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际联盟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国际联盟校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语文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参考答案:
1. (1)孕 qī (2)C
(3)“揭示”改为“塑造”或“体现”或“彰显”。
(4)原句存在搭配不当的问题。“揭示”与“性格”搭配不恰当。
2.C 《核舟记》是按照中间(船舱)——船头——船尾的空间顺序介绍核舟的;
3、(1)——(7)略.(8)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4、(1)自行车代指低碳生活方式,如少开私家车;树代指低碳生活给地球带来的盎然生机。
(2)示例 1:低碳生活不单是加强体育运动和生活节俭,更是一种节能减排的生活方式,
一种保护地球的责任义务。
示例 2:小文和小唐的观点都比较片面。低碳生活不仅仅是加强体育运动,虽然骑自行
车等运动式的出行方式属于低碳行为,但低碳生活涵盖更广泛的范畴,比如减少能源消耗、
绿色消费等。小唐说的注意节俭有一定相关性,像节约水电、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是低碳
生活的一部分,但低碳生活还包括绿色出行、使用环保材料等多个方面,它是一种全方位的、
旨在减少碳排放、保护环境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
(3)标语一:建设绿色家园,增强低碳意识/环保意识
标语二: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平衡
5.父叔辈/张灯/龙山
6.像 脚后跟 凄凉 因为
7.C
8.(1)从城隍庙到蓬莱岗,也没有不挂灯的。
(2)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9.甲:①根据小贴士“五十年来总成一梦”可知,表达了作者对人生如梦的慨叹。②根据甲
文“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等可知,作者描绘了父叔辈张灯龙山的盛况和美好,表
达对放灯的喜爱和过去美好生活的留恋。
乙:小石潭的景物具有寂静、幽深的特点,作者借景抒情,表达了贬谪生活中的孤独、
悲凉、凄怆之情。
丙:①借酒凭吊屈原,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和敬意。②根据背景资料,表达对家国离乱、
身世飘零的感慨和壮志难酬的痛苦。③借葵花的向阳特性来比喻自己心系故国,始终如一, 表达爱国之情。④根据“天涯节序匆匆”可知,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⑤根据“榴花不似
舞裙红”可知,表达今不如昔的悲痛。 【点睛】参考译文
甲: 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在龙山放灯。道路上、山谷里、树枝上,到处都挂灯,从城
隍庙到蓬莱岗,到处也都挂灯。从山下往上看,漫山灯火就像天上的星河向人间倒灌,水势
汹涌。山间到处有灯,灯下到处有席,席间到处有人,每个人都在唱歌打鼓欢庆。所有看灯
的男男女女,一进入庙里面,头也回不得,脚也转不得,只能跟随人潮前行,也不知道要走
去什么地方,只能随大流,听之任之。父辈们坐在大松树下的台阶上,也是席地而坐,也在
大声歌唱,每天晚上都是在丝竹管弦的声音中,不知不觉迎来天亮。
丙: 我放声吟诵楚辞,来度过端午。此时我漂泊在天涯远地,是一个匆匆过客。异乡
的石榴花再红,也比不上京师里的舞者裙衫飘飞,那般艳丽。没有人能理解我此时的心意,
慷慨悲歌后,只有一身风动凉过。
1
万事在如今,只是空有一身老病在。墙东的蜀葵,仿佛也在嘲笑我的凄凉。杯中之酒,
看起来与往年相似,我将它浇到桥下的江水,让江水会带着流到湘江去。
【丙】 那些百姓没有粮食不吃饭,粮食不是土地不生长,土地没有百姓的劳动就不会肥
沃,百姓不努力劳作,就无法获得财富。天下的财富,来源于人们的辛勤劳作,劳作的动力,
来源于人们的辛勤身体。因此,如果君主不停地搜刮民财,那么百姓就不得安宁。所以说:
如果君主和百姓相互抱怨,那么国家就会陷入危亡。如果百姓没有多余的积蓄,那么禁令就
无法阻止;如果许多人饿死,那么战争就无法胜利;如果道路上有饿殍,那么防守就无法坚
固。所以,如果命令无法执行,禁令无法实施,战争无法胜利,防守无法坚固,那么国家的
危亡就会随之而来。
10、(1)①屈原。②忠臣、节士,有学问,口才好,受君主信任、后人敬佩。
2)①该句意为:自己与众不同,独来独往,不苟合,不妥协。
②从中可以看出屈原的清高和自信,同时也预示了他的悲剧结局。
(3)C .在春秋、战国之际,“士”是贵族的最低等级,同时也包括了一些有知识、有才
能的平民,但并不是平民的通称,所以选项表述有误;故选 C。
11、示例:《春秋》是我最感兴趣的经典之一。《春秋》用于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然而几乎
每个句子都暗含褒贬之意,被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
经”之一,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即可)
12、B
13、①音乐能辅助人们将注意力从焦虑情绪本身转移到令人愉快的事物中。②有效对抗不适
感传给大脑的信号,缓解生理不适,改善心理状态。③刺激到像前额叶皮层、运动感觉皮层
等大脑区域,引起身体对音乐的反应。
14、举例子,举了“网友自己眼干难受听养肝音乐后,眼睛变得湿润”和“肠胃不舒服听《青
花瓷》《菊花台》,感觉肠胃立马开始运转”的例子,具体详细地说明了音乐能唤醒被人体内
被遗忘的能量,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
15、①倾听具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来共情调绪,稳定自身的情
绪状态。②选听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引导自己表达内心体验,使自己的情绪得到外
泄疏解。③倾听鼓声或者打击乐器等有力度的音乐,畅想自己成功的场景,找到力量感,重
塑自己的心理。
16、 示例:牧民 扩建店铺(把店面扩大) 新公路建成通车,旧道荒废。(新公
路在戈壁另一端建成通车了,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了)
17.示例一:选 A。赏析:“孤独”写出了盐碱滩的广大和土墙房子旅店的稀少,用“辉煌灿
烂”来形容星空,传达出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也能找到美好和希望,体现了积极乐观的态
度表现了作者对于中途停宿滴水泉的那些夜晚的难忘与深深怀念。
示例二:选 B。赏析:本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新的道路比作锋利的刀口,形象
地描述了新道路笔直地切割在戈壁腹心的情景。这种描述既展现了新道路的锋利和笔直,也
暗示了新道路对旧道路的破坏和替代,从而引发读者的深思。
18.①勇敢坚韧:这对夫妻勇敢地从内地来到遥远而荒凉的滴水泉,开起了小饭馆。
②吃苦耐劳:他们不怕寂寞和艰苦,努力生活,用自己的双手和汗水打造并扩建小饭馆。
③积极乐观:面对新公路的通车和生意的冷清,他们仍然选择留在滴水泉,继续他们的
生活和梦想。
2
④执着坚守:尽管生意冷清,他们仍然选择留在滴水泉,继续打土坯,体现了他们的执
着和对生活的热爱。
⑤缺乏长远眼光:新道路开通,旧道路被抛弃,说明他们缺乏长远眼光和应时而变的适
应性。
19.示例一:我不同意将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内容上,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描述通往滴水
泉的路的变迁。情感上,“通往滴水泉的路”象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往,更能体现文章
的主题,引起读者的思考。
示例二:我不同意将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内容上,文章主要通过描述通往滴水泉的
路的变迁,展现了人们为了生活和理想而不断奔波的艰辛。
示例三:我同意将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内容上,以《滴水泉》为标题更加简洁明了。
情感上,“滴水泉”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象征着生命和希望。因此我赞同将文章标题换成“滴
水泉”。
示例四:我同意将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内容上,滴水泉是文章的重要内容,以《滴
水泉》为标题更加简洁明了。情感上,“滴水泉”是沙漠中的一汪清泉,象征着生命和希望。
因此我赞同将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
20、示例 1:
滴水泉:一曲静谧坚韧的赞歌
在戈壁的深处,滴水泉静静流淌。它的故事未完待续,每滴水珠都承载着坚韧与希望。
踏上旧道,追寻那份纯净与宁静,让心灵在滴水泉旁得到洗礼。
示例 2:
滴水泉:茫茫戈壁上的神奇绿洲
一滴一滴,在远方静静滴落的水珠,汇成生命之水,讲述滴水泉的古老神秘的故事。茫
茫戈壁,滴水泉生生不息,它象征着坚韧与希望,它是困境中的精神向往。勇敢的声音在召
唤,来吧,通往滴水泉的路就在脚下,欢迎你,踏上旧道,去欣赏土墙房子旅店上空辉煌灿
烂的星空,去追寻心灵的那份纯净与美好。
21、作文评分标准同中考。
3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2025.4
(总分 150 分 时间 150 分钟 )
一、积累运用(25 分)
1、阅读材料,完成题目
中华文明 yùn( )育出许多名篇佳作,特别是古典诗歌,让人叹为观止。叶嘉莹先生说:“古典诗
词中蓄积了古代伟大诗人的所有心灵、智慧、品格、襟抱和修养。”古典诗歌涵养了我们民族的情操,揭示
了我们民族的性格。同学们,让我们漫步古诗苑,感受古典诗歌的魅力,汲取精神的力量,诗意地栖居在
大地上!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字注音。(2 分) yùn( ) 栖( )
(2)与“叹为观止”中的“观”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3 分)
A.蔚为壮观 B.洋洋大观 C.袖手旁观 D.天下奇观
(3)语段中画横线句子是病句,你的修改意见是: (2 分)
2.下列文化、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3 分)
A.比和兴在诗歌创作中有时会兼用。贺敬之《回延安》中的“树梢树枝树根根,亲山亲水有亲人”是比
兴兼用。《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也是比兴兼用。
B.《灯笼》是吴伯箫在 20 世纪 30 年代写的一篇散文,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意义,表
现了作者与时代同呼吸、共命运的担当精神。
C.明朝魏学洢的《核舟记》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空间顺序介绍核舟。竺可桢的《大自然的语言》按
照逻辑顺序,由现象到本质,逻辑严密。
D.《阿西莫夫短文两篇》的作者是美国科幻小说家。这两篇课文都贯彻了“不同科学领域之间是紧密相连
的”这一认识原则,那就是“用一个科学领域的新发现去说明另一个科学领域的道理”。
3 古诗文名句默写。(9 分,每空一分)
(1)窈窕淑女, 。(《诗经·关雎》)
(2) ,在水一方。(《诗经·蒹葭》)
(3) ,悠悠我心。? (《诗经.郑风.子衿》)
(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5) ,胡为乎泥中?(《诗经·邶风·式微》)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佁然不动, ,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柳宗元《小石潭记》)
(8)《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由写景巧妙过渡,婉转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从政的心愿,希望得到举荐的诗
句是 , 。
4.学校开展“低碳生活,改变你我”的综合性学习,请你参加活动。(8 分)
(1)活动手册上有关于低碳生活的公益宣传画(见下图),小语不懂其中“自行车”和“树”的含义,请用
通俗的语言向她解释。(3 分)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1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2) 阅读此宣传画,小文说:“原来低碳就是要加强体育运动啊!”小唐说:“不是吧,应该是平时生活要注意节
俭。”对他们的观点,说出你的看法。(3 分)
(3)请你帮助“宣传组”撰写宣传标语。(2 分)
二、阅读理解(60 分)
(一)古诗文阅读(19 分)
【甲】万历辛丑年,父叔辈张灯龙山。沿山袭谷,枝头树杪①无不灯者,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
不灯者。山下望如星河倒注,浴浴熊熊。山无不灯,灯无不席,席无不人,人无不歌唱鼓吹。男女看灯者,
一入庙门,头不得顾,踵不得旋,只可随势潮上潮下,不知去落何所,有听之而已。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
亦席,亦声歌,每夜鼓吹笙簧与宴歌弦管,沉沉昧旦②。(选自张岱《陶庵梦忆·龙山放灯》,有删减)
【注】①树杪(miǎo):树梢。②沉沉昧旦:不知不觉中天已经亮了。
【乙】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宋元《小石潭记》)
【丙】 临江仙①
宋·陈与义
高咏楚词②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榴花不似舞裙红③。无人知此意,歌罢满帘风。
万事一身伤老矣,戎葵④凝笑墙东。酒杯深浅去年同。试浇桥下水,今夕到湘中⑤。
(选自陈与义《简斋集》)
【注】①北宋灭亡后,陈与义在南宋建炎三年流落南方。②楚词:特指屈原的辞赋。③句意为鲜艳的榴花
比不上当年京师宴会上鲜红的舞裙。④戎葵:一种花卉,有向阳的特性。⑤湘中:指屈原投江处。
5.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 分)
父 叔 辈 张 灯 龙 山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
①山下望如星河倒注 ②踵不得旋
③悄怆幽邃 ④以其境过清
7.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
例句:父叔辈台于大松树下
A.其印为余群从所得(《活板》) B.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桃花源记》)
C.其船背稍夷,则题名其上(《核舟记》) D.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核舟记》)
8.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自城隍庙门至蓬莱岗上下,亦无不灯者。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9.【甲】文描绘龙山放灯的盛况,【乙】文描写小石潭的环境,【丙】文写词人端午节高咏楚辞。请结合下
面的文言小贴土及三篇文章内容,说说【甲】【乙】【丙】三文各自寄寓的不同情感。(6 分)
【文言小贴士】张岱在《陶庵梦忆·序》中说:“想余生平,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二)名著阅读(11 分)
10、阅读下列文字,完成问题。
他是我国历史里永被纪念着的一个人。旧历五月五日端午节,相传便是他的忌日;他是投水死的,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2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竞渡据说原来是表示救他的,粽子原来是祭他的。现在定五月五日为诗人节,也是为了纪念的缘故。他是
个忠臣,而且是个缠绵悱恻的忠臣;他是个节士,而且是个浮游尘外、清白不污的节士。“举世皆浊而我
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他的身世是一出悲剧,可是他永生在我们的敬意尤其是我们的同情里。
……他是楚国的贵族,怀王时候,做“左徒”的官。左徒好像现在的秘书。他很有学问,熟悉历史
和政治,口才又好。一方面参赞国事,一方面给怀王见客,办外交,头头是道。怀王很信任他。
(1)文段中提到的这个人是谁?简要谈谈文段中的他是个怎样的人?(2 分
(2)怎样理解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3 分)
(3)下列关于文学名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造字和用字有六个条例,称为“六书”。“六书”这个总名初见于《周礼》,但六书的各个的名字到汉人的
书里才见。
B.“春秋”是古代记事史书的通称。古代朝廷大事,多在春秋二季举行,所以记事的书用这个名字。
C.“士”本是封建制度里贵族的末一级;但到了春秋、战国之际,“士”成了平民的通称。
D.《尚书》包括虞夏商周四代;大部分是号令,就是向大众宣布的话,小部分是君臣相告的话。
11.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中说“如果读者能把它当作一只船,航到经典的海里去。编撰者将自己
庆幸,在经典训练上,尽了他做尖兵的一份儿。”读完《经典常谈》后,在朱自清这位“尖兵”的引领下,你
最想阅读书中介绍的哪部经典?结合《经典常谈》中的相关内容说明你的阅读理由。(4 分)
(三)信息类文本阅读(11 分)
校文学社举行了以“乐与读”为主题的文学沙龙活动,社员们收集了以下三则材料,请你参与研讨。
[材料一]
①最早的甲骨文的“乐”字是用“丝”与“木”组合在一起的。木头上配上丝弦,那是什么?不就
是一张“琴”吗?在“樂”字的头上再加个草字头,就变成了“藥”字,我们今天简化成“药”。说明我
们的祖先早就意识到“药”和“乐”同等的重要。
②乐者,药也;乐者,悦也。生活中,疲惫、烦躁、悲伤、焦虑……会时常光顾,扰乱我们原本计
划好的节奏。当你遭遇这些负面情绪的侵袭,但尚且没有严重到需要看心理医生时,不妨听听音乐。它们
或许能唤醒被你体内遗忘的能量哦!有网友分享说,自己眼干难受时,听了两首养肝音乐后,眼睛变得湿
润多了;还有人说,自己肠胃不舒服时,听了《青花瓷》《菊花台》后,感觉肠胃立马开始运转了。
③当下有一种受年轻人热捧的新型养生方式——“音乐疗法”。音乐治疗是一种心理调节手段,它主
要运用各种形式的音乐体验来帮助治疗对象达到心理健康。具有成本小、易获取、操作简单、易于实施、
受场地限制小等特点,适用于各类人群。
[材料二]
①音乐的功能众多,对多数人而言,聆听音乐是缓解焦虑情绪的有效方法之一。究其内部机制:
②其一,音乐不仅可以表达情绪,而且能够影响人们的情绪,音乐由此辅助人们将注意力从焦虑情
绪本身转移到令人愉快的事物中。
③其二,焦虑情绪引发的生理不适,音乐可以有效对抗不适感传给大脑的信号,生理不适得到缓解,
心理状态随之改善。
④其三,音乐直接作用于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中枢,对人的情绪进行调节。基于此,
人们通常选择聆听音乐缓解焦虑情绪。
⑤除此之外,音乐还能够刺激到像前额叶皮层、运动感觉皮层等大脑区域,让我们跟着音乐进行身
体律动、对音乐有情绪上的反应。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3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⑥当然,并非全部音乐都能达到理想效果,音乐能否缓解焦虑情绪受多重因素影响。
[材料三]
①选择何种音乐进行音乐治疗呢?这需要针对治疗对象存在的问题选择匹配的音乐。
②一是根据音乐节奏和旋律进行选择。音乐节奏影响生物节律,音乐旋律影响情绪起伏。譬如,具
有节奏和旋律线稳定、音量变化小等特点的轻音乐可以稳定情绪,放松和缓解焦虑。
③二是根据音乐的形式进行选择。不同的音乐形式给人不同的听觉体验,让人产生不同的心理感觉。
譬如,独奏独唱形式的音乐贴近个人感受,易引发人心中的孤独感。而合唱、合奏、有和声的音乐,则给
人陪伴感,让人产生共鸣,逐渐产生表达欲,这样的音乐能引发人心中的社会支持感,增强集体意识,在
一定程度上能缓解负面情绪。
④三是根据音乐的力度进行选择。音乐力度的增强可引发情绪的逐渐高涨,让人从萎靡失落的情绪
状态中摆脱出来。譬如,鼓声可以改变生物节律,具有振奋人心、给人力量等作用,所以人在情绪低落、
需要肯定和支持时,可倾听有鼓声或者打击乐器的音乐,给自己以信心。
[材料四]
音乐治疗实施步骤图
(以上材料根据《大众心理学》相关资料改编)
12.下列诗句中,与音乐无关的是( )(2 分)
A.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B.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C.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D.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13.根据材料二,在表格中填入相应的内容。(3 分)


音乐缓解焦虑
的内部机制
直接作用于主管情绪的下丘脑和边缘系统等人脑中枢,调节人的情绪。

14、材料一第二段划线句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 分)
15、小豫同学在学习时总是会出现焦虑情绪,请你结合材料三和材料四告诉他如何用“音乐治疗”来缓解焦
虑情绪?(3 分)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4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四)电视剧《我的阿勒泰》播出后引起热议。同学们计划开展一次阿勒泰旅游研学活动。请你阅读材料,
在出发前通过文字走近李娟,走近阿勒泰。(18 分)
通往滴水泉的路
李娟
①很早以前,茫茫戈壁上,牧民之间流传着一种神秘的说法:在戈壁滩最干渴的腹心地带,在那里
的某个角落,深深地掩藏着一眼奇迹的泉水——这就是滴水泉。
②这里的水从石头缝里渗出,一滴一滴掉进地面上的水洼中,夜以继日,寒暑不息。那里有着一小
片青翠静谧的草地,有几丛茂盛的灌木,水流在草丛间闪烁,沼泽边生满了苔藓。每一个牧民在荒野深处
寻找丢失羊羔的时候,都坚信滴水泉就在附近。滴水泉如同这片大地上的神明。它的水,一滴一滴从无比
高远之处落下,一滴一滴敲打着存在于这里的一切生命痕迹的脉搏,一滴一滴无边无际地渗入苦寂的现实
生活与美好纯真的传说。
③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从富蕴县到乌鲁木齐,没有开通班车。夏天我们只能走“东线”,搭乘拉矿
石或木材的卡车,一路上得颠簸好几天。A 我永远忘不了中途停宿的那些夜晚,那些孤独地停留在空旷雪
白的盐碱滩上的破破烂烂的土墙房子旅店,还有旅店上空辉煌灿烂的星空。一次又一次,我被大人抱下车,
被牵着往那里走去,心中涌动着奇异的激动,似乎知道自己从此就要在这个地方永远生活下去了。然而,
我的命运直到今天仍没有停止。
④到了冬天,大雪封路,去乌鲁木齐只有走通过滴水泉的那条路。司机们路过滴水泉,无疑是一件
快乐的事情,无论当时天色早晚,都会停下来歇一宿。打水洗漱,升火烧茶泡干粮。等过了滴水泉,剩下
的路程将是几天几夜无边无际的荒凉。
⑤后来,有一对夫妻从内地辗转来到滴水泉,在泉边扎起了帐篷,开了一家简陋的小饭馆。菜蔬粮
油全都由过往的司机捎送。这样一个小店对于司机们来说,简直就是天堂一般:在往返这片戈壁滩时,总
算能过上一天“人过的日子”了。 那时,饭桌前的板凳都不够用了,吃饭时大家黑压压蹲了一屋子。睡觉的
地方更是不够用,女主人甚至把自己的床铺让出来,把饭桌拼起来。
⑥那一年,从乌鲁木齐到富蕴县的班车也开通了,每星期对发一趟。两人的生意极好,滴水泉从未
如此热闹过。于是他俩决定把店面扩大。他们把泉水下的水坑挖成深深的池子,又挖了引水渠一直通向店
门口。泉水很小,他们用了一个夏天的时间耐心地等待水池一次次蓄满,用这水和泥巴打土坯。晾干后,
土墙很快砌了起来。他们又赶着马车,从几百公里外拉来木头,架檩子、搭椽子。在屋顶铺上干草和厚厚
的房泥。就这样累死累活干了一整个夏天,房子起来了,新的饭桌打制好了,新床也添了两个。他们坐下
来等待冬天,等待第一辆车辆在门口鸣笛刹车,等待门帘突然被猛地掀开,等待人间的喧哗再一次点燃滴
水泉。
⑦但是,他们一直等到现在。
⑧就在他们盖好房子的第二年,新公路在戈壁另一端建成通车了。通往滴水泉的路,被抛弃了。那
些所有的,沿着山缘,沿着戈壁滩起伏不定的地势,沿着春夏寒暑,沿着古老的激情,沿着古老的悲伤,
沿着漫漫时光,沿着深沉的畏惧与威严……而崎岖蜿蜒至此的道路都被抛弃了。B 新的道路如锋利的刀口,
笔直地切割在戈壁腹心。
⑨滴水泉的故事结束了吗?滴水泉那些一滴一滴仍在远方静静滴落的水珠,还有意义可被赋予吗?
再也不需要有那么一条路通向它了吗?再也不需要艰难跋涉和挣扎的生活来换取它的一点点滋润了吗?
我们如今所能得到的一切,全都已经成为理所当然的了吗?
⑩还有那对夫妻,至今仍留在那片小小的绿洲上,仍然还在泉水边日以继夜打土坯,并在等待土坯
晾干的时间里,冲着天空仰起年轻的微笑的面孔。只有他们仍然还在无边无际的等待之中,美梦不受丝毫
惊扰。
当我在这片荒野里走着,不知不觉又走上了通往滴水泉的旧道。野地上,路的痕迹如此清晰,我
不由得清楚地听到一个勇敢的声音:“我们去滴水泉吧!”
(选自李娟《我的阿勒泰》,有删改)
16.茫茫戈壁上的滴水泉,不论热闹或荒凉,就在那里,不曾改变。请你根据文章内容,补全下图。(3 分)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5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①: ②: ③:
17.品读语言,根据括号内提示,从 AB 两句中任选一句进行赏析。(3 分)
A.我永远忘不了中途停宿滴水泉的那些夜晚,那些孤独地停留在空旷雪白的盐碱滩上的破破烂烂的土墙
房子旅店,还有旅店上空辉煌灿烂的星空。(加点词角度)
B.新的道路如锋利的刀口,笔直地切割在戈壁腹心。(修辞角度)
18、结合文章内容,说说这对夫妻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3 分)
19、小南认为,文章标题换成《滴水泉》更言简意赅,你赞同他的观点吗?请从内容、情感等角度说明理
由。(4 分)
20.滴水泉的故事结束了吗?它还有意义可被赋予吗?随着近期掀起的“阿勒泰旅游热”,越来越多的人循
着作者的脚步,走上通往滴水泉的旧道。请仿照示例,结合文章内容,为滴水泉“个性化路牌”设计文案,
不少于 60 字。(5 分)
你设计的文案:
三、作文与书写(共 60+3 分)
21.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温暖与关爱相随,快乐与善行相随,收获与耕耘相随,成功与执着相随,学识与书香相随,富强与
繁荣相随……只要我们用心体悟、真心付出,生活中的美好就会到来。
请以“_____随_____而来”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填上恰当的词,补全题目;(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
名、校名和人名,不得抄袭、套作;(4)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 600 字。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6页共 6 页
国际学校发展联盟 2024-2025 第二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语文期中考试 第 7页共 6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