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济宁市部分学校2025年中考联合模拟语文试卷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2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6 分)清晨,我漫步在幽僻的小路上。路边的花朵在露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娇艳。微风拂过,送来缕缕清香,让人心旷神怡。鸟儿在枝头欢唱,似乎在为这美好的一天欢呼。我沉醉在这如诗如画的美景中,不禁停下脚步,细细品味着大自然赋予我们的这份宁静与美好。(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2 分)幽僻( ) 滋润( ) 心旷神 yí( ) 欢 chàng(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 ▲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 ▲ ”。(2 分)(3)“心旷神怡” 在文中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 分)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2 分)A. 他在演讲时目空一切、侃侃而谈,深深地吸引了听众,赢得了阵阵掌声。B. 不法分子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实施诈骗,手段不断翻新,令人叹为观止。C. 近年来,随着文化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我国文化产业绘声绘色,显示出强大的生机与活力。D. 春节期间,当越来越多的人忙于抢红包并乐此不疲时,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变成了 “我看着你,你却在抢红包”。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2 分)A.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B. 一个人能否成为真正的读者,关键在于青少年时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C. 我们要养成爱读书,特别是读经典、读名著,让书香飘满我们的生活。D. 只有走好人生的每一步,我们才能真正拥有一个灿烂的明天。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与《大学》《中庸》《孟子》并称为 “四书”。B. 古代常用 “社稷”“垂髫”“桑梓”“丝竹” 作为国家、小孩、家乡、音乐的代称。C. 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的区别,比如 “愚” 是谦称自己,“子” 是尊称对方,“尊君” 是尊称对方的父亲。D.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故乡》《藤野先生》均出自散文集《朝花夕拾》。5.默写填空。(8 分)(1) ▲ ,悠然见南山。(陶渊明《饮酒(其五)》)(2) ▲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 ▲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4) ▲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5)浊酒一杯家万里, ▲ 。(范仲淹《渔家傲 秋思》)(6)不畏浮云遮望眼, ▲ 。(王安石《登飞来峰》)(7) ▲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8)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 。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 6-7 题。(4 分)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6.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 分)A. 首联叙事,写诗人轻车简从,要前往西北边塞慰问将士。“单车” 显示随从少,“欲问边” 表明出使目的。B. 颔联以 “征蓬”“归雁” 自比,既言事,又写景,传达出漂泊无定的内心感受。C. 颈联笔力苍劲,意境雄浑,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赞为 “千古壮观”。D. 尾联写诗人在萧关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在燕然前线,表现了诗人对都护的赞美之情。7. 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中 “直”“圆” 的妙处。(2 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8-11 题。(10 分)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 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 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 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8.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 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 )(2)孰视之( )(3)王之蔽甚矣( )(4)时时而间进( )9.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 分)A. 窥镜而自视 而山不加增B. 皆以美于徐公 以其境过清C. 王之蔽甚矣 辍耕之垄上D.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骈死于槽枥之间10.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11. 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称 “善”?(2 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2-15 题。(12 分)中国墨①古代文人曰:“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 墨在 “文房四宝” 中的地位不言而喻,好的墨锭常被冠以 “金不换” 的美名。2007 年,乾隆的御墨在拍卖中拍出 448 万元的天价,“中国墨” 引起了更多的关注。②为什么墨的价值如此昂贵呢?这源于它制作工艺的复杂与考究。墨其实是一种 “烟”,是一种以油烟、松烟等为原料纯手工制成的黑色颜料。它的制作,首先要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再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然后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最后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即可制成松烟墨或油烟墨的成品 ——“烟墨”。③烟墨的选择和应用直接影响到书画作品的神采。由于制作原料的差异,松烟墨色乌,光泽度差,胶质轻,只宜写字;油烟墨色黑,有光泽,多用于绘画。中国画一般多用油烟墨,只有着色的画偶尔用松烟墨。墨的浓淡更是影响作品艺术效果的直接要素。浓墨书写时行笔实而沉,墨不浮,具有凝重沉稳,神采外耀的效果。淡墨介于黑白之间,呈灰色调,给人以清远淡雅的美感。涨墨是指过量的墨水在宣纸上溢出笔画之外的现象,这种墨法既保持了笔画的基本形态,又线面交融,富有朦胧的墨趣。④随着科技的发展,传统手工制成的烟墨几乎被现代的墨汁所取代。现代墨汁以炭烟、胶料、添加剂等为主要原料,机械加工而成。它制作工艺简单,生产量大,方便使用和保存。但这种用现代技术化学合成的墨汁固定胶着,创作的艺术作品缺乏层次变化和透明度,没有呼吸的空间,使东方美学的追求有所缺失。⑤由于人们对墨的喜爱,“墨” 已经超过了它作为一种书写工具的内涵,成为构成中国文化的重要元素。从字形上看,“墨” 字上 “黑” 下 “土”,表明墨是用黑灰制成的;后来,“墨” 因它的颜色而有了 “黑色” 的意思;“墨” 又因用它创作的艺术作品的形式,引申为 “诗文或书画”。“墨客” 指的就是善于书写作画的文人,他们的作品被称为 “墨迹”,珍贵的字画则被称为 “墨宝”。⑥成语 “胸无点墨” 用来形容一个人没有学问。“惜墨如金” 形容绘画写作诗文的态度极其严谨,从不轻易落笔。“舞文弄墨” 常指玩弄文字技巧,而 “孟母三迁” 更是把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的内涵演化到极致了。12. 文章开头引用古代文人的话有什么作用?(2 分)13. 阅读第②段,说说墨的制作过程有哪些步骤。(4 分)14. 第③段中加点词 “多” 能否去掉?为什么?(3 分)15. 文章是从哪些方面介绍中国墨的?(3 分)(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 16-19 题。(14 分)最美的姿态①阅读与不阅读,区别出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或人生方式。一面草长莺飞,繁花似锦,一面必定是一望无际的、令人窒息的荒凉和寂寥。②一种人认为:人既然作为人,存在着就必须阅读。肉体的滋长、强壮与满足只需五谷与酒肉,但五谷与酒肉所饲养的只是一具没有灵魂、可以行走、可以叫嚣的躯体。人应该是一种追求精神并从精神上获得愉悦的动物,这种动物是需要通过修炼的,而修炼的重要方式之一便是阅读。③另一种人,即使书籍堆成山耸立在他们面前,他们也不可能思考一下这些书与他们自己的人生与生活有何关系。吸引这些人的只是物质与金钱,再有便是各种各样的 “娱乐”。④人这一辈子,无论怎样辛劳、勤勉,实际上只能在极小的范围内经历生活,经历人生。由于如此,人认知世界,十有八九是盲人摸象,很难有对世界的完整把握,而图书呈现了人类在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一个识字人,只需有书在手,坐在家中,或案前,或榻上,或瓜棚豆架之下,便可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明明是身居斗室,却从别人的文字里看到了沙漠驼影、雪山马迹、深宫秘事、坊间趣闻…… 读书渐久,经验渐丰,你会发现,读书使人的心灵宛如秋天雨中的池塘,逐渐充盈。⑤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由连绵不断的阅读潜移默化养就的。有些人,就造物主创造的毛坯而言,也许是没有魅力的,甚至是有缺陷不完美的。然而,读书生涯使他们由内到外获得了新生。虽然还是从前的身材与面孔,却有了一种比身材、面孔高贵得多的叫 “气质” 的东西。一些以读书为生的先生,当他们安坐在藤椅里向你平易近人地叙事或论理,当他们站在讲台上条分缕析地讲述他们的发现,当他们在餐桌上很随意地诙谐了一下时,你会觉得这些先生真是很有神采。此时,你就会真正领略 “书卷气” 的迷人之处。⑥人类无疑是一切动物中最善于展示自身的动物,体育场、舞台、T 型台…… 这一切场所,都是人类展示自己身体以及姿态的地方,但你知道吗?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16. 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 分)17. 文章第①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 分)18. 阅读第④段,说说读书有哪些好处。(4 分)19. 文章第⑤段中加点词 “潜移默化” 能否去掉?为什么?(4 分)三、写作(共 60 分)20.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生活中,有许多美好的瞬间,让我们难以忘怀:一次成功的喜悦,一次意外的相遇,一次真诚的帮助,一次温暖的拥抱…… 这些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我们的生活。请以 “美好的瞬间”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1)文体不限(诗歌除外);(2)不少于 600 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试卷答案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共 20 分)1.(1)pì;rùn;怡;畅(每空 0.5 分)(2)“缕晰” 应为 “清晰”(每空 1 分)(3)心情愉快,精神舒畅。(2 分)2.D(2 分)3.D(2 分)4.D(2 分)5.(1)采菊东篱下(2)感时花溅泪(3)长风破浪会有时(4)忽如一夜春风来(5)燕然未勒归无计(6)自缘身在最高层(7)落红不是无情物(8)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每空 1 分)二、阅读理解(共 40 分)(一)(4 分)6.D(2 分)7.“直” 字,表现了孤烟的劲拔、坚毅之美;“圆” 字,给人以亲切温暖而又苍茫的感觉。这两个字不仅准确地描绘了塞外雄奇壮观的自然之景,而且巧妙融入了诗人的孤寂情绪。(2 分)(二)(10 分)8.(1)长,这里指身高(2)同 “熟”,仔细(3)蒙蔽,这里指所受的蒙蔽(4)间或、偶然(每空 0.5 分)9.D(2 分)10.(1)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2 分)(2)能够在公众场所指责讥刺(寡人的)过失,使我听到的,可得下等奖赏。(2 分)11.邹忌以日常生活小事设喻,由己及君,由家事到国事,以小见大,说服力强,让人易于接受。(2 分)(三)(12 分)12.引出说明对象 “墨”,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也表明了墨在古代文人心中的重要地位。(2 分)13.①点燃桐油、猪油等各种油类或松木取烟;②在烟中加入鸡蛋白、鱼皮胶、牛皮胶和各种香料、药材等,和成烟料团;③将烟料团放入铁臼中捣练三万次左右,或用铁锤锤击一万次左右,制成墨团;④把墨团放入墨模中,合紧锤砸制成 “烟墨”。(每点 1 分)14.不能去掉。“多” 表示大多数,说明中国画大多数情况下用油烟墨,但不排除有其他情况。如果去掉,就变成中国画都用油烟墨,过于绝对,与实际情况不符。“多” 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 分)15.文章从墨的制作工艺、选择应用、现代发展、文化内涵四个方面介绍中国墨。(3 分)(四)(14 分)16.人类最优美的姿态是读书。(2 分)17.对比论证。将阅读与不阅读的两种生活方式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阅读对人生的重要性,有力地论证了文章的中心论点。(4 分)18.①读书可以让人走出生活圈栏,进入一个无边的疆域,了解不同时期、不同领域的不同经验;②读书可以使人的心灵逐渐充盈。(每点 2 分)19.不能去掉。“潜移默化” 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它强调了阅读对养就读书人的高贵气质是一个长期的、不知不觉的过程。如果去掉,就无法体现这种逐渐变化的特点,与原意不符。所以不能去掉,这个词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准确性。(4 分)三、写作(共 60 分)20.(略)作文评分标准:一类卷(54 - 60 分):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具体,中心明确,语言流畅,结构完整,条理清楚。二类卷(48 - 53 分):较切合题意,思想感情真实、健康,内容较具体,中心较明确,语言通顺(病句不超过 3 个),有个别错别字,结构较完整,有条理。三类卷(40 - 47 分):基本切题,思想尚健康,有一定中心,内容较简单,欠具体,语言大体通顺(病句不超过 6 个),有少量错别字,结构基本完整,条理不够清楚。四类卷(31 - 39 分):不切题,思想不够健康,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泛,语言不通顺,病句多(病句超过 7 个),错别字较多,不成篇。五类卷(30 分以下):不切题,思想不健康,无中心,内容太空泛,语言不通,错别字多,不成段。说明:无文题扣 2 分。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者可奖励 2 分,但不得使语文总分超过 120 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