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综合过关验收卷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得分:一笔一画皆是芸芸众生的百态形象,一字一句汇聚成了这世间的繁复多彩。让我们在这文字筑成的舞台上,遇见“风云人物”,体味世间百态。任务一:漫步人物长廊一张张熟悉的面孔,一段段经典的故事,让我们在人物长廊中领略经典人物的独特风采与魅力。1.读语段,看拼音写词语,感受鲜活人物。(每字0.5分,共6分)欢迎来到人物长廊,在这个shén shèng( )的空间,你能了解到形形色色的人物形象。有在摔跤比赛中虽shǒu jí yǎn kuài( ),但却弄巧成拙的小嘎子;有身材tǐng tuō( )的祥子;还有pài tóu ( )十足的李shī fu( )……他们个个形象鲜活,演绎着不同人生的喜怒哀乐。漫步人物长廊,画像中人物的一举一动尽显神韵。下面人物描写中注音完全正确的是( )(2分)A.眼见严监(jiān)生伸着两个指头怎么也不肯放下,赵氏忙揩(kāi)揩眼泪,走上前去。B.刷子李举着蘸(zàn)了浆(jiāng)的毛刷,手臂在墙面上悠然摆动。C.嘎子扳(bǎn)不动膀大腰粗的小胖墩儿,就想用脚腕(wàn)子去钩他的腿。D.吊睛白额大虫咆哮着向武松扑来,武松丝毫没有发怔(zhèng),顺势揪(jiū)住虎皮,将其按将下来。3.参观长廊时,同学们纷纷讨论起看到的人物形象,其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阿凡提去打水,用尽全力打捞水井中的月亮,结果绳子被拉断了,他仰面朝天地倒在地上。B.赤壁之战中,刘备、孙权联军定下的火攻计划天衣无缝,令人叹服。C.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逐渐形成了,盘古也累得精神抖擞,终于倒了下去。D.海力布告诉乡亲们山下不能居住了,催大家赶快搬家,可大家却半信半疑,海力布最后只能说出真相。4.语文要素长廊中展示了两个人物的打虎场面,读读下面的相关配文,对主人公及描写方法判断正确的是( )(多选)(4分)【甲】他把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得五七十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 ——《水浒传》【乙】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西游记》A.【甲】武松 动作描写 B.【甲】林冲 外貌描写C.【乙】孙悟空 语言描写、动作描写D.【乙】猪八戒 心理描写、动作描写任务二:聚焦人物论坛一个个精彩的观点,一次次思想的碰撞,让我们在人物论坛中感受人物特点,分享学习收获。5.如何刻画好人物形象呢 同学们在论坛上分享的方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选用与人物有关的典型事例,把它写具体。B.恰当地运用多种描写方法表现人物的特点。C.描写周围人的反应,从侧面表现人物的特点。D.通过多个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事例越多、越详细越好。6.参与人物论坛讨论角活动,观察图片,根据所学知识把下面的对话补充完整。(每空1分,共9分)主持人:本单元我们认识了各有特点、性格迥异的人物,借助上面的图片,大家来讨论一下吧。小语:图一中的人物是 (人名),他是 笔下的人物。本单元的课文主要运用了 描写,表现了他 的特点。小文:图二与课文《 》有关,文中通过描写曹小三观察刷子李刷墙时的心理变化,侧面反映出刷子李 的特点。小奇:图三中躺在床上的人物是 ,他不肯咽气,伸着两个指头是因为 ,从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 的人。任务三:品鉴众生百态走进文学作品,品鉴鲜活的人物形象和作者独特的表达方法。(一)摔跤(节选)(12分)两人把“枪”和“鞭”放在门墩儿上,各自虎势儿一站,( )似的对起阵来。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 )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衅子,仿佛很占了上风。可是小胖墩儿也是个摔跤的惯手,塌着腰,合了裆,鼓着眼珠子,不露一点儿破绽。两人( )似的转了三四圈,终于三抓两挠,揪在了一起。这一来,小嘎子可上了当:小胖墩儿膀大腰粗,一身牛劲儿,任你怎样推拉拽顶,硬是扳他不动。小嘎子已有些沉不住气,刚想用脚腕子去钩他的腿,不料反给他把脚别住了。小胖墩儿趁势往旁侧里一推,咕咚一声,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7.体会句子的新鲜感,选择恰当的内容填在文中的括号里。(填序号)(每空1分,共3分)A.猴儿 B.走马灯 C.红灯笼 D.公鸡鸽架8.刚开始摔跤时,小嘎子的精神状态是 ,后来变得 。摔跤的结局是 。(每空1分,共3分)9.画“ ”的句子属于 和 描写,表现了小嘎子 的性格特点。(1+1+2,共4分)10.小嘎子摔了个仰面朝天后会想些什么 想一想,写下来。(2分)(二)泥活(16分)房树民①冯兰瑞老头儿坐在厚重的桑木案前,腰板挺直,脖筋绷紧,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他手持竹刀,这里抹一抹,那里抹一抹。对这么精巧生动的“武松打虎”,你还有什么可挑的 武松左膝镇住大虫的花背,倾全身之力向大虫身上压,左手揪住大虫的耳朵,右手抡拳,那大虫拱起半条身子,悬口吊牙,眼眶眦裂。这会儿冯兰瑞双眉挤在一起,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直视自己的这件作品,摇了摇头。片刻之后,他似有所悟,重新拿起竹刀,挑一点紫泥,朝着武松的拳背上三剔两刮,顿时,那拳背上便鼓起几条弯曲的虬筋。此时,A.冯兰瑞的脸上才露出一丝不易觉察的笑容,放下竹刀,搓着两手,轻轻地从案边站起来。②孙子冯大刚正好赶集回来。这个矮墩墩的小伙子进了屋,便从大竹篮里提出一瓶白酒和一包用荷叶托着的热驴肉。他用手甩了一把流到额上的汗,说:“爷爷,这酒这肉你就敞开吃!今儿头一天到集上去开张,您猜怎么着 这宗买卖别提多么快!”③“怎么个快法呢 ”冯兰瑞问。④“我刚把‘芮庄泥人冯’的布幌子打出来,篮子里的各色泥人才摆到地摊上,眨眼之间,赶集的人就围了个里外不透风。嗬!五十件泥人一下子就卖个精光。好些人都说,泥人冯的手艺二十多年没见了!”⑤“哈哈哈哈!”冯兰瑞老头儿开怀地笑起来。⑥冯大刚一眼瞄见桑木案上的“武松”,忙奔过去,一会儿蹲下,一会儿直起来,反反复复看了又看,乐得眼泪都流出来:“爷爷!爷爷!这是怎么捏出来的 我压根儿没见过这么好的泥活!”他拉着爷爷两只粗糙的大手,说:“爷爷,下回赶集,我得把这个也带去。”⑦“带去吧!”冯兰瑞答应了,“摆到地摊上,先让大伙儿看个够,收摊时随便卖掉就成。”⑧“爷爷!‘武松’难道不肯帮咱一个忙 ”冯大刚神秘地靠近爷爷的耳朵说,“今儿个,管理市场的胖老刘蹲到地摊旁,捧起这个瞧瞧,抓起那个看看,爱得简直没治!我把‘武松打虎’带到集上送给他,说不定他能让咱把泥活的价往高里提!”⑨B.冯兰瑞眼里一闪一闪的亮光熄灭了。他走到桑木案前,用呆滞的眼睛盯着孙子冯大刚,张开粗糙的巴掌放到“武松打虎”上面,狠狠向下压去。 (选文有改动)11.第①段用了两个比喻句描写冯兰瑞的眼睛,请分别用“﹏”画出来。第一个比喻句表现出了冯兰瑞的( ),第二个比喻句表现出了冯兰瑞的( )。(4分)A.一本正经 B.全神贯注 C.粗中有细 D.精益求精12.文中两处画“ ”的句子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 写出了人物怎样的心理 请补全批注。(每空1分,共5分)13.第④段中画“ ”的句子是 (正面 侧面)描写,作用是 。(1+2,共14.你认为冯兰瑞是个怎样的人 结合短文内容具体分析。(4分)(三)坚守一份匠心(14分)①恰逢小队活动,我们去采访一位油纸伞非遗匠人——孔爷爷。②孔爷爷家住杭州西湖边,进屋便能看到一墙的木材和毛竹,孔爷爷便坐在矮小的四角板凳上,脚边尽是刀具和砂纸。③“爷爷,您这是在做什么 ”④“伞柄。这是一顶伞最重要的部分!”孔爷爷微笑着说。⑤油纸伞的伞柄是用木材打磨成的,是伞的主心骨。【甲】“工厂里的机器哪比得上手磨的令人放心 ”孔爷爷拿刀一点一点削出可供手握的部分,再拿砂纸反复地打磨,纷纷扬扬的木屑都可以堆成一座小山了。⑥“爷爷,为什么要打磨那么多次 ”我耐不住性子了。⑦“越磨,越精;越精,越巧。”孔爷爷的声音丝毫没有不耐烦。⑧磨好伞柄,孔爷爷开始制伞骨。孔爷爷将毛竹浅青色的部分削成与伞骨匹配的条儿,粘在伞骨的上端。我们也一同尝试,可是不是粘反了就是粘错了,手上还留有不少襁糊。⑨孔爷爷利索地粘好骨架,又走到后院,拿出轻透的油布。【乙】“人靠衣装马靠鞍。这伞柄、伞骨是里子,伞面是面子!”孔爷爷说道。刷上一层糨糊,再蒙上油布,一把油纸伞最初的样子总算是完成了。当然,让它身价倍增的,还得是伞面上的油画。⑩孔爷爷拿极细的勾边笔精心勾勒出人物的雏形,不粗不细的笔锋,游龙一般的运笔,都让我们啧啧称奇。 “孔爷爷,您会考虑带徒弟吗 ” 【丙】“唉——不了。我没那个能力。手艺这个东西,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啊!”孔爷爷顿了顿,“现在的年轻人啊,太浮躁。若不是真心喜欢,哪耐得住性子啊!”孔爷爷的眸子里闪过一丝黯然。 确实,做一把油纸伞,是在与岁月对话,与文化共舞,耐不住寂寞,怎么能行 孔爷爷倾注于油纸伞上的匠心,以及所有的手艺人对非遗文化的热爱与坚守,是杭州独一份的记忆。15.制作一把油纸伞要经历哪些过程 结合短文填一填。(每空1分,共3分)16.下面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3分)A.画“ ”的甲句描写了孔爷爷的语言和动作,从中可以感受到他是一个执着、凡事亲力亲为的人。B.画“ ”的乙句描写了孔爷爷的语言,联系上下文可知,这句话强调了伞面对于油纸伞的重要性。C.画“ ”的丙句描写了孔爷爷的语言和神态,从中可以看出孔爷爷不擅长传授制作油纸伞的手艺,因此不愿收徒。D.短文中加点的部分是对“我们”的描写,从侧面表现了孔爷爷非遗匠人的形象。17.短文中,孔爷爷凭借什么守住了一份匠心 (4分)18.中央电视台热播的文化节目《非遗里的中国》,专门呈现各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你认为推出这档节目有着怎样的意义 结合短文内容谈一谈。(4分)任务四:描绘身边人物文学作品中的经典人物形象大多源自现实生活,让我们做生活中的“有心人”,用生动的故事记录身边人物的点点滴滴。19.小语准备写一篇有关妈妈乐于助人的作文,她可以选用下面哪些事例 ( )(多选)(3分)A.妈妈把家里收拾得很整洁。B.妈妈帮楼上腿脚不便的王奶奶买菜。C.妈妈解答小语在学习中的困惑。D.妈妈主动为迷路的游客指路、引路。E.妈妈陪小语参加亲子游戏。F.妈妈为李爷爷找回遗忘在公交车上的钱包。20.身边有哪些人让你印象深刻呢 请按要求完成习作。(30分)题目:这人真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如“这人真能干”“这人真有意思”等;运用学过的描写人物的方法,通过一两个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语句通顺,意思连贯,感情真实;书写工整,字数不少于400个。(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答案:1.神圣 手疾眼快 挺脱 派头 师傅2. D3. C4. AC5. D6.祥子 老舍 外貌 身强体壮、生命力旺盛 刷子李 刷墙技艺高超严监生 灯盏里点着两茎灯草,他嫌浪费灯油 吝啬7. D A B8.精神抖擞 沉不住气 小嘎子被小胖墩儿摔了个仰面朝天9.动作 心理 机灵10.示例怎么会这样 我竟然输给了小胖墩儿。不行,明儿我得再和他比一场!11.眼神像锥子似的注视着案子上新捏好的泥活。只见他那窄细的瞳仁中有两个香火头般的亮点闪动着B D12.神态 动作 完成作品后感到轻松,对作品十分满意神态 对孙子利欲熏心想法的失望和不满侧面 突出冯兰瑞的泥塑作品十分受欢迎,表现了他捏泥活技艺的高超14.我认为冯兰瑞是一个手艺精湛、有原则、重名轻利的人。从冯兰瑞塑造“武松打虎”的精益求精以及他的泥活一到市场便卖个精光,可以看出他手艺精湛;从他听到孙子要用不正当手段抬高泥活价格后,亲手毁掉了“武松打虎”,可见他有原则、重名轻利。15.磨伞柄 制伞骨 画伞面16. C17.孔爷爷凭借对非遗文化的热爱、凡事亲力亲为、执着、不浮躁,守住了一份匠心。18.示例我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出《非遗里的中国》这档节目,可以让更多的年轻人了解非遗、热爱非遗、守护和传承非遗,从而将我们的传统技艺和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