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
A.冷绊子 搅拌 B.颧骨 灌溉 C.揩眼泪 楷模 D.监生 监视
2.下列与“手疾眼快”中的“疾”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疾病 B.疾走 C.疾苦 D.残疾
3.填入句中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这破碎的陶俑,经过文物修复者的修补,被黏合得简直( ),真令人( ),更令人惊讶的是这些修复者们是那么年轻,技术却已达到了专家的水平。
A.滴水不漏 半信半疑 B.滴水不漏 难以置信
C.天衣无缝 难以置信 D.天衣无缝 半信半疑
4.《刷子李》一文中作者用很多的笔墨刻画了曹小三这一人物形象是为了( )
A.烘托曹小三这个人物的无知。 B.通过曹小三的心理活动间接地突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
C.表现刷子李给我们的深刻启示。 D.作者善于运用人物的对比,反衬出刷子李的人物特点。
5.下列句子中,人物描写的方法与其他三个句子不同的是( )
A.小胖墩儿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
B.他很生气,把两眼睁得滴溜圆。
C.小胖墩儿跳起来,立刻退后两步,一闪身脱了单褂儿。
D.当他向那张钞票瞟了一眼的时候,笑容马上牢牢地凝结起来了。
二、填空题
6.看拼音,写词语。
shuāi jiāo( ) lǒu bào( ) biān dǎ( ) qī fu( )
jiǎo wàn( ) tì fà( ) shāng bā( ) hóu lóng( )
7.给下列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楼——( )——( ) 浇——( )——( )
碗——( )——( ) 昨——( )——( )
涌——( )——( ) 獐——( )——( )
证——( )——( ) 杖——( )——( )
8.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1)( )刷子李身上有白点,他( )白刷不要钱。
(2)每天放学后,( )写完作业,我( )会看电视。
(3)英雄们( )牺牲自己,( )绝不放弃。
(4)我们( )要上好语文和数学课,( )要学好其他学科。
9.先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再完成练习。
(1)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曹小三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 )
(2)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 )
(3)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 )
以上加点词语中,写刷子李技艺高超的词语是 。和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我还能写出两个: 、 。
10.句子文件夹
按要求完成下列句子练习。
(1)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从这段话中,我读出小嘎子 。
(2)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不动他。从这句话中,我看到小胖墩儿 。
三、语言表达
11.举例说说三个片段分别用了哪些描写人物的方法,结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中的语句,体会这些方法的表达效果。
四、现代文阅读
轻松阅读。
快手刘(节选)
①快手刘是个撂地摆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变戏法是为了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都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
②有一次,我亲眼瞧见他手指飞快地一动,把一个球儿塞在碗下边扣住。①我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
“你看见了?”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跟着换了一种正经的语气对我说:“不会吧!你可得说准了。猜错就得买我的糖。”
③“行!我说准了!”我亲眼所见,所以一口咬定。谁知快手刘哈哈一笑,突然把右边的茶碗翻过来。“瞧吧,在哪儿呢?”
④ ②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快手刘好像知道我怎么猜想,伸手又把左边的茶碗掀开,同样什么也没有!球儿都飞了?只见他将两只空碗对口合在一起,举在头顶上,口呼一声:“来!”双手一摇茶碗,里面竟然哗哗响,打开碗一看,四个球儿竟然又都出现在碗里边。怪,怪,怪!
12.画线句①是对“我”的 描写,画线句②是对“我”的 描写,从中可以体会到“我”的心理变化是从 到 。
13.结合短文内容分析,下面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中加点字“就”强调了快手刘的变戏法道具极其简单;“却”说明他技术不一般,从中可以体会到快手刘变戏法的技艺高超。
B.文中没有提到“快手刘”外号的来历,但可以推测出是因为他变戏法时的手速快。
C.“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这句话运用了外貌描写,表现出快手刘听到“我”的话后惊讶、意外的样子。
14.在描写快手刘变戏法时,为什么要花大量的笔墨描写“我”的反应呢?
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文段一 ①刷子李干活还有一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
②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儿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他怕师傅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
③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仔细瞧瞧吧——”
④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
⑤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好好学本事吧!”
⑥曹小三学徒的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不一定能明白呢。
文段二 ①快手刘是个撂地摊卖糖的胖大汉子。他有个随身背着的漆成绿色的小木箱,在哪儿摆摊就把木箱放在哪儿。箱上架一条满是洞眼的横木板,洞眼插着一排排廉价而赤黄的棒糖。他变戏法是为吸引孩子们来买糖。戏法十分简单,俗称“小碗扣球”。一块绢子似的黄布铺在地上,两个白瓷小茶碗,四个滴溜溜的大红玻璃球儿,就这再普通不过的三样道具,却叫他变得(神出鬼没 活灵活现)。他两只手各拿一个茶碗,你明明看见每个碗下边扣着两个红球儿,你连眼皮都没眨动一下,嘿!四个球儿竟然全都跑到一个茶碗下边去了,难道这球儿是从地下钻过去的?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15.根据下面思维导图中的关键词,摘录描写曹小三心理的语句,并体会他的内心变化。
16.在文段二括号中最能体现快手刘变戏法特点的词语上打“√”,并用“﹏﹏﹏”画出文中最能体现这一特点的句子。
17.语文要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冯骥才写人这么鲜活,是因为他善于观察生活。
B.曹小三的心理变化,从侧面衬托出刷子李的高超技艺。
C.作者冯骥才用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直接写出了快手刘变戏法的本事高。
D.写人时只要尽可能多地列举事例,人物特点就能表现出来。
五、书面表达
18.话题:我心目中的爸爸
仔细回忆爸爸在家庭中扮演的角色,通过具体事例,突出他的形象特点。语句通顺,中心突出;题目自拟;不少于400字。
老爸的“变身术” 开头 用“我的老爸会‘变身’。你不信吗?”巧设悬念,引出下文
中间 分别用“称职保姆”“高级大厨师”“和事佬”等“变身术”,具体刻画老爸的人物形象
结尾 呼应开头,老爸的“变身术”蕴含着老爸对“我”的关爱及对家的热爱
提示 可参考上面的思维导图,或者自由发挥,认真完成本次习作。
《第5单元重难点检测卷-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统编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A B C B C
1.A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
A.冷绊子(bàn) 搅拌(bàn)
B.颧骨(quán) 灌溉(guàn)
C.揩眼泪(kāi) 楷模(kǎi)
D.监生(jiàn) 监视(jiān)
故选A。
2.B
【详解】本题考查对多义字的理解。
疾:
1.病:~病、残~。
2.痛苦;疼痛:关心群众的~苦、痛心~首。
3.痛恨:~恶如仇。
4.快;迅速;猛烈:~走、~风、手~眼快。
3.C
【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结合词语的意思及具体的语境分析。
A.“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
“半信半疑”指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B.“滴水不漏”形容说话、做事十分周密,没有漏洞。
难以置信:指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C.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难以置信:指出乎意料,让人很难相信。
D.天衣无缝:形容事物(多指诗文、话语等)严密,没有一,点儿破绽。
“半信半疑”指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
第一空是说兵马俑被黏合得没有缝儿,应用“天衣无缝”。第二空应用“难以置信”,表示惊讶。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理解。
课文《刷子李》写曹小三的心理变化是对刷子李技艺高超的侧面描写。刚开始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技艺是听说的,心里是半信半疑的;后来看到刷子李刷墙,便对刷子李佩服得五体投地,此时他是心服口服的;可是他发现师傅的衣服,上面有一个小白点时,师傅那山般的形象在他心中轰然倒塌,对刷子李再生质疑;最后通过刷子李的解释,他发现小白点竟然是一个小洞,于是他对刷子李彻底信服,充满了敬意。
故选B。
5.C
【详解】本题考查描写方法的理解。
A.读句子可知是神态描写。
B.读句子可知是神态描写。
C.读句子“跳起来、退后、一闪身脱了”可知是动作描写。
D.读句子可知是神态描写。
故选C。
6. 摔跤 搂抱 鞭打 欺负 脚腕 剃发 伤疤 喉咙
【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的拼写能力。
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摔”“搂”“鞭”“喉”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7. 搂 搂住 挠 挠头 腕 手腕 诈 诈骗 桶 木桶 障 障碍 怔 发怔 仗 仗义
【详解】本题考查汉字加偏旁组新字和组词。
“楼”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木”,换部首为“攵”,变成新字“数”。“数”字可组词:数学、数字、变数。
“浇”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氵”,换部首为“火”,变成新字“烧”。“烧”字可组词:烧火、火烧。
“碗”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石”,换部首为“女”,变成新字“婉”。“婉”字可组词:委婉、婉约、婉丽。
“昨”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日”,换部首为“亻”,变成新字“作”。“作”字可组词:作业、劳作。
“涌”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氵”,换部首为“扌”,变成新字“捅”。“捅”字可组词:捅破、捅马蜂窝。
“獐”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犭”,换部首为“木”,变成新字“樟”。“樟”字可组词:樟树、樟脑。
“证”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讠”,换部首为“彳”,变成新字“征”。“征”字可组词:长征、征战、征集。
“杖”是左右结构的字,偏旁部首是“木”,换部首为“米”,变成新字“粀”。“粀”字可组词:五粀。
8. 只要 就 只有 才 宁可 也 不仅 也
【详解】本题考查关联词的正确使用。
(1)“刷子李身上有白点”是一种假设的情况,“白刷不要钱”是在这种假设下的结果,所以可填 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如:“如果……就……”“要是……就……”“倘若……就……”等。
示例:只要刷子李身上有白点,他就白刷不要钱。
(2)“写完作业”是“看电视”的前提条件,先完成作业才会去看电视,可填表示条件关系的关联词,如:“只要……就……”“只有……才……”“一……就……”等。
示例:每天放学后,只要写完作业,我就会看电视。
(3)“牺牲自己”和“绝不放弃”是两种不同的行为选择,英雄们会选择前者而拒绝后者,可填表示选择关系的关联词,如:“宁可……也……”“宁愿……也……”等。
示例:英雄们宁愿牺牲自己,也绝不放弃。
(4)“上好语文和数学课”与“学好其他学科”是并列关系,都强调了学习的重要性,可填表示并列关系 的关联词,如:“不但……而且……”“不仅……还……”“既……又……”等。
示例|:我们不但要上好语文和数学课,而且要学好其他学科。
9. 气派 将信将疑 滴水不漏 天衣无缝 完美无缺 无懈可击
【详解】考查近义词辨析和对词语意思的理解。
(1)派头:气派(常含贬义)。近义词有:气势、气派、气概等。
(2)半信半疑:有些相信,又有些怀疑。近义词有:满腹狐疑、半信不信、将信将疑等。
(3)天衣无缝:比喻事物没有一点儿破绽。近义词有:十全十美、白玉无瑕、滴水不漏等。
第(3)题中的“天衣无缝”写出了刷子李刷出的墙非常完美,没有一点儿破绽,表现了刷子李的技艺高超。“天衣无缝”的近义词有浑然一体、完美无缺、无懈可击等。
10. 动作灵活,聪明,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 经验老到、沉着细心
【详解】本题考查句子理解。
(1)“精神抖擞”指表现出来的旺盛的活力。“冷绊子”俗语,指乘人不备时,暗中耍弄手段陷害别人的行为。这里指小嘎子想趁胖墩儿不备,绊倒对方。 小嘎子在和胖墩儿摔跤时有自己的战术,他认为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认为自己在身体的灵活程度上胜过胖墩儿,想巧胜对手,结果在围着胖墩儿“猴儿似的蹦来蹦去”过程中,消耗了大量的体力,从“仿佛”一词不难看出他“很占了上风”只是暂时的、表面的,实际上这也是他摔跤失败的原因之一。但是,从小嘎子摔跤时的“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又分明可以看出小嘎子的争强好胜、机敏、富有心计的个性特点。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2)这句话写了小胖墩儿摔跤时的动作、神态,可以看出胖墩儿经验老到、沉着细心,他在以静制动,等候时机。
学生围绕此作答即可。
11.写嘎子时,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例如:起初,他依据自己和胖墩儿的体形差异,找准对方的弱点,“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采取了围着对手“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的战术。在摔跤中,当小嘎子处于劣势时,他便积极开动脑筋,“推拉拽顶”,想出了各种办法。就是在他与胖墩儿酣战到最后时,他还是“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
写祥子时,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例如“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
写严监生时,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如“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
【详解】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辨析。
结合课文《人物描写一组》,通读三个片段内容,从动作、外貌、心理描写的角度分析描写方法,列举具体的语句分析,分析其表达效果时,可从对人物形象塑造的角度着手作答。
《摔跤》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文章细致描写了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如“围、蹦来蹦去、推拉拽顶、扳、钩”等,表现出了他的灵活。其中,还描写了他的心理活动,如“已有些沉不住气”。动作描写与心理描写的结合使小嘎子这个人物形象鲜明,富有个性。
《他像一棵挺脱的树》主要运用了外貌描写来突出人物的特点。“虽然肢体还没被年月铸成一定的格局,可是已经像个成人了——个脸上身上都带出天真淘气的样子的大人。”成人的身材、孩子的脸,说明祥子还没有完全成熟,但是已经很健壮了。接着作者细致描写了他的五官,“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这些描写刻画了祥子健康、充满朝气、积极向上的状态。
《两茎灯草》运用讽刺的语言,以及夸张的表现手法,塑造了严监生爱财如命的守财奴形象。病重的严监生行将就木,可总是断不了气,在生命将尽之时还伸着两个指头,不肯咽气,到底是什么原因呢?作者通过众人的猜测来解开这个谜,最后赵氏说明了原因,原来是灯盏里点的是两茎灯草让严监生放心不下,直至挑掉一茎,严监生才“登时就没了气”。多么荒唐的情节,多么讽刺的语言,寥寥数语就把严监生这个守财奴的形象淋漓尽致、入木三分地表现了出来。
12. 语言 心理 激动、高兴 疑惑 13.C 14.通过描写“我”观察快手刘变戏法时,从看出“破绽”,大声提出,到发现没有破绽,内心怀疑的心理变化的过程,从侧面表现出快手刘的技艺神乎其神、令人赞叹。
【导语】这篇选文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和对话,刻画了民间艺人“快手刘”的精湛技艺。作者运用“小碗扣球”的戏法场景,以第一人称视角展现表演的奇妙,通过“我”从自信到困惑的心理变化,侧面烘托表演者的高超技巧。文中对快手刘动作的精准描写(如“手指飞快地一动”)和道具的简朴形成反差,突显其技艺之神奇。结尾处球儿神秘重现的描写,更增添了表演的魔幻色彩,体现了民间艺术的魅力。
12.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方法的辨析及人物心理变化分析 。
结合文章第②自然段“①我禁不住大叫:‘在右边那个碗底下,我看见了!’”可知,这是“我”直接说出的话语,属于语言描写。“我”喊出这句话时,是因为自以为清楚看到了红球所在位置,此时心情激动且带着点发现秘密的小高兴,所以体现出激动、高兴的情绪。
结合文章第④自然段“②咦,碗下边怎么什么也没有呢?只有碗口压在黄布上一道圆圆的印子。难道球儿穿过黄布钻进左边那个碗下边去了?”可知,这是“我”内心的想法和疑问,属于心理描写。此时“我”看到右边碗底没有球,心中充满了疑惑。
开始“我”目睹快手刘的动作,自信自己确定了球的位置,这种掌握情况的感觉带来激动和高兴。然而,实际情况与“我”所想不符,球不在预期位置,巨大的落差让“我”陷入迷茫,进而产生疑惑,不明白球为何消失不见,也就实现了从激动、高兴到疑惑的心理转变。
13.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和描写手法的判断。
C.“快手刘明亮的大眼珠子朝我惊奇地一闪”这句话主要是对快手刘神态的描写,通过眼睛的“一闪”来表现他听到“我”的话后的惊讶、意外,而不是单纯的外貌描写,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14.本题考查对文章写作手法及其作用的理解。
仔细阅读文章,在描写快手刘变戏法时,着重刻画“我”的反应,“我”最初自信找出了快手刘变戏法的“破绽”,还大声说出来,可紧接着就发现自己判断失误,内心满是怀疑。这一系列心理变化,都是快手刘精彩表演带来的直接反应。通过细腻展现“我”的这种心理波动,能让读者深切体会到,快手刘的技艺实在是超乎想象的高超。读者就好像跟着“我”一起在现场,亲眼目睹快手刘的表演,“我”的反应就如同放大镜,把快手刘神乎其神的技艺,更加清晰地呈现在读者面前,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15.关键语句: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
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
内心:佩服 质疑 16.神出鬼没 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一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 17.D
【导语】这篇文章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对话,展现了两位民间艺人的高超技艺和独特魅力。刷子李的技艺不仅体现在他的工作细节中,更通过曹小三的心理变化,巧妙地烘托出他的专业与神秘。快手刘的戏法则通过简洁而生动的动作描写,让读者仿佛置身现场,感受到他的技艺之精湛。作者冯骥才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通过具体的场景和人物对话,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充分展现了民间艺人的智慧与风采。
1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所给文段一第①自然段句子“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抓住关键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可知曹小三的心理:敬佩;
结合所给文段一第②自然段句子“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抓住关键词“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可知曹小三看见刷子李裤子上的白点,他开始怀疑刷子李的技艺和名声,觉得师傅露馅了。但
结合所给文段一第④自然段句子“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抓住关键词句“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可知随后,刷子李揭示了真相,那白点原来是一个小洞透出的白衬裤,曹小三对刷子李的技艺再次感到敬佩和惊叹。
1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找关键句子。
神出鬼没:原指用兵灵活机动。后泛指变化迅速,出没无常,不可捉摸。
活灵活现:形容描绘生动,神情逼真,使人有亲眼所见的感觉。在文中形容再普通的道具在快手刘手里也可以变出很多的花样,应使用“神出鬼没”。
结合所给文段二句子可知在文中形容快手刘变戏法神出鬼没特点的句子为:他就这样把两只碗翻来翻去,边叫天喊地,东指一下手,西吹一口气,好像真有什么看不见的神灵做他的助手,四个小球儿忽来忽去,根本猜不到它们在哪里。这句话写出了快手刘变戏法的速度很快,令人不可捉摸。
17.本题考查材料内容理解。
D.写人时要选取典型的事例,突出人物的特点,不是说尽可能多地列举事例,人物特点就能表现出来。此项说法有误;
故选D。
18.例文:
我心目中的爸爸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在窗外偷偷张望,我就被一阵 “乒乒乓乓” 的热闹声音唤醒。不用细想,准是我的 “大厨” 爸爸又在厨房 “大展身手” 啦!
我的爸爸,身材有点像圆滚滚的大熊,肚子微微鼓起,仿佛里面藏着一个神秘的 “百宝箱”。他的脸蛋圆圆的,笑起来时,那两颊的肉就像熟透的苹果,红扑扑的。眼睛不大,却像两颗黑宝石,亮晶晶的,笑起来眯成一条缝,满是温暖。
爸爸对我的爱,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有一回,我满心期待的绘画比赛落选了,心情糟糕透顶,像只斗败的小公鸡回到家。爸爸瞧见我耷拉着脑袋,啥也没问,只是默默走进厨房。不一会儿,香喷喷的糖醋排骨就端上了桌。吃饭时,爸爸夹了一块最大的排骨放进我碗里,温柔地说:“宝贝,比赛输了没关系,你在爸爸心里永远是最棒的小画家!下次咱们再努力,一定行!” 看着爸爸那充满鼓励的眼神,我的心里瞬间涌起一股暖流,暗暗发誓下次一定要成功。
爸爸还是个超级幽默大师。有一次,我不小心把妈妈心爱的花瓶打碎了,吓得脸色苍白,心都快跳到嗓子眼了。爸爸听到声响赶来,看着地上的碎片,故意皱起眉头,一本正经地说:“哎呀,这花瓶是不是太调皮啦,自己想表演个‘高空跳水’,结果摔惨啦!” 我一听,“扑哧” 一声笑了出来,紧张的心情瞬间烟消云散。
这就是我的爸爸,他的爱和幽默,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每一天。我爱我的爸爸!
【详解】本题考查话题作文。
结合所给语境,写出自己心目中的爸爸,回忆爸爸在家庭中的角色,选爸爸最突出的特点来写。要想写出人物特点,就要选择典型事例,将人物在事例中的表现写出来。要抓住人物外貌、动作、语言、神态、心理活动,写出人物最突出的特点。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特点,在具体的细节描写中,会更加突出,彰显出来,因此要抓好细节描写,突出人物特点,表达出情感。
开头:开门见山,交代爸爸的特点;
中间:通过具体事例写出爸爸的特点;
结尾:总结全文,抒发感受。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