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许昌市部分学校2024-2025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高一语文试题
命题人:
审题人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戏曲表演的节奏首先体现在演员对角色的诠释上。演员需根据角色的性格、
身份、年龄等差异,调整自身的表演状态和节奏。演绎不同角色时要表现出不一
样的节奏,角色才能形象鲜明。
在戏曲演唱方面,更应把握节奏,一出戏有高潮,也需要间奏留白。这就像
中国的写意山水画.如果铺画得太满,就会失去美感。《林冲夜奔》中,《林冲
夜奔》中,有“欲送登高千里目,愁云低锁衡阳路”两句念白,词中所描绘的夕
阳西下、阴云密布之景,映照出林冲命运的低谷与模糊不清的未来。念的时候,
“愁云”二字要语速放缓、音调低沉渐弱,这样不仅可以展现落草忠良的悲愤凄
凉,也可以带引观众的情绪渐入低沉。这样的留白就是节奏的一种,它隐藏在我
们共同的审美感受中,唯有恰如其分的把握,才能激发我们对留白之美的体会。
四功五法是演员掌握节奏的基础。四功是唱念做打,五法是手眼身法步。当
演员将四功五法融会贯通,表演便能精通。戏曲看似运用千篇一律的四功五法程
式化表演,实则是在细微之处见真章。戏曲表演要有大量的细微动作、神态来支
撑演员的表达,推进刷情。如“手眼身法步”中的“眼”,有笑眼、迷糊眼、怒
眼、凶眼、醉眼等多种表现技巧,用以支撑演员表演时的面部表情。若以“步”
为例,则不同的脚步节奏,能让观众感受到角色的年龄差异。昆曲大王韩世昌曾
独创花旦脚步,提着脚后跟用脚外侧走小碎步,充分体现了孩子的活泼灵动。还
有老旦角色脚步是走鹤步,尽显稳重端持:闺门旦角色步伐温婉柔缓,步履交错
间尽显娴静之姿;而花脸角色则步伐雄浑有力,彰显其威猛之势。
在程式的基础上,演员针对戏曲表演节奏的把握要基于自身理解和自身条件,
不宜照搬。即使是演绎同一角色,不同表演者也会呈现出不同的精彩设计。例如
侯永奎和裴艳玲都曾演出的《林冲夜奔》就并不完全一致,裴先生这版,融入了
更多的武功表演技巧,这样可以展示她的特长,是适合她自己的。侯先生则更注
意在展现人物气质上下功夫。两位先生在节奏上的艺术处理也不一样。这告诉我
们,戏曲表演需根据自身条件量体裁衣。
表演的节奏还需要演员进入角色状态,设身处地思考表演逻辑是什么,比如,
这句台词为什么要用这个动作、表情?这里为什么要以沉默作为留白?
以我曾经演过的林冲为例,在《林冲夜奔》中,林冲还未出场,就在幕帘里
喊了一句“啊嗨!”这里的剧情是,林冲在火烧草料场之后,夜里偷偷逃走,由高一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1.D(“戏曲创新指将种种时尚元素与传统戏曲融合”错误,原文是“种种时尚元素被巧妙
地融入传统戏曲,2024年的春节戏曲晚会在创新巧思方面可谓惊喜连连”戏曲创新的方式
有很多,并不单指“将种种时尚元素与传统戏曲融合”)
2.c(“那么戏曲的魅力就能得到充分的释放,该戏曲就是一部好作品”错误,表述绝对,原
文是“可以让戏曲的魅力得以充分释放”,并不是戏曲的魅力就能得到充分释放;原文还提到
“驾驭戏曲的节奏,使其与观众形成情感连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可见一部好作品不只
需要演员之间、演员与乐队之间的默契配合,还要演员驾驭好戏曲的节奏)
3B(材料二第三段的观点是“戏曲的传承离不开创新”,只有B项符合题干要求。A项,强调
戏曲的传承、人才的培养问题。c项,强调戏曲人门弟子被要求从基本功练起,要勤奋刻苦。
D项,强调演员的工匠精神和演员对细节的精雕细刻。)
4.①这句话流露出戏曲前辈们对新生代传承戏曲的欣慰之情,具有强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
引发读者对戏曲爱好的共鸣。②这句话强调了戏曲人才接力奋斗、守护戏曲火种对于戏曲事
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引起读者对戏曲传承事业的重视。(每点2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
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5.①材料一侧重从戏曲表演节奏方面来阐述观点,深入分析了戏曲表演节奏体现在多个方面,
并论述了把握戏曲表演节奏的要求,以提高戏曲表演技巧,推动戏曲发展。②材料二侧重阐
述在新时代我国戏曲事业的传承发展,强调要不断培养戏曲传承人,要创新发展戏曲,要把
据戏曲时代机遇,以弘扬戏曲的传统神韵和时代之美。(每点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
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6、D(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D.“仲尼也像凡人一样对死亡充满
了恐惧"理解有误。依文意“那个时候,有颜回在我的身边,仲由在我的身边,百十个弟子
在我的面前在弦诵声中死去,韵调是怎样的幽扬!怎样的美丽呀!"可知,仲尼惧怕的更多的
是寂寞孤独,他仍然有所期待。故选D。)
7、A(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A.“向往热闹的心情"分析有误,他
盼若有消息来,是盼若这世道能够有所改变。故选A。)
8、(1)早晨景物描写和泰山余脉的描写,为故事开展提供背景或以乐景衬哀情:(2)以景物描写
的插入来配合氛围的变化以及仲尼和子责二人的心理变化:(3)景物描写烘托了人物形象,推
动了故事情节的发展;4)结尾用泰山余脉象征孔子,用薄暮笼罩暗示孔子死亡的结局。(每点
1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9、第一问:仲尼是一个头发播白,身体衰老的哲人;曾经怀抱理想,四处奔波,宣传政治主张;
晚年寂寞孤独,面对嘲讽,仍然不改初衷。
第二问:子贡是一个辎铢为利、整日忙碌的商人:他不能完全理解老师仲尼的思想;他的形象反
村、衬托、对比了仲尼追求理想的执著与坚守。(每问3分,意思答对即可。若有其他言之
成理的答案,也可给分)
10.DFH(原句标点为: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
11.B(A项,撰写/劝请。B项,表被动/认为。C项,使…出/超出。D项,隐约/没有。)
12.B(“委婉拒绝了楚威王的招揽”说法有误,根据材料一中“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
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可知,庄子拒绝楚威王的招揽非常直接。)
13.(1)楚威王听说庄周有才能,派遣使臣带着丰厚的礼物去聘请他,许诺他让他担任卿相。(“使
使”“许”“以为”各1分,句意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