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福州市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质量检测语文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保密★启用前
准考证号」
姓名」
(在此卷上答题无效)
2024~2025学年福州市高三年级第三次质量检测
语文
2025.4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须在试题卷、答题卡规定的位置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生应认
真核对答题粘贴的条形码的“准考证号、姓名”与考生本人准考证号、姓名是否一
致。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
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考生须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在下述良好的现实条件保障下,我们对未来的黄河高质量发展充满信心。其一,新中国
成立70余年来黄河下游基本实现了安流。为应对气候变化等带来的极端水沙条件,相关部门
开展了系统的科学研究和应对策略研究,相信我国有能力应对当前和未来的水沙问题,保证
流域安全。其二,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和小流域治理成效显著。水土侵蚀和流域产沙有效降低,
后续进一步开展的流域综合治理,将有利于悬河问题的解决,保障下游河道稳定和健康发展。
其三,环境保护和全流域的综合开发。黄河流域已有几十座水电站投入使用,通过上下游的
科学调度可实现发电、防洪、水土保持等综合效益。未来水土风光联合发展的趋势下,流域
生态环境将进一步得到改善。其四,新形势下的新技术、新产业、新资源发展。碳达峰碳中
和承诺下,黄河流域传统能源行业向新能源行业革命势不可挡。在此过程中新技术、新产业、
新资源的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支撑,点。其五,历史人文资源的价值。历
史人文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伴随人类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精神生活将受到越采越多的关注。
可以预见,黄河流域在未来中华民族复兴过程中,历史人文资源将起到更大的作用。总而言之,
语文试题第1页(共10页)
正如对待我们古老的文明一样,我们可以充满信心地相信,黄河文明必将随着中华文明的全
面复兴得到繁荣兴盛。
(摘编自张楚汉《黄河九篇》)
材料二:
随着两个一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我国精神和物质的财富和力量将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加上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我们完全有能力应对黄河可能遭遇到的天灾人祸,实现高质量发
展。
黄河下游两岸1350千米的大堤已经做过多次全面加高培厚,在河南和山东境内开辟了
北金提和东平湖水库两个滞洪区,还在北岸齐河县和南岸垦利区展宽了提距,对防止凌汛时
出现冰坝危及堤防,保卫济南市和胜利油田的安全将起到重要作用。黄河上中游黄土高原地
区广泛开展了水土保持建设,采取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互配合、治坡与治沟并举的办法,
治理水土流失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11年末,黄土区水土保持一级区水土保持措施面积共
44101平方千米;水土保持林包括乔木林35577平方千米,灌木林39432平方千米。同时,
黄河流域黄土高原共有水土保持治沟骨千工程5655座,总库容57亿立方米,已淤库容23.47
亿立方米。一些地区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所改善,输入黄河的泥沙逐步减少,近年已基本
得到控制。
在黄河干流上于1957年开工兴建黄河第一坝一一三门峡大坝,此后,全流域已建成大、
中、小型水库3100余座,总库容580亿立方米。修建引水工程4500余处,提水工程2.9万处:
黄河下游还兴建了向黄准海平原地区供水的引黄涵闸94处。这些水利水电工程,在防洪、防
凌、减少河道淤积、灌溉、城市及工业供水、发电等方面,都发挥了巨大的综合效益,促进
了沿黄地区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可以设想,如果黄河中游再遇到特大洪水,中长期的气象预报会提前作出准确预报,并
随时更新。控制中心通过大数据运算和模拟推演,会提前制订多种供选择的应对方案,而且
平时就对从源头到入海口、从各级支流到千流实行无盲点、全天候的即时监控。调度中心会
提前按需要做好人员、物资、器材和运输工具的储备,制订好最佳人流、物流方案。对需要
检修、疏通、加固、调节、拆除、关闭、优化的工程和设施预先完成。经过长期全面整治和
生态修复,原来水沙主要输出区已经为人造林、草地、生态田园所覆盖,水土流失轻微,能
涵养水分,拦蓄一定量的降水。因此从降水开始,各种机制就开始运作。经过小流域的层层
拦蓄,同样大的降水,流入支流的水量已大大减少。支流和干流的设施也同时开始运作,或
拦蓄,或分洪,或提前泄水腾出库容。万一任何一项指标接近临界,或出现险情,控制中心
与调度中心会同步发出警报和相应的指令,人流、物流会在第一时间以最快速度运行到位,
消除灾害于未成。即使形成局部灾害,强大的国力也足以抵御和救助。
(摘编自葛剑雄《黄河万古流》)
语文试题第2页(共10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