“俊俏形象”的对比,再到主人点睛式的评价,层层推进地批判了刻板印象。语言生动活泼,特别是花卉们的对话描写,既符合植物特性(如茉莉“喷着清香”),又赋予人性化特征,使说理更富趣味性。
13.本题考查词语仿写。
“兴冲冲”是 ABB式词语,特点是第二个字和第三个字相同,这类词语还有乐呵呵、笑盈盈、急匆匆等。
“亭亭玉立”是AABC 式词语,特点是前两个字相同,像津津有味、井井有条、默默无闻等都是这类词语。
14.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从第①段的“主人一边抚摸着瓷质的花盆,一边欣喜地自言自语道”可知“自言自语”是自己跟自己说话的意思。
从第③段的句子“不祥的气氛笼罩着阳台,奇花异草们终日惶惶不安”可知“惶惶不安”在文中指因为听说大臭草要来,花儿们觉得它名字恐怖,可能有怪气味,所以内心充满害怕和不安。
15.本题考查补充句子。
第一空夜来香对新到来的大臭草不了解,所以是带着好奇或者“小心翼翼”态度去打听。
第二空大臭草面对询问,表现得比较平和、自然,所以用“平静”或者“温和”。
第三空主人对大臭草很欣赏,在向其他花草介绍时带着自豪的心情,所以用“骄傲”或者“自豪”。
16.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在文章中,作者对大臭草样子的描写集中在第④段的句子“只见那梗茎上生长了小小的长圆形的颖片,颖片的茎部是浅棕红色,中部更浅,尖端透明,很像花瓣,纤细的茎端错落有致地层层展开,既大方又美观”这一句话,通过对梗茎上颖片的形状、颜色,以及茎端形态等方面的描述,展现出大臭草的样子。
17.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文章第②段能找到花儿们刚听说大臭草要来时的表现,它们基于对“大臭草”这个名字的直观感受,认为它不好。而在第④段及后文可以看到,当见到大臭草真实样子后,发现它不仅外形好看,还没有怪味,所以态度发生了转变。
故:刚听说时:强烈反对, 原因:因名字‘大臭草’误以为它丑陋难闻。
见到真实面目后:欢迎,原因:发现它实际俊俏无臭味,打破偏见。
18.本题考查文章主旨的概括。
短文通过大臭草因名字被误解,又因真实模样被接纳的经历,告诉读者:不能仅凭名称或表面印象评判事物。就像生活中,不能因一个人名字普通或某件事的表面描述,就轻易下结论,而要深入观察、了解本质,才能客观认识事物,避免偏见。
示例:臭草虽名称可怖,但实际俊秀无臭味,说明不能仅凭名字/表象判断事物本质。
19.例文:
欢乐春节
春节,是我心中最盛大、最喜爱的传统节日。每至此时,喜庆的氛围便弥漫在大街小巷。
春节前,我总会和家人一同去采购年货。超市里,琳琅满目的商品让人眼花缭乱。我们精心挑选着春联、糖果、新衣,欢声笑语回荡在每个角落。除夕那天,全家齐心协力贴春联、挂灯笼。爸爸登高贴春联,我和妈妈负责递胶带、扶梯子,大红的春联一贴上,年味儿瞬间浓了起来。晚上,一家人围坐吃年夜饭,满桌佳肴,都是家的味道。大家举杯互道祝福,其乐融融。
大年初一,穿上新衣去拜年。走在村里,处处是欢声笑语。长辈们会给我们发红包,寓意新的一年吉祥如意。我最期待和小伙伴们一起放鞭炮,“噼里啪啦”的响声,仿佛是在奏响新春的乐章。
春节,承载着团圆与希望,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和传统文化的魅力,这样的节日怎能不让我喜爱呢?
【详解】本题考查书面表达能力。
一、审题。
题目要求选择我国众多传统节日中的一个进行写作,像春节、元宵节、清明节、重阳节等都是可选项。既可以写过节的完整经过,也能聚焦在这个传统节日中发生的令你印象深刻的故事。需按一定顺序写作,要写出自己的感受和体会,题目自拟,语句通顺,字数300字左右。
二、立意。
1.情感层面:通过对传统节日的描述,表达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对亲情友情的珍视,或者展现节日带来的欢乐、温馨等情感。例如在春节中感受阖家团圆的温暖,在重阳节体现对长辈的敬爱之情。
2.文化层面:突出传统节日蕴含的文化内涵,如春节的辞旧迎新、清明节的缅怀先辈、端午节对屈原的纪念等,展现文化传承的意义。
三、写作思路。
1.开头
(1)开门见山式:直接点明自己最喜欢的传统节日是什么,简洁明了地引出主题。
(2)环境描写式:描述节日到来时的环境氛围,通过环境烘托出节日氛围,吸引读者。
2.中间
(1)写过节经过:按时间顺序,详细描述从节日前的准备到节日当天各项活动的过程。以中秋节为例,可写节前购买月饼,节日当天布置庭院、准备赏月食品,晚上一家人围坐赏月等环节。
(2)写印象深刻的故事:先简要介绍节日背景,再详细讲述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突出故事的趣味性或对自己的影响。比如在端午节参加龙舟比赛,描述比赛的激烈场景和自己的感受。
3.结尾
(1)抒情总结式:总结自己对这个传统节日的喜爱之情,抒发节日带来的情感体验。
(2)升华主题式:从个人感受上升到对传统节日文化意义的阐述,强调传统节日的重要性。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