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西省实验中学2024-2025学年第二学期七年级期中测试语文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七年级语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积聚与运用(共22分)
1.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弹琴复长啸
凭君传语报平安
暮宿黄河边
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万里赴戎机
朔气传金柝
2.xun

3.B
4.参考示例:祥子,一个来自农村的人力车夫。他的理想是买一辆属于自己的黄包车。但是第一辆车被
匪兵抢走了,第二辆车还没有买,买车的钱被孙侦探敲诈去了,第三辆车为虎如办丧事而被迫卖掉。祥子
买车,三起三落,祥子彻底放弃了理想。他从此堕落下去,变成了一个自私、麻木、得过且过的人。
5.上联:商海浮沉留史韵
下联:晋风遗韵展华章
晋祠圣母殿楹联
上联:博古通今儒医士
下联:精研细思书画家
晋商博物院楹联
上联: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
下联: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傅山祠楹联
二、阅读与鉴赏(共38分)
(一)
6.(1)自夸
(2)轻视
(3)完,学完
(4)于是,就
7.(1)卖油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
(2)薛谭于是向素青道歉,请求返回继续学习(唱歌),一生不敢说要回家。
8.参考:陈康肃公对于自己的射箭技术很满意,“公亦以此自矜”可见他的自负骄傲。薛谭跟随秦青学习,
“自谓尽之”展现出他的自信,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唱歌的全部技巧:辞别时,老师秦青高歌一曲送行“响
遏行云”,薛谭才知道自己还没有学到老师唱歌的精髓,于是请求回到老师身边继续学习,“终生不复言归”,
写出了他对唱歌技艺的谦逊。
(二)
9.参考: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充满曲折。准备渡河时,因为一条船不能把全部战士渡过去,营长决定选
十几个人组成奋勇队,但是二连的通信员哭嚷着也要当渡河先锋,最后得到了营长的允许。在渡河的过程
中,勇士们遭受了对岸敌人的疯狂阻击,一发炮弹落到船边,掀起巨浪,差点掀翻渡船。上岸后,勇士们
和两百多敌人狭路相逢,战士们背水一战,全团奋力反击,最终打退了敌人。
第1页共2页
10.
时间:一九三五年五月
地点:大渡河畔的安顺场
基本要素
人物:红一团的战士们
事件:十七勇士强渡大渡河
起因:为了粉碎敌人的阴谋,实现北上抗日的计划,红军必须渡过大渡河。
经过:十七勇士组成奋勇队,乘渡船强渡大渡河,占领对岸工事。然后连续使
故事内容
用同一只渡船运送战士过河。后来缴获了两只船,共三只船把红一团送到大渡
河的对岸。
结果:红一团成功地渡过了大渡河。
一句话
红一团的十七勇士在大渡河畔的安顺场冒着枪林弹雨驾船渡过大渡河,抢占对
概括故事
岸工事,后续所有红一团战士们陆续渡过大渡河。
11.参考:①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红军战士的吼声”比作“春雷”,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战士们的声
音之大,表现出红军战士们的英勇豪迈。(说明:赏析夸张的修辞手法亦得分。)
②“飞”字写通信员跑向渡河奋勇队时动作之迅速,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通信员参加渡河作战时迫不及
待的心情,传神地突出了通信员激动、自豪的心理。(说明:从拟物、夸张的角度赏析亦得分。)
(三)
12参考:小崔帮我挂窗帘:小崔和我微信互动。
13.参考:小崔帮作者挂窗帘,对于窗帘挂钩距离精益求精。由此可见,小崔是一个认真细致的年轻人。
小崔提醒作者“秋意渐浓,早晚记得添衣”,不仅看出小崔是个暖意少年,更体现他的独立自信。
14参考:
(1)小崔帮我挂窗帘,认真细致,精益求精。
(2)动作描写:小崔到工地干小工,“每天早上来,都把干净的衣服换下来装到一个塑料袋里,傍晚走
时收拾完再换上。”
语言描写:小崔提醒作者“秋意渐浓,早晚记得添衣”。
(3)挂窗帘时,小崔和“我”聊他的生活经历,“我”很欣赏小崔,感概“看得出来,这是一个善良的
小伙子”。
三、生活与写作(共40分)
15.评分说明:
一类文(36一40分):立意较深,结构严谨,内容充实,富有文采,感情真挚,表达有创意,符合文体
要求:
二类文(30~35):中心明确,结构完整,内容比较充实,语言流畅,感情真实,符合文体要求:
三类文(25~30):中心基本明确,结构基本完整,内容单薄,语言基本通顺,基本符合文体要求:
四类文(20~24):中心不明确,语言不够通顺,但有一个相对完整的内容。
五类文(0~19):没有中心,没有内容,没有结构,语言不通,没有文体。
扣分说明:
(1)不写题目扣2分:题目没有补充完整扣1分。
(2)每三个错别字扣1分,重复的不计,扣分不超过3分。
第2页共2页山西省实验中学
2024一2025学年第二学期期中质量监测(卷)
七年级
语文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2分)

1.请用诗文原句填空。(10分)
人间四月,春回大地。万物萌发的天籁之音今人陶醉。人们在享受美好春日的同时,也对
故乡产生了深切的思念。《春夜洛城闻笛》中洛阳城的人们听到《折杨柳》的笛声,唤起浓浓思
乡之情的诗句是“(1)▲,(2)▲”;幕春时节,即使那些“无才思”的杨花
榆英,也都飘落如雪,尽情飞舞:“(3)
▲一,4)▲”,表达对春天的留恋,
体现无声之美:诗人王雏隐居在辋川,“独坐幽篁里,(5)▲”,充分享受隐居生活的
情趣。岑参在远赴边塞的途中,归乡无期,万千思念,尽在“马上相逢无纸笔,(6▲一”
诗句之中。
同样是思念家乡和亲人,木兰“旦辞爷娘去,(7)▲一,不闻爷娘唤女声,)▲”。
木兰远离家乡,奔赴疆场,“9)▲,关山度若飞。0)▲,寒光照铁衣”,
出生入死,保家卫国。
七年级三班出版了一期“伟大与平凡”的班级月报,请你参与并完成2~5题。

【月报导语】
历史的星空,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他们中有夫志报国的“两弹”元勉,
有英勇无畏的民主战士,有才略非凡的英雄臺杰,还有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文学巨匠
伟大来源于平凡。丰富多彩的社会是由许许多多普通人构成的,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令
人感动的故事。不识字的保姆“长妈妈”给少年鲁迅买来他日思夜想的《山4海经》:阜平山区的
小姑娘“妞儿”给孙犁做了坚实的厚袜子:《台阶》中的“父亲”节俭一生,为家人建造了高台
阶的新房子…
2.请你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元勋
英勇无wei

3.下面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加横线的句子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
B.“平凡的生活中也有很多令人感到的故事”中的词语“也”是介词。
C.“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搬光辉灿烂”中的词语“更加”是副词。
D.“因为有众多杰出人物而更加光辉灿烂”中的词语“因为”是连词。
【名著阅读】
4.老舍先生的《路驼祥子》写了20世纪20年代以祥子为代表的许多平凡普通的小人物,表现
了当时北平的世态人情。七年级三班《班级月报》计划为《骆驼祥子》中的平凡人物设计介绍
七年级语文第1页(共6页)
卡片。请你从《骆驼样子》中选择一个人物,结合小说中的1-2个具体情节,写一段简要的介
绍文字。(不少于50字)(5分)
示例小福予,出生于资图豪庭;父亲嗜酒如命,母亲被父亲打死6家庭经济来源断绝,
为了养活两个弟弟,小福子先是被卖给一个军官,因军官离开而回到家中,后来在虎妞的帮助
下被迫卖身。最终因不堪屈辱而自杀。小福子是一个今人心碎的悲剧女性形象。
【寻找最美对联】
5.七年级三班第一小组的同学搜集了太原市名胜古迹的楹联。他们不小心把楹联和对应的名胜
古迹的名称弄乱了,请你帮助他们整理一下,用横线把楹联和名胜古迹连接起来。(3分)
上联:商海浮沉留史韵
下联:晋风遗韵展华章
晋祠圣母殿楹联
上联:博古通今儒医士
晋商博物院楹联
下联:精研细思书画家
上联:悬瓮山高碧玉一湾分晋水
傅山祠楹联
下联:剪桐泽远慈云千古荫唐村
二、阅读与鉴赏(共38分)
(一)请你参与“传统技艺”文言文阅读活动,完成69题。(12分)
【甲】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脱之久而
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领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念然曰:“尔
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的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的油沥之,自
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乙】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 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①。秦青弗止8饯行”于郊循⑧,
抚节⑨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日。薛谭乃谢而求反,终生不敢言口归。
《注释〗①讴(u):徒纸(无伴奏)歌唱。这里指唱欧。②穷:尽,完。这里指学完。③谓:以为,认为。④归:回去,回家。回
弗:没有,不。⑧止:挽留,阻止。⑦战行:用酒食没宴送行。⑧郊衢:郊外的大道边。
⑨抚节:打着节拍。⑩悲歌:速慨悲
壮的歌。①振:使…振动。②响過行云:遏,使一停止:行云,飘动的云彩。形容歌声喷亮。③谢:道漱。①反:通“返”,返
回。⑤岩:说。
七年级语文第2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