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一)建议用时:90分钟 满分:100分+卷面分5分 得分: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听力与测试。(听两遍材料,完成下面练习)(7分)1.二十四节气起源于( ),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2分)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云贵高原 D.珠江流域2.下面节气中,都是反映自然物候现象的是( )(2分)A.立春 白露 B.处暑 小满 C.雨水 惊蛰 D.惊蛰 清明3.判断下面说法的对( )错(×)。(每题1分,共3分)(1)春秋时期,《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 )(2)二十四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 ( )(3)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 )二、积累与运用。(31分)1.阅读语段,完成练习。(11分)①sh én shèng的中华民族,不仅拥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还展现出令人瞩目的“中国速度”。那②z òng héng交错的中国高铁,延伸在辽阔的疆域;那不断③b ēn fù太空的“神舟”系列飞船,续写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辉煌……我们怎能不由衷地赞叹:“伟大的祖国,以飞速的发展④y íng dé了世界的⑤z ūn zhòng,身在华夏,我们深感无比⑥r óng xìng与自豪!”(1)根据拼音写词语。(每字0.5分,共6分)① ② ③④ ⑤ ⑥(2)语段中加点字“衷”是 结构,共 画,第三笔是 。(每空1分,共3分)(3)下面词语中的“阔”字,与语段中加点的“阔”字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A.阔绰 B.海阔天空 C.波澜壮阔 D.昂首阔步2.2024年4月,桂海潮被授予“英雄航天员”荣誉称号并颁发“三级航天功勋奖章”。下面对其事迹的介绍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分)A.戴着一副眼镜,黑瘦的脸上洋溢着笑容,他就是中国空间站首位载荷专家桂海潮。B.桂海潮从小就对科学有浓厚的兴趣,“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是他少时最爱的科普读物。C.桂海潮从小就刻苦学习,他的成绩不仅在全校拔尖,而且在班上名列前茅。D.桂海潮在太空中也经常锻炼身体,这是为了让身体在失重状态下保持骨骼强壮,同时防止肌肉不松弛。3.五年级(1)班举行期末复习会。下面同学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2分)A.小语:古代的“客舍”“店家”指的就是现在的“旅店”“老板”。B.小文:颜真卿是唐代著名的书法家,是楷书四大家之一,代表作有《颜勤礼碑》等。C.小美:《威尼斯的小艇》是一篇说明性文章,主要说明了威尼斯小艇的构造和作用。D.小妙:《刷子李》通过描写曹小三对师傅由崇敬到质疑再到崇敬的心理变化,从侧面反映了刷子李的高超技艺。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5分)(1)体会句子的表达特点,根据下面情景,照样子写一写。(2分)在外的游子回到了家乡,就像飞倦了的鸟儿回到了温暖的巢里。运动员从起点冲了出去。(2)照样子,用上恰当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的内心。(3分)从见到这封电报起,毛主席整整一天没说一句话,只是一支接着一支地吸着烟。收到生日礼物:5.根据所学知识填空。(每空0.5分,共5分)(1)古诗中有画:画中有“草满池塘水满陂, ”的绚丽,还有“ ,子规声里雨如烟”的清新。古诗中有情:情中有“临行密密缝, ”的牵挂,有“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迈,还有“却看妻子愁何在, ”的喜悦。古诗中有曲:曲中有“羌笛何须怨杨柳, ”的愁绪和哀伤。(2)通过对课本的学习,我积累了“君子坦荡荡, ”“恻隐之心, ”等名言,了解了四大名著之一《 》中草船借箭的故事,从《自相矛盾》中懂得了 的道理。6.五年级(1)班开展了“虎虎生风 畅游汉字王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进来。(6分)(1)【活动一:“虎”字溯源】下图为“虎”字的演变历程,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图①字体是我们目前所能见到的最早的成熟汉字。B.图③字体在今天的印章中仍被较多使用。C.图④字体是我国最早的统一的文字。D.图⑤字体自南北朝后成为占主导地位的字体,通行至今。(2)【活动二:“虎”福相送】我国虎文化源远流长,请你选择含有“虎”字的四字词语送祝福。(每空1分,共2分)祝福事业发展:祝福身体健康:(3)【活动三:“虎”将寻踪】古代文学作品中,有不少与虎结下不解之缘的英雄人物,请猜猜他们是谁。(每空1分,共2分)①沂岭西风九月秋,雌雄猛虎聚林丘。因将老母残躯啖,致使英雄血泪流。手执钢刀探虎穴,心如烈火报冤仇。( )②别意悠悠去路长,挺身直上景阳冈。醉来打杀山中虎,扬得声名满四方。( )三、阅读与鉴赏。(32分)(一)课内阅读。(9分)【选段一】大拇指在五指中,形状实在算不上美。身体矮而胖,头大而肥,构造简单,比人家少一个关节。但在五指中,却是最肯吃苦的。例如拉胡琴,总由其他四指按弦,却叫他相帮扶住琴身;水要喷出来,叫他死力抵住;血要流出来,叫他拼命按住;重东西要翻倒去,叫他用劲顶住;要读书了,叫他翻书页;要进门了,叫他揿电铃。讨巧的事,却轮不上他。例如招呼人,都由其他四指上前点头,他只能呆呆站在一旁;给人搔痒,人舒服后,感谢的是其他四指。【选段二】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一致团结,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1.选段一中用拟人化的手法塑造了大拇指 的形象,这样表达的好处是 。(2分)2.选段二中,作者由 联想到 ,阐明了 的道理。(3分)3.假如给大拇指选形象代言人,下面人物最合适的是( )(2分)A.出口成章的主持人 B.锲而不舍的运动员C.起早贪黑的环卫工 D.英勇无畏的消防员4.下面事例中,与选段二表达的主旨不符的是( )(2分)A.在球员们的共同奋斗下,中国女排取得了傲人的成绩。B.“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对接空间站组合体。C.在大扫除中,同学们通力合作,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D.组员们团结一心、各展身手,圆满完成了课本剧表演。(二)文言文阅读。(9分)人有负盐负薪①者,二人同释②重担,息于树阴。少时将行,争一羊皮,各言为己藉③背之物。久未果,遂讼④于官。时雍州刺史李惠谓群下⑤曰:“以此羊皮可拷⑥知主乎 ”群下咸⑦无应者。惠令人置羊皮席上,以杖击之,见少盐屑,曰:“得其实⑧矣!”使争者视之,负薪者乃伏而就罪。 (选文有改动)【注释】①薪:柴。②释:放下。③藉:垫,衬。④讼:诉讼,打官司。⑤群下:部下。⑥拷:打。⑦咸:都。⑧其实:事情的真相。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加点字。(2分)息于树阴: 久未果:2.对“群下咸无应者”的原因,分析最准确的是( )(2分)A.大家都害怕李惠,不敢作声。B.大家都知道羊皮的主人是谁,不想告诉李惠。C.大家都不知道怎么断案,无法回答。D.李惠说话声音太小,大家没有听到。3.根据提示,分析李惠的思维过程,并填空。(5分)★李惠是一个 的人。(三)课外阅读。(14分)我幼时,家对门有条胡同,又窄又长,九曲八折,望进去深邃莫测。隔街是店铺集中的闹市,过往行人都以为这胡同通向那边闹市,是条难得的近道,便一头扎进去,弯弯转转,直走到头,再一拐,迎面竟是一堵墙壁,墙内有户人家。原来这是条死胡同!好晦气!凡是走到这儿来的,都恨不得把这面把路堵得死死的墙踹倒!走进这死胡同的,不仅仅是行人,还有一些小商小贩,为了省脚力,推车挑担闯进来。这就热闹了。本来狭窄的道儿常常拥塞,车轱辘碰伤孩子的事也不时发生。没人打扫它,打扫了也没用,整天土尘蓬蓬。人们气急了就叫:“把胡同顶头那家的房子扒了!”房子扒不了,只好忍耐,忍耐久了,渐渐习惯。就这样,乱乱哄哄,好像它天经地义就该如此。一天,来了一位老者,个子矮小,干净爽利,一件灰布长衫,红颜白须,目光清朗,胳肢窝夹个小布包包,看样子像教书先生。他走进胡同,一直往里,可过不久就返回来。嘿,又是一个撞上死胡同的!这位长衫老者却不同常人。他走出来时,面无懊丧,而是目光闪闪,似在思索。他站在胡同口,向左右两边光秃秃的墙壁望了望,跟着蹲下身,打开那布包,包里面有铜墨盒、毛笔、书纸和一个圆圆的带盖的小饭盆。他取笔展纸,写了端端正正、清清楚楚四个大字:此路不通。又从小盆里捏出几颗饭粒,代作糨糊,把这张纸贴在胡同口的墙壁上,看了两眼便飘然而去。咦,谁料到这张纸一贴出,立刻出现奇迹。过路人若要抄近道扎进胡同,一见纸上的字,就转身走掉,小商贩们即使不识字,见这里进出人少,疑惑是死胡同,自然不敢贸然进去。胡同陡然清静多了。过些日子,这纸条给风吹雨打,残破了,胡同里的住家便想到用一块木板,仍将这四个字仿写在上边,牢牢钉在墙上,这样就长久地保留下来。胡同自此大变样了。它出现了之前从没见过的情景:有人打扫,有人种花,有孩童玩耍。逢到一夜大雪过后,犹如一条蜿蜒洁白的带子,渐渐才给早起散步的老人们踩上一串深深的雪窝窝。这些饱受市井喧嚣的人家,开始享受起幽居的静谧和安宁来了。于是,我挺奇怪,本来这么简单的一个举动,为什么许多年来不曾有人想到 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的长衫老者了……1.读短文,完成填空。(7分)(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胡同前后不同的样子。(2分)前: ;后: 。(2)语文要素第3~4自然段用 、 和 描写来写长衫老者,从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是一位 的老者。 (1+1+1+2,共5分)2.联系短文内容,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A.刚开始许多人都会走进这条死胡同,是因为大家以为它能够通向隔街的闹市。B.作者详细记叙了行人、小商小贩的表现,是为了衬托老者的美好品质。C.长衫老者发现胡同走不通后,他的反应与常人不同,他并没有生气,而是在胡同口写了四个大字,告诉人们此路不通。D.画“﹏”的语句通过将老者和其他人进行对比,突出了长衫老者比其他人聪明的特点。3.语文要素读文中画“ ”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想想长衫老者当时会思索些什么。请用第一人称写写他当时的心理活动。(2分)4.“我因此愈加敬重那矮小、不知姓名的长衫老者了……”这篇短文中的长衫老者一言未发,为什么会给作者留下如此深刻的印象 (3分)四、表达与交流。(二选一)(30分)1.2024年10月,“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开启了我国第十四次载人航天之旅,也点燃了无数学子的“飞天梦”。假如你会飞,你想去哪里 又会遇到哪些险情呢 请你发挥想象,开启自己的神奇之旅吧!要求:以“ 探险记”为题进行习作,横线上可以填“沙漠、森林、荒岛 ”;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把遇到的困境、求生的方法写具体;400字左右。(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2.请仔细观察漫画中反映的社会现象,把你从漫画中看到的、联想到的、领悟到的写下来。题目自拟,400字左右。写作时注意书写工整,保持卷面整洁。(请自备作文纸进行习作)期末综合过关验收卷(一)一、听力材料: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劳动人民长期经验的积累成果和智慧的结晶。二十四节气起源于黄河流域,反映了自然节律的变化。在春秋时期,古人就定出了冬至、夏至、春分、秋分四个节气。后来通过不断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西汉时期,《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编入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代表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了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的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在国际气象界,二十四节气曾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2016年,二十四节气被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1. B2. D二、1.(1)①神圣 ②纵横 ③奔赴④赢得 ⑤尊重 ⑥荣幸(2)上中下 十 1(3)A2. A 3. C4.(1)示例 发令枪响后,运动员像离弦的箭一样从起点快速冲了出去。(2)示例 她伸手接过妈妈送的生日礼物,小心翼翼地打开,发现竟是自己最想要的那本书,她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灿烂的笑容。采分点①用上恰当的描写方法来表现人物内心,得2分。②语句通顺,表意清晰,得1分。5.(1)山衔落日浸寒漪 绿遍山原白满川意恐迟迟归 黄沙百战穿金甲漫卷诗书喜欲狂 春风不度玉门关小人长戚戚 仁之端也 三国演义说话做事要前后相应,不要自相矛盾6.(1)C(2)示例龙腾虎跃 生龙活虎(3)①李逵 ②武松三、 (一)1.吃苦耐劳 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大拇指的特点,语言风趣,令人感到亲切2.手指的全体 人群的全体 团结才有力量3. C4. B2. C3.垫背 盐 柴 敲打羊皮观察细致、善于思考、聪明(三)1.(1)热闹、拥塞、土尘蓬蓬、乱乱哄哄静谧、安宁、干净,附近住户在这里怡然自乐(2)外貌 神态 动作 爱思索、肯动手、关心他人2. D3.示例没想到这竟是一个死胡同!说不定还会有人像我一样走冤枉路,我得想个办法让人们知道这是个死胡同。4.行胜于言,老者虽然一言未发,但他关心他人的行为给胡同中的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安宁和幸福,因此才会给作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